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正德五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系统已经是最顶尖的人物,也就是那些正一品从一品的都督都督同知才能压过他们一头。但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督同知这些衔儿,都是虚的,没有实权的,平日里只负责训练、管辖等事宜,并无丝毫的调兵权,也就是仗着平日里下面的武官来办事儿才能捞个好处,要么就是贪墨一些虚耗。
但是松花江将军可不一样,那是真有实权的。因着在边疆的缘故,时常要跟四边的恶邻们打交道,所以在调兵权上有很大的自由,可以随便出兵征伐。朝廷在洪武朝的时候颁布的将领随意调动五十人以上者立斩的法令,到了关东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谁也不当回事儿了。而且松花江将军并不是单纯的管兵官儿,他是有辖地的,松花江以南,阿速江以西足有大半个山东布政使司大小的数千里肥沃土地,便是松花江将军的管辖范围。
虽然没有名义上的财政权和任免当地官员的权力,但是却有在当地征调民夫兵丁粮草辎重的权限,当地的府县官员,都要遵从松花江将军的命令。
奴儿干总督区的这四大将军,甚至可以说是大明朝最为煊赫,最滋润的边关大将,别的地方都是文官节制武官,他们却是可以节制文官,除了顶头上司奴儿干总督的话之外,只有中央朝廷的诏令才听。
而四大将军的顶头上司,加左都御史衔儿,总督奴儿干诸镇军马兼理粮饷也就是奴儿干总督,也不过是正二品而已,对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代替朝廷进行节制,而非绝对的上下关系。
如此看来的,这松花江将军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好差事。
但是问题是,现在三姓女真不安分啊,动不动就南下寇边,松花江将军首当其冲,每次要倒霉,肯定就是他的辖地损失最大。只要是边关有事,此地的大将难免就要受到申斥、贬斥,严重一点儿的甚至直接罢官免职。最近十年间,已经走马灯一般的换了十五个松花江将军了每个都是踌躇满志的去,灰溜溜的滚回来。
上任松花江将军现下还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里头等死呢!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危的职位,大明朝的官员素来是极爱惜羽毛的生死是小,死后还要背上一个无能、罪臣、辱国的名声,那可当真是呜呼哀哉。
更何况,现下情况比以往更加糟糕。
之前女真寇边,南侵数百里,活动范围几乎都是在松花江将军辖地,把这千里肥田沃野打了个稀巴烂之后大明北征军反攻,又是打了个稀巴烂,这一次十几万女真再次南渡,估计又要打一个稀巴烂。而这一次北征军全军覆没,松花江将军辖地最后的几万精兵也是全军覆没,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已经是无兵可用,无粮可征·甚至也已经无民可管,女真大军在北,其中更有不知道多少盗匪马匪山贼啸聚·当真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不过,正德帝对连子宁倒是也不算亏待。
这一个任命的精华便是在后面那一句—松花江将军辖地内所有府县文武官员,一概听令,不得违背!
这是什么个意思?这就是相当于,把松花江将军辖地内所有的军政财大权,全部都交给了连子宁,不像是其它的将军一样只有军权,就连地方政权,财政大权,也是集于一身。
在明季·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在宋朝之前,拥有这样庞大权力的武将,由于一个称呼,叫做——节度使!
这会儿,不少大臣心中都闪过两个字眼儿——藩镇。但是接着他们就是摇摇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给晃了出去。怎么可能?这又不是唐末?国朝蒸蒸日上,不过是区区松花江边陲之地而已·就算是把军政财权都放给他,又能如何?
皇上这是对连子宁真心看重啊,才会想到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打磨打磨,不过,这松花江将军,岂是一般人能坐的上的?
皇上先让他磨练磨练,可别把他给磨死了。
大伙儿基本上都知道武毅伯爷要做兵部戴侍郎乘龙快婿的事儿,便有不少人打眼瞧他,却见戴侍郎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就跟的没听见一样。
正德皇帝一番催促,便有学士拟好了旨意,司礼监和内阁都用了印,再加盖上那一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大玺,这封圣旨,在大明朝就有了绝对的权威意义。
—————分割线—ˉ—————
当皇帝的旨意被快马加急送出北京城的时候,喜申卫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这已经是女真大军攻城的第四日了。
时近黄昏,昏黄的日光照在喜申卫的城墙上,透着一股难言的悲凉的在城头武毅军的奋力抵抗下,又一波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的女真大军潮水一般退去。
震天一般的喊杀声消退下来,城墙上只剩下了士卒们粗重的喘息声,还有受伤士兵的低声的呻吟。城头上一片静谧,然后细碎的脚步声响了起来,城下跑上来一群胳膊上缠着白色布条,上面画了一个小小的红色十字的医务兵,把重伤的士卒给抬下去,而那些伤势比较轻的,则是就地处理。
连日大战,伤亡极重,现在下面的棚子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一股刺鼻的酒味儿城墙上都闻得真真切切。
此时,城上城下的景象,只能用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来形容。
城头城下,死尸无数,城头的死尸若是女真人的直接就扔下,若是明军的,则是运到城中安置。城头下面已经是堆积了厚厚的尸体,足有两三米高,几乎可以用尸山来形容了,无数的尸体层层叠叠的铺排开来,从高到低,一直蔓延到极远处。
似乎视线所见之处,不是尸体,就是鲜血。
宛如炼狱一般的场景。
幸好东北的将近八月,已经是秋风渐起,大地逐渐变得萧索,温度也降低下来,要不然的话,肯定会大规模的引起瘟疫。
喜申卫的城头,宛如用鲜血洗过一遍一样,本来大青石的颜色已经是完全看不见了,整个一面城墙都变成了那种鲜血干涸之后的黑褐色,这是不知道沾染了多少鲜血才渲染而上的,已经深深的渗进了石头的表层纹理之中哪怕是用水,也冲刷不下来。
而显然,城上的明军,也没用冲刷的心思和力气了。
连日大战,城墙甚至都已经残破,上面布满了各种各样刀砍斧削的痕迹。
大战过后,士卒们都瘫倒在地休息,也不管自己做着的地方,就有一滩鲜血,他们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想着抓紧时间赶紧休息,因为他们已经能够看到,远处的女真大营,又一次组织了士卒,准备发动再一次的攻城战。
连子宁依旧是站在城楼前面,被众人簇拥其中,他穿了一身烂银板甲,烂银板甲上面已经不复光亮,表面沾满了鲜血和污渍,而连子宁的脸上手上,也是沾染了鲜血,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敌人的。簇拥在他身边的众多侍卫,从江梨野奈到柳生宗严,再到柳生宗严门下的这些弟子,个个都是衣衫破碎,浑身浴血。
这三日大战,一次比一次惨烈,一次比一次让人难以支撑。
在挺过了第二天之后,守城的明军已经明显感觉到不支,连续的高强度的战斗,几乎已经是把喜申卫守军最后一丝战斗力都消耗殆尽,局势已经无比的危急。从第三天开始,似乎女真大军发动的每一次进攻,都能把喜申卫给拿下来,但是奇迹一般的,每一次他们如同狂风骇浪一般的进攻,都被打了下去。明军就像是一块孤傲沉默的礁石,顽强的屹立在这里,任凭海浪如何狂暴,都是无可奈何,扑在他的身上,将他淹没,但是终究还是会显露出来。
系统已经是最顶尖的人物,也就是那些正一品从一品的都督都督同知才能压过他们一头。但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督同知这些衔儿,都是虚的,没有实权的,平日里只负责训练、管辖等事宜,并无丝毫的调兵权,也就是仗着平日里下面的武官来办事儿才能捞个好处,要么就是贪墨一些虚耗。
但是松花江将军可不一样,那是真有实权的。因着在边疆的缘故,时常要跟四边的恶邻们打交道,所以在调兵权上有很大的自由,可以随便出兵征伐。朝廷在洪武朝的时候颁布的将领随意调动五十人以上者立斩的法令,到了关东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谁也不当回事儿了。而且松花江将军并不是单纯的管兵官儿,他是有辖地的,松花江以南,阿速江以西足有大半个山东布政使司大小的数千里肥沃土地,便是松花江将军的管辖范围。
虽然没有名义上的财政权和任免当地官员的权力,但是却有在当地征调民夫兵丁粮草辎重的权限,当地的府县官员,都要遵从松花江将军的命令。
奴儿干总督区的这四大将军,甚至可以说是大明朝最为煊赫,最滋润的边关大将,别的地方都是文官节制武官,他们却是可以节制文官,除了顶头上司奴儿干总督的话之外,只有中央朝廷的诏令才听。
而四大将军的顶头上司,加左都御史衔儿,总督奴儿干诸镇军马兼理粮饷也就是奴儿干总督,也不过是正二品而已,对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代替朝廷进行节制,而非绝对的上下关系。
如此看来的,这松花江将军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好差事。
但是问题是,现在三姓女真不安分啊,动不动就南下寇边,松花江将军首当其冲,每次要倒霉,肯定就是他的辖地损失最大。只要是边关有事,此地的大将难免就要受到申斥、贬斥,严重一点儿的甚至直接罢官免职。最近十年间,已经走马灯一般的换了十五个松花江将军了每个都是踌躇满志的去,灰溜溜的滚回来。
上任松花江将军现下还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里头等死呢!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危的职位,大明朝的官员素来是极爱惜羽毛的生死是小,死后还要背上一个无能、罪臣、辱国的名声,那可当真是呜呼哀哉。
更何况,现下情况比以往更加糟糕。
之前女真寇边,南侵数百里,活动范围几乎都是在松花江将军辖地,把这千里肥田沃野打了个稀巴烂之后大明北征军反攻,又是打了个稀巴烂,这一次十几万女真再次南渡,估计又要打一个稀巴烂。而这一次北征军全军覆没,松花江将军辖地最后的几万精兵也是全军覆没,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已经是无兵可用,无粮可征·甚至也已经无民可管,女真大军在北,其中更有不知道多少盗匪马匪山贼啸聚·当真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不过,正德帝对连子宁倒是也不算亏待。
这一个任命的精华便是在后面那一句—松花江将军辖地内所有府县文武官员,一概听令,不得违背!
这是什么个意思?这就是相当于,把松花江将军辖地内所有的军政财大权,全部都交给了连子宁,不像是其它的将军一样只有军权,就连地方政权,财政大权,也是集于一身。
在明季·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在宋朝之前,拥有这样庞大权力的武将,由于一个称呼,叫做——节度使!
这会儿,不少大臣心中都闪过两个字眼儿——藩镇。但是接着他们就是摇摇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给晃了出去。怎么可能?这又不是唐末?国朝蒸蒸日上,不过是区区松花江边陲之地而已·就算是把军政财权都放给他,又能如何?
皇上这是对连子宁真心看重啊,才会想到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打磨打磨,不过,这松花江将军,岂是一般人能坐的上的?
皇上先让他磨练磨练,可别把他给磨死了。
大伙儿基本上都知道武毅伯爷要做兵部戴侍郎乘龙快婿的事儿,便有不少人打眼瞧他,却见戴侍郎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就跟的没听见一样。
正德皇帝一番催促,便有学士拟好了旨意,司礼监和内阁都用了印,再加盖上那一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大玺,这封圣旨,在大明朝就有了绝对的权威意义。
—————分割线—ˉ—————
当皇帝的旨意被快马加急送出北京城的时候,喜申卫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这已经是女真大军攻城的第四日了。
时近黄昏,昏黄的日光照在喜申卫的城墙上,透着一股难言的悲凉的在城头武毅军的奋力抵抗下,又一波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的女真大军潮水一般退去。
震天一般的喊杀声消退下来,城墙上只剩下了士卒们粗重的喘息声,还有受伤士兵的低声的呻吟。城头上一片静谧,然后细碎的脚步声响了起来,城下跑上来一群胳膊上缠着白色布条,上面画了一个小小的红色十字的医务兵,把重伤的士卒给抬下去,而那些伤势比较轻的,则是就地处理。
连日大战,伤亡极重,现在下面的棚子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一股刺鼻的酒味儿城墙上都闻得真真切切。
此时,城上城下的景象,只能用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来形容。
城头城下,死尸无数,城头的死尸若是女真人的直接就扔下,若是明军的,则是运到城中安置。城头下面已经是堆积了厚厚的尸体,足有两三米高,几乎可以用尸山来形容了,无数的尸体层层叠叠的铺排开来,从高到低,一直蔓延到极远处。
似乎视线所见之处,不是尸体,就是鲜血。
宛如炼狱一般的场景。
幸好东北的将近八月,已经是秋风渐起,大地逐渐变得萧索,温度也降低下来,要不然的话,肯定会大规模的引起瘟疫。
喜申卫的城头,宛如用鲜血洗过一遍一样,本来大青石的颜色已经是完全看不见了,整个一面城墙都变成了那种鲜血干涸之后的黑褐色,这是不知道沾染了多少鲜血才渲染而上的,已经深深的渗进了石头的表层纹理之中哪怕是用水,也冲刷不下来。
而显然,城上的明军,也没用冲刷的心思和力气了。
连日大战,城墙甚至都已经残破,上面布满了各种各样刀砍斧削的痕迹。
大战过后,士卒们都瘫倒在地休息,也不管自己做着的地方,就有一滩鲜血,他们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想着抓紧时间赶紧休息,因为他们已经能够看到,远处的女真大营,又一次组织了士卒,准备发动再一次的攻城战。
连子宁依旧是站在城楼前面,被众人簇拥其中,他穿了一身烂银板甲,烂银板甲上面已经不复光亮,表面沾满了鲜血和污渍,而连子宁的脸上手上,也是沾染了鲜血,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敌人的。簇拥在他身边的众多侍卫,从江梨野奈到柳生宗严,再到柳生宗严门下的这些弟子,个个都是衣衫破碎,浑身浴血。
这三日大战,一次比一次惨烈,一次比一次让人难以支撑。
在挺过了第二天之后,守城的明军已经明显感觉到不支,连续的高强度的战斗,几乎已经是把喜申卫守军最后一丝战斗力都消耗殆尽,局势已经无比的危急。从第三天开始,似乎女真大军发动的每一次进攻,都能把喜申卫给拿下来,但是奇迹一般的,每一次他们如同狂风骇浪一般的进攻,都被打了下去。明军就像是一块孤傲沉默的礁石,顽强的屹立在这里,任凭海浪如何狂暴,都是无可奈何,扑在他的身上,将他淹没,但是终究还是会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