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c,素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职有权的人公正与否,突出表现

    在是否赏罚分明、是否使有功有过者各得其宜。只有赏罚得宜,才会发挥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使大家争相建功立业,使事业兴旺发达。

    所以,无论做人处世,经营企业,治理国家,都应该深入领会“义”的内涵、实践“义”的要求,这样才能完善自

    我、成就事业。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凤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释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

    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解释

    所谓“礼”就是做人处世的规矩和法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礼,不明礼,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社会失去了礼的约束和规范,就会陷入秩序的混乱和精神的迷失。

    一个国家,如果朝野上下--从国家的领导人到基层的人民群众,动静视听、进退举止,都能按照人伦道德规范去做,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放荡怪癖、邪恶腐败的不良现象。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社会的混乱和腐败都是从上层开始的。如果在上者内心失去了“仁”,行为没有了“礼”,就自然带动了社会风

    气的败坏。小到个人、家庭,大到企业、单位,甚至国家无

    不如此。

    所以,规矩、法则、制度是社会繁荣的根本。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释

    注曰:老子曰:“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解释

    上述的道、德、仁、义、礼,是做人的根本,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成功的人,上述的五点缺一不可。

    一个成人,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独立生活,不可不修德,否则立身不稳;处事不可不讲权谋,否则难以成功。以道德为基石,以权谋为手段,人生在世,二者缺一不可。只

    讲权谋,不讲道德,终归要失败,终归要被人唾弃;只讲道

    德,不讲权谋,也会到处碰壁,寸步难行。

    老子说:由于道、德、仁、义依次丧失,人们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等级、法规的礼教来规范社会。其本意是指因地制宜地运用道体的不同功用而已。老子强调的是天道的本体,黄石公强调的是天道的功用。实际上,“体”、“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

    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注释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去就动静。”

    解释

    自古以来,成名立业的伟大人物,对事业、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原因看得很明白,对成功和失败的法则也都有深刻的体察。他们既能预测未来的趋势,又能洞悉兴亡成败、治乱去留的玄机。由于对主观和客观的规律,时事变幻的奥秘洞若观火,所以天下的兴亡就像掌握在他的手中一样。

    因此,大人物都善于等待机会、把握机会、抓住机会。机会来了,他们就乘势而起,青云直上。机会不到,或者机会丧失了,就或者忍耐,或者知难而退。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不与天争,就是这个

    道理。

    原典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释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具,而无江

    海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

    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解释

    这里所谓的“道”,就是成功之道,是自身修养的本领和能力。这些素养就好比渡河用的船,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工具。但只有船,没有水也过不了河,水就像机会一样。

    所以,人中之龙,都怀抱利器,悄悄地潜伏着,等待风云际会。如果领导不开明,听不进忠言和真话,而国事衰败,也无法成就事业,那么,不如隐藏起来,躲避混乱,修养自己,等待振兴的时机。

    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必须等待时机。时机不到就应该等待,时机成熟了才采取行动,所以《易经》说:君子都

    懂得身怀绝技,等待行动的机会。

    原典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

    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注释

    注曰: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

    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成

    功。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会而行。辅

    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解释

    如果时机到了,能够达到极高的地位,建立伟大的功勋,就迅速出击。但如果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如隐姓埋名,不伤害自己。

    古今中外伟大人物能够成功,不仅在于自身的才德皆备,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势而行、待时而动。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

    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会违背时势、率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如:姜太公闲钓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时运骤至,他们就会奋然而起,当仁不让,改写历史,造福人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先发制人,诛杀长兄建成;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如果没有机会,没有好的形势和环境,就必须懂得守拙、隐忍之道,不能强求。所谓人不能与命争,否则,只能伤害

    自身。

    《吕氏春秋》说:古人有从平民而为天子的,有从千辆车

    的诸侯而拥有天下的,有从卑贱的普通人而成为国君的辅佐的,也有从一介匹夫而成为拥有万辆车的诸侯的。所以,圣人崇尚时机。天寒地冻的时候,后稷也不播种,播种必须等到春天。因此,智慧再高的人没有机会也不会成功。

    原典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释

    注曰:道高则名随于后世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解释

    德行足够高的人,尽管不能在当世建功立业,也能够名垂青史。

    人生有限,时空无涯;势有不至,运有穷通。所以历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终生怀才不遇的高人,如孔子厄于陈、蔡,面如菜色,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如此?”的浩叹;陈抟高卧华山,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为后世所重。所以,只要道德

    高尚,无论穷与通,都会千古流芳、彪炳史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