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史上最强崇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过很可惜的是,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孙子马万年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投降了鞑清,这一点就已经让如今的崇祯皇帝如鲠在喉。
听到他们两个率领白杆兵前来汇合,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并没有任何高兴的意思,只是心中有些遗憾没能见到秦良玉,这位华夏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巾帼英雄。
想来此时的秦良玉已经七十多岁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下一次机会再见到她。
看着眼前颇有英武之气的两个人,崇祯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好,夸赞吧,毕竟这两位历史上都做了汉奸,总归不是那么回事儿。
可自己要是什么都不说,会不会又对白杆兵太过苛刻了?毕竟投清是秦翼明和马万年做的主,却不是他们这批白杆兵。
“不知女将军近来身子骨可还硬朗?”
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中深深的担忧之情,马万年和秦翼明对视一眼,都是有些自豪之感,毕竟这也代表着皇帝重视自家,很快后者便是答道:
“回陛下,谢陛下的关心,姑姑身子很好,能提刀上马,将那些不服从本朝的土司治理得服服帖帖,前不久还上阵砍了不少西贼首级。”
“如此,朕也就放心了。”崇祯皇帝知道秦翼明话中所谓的‘西贼’便是张献忠那个劳什子的大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很快又问道:
“女将军临行前可有吩咐过你什么?”
“哦,臣下忘了。”秦翼明这才想起来,连声告罪,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恭恭敬敬呈给站在御前的牛大壮,“这是姑姑亲笔所写的奏折,嘱咐臣下一定要亲笔交给陛下,请陛下过目。”
牛大壮看都不敢多看一眼,开玩笑,这可是巾帼女将秦良玉给当今皇帝的亲笔折子,什么时候也轮不到自己,便是赶紧呈了上去。
“臣秦良玉,见过吾皇万岁万万岁:
顿首三拜,以谢皇上天恩。
臣于川蜀之地,闻国朝两面受贼,事欲难为,当是痛心疾首,未能及时救驾行援,非臣尸位素餐,还请陛下听臣一言。
若臣言之不若,陛下再怪不迟。
十七年初时,献贼破成都、犯夔州。时臣率军救援,左右竟不能援,臣虽奋力死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败于贼手。
臣曾思量,此败,是臣下之军战力屡渐低下,不低献贼?臣道非也,国朝之积弊,实非数年之患,陛下乾纲独断,欲挽大厦,亦非一时之功。
国朝危亡全系陛下一人,臣恳请陛下行事三思而定。
臣已知罪孽深重,枉负国朝天恩,该当以死恕罪。然百般思量,千乘之愿于此乎?马门忠烈该绝乎?
臣非惧死,今年已七十有余,该是随千乘而去之时。然臣放心不下陛下,放心不下如今这四处糜烂的大明,更放心不下我家那几个后生小辈。
若臣先去,小辈不能续忠于朝,臣死不瞑目,九泉之下亦无面目前我马门列祖列宗。
臣留有用之身,一可续效于朝,二亦能为吾家小辈言明利弊,规整道路,使其为陛下、国朝尽忠尽力,战死疆场。如此,方为臣心中所想。
惊闻陛下御驾亲征获良乡大捷,震动九边,天下传首,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已泣不成声,此实为国朝百兴之先兆。
陛下二次亲征,臣附议可行,然臣毕竟老迈昏聩,川蜀之地唯有臣方能与献贼一争,臣若一走,川蜀必失。
思来想去,唯有遣侄翼明、万年率军助战此路可行。
马家一门忠烈为国朝效力,全都战死... -->>
不过很可惜的是,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孙子马万年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投降了鞑清,这一点就已经让如今的崇祯皇帝如鲠在喉。
听到他们两个率领白杆兵前来汇合,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并没有任何高兴的意思,只是心中有些遗憾没能见到秦良玉,这位华夏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巾帼英雄。
想来此时的秦良玉已经七十多岁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下一次机会再见到她。
看着眼前颇有英武之气的两个人,崇祯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好,夸赞吧,毕竟这两位历史上都做了汉奸,总归不是那么回事儿。
可自己要是什么都不说,会不会又对白杆兵太过苛刻了?毕竟投清是秦翼明和马万年做的主,却不是他们这批白杆兵。
“不知女将军近来身子骨可还硬朗?”
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中深深的担忧之情,马万年和秦翼明对视一眼,都是有些自豪之感,毕竟这也代表着皇帝重视自家,很快后者便是答道:
“回陛下,谢陛下的关心,姑姑身子很好,能提刀上马,将那些不服从本朝的土司治理得服服帖帖,前不久还上阵砍了不少西贼首级。”
“如此,朕也就放心了。”崇祯皇帝知道秦翼明话中所谓的‘西贼’便是张献忠那个劳什子的大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很快又问道:
“女将军临行前可有吩咐过你什么?”
“哦,臣下忘了。”秦翼明这才想起来,连声告罪,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恭恭敬敬呈给站在御前的牛大壮,“这是姑姑亲笔所写的奏折,嘱咐臣下一定要亲笔交给陛下,请陛下过目。”
牛大壮看都不敢多看一眼,开玩笑,这可是巾帼女将秦良玉给当今皇帝的亲笔折子,什么时候也轮不到自己,便是赶紧呈了上去。
“臣秦良玉,见过吾皇万岁万万岁:
顿首三拜,以谢皇上天恩。
臣于川蜀之地,闻国朝两面受贼,事欲难为,当是痛心疾首,未能及时救驾行援,非臣尸位素餐,还请陛下听臣一言。
若臣言之不若,陛下再怪不迟。
十七年初时,献贼破成都、犯夔州。时臣率军救援,左右竟不能援,臣虽奋力死战,终因寡不敌众而败于贼手。
臣曾思量,此败,是臣下之军战力屡渐低下,不低献贼?臣道非也,国朝之积弊,实非数年之患,陛下乾纲独断,欲挽大厦,亦非一时之功。
国朝危亡全系陛下一人,臣恳请陛下行事三思而定。
臣已知罪孽深重,枉负国朝天恩,该当以死恕罪。然百般思量,千乘之愿于此乎?马门忠烈该绝乎?
臣非惧死,今年已七十有余,该是随千乘而去之时。然臣放心不下陛下,放心不下如今这四处糜烂的大明,更放心不下我家那几个后生小辈。
若臣先去,小辈不能续忠于朝,臣死不瞑目,九泉之下亦无面目前我马门列祖列宗。
臣留有用之身,一可续效于朝,二亦能为吾家小辈言明利弊,规整道路,使其为陛下、国朝尽忠尽力,战死疆场。如此,方为臣心中所想。
惊闻陛下御驾亲征获良乡大捷,震动九边,天下传首,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已泣不成声,此实为国朝百兴之先兆。
陛下二次亲征,臣附议可行,然臣毕竟老迈昏聩,川蜀之地唯有臣方能与献贼一争,臣若一走,川蜀必失。
思来想去,唯有遣侄翼明、万年率军助战此路可行。
马家一门忠烈为国朝效力,全都战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