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蚍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久以来给读书人打惯了的标签竟无一个能适用于刘孝竑时,侯大贵恍然醒悟,其实自己至始至终厌恶的,都不应该是已被符号化了的“读书人”,只靠着片面的信息把一个群体定了性,实则是大大有失偏颇了。
刘孝竑乃卓尔不群的真君子,他不同,所以在对他不了解的时候,侯大贵才会对他格外反感,觉着他格外无耻。唯有剥茧抽丝,亲身了解了刘孝竑这个人,方知本质。
纵然久在军中,可当初侯大贵眼高于顶,自恃自负,除却几条重要的军纪,别的压根就没认真看过一眼,更别提理解了。但凡出了事,也有白旺、吴鸣凤等部下接手处理,是以实际上他对军队的许多规章制度是疏离的。
有了这个开端,他开始尝试着打开自己内心成见的枷锁,继续深入了解刘孝竑,于是暗中搜罗了刘孝竑制定的许多条陈制度,拉着偃立成一字一句解释给他听。越听越发觉,自己完完全全看走了眼、想岔了道,以至于几次偃立成讲到一半,他或者拍案叫好、或者捶胸顿足,既为刘孝竑的绝妙思维所折服、又对自己没能早日获知真情后悔不已,心中但想着恐怕也只有像刘孝竑这般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制定出真正严苛缜密的军纪。
再到后来,他愈加相信,读书人的一支笔比之武人的一把剑,给予军队的作用有过之无不及。钻研了条陈制度,他看到了很多平常看不见的细节,脑海中有时还会偶尔浮想青灯黄卷旁刘孝竑那殚精竭虑思考谋划的景象。
刘孝竑就像一个织网的人,将汹汹如猛兽的赵营强硬又不失弹性地约束在网中,让一切井然有序,从不偏离正轨。这种无形的帮助润物细无声,灌注在赵营军队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令人沐浴而不觉其踪,受益匪浅。
不知从何时起,侯大贵蓦然对刘孝竑产生了巨大的好感与敬佩。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坚信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即便称不上君子,但一言一行都从心所为,问心无愧。从这点上说,他认可刘孝竑,实则也是在认可自己。
只因如此,哪怕刘孝竑再怎么冷淡,侯大贵依然发自内心尊重他。
“刘先生,姓闵的御下不力,营中竟生出这种祸端,负荆请罪!”闵一麒带着郎启贵两人一前一后忐忑不安地躬身说道,战战兢兢直如做错事了大气不敢出的小媳妇。
他俩没怎么跟刘孝竑打过交道,但刘孝竑担任的这个“大点检”可不简单,细数起来,赵营文官里头,是和承宣知政院大知政昌则玉相提并论的顶尖职位。他们和赵营其他拔擢于行伍的军将不同,混迹在官场多年,深知文官的地位之高、能耐之强,更兼听闻刘孝竑有个“文面张飞”的诨号不好相处,自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 不用请罪,军纪上都有成规,届时照着办就是了。”铁面无私的刘孝竑说出的话就像冬日里的雨水一样冷冰冰的,不夹杂任何感情。
闵一麒与郎启贵互看一眼,点头如捣蒜,侯大贵扫了眼跪成一排等待发落的兵士们,问道:“这些人怎么胆大妄为到打死军官?我赵营是缺了他们粮还是缺了他们饷?”赵营富足,兵士例银以及吃穿用度都十分周全,他故意这么说,语含讥讽。
稽察使杨绍霆说道:“刚都盘问过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简单。这几个兵士中有个识得几个字的王某,趁着半夜偷摸着召集另外两个同乡给他们讲解红册内容。把总梁某巡夜,查个正着,争执间不防将红册打落踩到了脚下,惹起王某一伍并前来看热闹的隔壁两伍兵士的愤慨,当即群起攻之,殴杀了梁某。杀人的却不是王某,而是别伍的材官黄某。”
“讲解红册内容?”侯大贵眼睛一瞪。
“范河城统权点检院主办每月的‘评定考较会’如火如荼,军中上下都以学习《当世恒言》为荣,相互考较,先进提携后‘进是很常见的事。通晓《当世恒言》的人在军队无论职位高低,都能得到周遭人的尊敬钦佩,因而有些人会些三脚猫,就好为人师。”杨绍霆解释道,“据知情者说,王某在军中授私课已不是一次,梁某亦忍耐很久,不想发难一次,就遭毒手。唉,可惜可惜,据左右知情的供述,他也非有意踩踏红册,只是当时众人互相推搡,一片混乱,才不小心。”
“那黄某呢?梁某查的不是他,怎么就动手杀人?”
杨绍霆叹口气道:“说了梁某是看到红册被踩,心中激愤无比,失去了理智才......他是负责举队旗的材官,本就有十足勇力,怒到极处一红了眼就控制不住......”
侯大贵听了,偷眼在跪地的兵士中找了找,果真见一名健硕的壮汉面如死灰,低头不语。他与赵当世相识相熟,虽知《当世恒言》是有意编纂而成之类的内情,但研读之时仍不免时常为了里面的一段对话一则故事心荡神摇、热血澎湃。如今话里行间仍不知觉就会处处引用《当世恒言》的内容为佐证,可见这本书之引人入胜,自不必说那些本质朴实、见识及观念远不及自己的兵士们了。尤其是像梁某那样的早早当兵少涉世事的年轻人,最是容易沦陷在书中不能自拔,乃至奉为圭臬。
偃立成的统权使司专门负责和穆公淳的外宣内扬使司合作,以《当世恒言》为基础,给军民灌输拟定成形的思考方式与认知体系,一遍不够一遍再上,日夜不休,千遍万遍,时间一长,赵当世早就成了百姓心中的济世真君,《当世恒言》亦随之被万千军民视为不可玷污的宝典。
“今日军民信奉《当世恒言》成效卓著,楚北之地,家家户户在关帝、观音的供像旁加置主公塑像,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求的是斩妖除魔,周护家庭。”
侯大贵想起偃立成曾对自己说的话,那时他深居简出,只道他吹牛,还不甚相信,如今亲眼目睹,不由错愕。
“那么......几位打算怎么处置这些罪兵?”侯大贵轻轻吸了口气。
杨绍霆蹙眉回道:“这件事脉络清晰,本来没什么难断之处。只是而今牵扯上了红册,却有个难处。”
“什么难处?”侯大贵心一跳,似乎想到了些端倪。
“军纪与红册,孰轻孰重。只有权定了此事,方能定罪。”
长久以来给读书人打惯了的标签竟无一个能适用于刘孝竑时,侯大贵恍然醒悟,其实自己至始至终厌恶的,都不应该是已被符号化了的“读书人”,只靠着片面的信息把一个群体定了性,实则是大大有失偏颇了。
刘孝竑乃卓尔不群的真君子,他不同,所以在对他不了解的时候,侯大贵才会对他格外反感,觉着他格外无耻。唯有剥茧抽丝,亲身了解了刘孝竑这个人,方知本质。
纵然久在军中,可当初侯大贵眼高于顶,自恃自负,除却几条重要的军纪,别的压根就没认真看过一眼,更别提理解了。但凡出了事,也有白旺、吴鸣凤等部下接手处理,是以实际上他对军队的许多规章制度是疏离的。
有了这个开端,他开始尝试着打开自己内心成见的枷锁,继续深入了解刘孝竑,于是暗中搜罗了刘孝竑制定的许多条陈制度,拉着偃立成一字一句解释给他听。越听越发觉,自己完完全全看走了眼、想岔了道,以至于几次偃立成讲到一半,他或者拍案叫好、或者捶胸顿足,既为刘孝竑的绝妙思维所折服、又对自己没能早日获知真情后悔不已,心中但想着恐怕也只有像刘孝竑这般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制定出真正严苛缜密的军纪。
再到后来,他愈加相信,读书人的一支笔比之武人的一把剑,给予军队的作用有过之无不及。钻研了条陈制度,他看到了很多平常看不见的细节,脑海中有时还会偶尔浮想青灯黄卷旁刘孝竑那殚精竭虑思考谋划的景象。
刘孝竑就像一个织网的人,将汹汹如猛兽的赵营强硬又不失弹性地约束在网中,让一切井然有序,从不偏离正轨。这种无形的帮助润物细无声,灌注在赵营军队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令人沐浴而不觉其踪,受益匪浅。
不知从何时起,侯大贵蓦然对刘孝竑产生了巨大的好感与敬佩。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坚信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即便称不上君子,但一言一行都从心所为,问心无愧。从这点上说,他认可刘孝竑,实则也是在认可自己。
只因如此,哪怕刘孝竑再怎么冷淡,侯大贵依然发自内心尊重他。
“刘先生,姓闵的御下不力,营中竟生出这种祸端,负荆请罪!”闵一麒带着郎启贵两人一前一后忐忑不安地躬身说道,战战兢兢直如做错事了大气不敢出的小媳妇。
他俩没怎么跟刘孝竑打过交道,但刘孝竑担任的这个“大点检”可不简单,细数起来,赵营文官里头,是和承宣知政院大知政昌则玉相提并论的顶尖职位。他们和赵营其他拔擢于行伍的军将不同,混迹在官场多年,深知文官的地位之高、能耐之强,更兼听闻刘孝竑有个“文面张飞”的诨号不好相处,自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 不用请罪,军纪上都有成规,届时照着办就是了。”铁面无私的刘孝竑说出的话就像冬日里的雨水一样冷冰冰的,不夹杂任何感情。
闵一麒与郎启贵互看一眼,点头如捣蒜,侯大贵扫了眼跪成一排等待发落的兵士们,问道:“这些人怎么胆大妄为到打死军官?我赵营是缺了他们粮还是缺了他们饷?”赵营富足,兵士例银以及吃穿用度都十分周全,他故意这么说,语含讥讽。
稽察使杨绍霆说道:“刚都盘问过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简单。这几个兵士中有个识得几个字的王某,趁着半夜偷摸着召集另外两个同乡给他们讲解红册内容。把总梁某巡夜,查个正着,争执间不防将红册打落踩到了脚下,惹起王某一伍并前来看热闹的隔壁两伍兵士的愤慨,当即群起攻之,殴杀了梁某。杀人的却不是王某,而是别伍的材官黄某。”
“讲解红册内容?”侯大贵眼睛一瞪。
“范河城统权点检院主办每月的‘评定考较会’如火如荼,军中上下都以学习《当世恒言》为荣,相互考较,先进提携后‘进是很常见的事。通晓《当世恒言》的人在军队无论职位高低,都能得到周遭人的尊敬钦佩,因而有些人会些三脚猫,就好为人师。”杨绍霆解释道,“据知情者说,王某在军中授私课已不是一次,梁某亦忍耐很久,不想发难一次,就遭毒手。唉,可惜可惜,据左右知情的供述,他也非有意踩踏红册,只是当时众人互相推搡,一片混乱,才不小心。”
“那黄某呢?梁某查的不是他,怎么就动手杀人?”
杨绍霆叹口气道:“说了梁某是看到红册被踩,心中激愤无比,失去了理智才......他是负责举队旗的材官,本就有十足勇力,怒到极处一红了眼就控制不住......”
侯大贵听了,偷眼在跪地的兵士中找了找,果真见一名健硕的壮汉面如死灰,低头不语。他与赵当世相识相熟,虽知《当世恒言》是有意编纂而成之类的内情,但研读之时仍不免时常为了里面的一段对话一则故事心荡神摇、热血澎湃。如今话里行间仍不知觉就会处处引用《当世恒言》的内容为佐证,可见这本书之引人入胜,自不必说那些本质朴实、见识及观念远不及自己的兵士们了。尤其是像梁某那样的早早当兵少涉世事的年轻人,最是容易沦陷在书中不能自拔,乃至奉为圭臬。
偃立成的统权使司专门负责和穆公淳的外宣内扬使司合作,以《当世恒言》为基础,给军民灌输拟定成形的思考方式与认知体系,一遍不够一遍再上,日夜不休,千遍万遍,时间一长,赵当世早就成了百姓心中的济世真君,《当世恒言》亦随之被万千军民视为不可玷污的宝典。
“今日军民信奉《当世恒言》成效卓著,楚北之地,家家户户在关帝、观音的供像旁加置主公塑像,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求的是斩妖除魔,周护家庭。”
侯大贵想起偃立成曾对自己说的话,那时他深居简出,只道他吹牛,还不甚相信,如今亲眼目睹,不由错愕。
“那么......几位打算怎么处置这些罪兵?”侯大贵轻轻吸了口气。
杨绍霆蹙眉回道:“这件事脉络清晰,本来没什么难断之处。只是而今牵扯上了红册,却有个难处。”
“什么难处?”侯大贵心一跳,似乎想到了些端倪。
“军纪与红册,孰轻孰重。只有权定了此事,方能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