18小说网 www.18xs.cc,从万历到永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十一年冬以后,李自成率领着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在陕西、湖北、四川交界处的山区艰难支撑。
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李自成闻讯大喜,立刻扩充队伍,打算乘势而起,遭到陕西总督郑崇俭的围攻,李自成突围后投奔张献忠。
然而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有宿怨,李自成在困难的时候来投,张献忠不仅不帮他一把,还想乘机加害。李自成有所察觉,连忙逃离,再次遁入山中。
杨嗣昌在夷陵督师期间,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张献忠,向民军放出了劝降书,李自成拒绝了官军的招降,而且出言不逊(自成出谩语),于是官军继续将李自成围困在大山中。
在官军的长期饿困之下,李自成等人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许多部下坚持不住偷偷出降官军,李自成担心部下拿他的头去献功,夜晚不敢住在自己的窝铺,独自一人藏在山林中睡觉。
后来,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刘宗敏也打算投降,李自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但他宁愿死也不打算投降,他拔出刀来自刎,被养子李双喜劝止。
虽然目前很困难,但是李自成洞悉了明朝的虚弱和无能,他的直觉告诉他,明朝的气数己尽,现在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应该把握机会,推翻明朝,登上皇帝的宝座。
这就是李自成与其它流贼的不同之处,他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然而他一人看见光明是不够的,还得让他的团队看见光明,这样才能留住他们。
史料记载,李自成对刘宗敏说:“很多人说我是当皇帝的命,我们就来算一卦,如果不吉利,你就把我的头砍下来投降去吧。”
两人多次占卜,结果非常吉利。于是刘宗敏坚定了信念,他回家杀死自己的两个老婆,对李自成说:“我宁愿死也要跟着你”。许多士兵听说此事,也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杀死,坚决追随李自成。
这则史料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反映了在困难的时候,李自成以大富大贵相期许,团结了手下的军士,支撑他们战胜了投降的念头,度过最困难的阶段。
我相信,李自成是民军中第一个想推翻明朝,想当皇帝的人,他的理想或许带有迷信的色彩,但更多的是基于对现实的敏锐把握和判断,在这一理想的支撑下,李自成早晚将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崇祯十三年,河南大旱,入夏以来一直没有下雨,到了秋天又发生了蝗灾,将庄稼“吞啮无遗”。人民从“掘草根剥树皮”到“典衣装拆屋舍”,卖完东西又卖妻卖儿,到后来发展到“父子相食,夫妻相食,兄弟宗亲相食”的地步。
十四年春,老天终于开眼,下了点雨,于是人们“剜肉播种”,没想到春天就发生了蝗灾,蝗虫像潮水一样涌来,在地上“厚积尺余”,青苗全都填了蝗虫的牙缝,人们饿得恨不得把自己吃了。
严重的灾荒使社会动荡不安,而此时杨嗣昌将官军主力集中在湖北四川一带,对于中原地区的控制比较松驰。一时间河南的土寇“大起如蝟毛”,大大小小有一百多支队伍,这些武装割据一方,经常为了争地盘相互攻杀。
应该说崇祯十三年以后河南发生的民变与崇祯元年起陕西发生的民变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起自陕西、在各省流动作战的变民被称为“流寇”,河南地区形成的变民主要在家乡一带活动,被称为“土寇”... -->>
崇祯十一年冬以后,李自成率领着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在陕西、湖北、四川交界处的山区艰难支撑。
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李自成闻讯大喜,立刻扩充队伍,打算乘势而起,遭到陕西总督郑崇俭的围攻,李自成突围后投奔张献忠。
然而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有宿怨,李自成在困难的时候来投,张献忠不仅不帮他一把,还想乘机加害。李自成有所察觉,连忙逃离,再次遁入山中。
杨嗣昌在夷陵督师期间,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张献忠,向民军放出了劝降书,李自成拒绝了官军的招降,而且出言不逊(自成出谩语),于是官军继续将李自成围困在大山中。
在官军的长期饿困之下,李自成等人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许多部下坚持不住偷偷出降官军,李自成担心部下拿他的头去献功,夜晚不敢住在自己的窝铺,独自一人藏在山林中睡觉。
后来,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刘宗敏也打算投降,李自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但他宁愿死也不打算投降,他拔出刀来自刎,被养子李双喜劝止。
虽然目前很困难,但是李自成洞悉了明朝的虚弱和无能,他的直觉告诉他,明朝的气数己尽,现在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应该把握机会,推翻明朝,登上皇帝的宝座。
这就是李自成与其它流贼的不同之处,他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
然而他一人看见光明是不够的,还得让他的团队看见光明,这样才能留住他们。
史料记载,李自成对刘宗敏说:“很多人说我是当皇帝的命,我们就来算一卦,如果不吉利,你就把我的头砍下来投降去吧。”
两人多次占卜,结果非常吉利。于是刘宗敏坚定了信念,他回家杀死自己的两个老婆,对李自成说:“我宁愿死也要跟着你”。许多士兵听说此事,也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杀死,坚决追随李自成。
这则史料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反映了在困难的时候,李自成以大富大贵相期许,团结了手下的军士,支撑他们战胜了投降的念头,度过最困难的阶段。
我相信,李自成是民军中第一个想推翻明朝,想当皇帝的人,他的理想或许带有迷信的色彩,但更多的是基于对现实的敏锐把握和判断,在这一理想的支撑下,李自成早晚将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崇祯十三年,河南大旱,入夏以来一直没有下雨,到了秋天又发生了蝗灾,将庄稼“吞啮无遗”。人民从“掘草根剥树皮”到“典衣装拆屋舍”,卖完东西又卖妻卖儿,到后来发展到“父子相食,夫妻相食,兄弟宗亲相食”的地步。
十四年春,老天终于开眼,下了点雨,于是人们“剜肉播种”,没想到春天就发生了蝗灾,蝗虫像潮水一样涌来,在地上“厚积尺余”,青苗全都填了蝗虫的牙缝,人们饿得恨不得把自己吃了。
严重的灾荒使社会动荡不安,而此时杨嗣昌将官军主力集中在湖北四川一带,对于中原地区的控制比较松驰。一时间河南的土寇“大起如蝟毛”,大大小小有一百多支队伍,这些武装割据一方,经常为了争地盘相互攻杀。
应该说崇祯十三年以后河南发生的民变与崇祯元年起陕西发生的民变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起自陕西、在各省流动作战的变民被称为“流寇”,河南地区形成的变民主要在家乡一带活动,被称为“土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