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带雨的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前,还没成家或后来一个人过日子的年代,每天早晨最爱吃豆浆油条。那时的小饮食店和饮食摊贩很多,一早起来往小桌旁一坐,尤其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和两根热乎乎的油条端来面前,仅仅看上一眼就已经心旷神怡。
黄灿灿的油条一口咬去,啊,又松脆又香酥,再一口热乎乎的乳白色豆浆,清香甜蜜,从嘴巴、喉咙,一直滑溜进了肚子,好滋味哦!
豆浆油条确实好吃,豆浆是甜中带香、香中带甜,油条又香、又酥、又松脆,还好看又经饱,能顶住一个上午都不会饿。
现在的早点花样很多,吃豆浆油条了的人渐渐少了,也吃得少了,不过大多数人不是喜新厌旧、花样翻新,是因为越来越对炸油条的油不放心。
生意人,包括摊贩或者小店铺与大超市的老板,越来越“人心不古”越来越利欲熏心,地沟油、烤鸭油和其它的什么什么污染油大肆泛滥,令人吃东西的时候不得不小心谨慎、提心吊胆。不过即便令人不放心,尤其老人们,还是忍不住常常买几根油条过个瘾。
老人爱吃豆浆油条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怀旧心理,不是“人一走茶就凉”不单单为了享受豆浆油条的香甜,也许还能从中得到一种回忆的快乐,联想当年喝豆浆吃油条的甜丝丝与香喷喷滋味。
一邻居,也是老人,平日里最讲究饮食卫生,这个不能吃,说是含有毒素,那个不能吃,说是转基因,这个不能吃,说是化肥催出来的,那个不能吃,说是带激素或者农药。
他一再告诫邻里们现在的油条吃不得,很多是地沟油、烤鸭油炸出来的,可他自己却常常买几根油条回来。如果别人问他,便回答说:老百姓哪能那么多讲究,反正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你的命就那么值钱?
说起豆浆油条,不禁想起许多的往年故事。有一年食油供应紧张,油条很难买着,需要很早去排队,而且限购,还半两粮票一根。一次排了许久队还是没有买到,后来碰上一次不要排队,竟然一口气买了十余根。于是早点之外不得不想尽花样,油条葱花紫菜汤、碎油条炒辣椒、糯米饭包油条想想那年代挺好笑的,吃油条还真吃出了名堂和花样,留下了故事。
据说油条的发明,卖国贼秦桧还功不可没呢。最早的油条不叫油条:宋高宗十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将军父子,军民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临安城一家饮食摊贩,为解恨将面团捏成秦桧和王氏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取名为“油炸桧”
人们闻说以后一个个争相购买,都想饱享一口口咬下“油炸桧”的痛快与淋漓。一时之间临安城的“油炸桧”名声远扬、供不应求,于是摊贩们争相效仿,买不到的人则自己学着炸“油炸桧”成了当时的时尚食品,甚至往北方传。
而且“油炸桧”成了时尚语,邻里们见面时候除传统的问侯一句:“吃饭了没有”之外,增添了新的内容,笑呵呵的问一句道:“吃‘油炸桧’没有呀?”就像一些年代见面时问一句:“离婚没有?”就像文革年代见面时问一句:“参加造反派没有?”就像改革开放以后见面时问一句:“发财没有?”就像现在的有些官员见面时问一句:“几个二奶了呀?”
听说,至今有些地方仍然把油条称为“油炸桧”看得出来百姓对卖国贼是多么的仇恨。好,牢记几百年前的卖国贼,提醒大家谨防新的卖国贼。
我爱吃油条倒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一口口咬下“油炸桧”时候的痛快淋漓,而是喜欢它的香酥松脆和可口。从前我还不知道有这个典故呢。
传说尼克松第一次访华,一碗豆浆两根油条端在他面前,开始时他乜斜着眼睛,颇有一些看不上眼,结果呀,竟然大大的赞扬了中国的豆浆油条,还说这样小小的摊贩非常利民,对繁荣经济也有相当的贡献。不晓得当年的尼克松还有一些什么感受,且为他补作打油诗一首:
油条香脆蓬松黄灿灿,豆浆乳白清香满口爽;
一见哼哼啥个玩意儿,哇嚓原来这个不简单。
从此不再乜斜眼睛看,三日里便想两日的尝;
香甜松脆又是黄灿灿,尼克松可是念念不忘。
听说一油条摊贩得此信息,赶紧倾其所有买通关系漂洋过海,在华盛顿闹市开了一油条摊点,几年以后竟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富翁,举家移民去扎根落户,后来又成了“侨领”(有人说叫做“托”)我不懂,不管叫做什么,反正名声不小,一定是有了相当贡献,所以后来在国内的贡献展栏,还以爱国企业家身份展出他的“我爱中华”四个大字。
真有经营头脑,别人一美元两根,独他一个美元三根。他知道,无论什么人种都是喜欢价廉物美“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帮了他发财致富。
对于尼克松吃豆浆油条的传说,本来不太相信,想象里国家首脑肯定是如同中国皇帝一样,不论吃与不吃,顿顿都一百个菜的排场,一定是山珍海味。前不久看到新闻,美国总统奥巴马请俄罗斯领导人竟然是在一个小店铺共餐,五个指头抓着当众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排场。于是不得不相信尼克松吃豆浆油条的传说。
曾经多年享受豆浆油条美味,耿耿于怀中作打油诗一首报答:
豆浆油条是个宝,天天早晨不可少;
香甜松脆还经饱,过去印象忘不了。
现在多了个意义,咬炸桧痛快淋漓;
耿耿于怀卖国贼,永生永世仇牢记。
从前,还没成家或后来一个人过日子的年代,每天早晨最爱吃豆浆油条。那时的小饮食店和饮食摊贩很多,一早起来往小桌旁一坐,尤其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和两根热乎乎的油条端来面前,仅仅看上一眼就已经心旷神怡。
黄灿灿的油条一口咬去,啊,又松脆又香酥,再一口热乎乎的乳白色豆浆,清香甜蜜,从嘴巴、喉咙,一直滑溜进了肚子,好滋味哦!
豆浆油条确实好吃,豆浆是甜中带香、香中带甜,油条又香、又酥、又松脆,还好看又经饱,能顶住一个上午都不会饿。
现在的早点花样很多,吃豆浆油条了的人渐渐少了,也吃得少了,不过大多数人不是喜新厌旧、花样翻新,是因为越来越对炸油条的油不放心。
生意人,包括摊贩或者小店铺与大超市的老板,越来越“人心不古”越来越利欲熏心,地沟油、烤鸭油和其它的什么什么污染油大肆泛滥,令人吃东西的时候不得不小心谨慎、提心吊胆。不过即便令人不放心,尤其老人们,还是忍不住常常买几根油条过个瘾。
老人爱吃豆浆油条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怀旧心理,不是“人一走茶就凉”不单单为了享受豆浆油条的香甜,也许还能从中得到一种回忆的快乐,联想当年喝豆浆吃油条的甜丝丝与香喷喷滋味。
一邻居,也是老人,平日里最讲究饮食卫生,这个不能吃,说是含有毒素,那个不能吃,说是转基因,这个不能吃,说是化肥催出来的,那个不能吃,说是带激素或者农药。
他一再告诫邻里们现在的油条吃不得,很多是地沟油、烤鸭油炸出来的,可他自己却常常买几根油条回来。如果别人问他,便回答说:老百姓哪能那么多讲究,反正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你的命就那么值钱?
说起豆浆油条,不禁想起许多的往年故事。有一年食油供应紧张,油条很难买着,需要很早去排队,而且限购,还半两粮票一根。一次排了许久队还是没有买到,后来碰上一次不要排队,竟然一口气买了十余根。于是早点之外不得不想尽花样,油条葱花紫菜汤、碎油条炒辣椒、糯米饭包油条想想那年代挺好笑的,吃油条还真吃出了名堂和花样,留下了故事。
据说油条的发明,卖国贼秦桧还功不可没呢。最早的油条不叫油条:宋高宗十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将军父子,军民们一个个义愤填膺。
临安城一家饮食摊贩,为解恨将面团捏成秦桧和王氏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取名为“油炸桧”
人们闻说以后一个个争相购买,都想饱享一口口咬下“油炸桧”的痛快与淋漓。一时之间临安城的“油炸桧”名声远扬、供不应求,于是摊贩们争相效仿,买不到的人则自己学着炸“油炸桧”成了当时的时尚食品,甚至往北方传。
而且“油炸桧”成了时尚语,邻里们见面时候除传统的问侯一句:“吃饭了没有”之外,增添了新的内容,笑呵呵的问一句道:“吃‘油炸桧’没有呀?”就像一些年代见面时问一句:“离婚没有?”就像文革年代见面时问一句:“参加造反派没有?”就像改革开放以后见面时问一句:“发财没有?”就像现在的有些官员见面时问一句:“几个二奶了呀?”
听说,至今有些地方仍然把油条称为“油炸桧”看得出来百姓对卖国贼是多么的仇恨。好,牢记几百年前的卖国贼,提醒大家谨防新的卖国贼。
我爱吃油条倒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一口口咬下“油炸桧”时候的痛快淋漓,而是喜欢它的香酥松脆和可口。从前我还不知道有这个典故呢。
传说尼克松第一次访华,一碗豆浆两根油条端在他面前,开始时他乜斜着眼睛,颇有一些看不上眼,结果呀,竟然大大的赞扬了中国的豆浆油条,还说这样小小的摊贩非常利民,对繁荣经济也有相当的贡献。不晓得当年的尼克松还有一些什么感受,且为他补作打油诗一首:
油条香脆蓬松黄灿灿,豆浆乳白清香满口爽;
一见哼哼啥个玩意儿,哇嚓原来这个不简单。
从此不再乜斜眼睛看,三日里便想两日的尝;
香甜松脆又是黄灿灿,尼克松可是念念不忘。
听说一油条摊贩得此信息,赶紧倾其所有买通关系漂洋过海,在华盛顿闹市开了一油条摊点,几年以后竟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富翁,举家移民去扎根落户,后来又成了“侨领”(有人说叫做“托”)我不懂,不管叫做什么,反正名声不小,一定是有了相当贡献,所以后来在国内的贡献展栏,还以爱国企业家身份展出他的“我爱中华”四个大字。
真有经营头脑,别人一美元两根,独他一个美元三根。他知道,无论什么人种都是喜欢价廉物美“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帮了他发财致富。
对于尼克松吃豆浆油条的传说,本来不太相信,想象里国家首脑肯定是如同中国皇帝一样,不论吃与不吃,顿顿都一百个菜的排场,一定是山珍海味。前不久看到新闻,美国总统奥巴马请俄罗斯领导人竟然是在一个小店铺共餐,五个指头抓着当众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排场。于是不得不相信尼克松吃豆浆油条的传说。
曾经多年享受豆浆油条美味,耿耿于怀中作打油诗一首报答:
豆浆油条是个宝,天天早晨不可少;
香甜松脆还经饱,过去印象忘不了。
现在多了个意义,咬炸桧痛快淋漓;
耿耿于怀卖国贼,永生永世仇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