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庶女的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老太太摆摆手,“你二婶知道了没?”
王三郎道,“我已经叫人去送信了,我娘和二婶一会儿就过来。”
话音刚落,五太太和十七太太就到了。
老太太的两个儿子王五老爷和王十七老爷是和从兄弟们一起论的大排行,到了孙子王三郎这里,就只从兄弟两房的小排行来论了,没办法,王三郎这一辈儿的兄弟、堂兄弟、从兄弟,加在一块儿足有二百来口,现在每年仍在不断的增加,大排行实在是不方便。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五老爷和十七老爷两房的孩子们,在家里都是大伯母、二婶的叫,到了外头,就喊五伯母和十七婶,孩子们小的时候还容易弄混,长大了叫习惯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五太太是个稳重的,一见十七太太就拉住了她,“走稳些,别急。”
十七太太只听人报信儿说自家男人升了官儿,要去泉州打仗,就慌了神,撂下筷子就过来了,听见嫂子叫她,她一把就攥住了对方的胳膊,“好嫂子,你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太太也只听了一句半句,自己都还不明白呢,“老三就叫人传了句话过来,我也只知道十七弟要去泉州。”
两人慌慌张张进了老太太的屋子,见王三郎正扶着老太太,十七太太打了个寒颤,腿一软,就坐地下了,“娘——”
孔老太太吓了一跳,“快、快扶她起来!”
一众人扶着十七太太坐在椅子上,孔老太太道,“你别怕,是好事儿。”
王三郎赶紧把自己听到的消息说了。
五太太长出了一口气,念了声佛,对十七太太道,“没事,没事,你别怕,这是上官看重十七弟呢——”
“我能不怕么?”十七太太擦擦眼泪,“整天介担惊受怕……”
十七太太父母没的早,十来岁就嫁到王家来了,被老太太当闺女养大的,老太太见不得她伤心,赶紧哄道,“他既走了这条路,也是没法子,我知道你跟了他受苦了,等他回来,我教训他!”
十七太太一抹脸,破涕为笑,“老太太您又逗我,他是您亲儿子,您教训他?疼他还来不及呢!”
“听听!听听!就好像我不疼你似的!”老太太道,“你们吵架,我哪回不是向着你的?”
“就是——”五太太也笑道,“谁不知道咱们老太太疼儿子不如疼媳妇?尤其小媳妇,那是老太太的心肝宝贝儿,我都眼红了。”
十七太太笑着靠在五太太怀里,“嫂子只管笑话我吧!”
五太太啐她,一指戳过去,“没羞没臊,占了天大的便宜还跟我说巧话儿——”
孔老太太看着两个儿媳妇,“你们两个我都疼,好了,都是老三不好,报消息也不挑个时候!”见孙子在一旁作揖逗乐,老太太笑着伸指点他,“今天早饭都没吃好吧?叫她们再上一桌,都在我这儿吃。”
就有机灵的丫鬟赶紧去吩咐厨房,不多时便重新上了一桌,老太太也不叫媳妇们服侍,让五太太坐了左边,十七太太坐了右边,一会儿给这个添菜,一会儿给那个添菜。
十七太太道,“这是哪辈子修的福气,让咱们得了这么好的婆婆?”
一时间堂上乐意融融,听了这话的都笑了。
有了十七老爷升官的事,家里一下子就忙了起来,从第二天起,州府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各处的亲朋好友都来贺喜。
孔老太太辈分长,年纪大,只需安坐家中即可,有亲近的亲朋想见就见一见,不想见的,来人也挑不了理,毕竟老太太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累不得。
不过,虽然忙,她也没忘了之前搁在心里的事,没过两天,晁嬷嬷就带来了消息。
“什么!这么个浑人,怎么没人管他!”
老太太多少年没因为家里的琐事生过气了,一来是家里的事都交给五太太住持中馈,她老人家早就撒手不管了,二来也没有不长眼的把那些乌漆嘛糟的事儿告诉她,因此她乍一听到童嬷嬷家里的那些事儿,就生起气来。
晁嬷嬷道,“您先别生气,这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不好的,也有好的,他不好,可他儿子却不错。”
童氏从小就在王家服侍,长到快二十岁的时候由府里做主配给了比她大几岁的王禄,后来老太太看她为人实在,又是个忠厚老实的,且有了儿子,就想安排她一家给女儿王玉萱做陪房,可王禄那一年恰巧出了事,腿摔断了,需得在家养着,童氏就把儿子托付给了娘家妹妹,她婆家怕她丢了差事,也不让她伺候丈夫了,催着她跟别的陪房一起去了京城,王禄后来养好了伤,却落下了点儿毛病——平时走路看不出来,走快了腿就一瘸一瘸的——便托人情换了个清闲的活儿。
后来孔老太太的女儿没了,那些陪房大多被打发了回来,只有童氏留在了唐家照顾表姑娘,王家就另发了一份月例银子给王禄,意思是用这笔钱来补偿童氏,毕竟她离得远,不能照顾儿子。
两人本来也没多少感情,王禄又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便月月领着这笔钱,却不把儿子接回来,他儿子王勤就这么一直在姨母家里养到了十二三岁,后来还是他姨母托人在王家的铺子里找了个活儿,让他去当学徒。
这王勤是姨母养大的,性子也随了他姨母,既不像他爹也不像他娘,不仅为人忠厚,做事也机灵,二三年的工夫便从学徒转做了伙计,管事对他评价也不错,说他做生意机灵,再过两年,要是做得好,便打算推荐他做二掌柜。
可是这么一个伶俐人,偏偏有个浑爹。
王禄自从童氏走了,屋里空了,就渐渐和别的女人勾搭上了,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好,有多少银子就花多少,全做了火山孝子,尤其近两年,更是和个风流寡妇好上了,远近的都知道,闹得他儿子如今二十了,连个愿意嫁的都没有。
去年年底各处铺子里经营的好的,都给有功的掌柜和伙计发了赏钱,王勤也领了十两银子,结果这钱还没捂热呢,就被他爹要去了,说好了是要给他定亲用的,结果一转眼就拿去花了个精光——给他那姘头买了些东西,剩下的全输在赌场上了。
偏这王禄还是个大嘴巴,头天坑了儿子的银子花光了,第二天大家就都知道了。
听说这样的事儿还不是头一回,以往也有过,王勤要是敢不给,他就又打又骂,闹得四邻不安。
“混账!混账!这样的混账早该赶了出去,留着他干什么?平白污了咱家的名声!”孔老太太瞪眼,吩咐晁嬷嬷,“就说是我说的,把他赶到庄子上去,找人看着他,不许他再回来!”
……
唐曼春之前就准备绣一副兰草灵芝图和一副马放南山图来换银子。
兰草灵芝图绣成后,她嘱托童嬷嬷送到装裱店里花银子装裱了,悄悄儿拿到商行里卖了八十两银子。
这还是遇到了识货的人,价钱还算公道,没有被压得太狠。
若是挂上水月庵的招牌,哪一幅都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两。
但曼春到底还是有着她自己的底线,没有明目张胆的绣上水月庵的印章,只是以自己的号“太平山人”为印。
这八十两银子让她足足兴奋了两三天,实在是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她决定把马放南山图也尽快绣出来。
话说先前王氏派了韦嬷嬷的儿子富安去青州王家索要船行银股,想的是即便要不到,也要撬开他家的口袋弄些银子,哪知却被青州王家直接给顶了回来。
富安便照着王氏的吩咐去找了山东布政使司的严参议,请他帮忙出头。
严参议的幕僚问清楚了事情经过,想起刚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就赶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了东家。
对严参议来说,一边是恩师的侄女,一边是本地新贵,且这两家本是亲戚,就不免有些为难,和幕僚商议了一番,便写了两封信,一封送去京城,另一封交给富安让他带回去,告诉他如今青州王家轻易动不得,他也无能为力。
富安在山东耽延了半个多月,还是没有办成,只打听了些消息,没办法只好回来了。
p;老太太摆摆手,“你二婶知道了没?”
王三郎道,“我已经叫人去送信了,我娘和二婶一会儿就过来。”
话音刚落,五太太和十七太太就到了。
老太太的两个儿子王五老爷和王十七老爷是和从兄弟们一起论的大排行,到了孙子王三郎这里,就只从兄弟两房的小排行来论了,没办法,王三郎这一辈儿的兄弟、堂兄弟、从兄弟,加在一块儿足有二百来口,现在每年仍在不断的增加,大排行实在是不方便。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五老爷和十七老爷两房的孩子们,在家里都是大伯母、二婶的叫,到了外头,就喊五伯母和十七婶,孩子们小的时候还容易弄混,长大了叫习惯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五太太是个稳重的,一见十七太太就拉住了她,“走稳些,别急。”
十七太太只听人报信儿说自家男人升了官儿,要去泉州打仗,就慌了神,撂下筷子就过来了,听见嫂子叫她,她一把就攥住了对方的胳膊,“好嫂子,你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太太也只听了一句半句,自己都还不明白呢,“老三就叫人传了句话过来,我也只知道十七弟要去泉州。”
两人慌慌张张进了老太太的屋子,见王三郎正扶着老太太,十七太太打了个寒颤,腿一软,就坐地下了,“娘——”
孔老太太吓了一跳,“快、快扶她起来!”
一众人扶着十七太太坐在椅子上,孔老太太道,“你别怕,是好事儿。”
王三郎赶紧把自己听到的消息说了。
五太太长出了一口气,念了声佛,对十七太太道,“没事,没事,你别怕,这是上官看重十七弟呢——”
“我能不怕么?”十七太太擦擦眼泪,“整天介担惊受怕……”
十七太太父母没的早,十来岁就嫁到王家来了,被老太太当闺女养大的,老太太见不得她伤心,赶紧哄道,“他既走了这条路,也是没法子,我知道你跟了他受苦了,等他回来,我教训他!”
十七太太一抹脸,破涕为笑,“老太太您又逗我,他是您亲儿子,您教训他?疼他还来不及呢!”
“听听!听听!就好像我不疼你似的!”老太太道,“你们吵架,我哪回不是向着你的?”
“就是——”五太太也笑道,“谁不知道咱们老太太疼儿子不如疼媳妇?尤其小媳妇,那是老太太的心肝宝贝儿,我都眼红了。”
十七太太笑着靠在五太太怀里,“嫂子只管笑话我吧!”
五太太啐她,一指戳过去,“没羞没臊,占了天大的便宜还跟我说巧话儿——”
孔老太太看着两个儿媳妇,“你们两个我都疼,好了,都是老三不好,报消息也不挑个时候!”见孙子在一旁作揖逗乐,老太太笑着伸指点他,“今天早饭都没吃好吧?叫她们再上一桌,都在我这儿吃。”
就有机灵的丫鬟赶紧去吩咐厨房,不多时便重新上了一桌,老太太也不叫媳妇们服侍,让五太太坐了左边,十七太太坐了右边,一会儿给这个添菜,一会儿给那个添菜。
十七太太道,“这是哪辈子修的福气,让咱们得了这么好的婆婆?”
一时间堂上乐意融融,听了这话的都笑了。
有了十七老爷升官的事,家里一下子就忙了起来,从第二天起,州府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各处的亲朋好友都来贺喜。
孔老太太辈分长,年纪大,只需安坐家中即可,有亲近的亲朋想见就见一见,不想见的,来人也挑不了理,毕竟老太太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累不得。
不过,虽然忙,她也没忘了之前搁在心里的事,没过两天,晁嬷嬷就带来了消息。
“什么!这么个浑人,怎么没人管他!”
老太太多少年没因为家里的琐事生过气了,一来是家里的事都交给五太太住持中馈,她老人家早就撒手不管了,二来也没有不长眼的把那些乌漆嘛糟的事儿告诉她,因此她乍一听到童嬷嬷家里的那些事儿,就生起气来。
晁嬷嬷道,“您先别生气,这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不好的,也有好的,他不好,可他儿子却不错。”
童氏从小就在王家服侍,长到快二十岁的时候由府里做主配给了比她大几岁的王禄,后来老太太看她为人实在,又是个忠厚老实的,且有了儿子,就想安排她一家给女儿王玉萱做陪房,可王禄那一年恰巧出了事,腿摔断了,需得在家养着,童氏就把儿子托付给了娘家妹妹,她婆家怕她丢了差事,也不让她伺候丈夫了,催着她跟别的陪房一起去了京城,王禄后来养好了伤,却落下了点儿毛病——平时走路看不出来,走快了腿就一瘸一瘸的——便托人情换了个清闲的活儿。
后来孔老太太的女儿没了,那些陪房大多被打发了回来,只有童氏留在了唐家照顾表姑娘,王家就另发了一份月例银子给王禄,意思是用这笔钱来补偿童氏,毕竟她离得远,不能照顾儿子。
两人本来也没多少感情,王禄又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便月月领着这笔钱,却不把儿子接回来,他儿子王勤就这么一直在姨母家里养到了十二三岁,后来还是他姨母托人在王家的铺子里找了个活儿,让他去当学徒。
这王勤是姨母养大的,性子也随了他姨母,既不像他爹也不像他娘,不仅为人忠厚,做事也机灵,二三年的工夫便从学徒转做了伙计,管事对他评价也不错,说他做生意机灵,再过两年,要是做得好,便打算推荐他做二掌柜。
可是这么一个伶俐人,偏偏有个浑爹。
王禄自从童氏走了,屋里空了,就渐渐和别的女人勾搭上了,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好,有多少银子就花多少,全做了火山孝子,尤其近两年,更是和个风流寡妇好上了,远近的都知道,闹得他儿子如今二十了,连个愿意嫁的都没有。
去年年底各处铺子里经营的好的,都给有功的掌柜和伙计发了赏钱,王勤也领了十两银子,结果这钱还没捂热呢,就被他爹要去了,说好了是要给他定亲用的,结果一转眼就拿去花了个精光——给他那姘头买了些东西,剩下的全输在赌场上了。
偏这王禄还是个大嘴巴,头天坑了儿子的银子花光了,第二天大家就都知道了。
听说这样的事儿还不是头一回,以往也有过,王勤要是敢不给,他就又打又骂,闹得四邻不安。
“混账!混账!这样的混账早该赶了出去,留着他干什么?平白污了咱家的名声!”孔老太太瞪眼,吩咐晁嬷嬷,“就说是我说的,把他赶到庄子上去,找人看着他,不许他再回来!”
……
唐曼春之前就准备绣一副兰草灵芝图和一副马放南山图来换银子。
兰草灵芝图绣成后,她嘱托童嬷嬷送到装裱店里花银子装裱了,悄悄儿拿到商行里卖了八十两银子。
这还是遇到了识货的人,价钱还算公道,没有被压得太狠。
若是挂上水月庵的招牌,哪一幅都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两。
但曼春到底还是有着她自己的底线,没有明目张胆的绣上水月庵的印章,只是以自己的号“太平山人”为印。
这八十两银子让她足足兴奋了两三天,实在是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她决定把马放南山图也尽快绣出来。
话说先前王氏派了韦嬷嬷的儿子富安去青州王家索要船行银股,想的是即便要不到,也要撬开他家的口袋弄些银子,哪知却被青州王家直接给顶了回来。
富安便照着王氏的吩咐去找了山东布政使司的严参议,请他帮忙出头。
严参议的幕僚问清楚了事情经过,想起刚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就赶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了东家。
对严参议来说,一边是恩师的侄女,一边是本地新贵,且这两家本是亲戚,就不免有些为难,和幕僚商议了一番,便写了两封信,一封送去京城,另一封交给富安让他带回去,告诉他如今青州王家轻易动不得,他也无能为力。
富安在山东耽延了半个多月,还是没有办成,只打听了些消息,没办法只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