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庶女的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年纪大的老人家往往睡得少,武家老太太一早听着喜鹊在枝头叫唤,直到天色大亮才慢吞吞的起身,衣裳已经暖得热乎乎的了,她抬起胳膊伸进袖子,问儿媳武大太太,“今儿要是没什么事,你和三儿家的陪我念念经吧。”
武大太太笑了,“好,您先吃着早饭,我把家里的事吩咐她们办了,就回来陪您,不过三儿家的今天要出门,可陪不了您了。”
“她人呢?去哪儿了?”
“这会儿天还早呢,一会儿服侍您吃了饭,她去安平侯家。”
“唐家?”老太太不乐意了,“去他们家干嘛?那一家子可没几个像样儿的!”
和老人家说话有时候就跟和孩子说话似的,得哄着,武大太太和婆婆相处多年,婆媳关系还不错,自然深谙此道,便笑着给老太太挑了根抹额,“您看这个颜色怎么样?——三儿家的您还不知道,平时闹是闹,却是个心里有数的,这回呀,是有人瞧上了唐家的一个小姑娘,因着家里长辈已经故去了,不好相看,三儿家的是个热心人,想着跟那小姑娘既有一面之缘,咱家和唐家也不是没来往,就自告奋勇去了。”
老太太咂摸了咂摸,“是谁家的孩子?”
这个……武大太太犹豫了一下,老太太眼一瞪,“不许骗我!”
“好好,不骗您,不是想骗您,我就是怕你想起以前的那些流言生三儿家的气,再气着了自个儿了。”
武老太太疑惑,“什么流言?”
“不是咱家的流言。这……有一件事一直没敢告诉您,先前三儿去南边——您也知道他,一没人管着就犯浑,又是从小娇养的,”武大太太停了停,“……他,他在泉州让山贼给绑了票了。”
武老太太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捶着桌子,“什么?谁这么大胆子!”
武大太太赶紧安抚婆婆,“三儿没事,就是几个蟊贼,一场虚惊罢了,如今他不也好好的?”
“要不是今天这事,你们就不打算告诉我了?!”
“……”
“以后再不许他出去了!”
“是,是。”
武老太太拍拍心口,示意儿媳,“你继续说,谁救的他?”
“多亏他小时候调皮打架还交了几个朋友,说起来,那孩子跟三儿是发小,您以前也见过的,那会儿正好也在泉州,是个热心人,凭着一身的好武艺硬是上山把三儿给救了下来。”
武老太太急切道,“你还没说到底是谁——”
武大太太只好道,“是老忠勇公家的孙子,唤二郎的那个。如今孙家是老公爷的继室当家,那孩子早几年就出京了,打小儿没爹没娘,可怜见的,听说在外头受了不少的苦,去年南边儿海贼闹事,他立了功,如今在山东任千户。”
武老太太好一会儿没言语,武大太太不知婆婆什么意思,便悄悄叫人摆了饭,“老太太?”
武老太太突然长叹了口气,“忠勇公比你公公还小两岁呢,可惜了……”
“是啊,”武大太太扶着婆婆在桌前坐下,“我听孩子他爹说,他小时候还得过老公爷的指点呢。”
“忠勇公后娶的那个……好像是平昌伯冯家的闺女?我也好几年没见过她了。”老太太问。丈夫身居高位,自从有了孙子,她平时便不怎么出门了,很多事也是听过就忘。
武大太太想了想,“是,是平昌伯府的出身,当初因为母孝耽误了青春,方氏没了之后她就嫁去了孙家。不光您没见过,我也有几年没见过她了,家里有个什么事,各家的帖子都是送到的,自从孙家出了孝,又因为爵位的事被宫里申饬了一番之后,但凡有什么交际往来,出来的都是她儿媳,有时是小冯氏,有时是谭氏,她倒是不怎么出门的。”
武老太太哼了一声,“我看她是没脸出门!冯家和方家是几辈子的交情了,忠勇公没了媳妇,难道不能从方家再挑一个?何必非得要她?再不济,外头好人家的闺女有得是!还不是怕娶个生人进来怠慢孩子?若是再从方家挑一个,万一不是个好的,以后孩子想找外祖家诉苦都不行!——这才找的她,可她又做了什么?方氏就那么一个儿子,还早早的死了,她倒是迫不及待!”
眼见老太太生起气来,武大太太忙劝道,“我就说了怕您生气,您哪——大夫都说了,您身子不好,不能动气。”
老太太摆摆手,“我不生气,不生气——哎,你刚才说流言,什么流言?”
武大太太哪儿敢再和老太太说那些事,便道,“都是过去的事了,栽赃罢了,后来也弄清楚了。”
老太太点点头,用帕子擦了手,喝了口粥,还是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什么流言?怎么以前没听你说起过?你和我说说。”
武大太太被她问得没法,只好道,“那时候您病着,哪儿敢告诉您知道?何况又不是家里的事。如今那孩子也好了,事情也早就弄清楚了,跟您说说也无妨——孙家二郎,就是老忠勇公的长孙——”
老太太点点头,“我记得他娘热孝里头就改嫁了?是鲁王他兄弟承平郡王的闺女?”
“是。那孩子打小儿没有爹娘,听说是老忠勇公放在身边养大的,也是个允文允武的,冯夫人自己的儿女好几个,老忠勇公活着的时候,他就是受些委屈,也有老公爷护着,老公爷没了,他还能靠谁?十二三岁上就中了秀才,多好的孩子?可惜后来就再没了长进——我记得那是……永辉十八年的时候——对,没错,就是那年,三儿那年因为打架叫他爹给好好收拾了一顿,躺在床上过了中秋才起来——那会儿鲁王家办赏花宴,偏巧死了个丫鬟,后来查出杀人的是鲁王家一个花匠,因恶了主家摆弄泄愤杀人,也不知怎么正好让那孩子撞上了,那花匠就把他敲晕了和被杀的丫鬟放在一块儿了,假作是他杀的。可事情稀奇在后头,事儿还没查清楚呢,就有传言说那死的丫鬟是孙二郎奸杀的,您说,那么小的孩子,比三儿还小一岁呢,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只是这流言来的突然,人言可畏,他在京城待不下去了,就离了京城出外闯荡去了。”
“混账!”老太太突然骂道,“这是欺负忠勇公没了呀!”
“是呢。那孩子也是个有志气的,我听三儿说,他后来下南洋去了,一去就是三年。”
老太太愣了愣,突然就红了眼眶,“我记得那孩子打小儿就比三儿长得壮实,三儿还不服气,总和他打架,一打就输,打输了就跑来和我哭……”
老太太难过了一会儿,又问武大太太,“那孩子如今在哪儿?回头我和你公公说说,圣人如今不待见孙家,他不回来,那爵位难不成还便宜了别人?”
武大太太看了一眼媳妇,蔚氏道,“只听我们爷说他在山东,具体在哪儿还真不知道,等他回来问问。”
老太太点点头,“等三儿回来,叫他过来,我来问他。”
蔚氏笑道,“是,我叫人去说一声,等他一回来就叫他过来。”
老太太皱眉问,“那孩子怎么就看中了唐家的姑娘了?”
蔚氏给老太太夹了两口菜,道,“听我们爷说,孙二哥受过唐家大老爷的恩情,后来弃商从戎也是唐大老爷给指点的,想来跟他家也不是生人。倒也没说是看上了唐家的姑娘,就是叫人给我们爷送了些东西,托我给那姑娘送去,说那姑娘不得嫡母欢喜,唐大老爷又不在身边,小姑娘家家的,除了身边的养娘嬷嬷,冻着了饿着了,也没个人疼。”
sp;……
年纪大的老人家往往睡得少,武家老太太一早听着喜鹊在枝头叫唤,直到天色大亮才慢吞吞的起身,衣裳已经暖得热乎乎的了,她抬起胳膊伸进袖子,问儿媳武大太太,“今儿要是没什么事,你和三儿家的陪我念念经吧。”
武大太太笑了,“好,您先吃着早饭,我把家里的事吩咐她们办了,就回来陪您,不过三儿家的今天要出门,可陪不了您了。”
“她人呢?去哪儿了?”
“这会儿天还早呢,一会儿服侍您吃了饭,她去安平侯家。”
“唐家?”老太太不乐意了,“去他们家干嘛?那一家子可没几个像样儿的!”
和老人家说话有时候就跟和孩子说话似的,得哄着,武大太太和婆婆相处多年,婆媳关系还不错,自然深谙此道,便笑着给老太太挑了根抹额,“您看这个颜色怎么样?——三儿家的您还不知道,平时闹是闹,却是个心里有数的,这回呀,是有人瞧上了唐家的一个小姑娘,因着家里长辈已经故去了,不好相看,三儿家的是个热心人,想着跟那小姑娘既有一面之缘,咱家和唐家也不是没来往,就自告奋勇去了。”
老太太咂摸了咂摸,“是谁家的孩子?”
这个……武大太太犹豫了一下,老太太眼一瞪,“不许骗我!”
“好好,不骗您,不是想骗您,我就是怕你想起以前的那些流言生三儿家的气,再气着了自个儿了。”
武老太太疑惑,“什么流言?”
“不是咱家的流言。这……有一件事一直没敢告诉您,先前三儿去南边——您也知道他,一没人管着就犯浑,又是从小娇养的,”武大太太停了停,“……他,他在泉州让山贼给绑了票了。”
武老太太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捶着桌子,“什么?谁这么大胆子!”
武大太太赶紧安抚婆婆,“三儿没事,就是几个蟊贼,一场虚惊罢了,如今他不也好好的?”
“要不是今天这事,你们就不打算告诉我了?!”
“……”
“以后再不许他出去了!”
“是,是。”
武老太太拍拍心口,示意儿媳,“你继续说,谁救的他?”
“多亏他小时候调皮打架还交了几个朋友,说起来,那孩子跟三儿是发小,您以前也见过的,那会儿正好也在泉州,是个热心人,凭着一身的好武艺硬是上山把三儿给救了下来。”
武老太太急切道,“你还没说到底是谁——”
武大太太只好道,“是老忠勇公家的孙子,唤二郎的那个。如今孙家是老公爷的继室当家,那孩子早几年就出京了,打小儿没爹没娘,可怜见的,听说在外头受了不少的苦,去年南边儿海贼闹事,他立了功,如今在山东任千户。”
武老太太好一会儿没言语,武大太太不知婆婆什么意思,便悄悄叫人摆了饭,“老太太?”
武老太太突然长叹了口气,“忠勇公比你公公还小两岁呢,可惜了……”
“是啊,”武大太太扶着婆婆在桌前坐下,“我听孩子他爹说,他小时候还得过老公爷的指点呢。”
“忠勇公后娶的那个……好像是平昌伯冯家的闺女?我也好几年没见过她了。”老太太问。丈夫身居高位,自从有了孙子,她平时便不怎么出门了,很多事也是听过就忘。
武大太太想了想,“是,是平昌伯府的出身,当初因为母孝耽误了青春,方氏没了之后她就嫁去了孙家。不光您没见过,我也有几年没见过她了,家里有个什么事,各家的帖子都是送到的,自从孙家出了孝,又因为爵位的事被宫里申饬了一番之后,但凡有什么交际往来,出来的都是她儿媳,有时是小冯氏,有时是谭氏,她倒是不怎么出门的。”
武老太太哼了一声,“我看她是没脸出门!冯家和方家是几辈子的交情了,忠勇公没了媳妇,难道不能从方家再挑一个?何必非得要她?再不济,外头好人家的闺女有得是!还不是怕娶个生人进来怠慢孩子?若是再从方家挑一个,万一不是个好的,以后孩子想找外祖家诉苦都不行!——这才找的她,可她又做了什么?方氏就那么一个儿子,还早早的死了,她倒是迫不及待!”
眼见老太太生起气来,武大太太忙劝道,“我就说了怕您生气,您哪——大夫都说了,您身子不好,不能动气。”
老太太摆摆手,“我不生气,不生气——哎,你刚才说流言,什么流言?”
武大太太哪儿敢再和老太太说那些事,便道,“都是过去的事了,栽赃罢了,后来也弄清楚了。”
老太太点点头,用帕子擦了手,喝了口粥,还是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什么流言?怎么以前没听你说起过?你和我说说。”
武大太太被她问得没法,只好道,“那时候您病着,哪儿敢告诉您知道?何况又不是家里的事。如今那孩子也好了,事情也早就弄清楚了,跟您说说也无妨——孙家二郎,就是老忠勇公的长孙——”
老太太点点头,“我记得他娘热孝里头就改嫁了?是鲁王他兄弟承平郡王的闺女?”
“是。那孩子打小儿没有爹娘,听说是老忠勇公放在身边养大的,也是个允文允武的,冯夫人自己的儿女好几个,老忠勇公活着的时候,他就是受些委屈,也有老公爷护着,老公爷没了,他还能靠谁?十二三岁上就中了秀才,多好的孩子?可惜后来就再没了长进——我记得那是……永辉十八年的时候——对,没错,就是那年,三儿那年因为打架叫他爹给好好收拾了一顿,躺在床上过了中秋才起来——那会儿鲁王家办赏花宴,偏巧死了个丫鬟,后来查出杀人的是鲁王家一个花匠,因恶了主家摆弄泄愤杀人,也不知怎么正好让那孩子撞上了,那花匠就把他敲晕了和被杀的丫鬟放在一块儿了,假作是他杀的。可事情稀奇在后头,事儿还没查清楚呢,就有传言说那死的丫鬟是孙二郎奸杀的,您说,那么小的孩子,比三儿还小一岁呢,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只是这流言来的突然,人言可畏,他在京城待不下去了,就离了京城出外闯荡去了。”
“混账!”老太太突然骂道,“这是欺负忠勇公没了呀!”
“是呢。那孩子也是个有志气的,我听三儿说,他后来下南洋去了,一去就是三年。”
老太太愣了愣,突然就红了眼眶,“我记得那孩子打小儿就比三儿长得壮实,三儿还不服气,总和他打架,一打就输,打输了就跑来和我哭……”
老太太难过了一会儿,又问武大太太,“那孩子如今在哪儿?回头我和你公公说说,圣人如今不待见孙家,他不回来,那爵位难不成还便宜了别人?”
武大太太看了一眼媳妇,蔚氏道,“只听我们爷说他在山东,具体在哪儿还真不知道,等他回来问问。”
老太太点点头,“等三儿回来,叫他过来,我来问他。”
蔚氏笑道,“是,我叫人去说一声,等他一回来就叫他过来。”
老太太皱眉问,“那孩子怎么就看中了唐家的姑娘了?”
蔚氏给老太太夹了两口菜,道,“听我们爷说,孙二哥受过唐家大老爷的恩情,后来弃商从戎也是唐大老爷给指点的,想来跟他家也不是生人。倒也没说是看上了唐家的姑娘,就是叫人给我们爷送了些东西,托我给那姑娘送去,说那姑娘不得嫡母欢喜,唐大老爷又不在身边,小姑娘家家的,除了身边的养娘嬷嬷,冻着了饿着了,也没个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