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脸已经撕破了,夏言也就顾不得什么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找到了后台老板,大声怒斥:“张璁,都是你搞的鬼,你到底想怎么样?!”
这算是以下犯上了,张首辅也不含糊,清清嗓门准备反击,可还没等他做好热身,一句响亮的话突然横空出世:
“请张首辅即刻回避此案!”
说这话的人是给事中孙应奎、曹卞。
应该说孙、曹二位仁兄是很有点法律修养的,因为他们的话放在今天,是有特定法律称谓的——“当事人回避”。
可惜他们虽有律师的天分,张首辅却没有法官的气度,准备送出去的骂人话被退了货,张璁气得眼珠都要蹦出来了,你们存心捣乱是吧!
可张璁站在原地憋了半天,才发现竟然无话可说!掐架估计掐不过夏言,讲法律也讲不过这两个突然跳出来的二愣子。
百般无奈之下,张大人只好走人,临走时抛下一句愤怒的留言:
“你们等着瞧吧!”
老板都走了,大家也别傻呆着了,一起撤吧!这场奇特的庭审就此结束。
但张璁已经决定把小人做到底了,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向皇帝打了小报告,说他发现了一个反动团伙,此团伙组织严密,除夏言外,申请回避的两位法律专家也是资深的团伙成员。
嘉靖表扬了张璁,把这三位仁兄一股脑儿关进了监狱。
张璁闻言大喜,这事情看来就算解决了,可惜张璁先生忘了,嘉靖先生的智商比他要高得多,于是就多了下面这句:
“让他们从速审讯,把供词给我,我要亲自过目!”
这下子玩不转了。
冤枉到家的法律专家孙应奎、曹卞自不必说,夏言更不是好惹的,想从他们口中得到供词,只怕要等到清军入关。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几个人还打不得,毕竟他们目前还不能划入敌我矛盾,这种领导主抓的案子,如果搞刑讯逼供,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该怎么办?没有办法。
就这样,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多位同志们搞了几天几夜,绞尽脑汁,终于得出了一个上报结果:
薛侃的奏折是自己写的,彭泽指认夏言指使,纯属诬陷(泽诬以言所引)。
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结论,对张璁而言。
很快,嘉靖就做出了反应,他释放了夏言、孙应奎和曹卞,并给予亲切的慰问。
但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了结,嘉靖又一次发火了,他这辈子最恨的不是小人,而是敢于利用他的小人。
张璁先生要倒霉了,这回不是降职就是处分,没准还要罢官,可他没有想到,嘉靖并没有这样做。作为一个聪明的皇帝,他用了更为狠毒、别出心裁的一招。
不久之后的朝堂上,在文武大臣的面前,嘉靖突然拿出了一份文稿,面无表情地对张璁说道:
“这是你交给我的,现在还给你!”
大家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于是张璁先生准备找个地缝钻进去了,这件事情办到现在,终于光荣谢幕。
最后我们陈述一下此事的最终结果:
张璁,因所设陷阱被揭穿,人格尽失,前途尽毁。
彭泽,因参与挖坑,获准光荣参军(充军),为国家边防事业继续奋斗。
薛侃,虽说并非受人指使,但是骂皇帝没有儿子,犯罪证据确凿,免官贬为庶民(黜为民)。
夏言,监狱免费参观数日(包食宿),出狱,最终的胜利者(独言勿问)。
第二个木偶
张璁算是废了,虽说他四肢俱全,没啥明显缺陷,但从政治角度上看,他却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残疾人。
皇帝不喜欢,大臣不拥护,连他的同党都纷纷转做了地下党,唯恐被人知道和张大人的关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言先生却正红得发紫,热得发烫,但凡是个人,就知道这哥们儿了不得了,张首辅都不在话下,还有谁敢挡路?
于是一时之间,夏言的家门庭若市,前来拜访者络绎不绝,什么堂兄表弟、远房亲戚、同年同门、旧时邻居一股脑儿全都找上了门,弯来绕去只为了说明一个古老的命题——苟富贵,莫相忘。
而在朝廷之中,深夜(白天实在不便)上门攀谈,指天赌咒、发誓效忠者更是不计其数。
这一切都被张璁看在眼里,抱着临死也要蹬两腿的决心,他使出了最后一招——致仕。
这招通俗说来就是避避风头,等待时机,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招数,无数先辈曾反复使用,这也充分说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遗憾的是,这招对夏言并不管用。
因为面对大好形势,夏言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打工仔身份,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早请示晚汇报,从不结党,嘉靖先生十分满意他的服务态度,一高兴,大笔一挥就给了他一个部长——礼部尚书。
于是张璁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嘉靖十年(1531)他退休回家,不久之后又跑了回来,几年之间来来去去,忙得不亦乐乎。
可惜的是,无论他怎么闹腾,却始终没人理他,正所谓:不怕骂,只怕无人骂。混到了骂无可骂的地步,也着实该滚蛋了。
嘉靖十四年(1535),张璁申请退休... -->>
既然脸已经撕破了,夏言也就顾不得什么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找到了后台老板,大声怒斥:“张璁,都是你搞的鬼,你到底想怎么样?!”
这算是以下犯上了,张首辅也不含糊,清清嗓门准备反击,可还没等他做好热身,一句响亮的话突然横空出世:
“请张首辅即刻回避此案!”
说这话的人是给事中孙应奎、曹卞。
应该说孙、曹二位仁兄是很有点法律修养的,因为他们的话放在今天,是有特定法律称谓的——“当事人回避”。
可惜他们虽有律师的天分,张首辅却没有法官的气度,准备送出去的骂人话被退了货,张璁气得眼珠都要蹦出来了,你们存心捣乱是吧!
可张璁站在原地憋了半天,才发现竟然无话可说!掐架估计掐不过夏言,讲法律也讲不过这两个突然跳出来的二愣子。
百般无奈之下,张大人只好走人,临走时抛下一句愤怒的留言:
“你们等着瞧吧!”
老板都走了,大家也别傻呆着了,一起撤吧!这场奇特的庭审就此结束。
但张璁已经决定把小人做到底了,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向皇帝打了小报告,说他发现了一个反动团伙,此团伙组织严密,除夏言外,申请回避的两位法律专家也是资深的团伙成员。
嘉靖表扬了张璁,把这三位仁兄一股脑儿关进了监狱。
张璁闻言大喜,这事情看来就算解决了,可惜张璁先生忘了,嘉靖先生的智商比他要高得多,于是就多了下面这句:
“让他们从速审讯,把供词给我,我要亲自过目!”
这下子玩不转了。
冤枉到家的法律专家孙应奎、曹卞自不必说,夏言更不是好惹的,想从他们口中得到供词,只怕要等到清军入关。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几个人还打不得,毕竟他们目前还不能划入敌我矛盾,这种领导主抓的案子,如果搞刑讯逼供,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该怎么办?没有办法。
就这样,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多位同志们搞了几天几夜,绞尽脑汁,终于得出了一个上报结果:
薛侃的奏折是自己写的,彭泽指认夏言指使,纯属诬陷(泽诬以言所引)。
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结论,对张璁而言。
很快,嘉靖就做出了反应,他释放了夏言、孙应奎和曹卞,并给予亲切的慰问。
但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了结,嘉靖又一次发火了,他这辈子最恨的不是小人,而是敢于利用他的小人。
张璁先生要倒霉了,这回不是降职就是处分,没准还要罢官,可他没有想到,嘉靖并没有这样做。作为一个聪明的皇帝,他用了更为狠毒、别出心裁的一招。
不久之后的朝堂上,在文武大臣的面前,嘉靖突然拿出了一份文稿,面无表情地对张璁说道:
“这是你交给我的,现在还给你!”
大家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于是张璁先生准备找个地缝钻进去了,这件事情办到现在,终于光荣谢幕。
最后我们陈述一下此事的最终结果:
张璁,因所设陷阱被揭穿,人格尽失,前途尽毁。
彭泽,因参与挖坑,获准光荣参军(充军),为国家边防事业继续奋斗。
薛侃,虽说并非受人指使,但是骂皇帝没有儿子,犯罪证据确凿,免官贬为庶民(黜为民)。
夏言,监狱免费参观数日(包食宿),出狱,最终的胜利者(独言勿问)。
第二个木偶
张璁算是废了,虽说他四肢俱全,没啥明显缺陷,但从政治角度上看,他却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残疾人。
皇帝不喜欢,大臣不拥护,连他的同党都纷纷转做了地下党,唯恐被人知道和张大人的关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言先生却正红得发紫,热得发烫,但凡是个人,就知道这哥们儿了不得了,张首辅都不在话下,还有谁敢挡路?
于是一时之间,夏言的家门庭若市,前来拜访者络绎不绝,什么堂兄表弟、远房亲戚、同年同门、旧时邻居一股脑儿全都找上了门,弯来绕去只为了说明一个古老的命题——苟富贵,莫相忘。
而在朝廷之中,深夜(白天实在不便)上门攀谈,指天赌咒、发誓效忠者更是不计其数。
这一切都被张璁看在眼里,抱着临死也要蹬两腿的决心,他使出了最后一招——致仕。
这招通俗说来就是避避风头,等待时机,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招数,无数先辈曾反复使用,这也充分说明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遗憾的是,这招对夏言并不管用。
因为面对大好形势,夏言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打工仔身份,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早请示晚汇报,从不结党,嘉靖先生十分满意他的服务态度,一高兴,大笔一挥就给了他一个部长——礼部尚书。
于是张璁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嘉靖十年(1531)他退休回家,不久之后又跑了回来,几年之间来来去去,忙得不亦乐乎。
可惜的是,无论他怎么闹腾,却始终没人理他,正所谓:不怕骂,只怕无人骂。混到了骂无可骂的地步,也着实该滚蛋了。
嘉靖十四年(1535),张璁申请退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