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当一筹莫展的戚将军对他说出自己的苦恼时,唐顺之交给了他一本书,并告诉他,制胜之道就在其中
整垮张经之后,赵文华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胡宗宪的工作十分出色,徐海被杀,倭寇势头大减,而作为胡宗宪的后台老板和直属领导,他当仁不让地以功臣自居,不但从皇帝那里拿了很多赏钱,还由副部长升任了部长(工部尚书)。
于是又一个得意忘形的故事就此开始。
赵文华发了,有钱了,翅膀硬了,他打算独立经营,把中间商兼干爹严嵩一脚踢开,直接跟批发商嘉靖同志联系。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为嘉靖送上了一样东西——百花仙酒。说实话,这酒到底什么成分、多少度,我也不知道,但据赵文华同志介绍,他的干爹严嵩之所以能七八十岁还不缺钙,一口气上六楼,腰不酸腿不痛,多亏了这种酒。
嘉靖喝过之后,感觉还不错。回头又觉得不对劲儿,严嵩有这么好的东西,竟然不主动上交领导,自己独吞,实在是大大的可恶。
于是他下了一道手谕给严首辅,让他解释酒的问题。
严嵩万没想到,自己的后院竟然起了火,他勃然大怒:
“文华怎么能干这种事情!”
怒完之后,皇上的话还是要回。这事要放在一般人身上很难解释,却绝难不倒严首辅,他发挥自己打太极拳的特长,作出了这样的答复:
“皇上太客气了,我平时不嗑药,也没吃什么特效补品,能活这么多年,我本人也很纳闷。”
嘉靖本来也没当回事,就让他糊弄过去了。严嵩却吓掉了半条老命,连夜找来了赵文华,把他痛骂一顿,要他收拾包袱滚蛋。
赵文华这才意识到,如果离开了严嵩,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他跪地求饶,痛哭流涕,希望严老爹饶他一回,以后绝不再犯。
其实,严嵩对这个儿子还是有感情的,但当时正在气头上,也就没理会这茬儿。然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另一个人突然进来插了一腿。
这个人就是徐阶。赵文华一送酒,他就知道要出事,蹲在一边准备看好戏。事情闹起来后,他看准机会,跑到了严嵩的府上,自告奋勇地表示:您不是看赵文华不顺眼吗,我就帮您收拾他吧。
徐阶走出了精妙的一着,如此动作,不但可以趁机除掉严嵩的爪牙,也不会得罪人,顺便表达自己对领导的尊敬,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过,严嵩到底是严嵩,他虽然讨厌赵文华,但也绝不会信任徐阶,感谢两句后,就打发他走人了。
参考消息
不能太嚣张
赵文华受到嘉靖宠信后气焰越来越嚣张,不但不再像过去那样敬重严嵩父子,就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赵文华曾经向嘉靖进贡过几服丹药,嘉靖吃了以后感觉不错,就让身边的小太监再去找他要点,谁知道这位赵大人想留着自己吃,舍不得拿出去给嘉靖,就推说已经没有了。还有一回,嘉靖特派亲使去他家里赏赐,谁知正赶上他在家里喝得烂醉如泥,领赏的时候连跪拜之礼也没行,一点不给皇帝留面子,嘉靖虽然没有追究,心里却气得不得了。
徐阶失望地走了,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未遂举动却引发了一连串出乎意料的结果。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赵文华的耳朵里,他彻底慌乱了,以为老爹真要解决自己,无奈之下,只好使出了绝招。
要说服严嵩已经不可能了,事到如今,只能走家属路线,给他们送礼,帮自己说话。但严世蕃是不能考虑的,这家伙心太贪,倾家荡产估计也填不了这个坑。情急之中,赵文华灵机一动,想到了另一个人。
严嵩这一辈子作恶多端,坑过的人不计其数,真可谓是“万人坑”。但俗话说秦桧也有仨朋友,在这世上,严嵩也有着一个全心全意、相知相守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欧阳氏。当年严嵩被人踩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的老婆却不离不弃,始终在他身边支持着他。所以,严嵩这一辈子只有她一个老婆,从未纳妾,直到后来她去世了,严嵩也没有续弦,实在是标准的模范夫妻。
赵文华找到的人,就是欧阳氏。他不惜血本,准备了极为厚重的礼物,亲自上门跪地哭诉,希望求得原谅。
要说还是女人实在,老太太收了礼,加上看他可怜,就把他藏在里屋,等严嵩回来后,先灌他几杯酒,说了几句好话,趁他高兴把赵儿子喊了出来,然后下跪、流泪一套演完,严嵩也感觉自己还少不了这条狗,也就原谅他了。
按说事情到了这里,应该算是皆大欢喜,大团圆结局。然而,文华兄不愧是惹祸的高手,不久之后,他将得罪另一个人,而这个人,他是无论如何也搞不定的。
参考消息
模范夫妻
民间相传,本来与严嵩定娃娃亲的是他的妻子欧阳氏的姐姐,但欧阳家见严嵩家境太差,便执意悔婚,这时,欧阳氏站出来反对父亲,并提出自己代替姐姐嫁给严嵩。欧阳父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家门,交给一个族伯抚养,成年后嫁给了严嵩。虽然民间传说不一定可信,但事实上,严嵩是个公认的好丈夫,一生对老婆欧阳氏忠贞不二,不要说三妻四妾,他连侍妾都没有。夫妻二人携手白头,直至嘉靖四十年欧阳氏去世。
由于送礼花了太多血本,文华兄十分心痛,决心把本钱捞回来。当然,这对他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因为他是工部尚书,是全国最大的包工头,普天下那么多工程,随便捞一把,也就差不多了。
赵文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开始发挥特长,大捞特捞,管你是豆腐渣还是烂尾楼,能捞钱就行,谁爱住谁去住,反正我不住。
可是问题在于,赵尚书翻本的意愿实在太强烈,他加足马力,肆无忌惮地捞,加班加点地捞,终于捞出了麻烦。
因为皇帝大人也是要盖房子的。
烂尾楼问题
虽说嘉靖同志天天修道,但是毕竟尚未成仙,饭还得吃,觉还得睡,可是西苑的住房条件有限,所以他决定另盖新房。
这个房地产工程自然交给了工部办理。按说皇帝的工程应该加紧办,可是赵部长的脑袋不知是不是撞了柱子,竟然对此不理不问,放任自流,结果一栋房子修了好几个月还没成型,整成了烂尾楼。
嘉靖同志还是值得表扬的,他并没有催促赵文华,还是住自己的老房子。然而,不久之后的一个偶然事件,却将这位包工头彻底送上了绝路。
一天,嘉靖闲来无事,登高望远,忽然看见西长安街有一座豪宅,便问旁边的人:
“那栋房子是谁的?”
考验人品的时候到了。一百年前,明英宗朱祁镇曾站在高台上,看着类似的建筑,问出了同样的问题,而那次问答的结果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石亨全家覆灭。
在皇宫附近盖豪宅向来是个很危险的事,但人们却屡教不改,赵文华显然也没有足够的觉悟。于是接下来的回答将决定他的命运。
如果赵部长的人品好、关系足,应该可以避过这场祸,可惜这位兄弟平日实在缺乏素质。
嘉靖身边的陪同人员立刻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赵部长的名字,还有一位不厚道的仁兄说了这样一句话:
“工部的建筑材料,大半都拿去修赵尚书的房子了,陛下的新房哪用得上!”
这服烂药下得实在太猛。看着眼前的豪宅,回想起自己的烂尾楼,嘉靖怒发冲冠:赵文华,你怕是活腻歪了吧!
赵部长的人生就到此为止了,皇帝大人降了他的官还不罢休,又把他彻底削职为民,并安排他的儿子去边境充军。虽然严嵩多方打点,但无济于事。
想翻本的文华兄赔大了,他连老百姓都没当成,在回家的路上就暴毙而亡。说是暴毙,是因为他的死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这位兄台一天晚上心情郁闷,就开始揉肚子,揉着揉着,就把自己给揉死了(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
对此我一直很纳闷,赵文华同志应该没有练过铁砂掌,揉个肚子都能揉得如此惨烈,如此有性格,也算是牛人了。
严嵩最重要的爪牙之一完蛋了,虽然他本人依然无恙,但严党的根基已然开始动摇。这是徐阶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虽然作用不大,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按说赵文华死了,事情也就完了,但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徐阶已经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痛打落水狗是不够的,最好连狗肉也一起吃掉。
不久后,给事中罗嘉宾上书皇帝,弹劾赵文华侵吞军饷,数额高达十万多白银。嘉靖更为恼火,下令抄家追赃。估计皇帝大人也没想到,这道命令竟然创造了一个追赃纪录。
由于抄家后赵文华的财产不够,这笔钱按规定由他的子孙代赔。没钱赔?不要紧,充军也是有工资的嘛。
于是这笔钱一直赔到了嘉靖的儿子的儿子,直到万历十一年,还只赔了一半。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算了吧,然而,明神宗谨记爷爷的教诲,一定要他的子孙接着赔,要么赔光,要么死光。
赵文华同志的悲惨经历告诉我们,就算穷疯了,皇帝的东西也是无论如何不能动的。
赵尚书的死对严嵩来说是个损失,在徐阶看来则是个胜利,但对于胡宗宪而言,却是一个可怕的灾难。
胡宗宪自然不喜欢这位既贪又蠢的包工头,但这位包工头偏偏是他的靠山和支柱。现在他死了,自己不但失去了和严党的联系,也失去了有力的支持。胡宗宪这个名字早已在严党的名单上挂了号,时刻可能被人盯上,严嵩固然树大根深,自己却不是嫡系,一旦出了什么事,这只老狐狸未必肯出头。
事实上,他已得到消息,某些言官正在积蓄口水,准备要拿自己开刀。而上面没人保,万一被整下来,不但自己完蛋,连徐渭、俞大猷、戚继光这帮班底也要跟着一起走人,数年心血自然付诸东流。
十几年来,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干了无数违心的事,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无非是为了当年那报国救民的志向。
胡宗宪不愿自己的抗倭大计毁于一旦,但严嵩已不能指望,徐阶和自己又无交往,思前想后,无路可走。
但就在他绝望之时,舟山的地方官给他送来了一件奇特的礼物,看着眼前的这件礼物,胡宗宪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一举成功,还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
于是他找来了徐渭。
对于目前的形势,徐渭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他开门见山地问胡宗宪:赵文华已经倒台,你打算怎么办?
胡宗宪回答他,倒就倒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皇上支持,就没人能动得了我。
徐渭没有说话,但他不以为然的表情却在质疑胡总督:你以为你是谁?皇帝凭什么支持你?
胡宗宪却面露得意之色,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不用着急,我已经得到了一件宝贝,只要献给皇帝,不愁大事不成。
胡宗宪所说的宝贝,就是舟山地方官送来的那件礼物——白鹿。
说起这玩意儿,我也没见过,估计不是啥新品种,撑死也就是个白化病或者是基因突变的产物。
但要是把它送给嘉靖,那可真是拍对了马屁,因为他就好这个。
嘉靖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地修道,只是为了成仙。但成仙这件事没个准儿,大臣们天天眼巴巴望着,您哪天要长翅膀扑腾扑腾飞上去了,我们放鞭炮恭送大驾,也好再选新人。可偏偏就这么拖着,金丹吃了无数颗,既成不了仙,也吃不死人,慢慢地嘉靖自己也没信心了。
于是他迫切需要上天的启示,也就是平常见不到的新奇玩意儿——历史术语叫“祥瑞”,来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说明老天爷还是罩着他的,时不时还发点新品种下凡,鼓励他继续为修道坚持奋斗。白鹿自然是最好的证据。
但这个马屁要拍得好,拍得响亮,还需要一篇像样的文章。不能说句“臣胡宗宪所送”就完事了,你得阐明这头白化鹿出现的伟大意义以及对未来形势的指导作用,要坚定皇帝的信心,要让他相信,修道的前途是光明的,是远大的,是大有可为的。
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它关系着胡宗宪的前途,关系着抗倭大计,关系着东南沿海百姓的安宁。
“所以天下虽大,此文唯你可写。”胡宗宪一脸肃穆地注视着徐渭,他卷起了袖子,准备亲自为他磨墨。
徐渭已经彻底明白了,他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他提起了笔。
在那个夜晚,徐渭将自己天赋才智与毕生所学,慷慨地注入到这篇荒唐的文章里,为了一个高尚的理由。
这是一篇历史上著名的马屁文章,言辞优美,却荒诞不经。在许多人看来,这篇文章是大才子徐渭人生中的败笔,因为里面充满了卑微和下作,没有丝毫的气节。
但事实上,在这篇卑微下作的文章背后,隐藏着一种耀眼的光芒——即使卑躬屈膝,即使刻意逢迎,也绝不接受失败,绝不轻言放弃。
所以我认为,虽然胡宗宪贪诈,徐渭狂傲,但在那个晚上,他们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秘战法
徐渭的才学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嘉靖同志看了文章之后,兴高采烈,不但赏赐了很多财物,竟然还跑去宗庙祷告,真可谓是喜出望外。
胡宗宪的地位彻底保住了。事实上,他不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因为他已获得了皇帝的支持,为祸国家数十年的倭寇之乱将在他的手中被彻底扑灭。
而对于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戚继光却毫无所知。当然,他就算知道了也没辙,对他而言,眼前有一个更为麻烦,也更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过严格训练,义乌军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战斗力。然而在几次与倭寇的遭遇战后,戚继光无奈地发现,虽说每次都能击败敌人,却总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伤亡比例差不多。
这实在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人太凶狠。实事求是地讲,日本倭寇的战斗力确实极其强悍,因为这帮人孤悬海外搞抢劫,随时可能被人打死,想要活命只能拼命。而其中更为可怕的,是使用武士刀的武士和浪人。
要知道,一个日本人要想熟练地使用武士刀,至少要经过五年以上的训练。而且让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在近身搏斗时,他们的刀很少与明军的武器相碰,出刀极其冷静,总是窥空出击,专斩没有盔甲包裹的柔弱部位,不击则已,一击必是重伤。说他们是武林高手,实在一点也不夸张。
相对而言,义乌兵的战斗精神也很顽强,但毕竟训练时间短,武艺这东西又不是烧饼,说成就成。而与对方死拼,实在也不划算,自己手下只有四千人,全日本的人都有成为抢劫犯的潜质,就算拼死对方四五千人,也是无济于事的。
戚继光很清楚,如果单靠近身肉搏,成本太高,且很难消灭倭寇。但在那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除了抄家伙和敌人对砍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在戚继光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他的身边,帮助他找到了那条制胜之道。
不久之前,唐顺之从京城来到了浙江,他的使命是巡视军务。与他当年的同事、现在的从一品内阁大学士徐阶相比,他的进步实在有限,混到现在还只是个五品官。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是一个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人。他的官衔说起来只有五品,却是个极为重要的职位——兵部职方司郎中。作为明军总参谋长,他在军中有着广泛的关系网,除此之外,他还和许多神秘人物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连徐阶也摸不透他的底。
所以,就在他离京之际,徐阶特意找到了他,向他请教对付严嵩的办法。
然而,唐顺之只是笑了笑,他告诉徐阶,等到时机一到,自然有人来找你的。
告别了一头雾水的徐阶,唐顺之来到浙江,见到了胡宗宪。
对这位非同寻常的人物,胡宗宪极为敬重,待之以礼,并遵照其本人意愿,让他上前线指挥作战。正是在那里,他认识了俞大猷、卢镗,还有戚继光。
而当一筹莫展的戚将军对他说出自己的苦恼时,唐顺之交给了他一本书,并告诉他,制胜之道就在其中。
唐顺之之所以如此高深莫测,除他本人行踪诡异、四处晃悠外,还因为他写过一套书,此套书共六册,分别取名为《左》《右》《文》《武》《儒》《稗》,合称六编。据说此书上解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包,却没什么人看,只因有一个缺点——很难看懂。
他交给戚继光的那一册,就是其中的《武》。
正如唐顺之所言,彻夜苦读的戚继光,在翻阅其中一章之时,突然喜形于色,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参考消息
戚继光作品明细
戚继光一生所著的兵书、文集不算少,所著兵书有《纪效新书》《武备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诗集有《止止堂集》;文集有《杂集》六卷、《将臣宝鉴》一卷、《禅家六籍》十六卷。其中《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记录了他的练兵心得和治军经验,这两部兵书流传了几百年,对后世影响甚大。可惜戚继光先生没生在现代,否则他单靠收这些书的版税就可以大发横财了。
戚将军再次自发地拿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批判地吸收了唐顺之的理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武器。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独门绝技将大派用场。
他没有等太久,最为猛烈的倭寇进犯终究还是来了。
嘉靖四十年四月,两万余名倭寇集结完毕,向浙江进发,他们的目标是台州。著名的台州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此时的戚继光已不再犹疑,恰恰相反,他很兴奋。作为一名军事将领,上阵杀敌才是他的本分,而且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所以他放弃通常的防守策略,命指挥刘意驻守台州,而他自己则带领主力主动出击。他将用这一举动告诉倭寇们:
中国并不是他们烧杀淫掠的乐土,所有踏上这片土地的侵略者,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种种迹象表明,敌军第一个进犯的目标将是宁海,戚继光立刻日夜兼程,率军前去迎敌,他会在那里指挥自己的第一场战斗。
而当他赶到宁海的时候,已有上千名倭寇登上了海岸。看见明军赶到,他们并不惊慌,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明军最为畏惧的就是近身搏斗,只要靠近他们,击破前军,他们就会争相逃窜。
于是他们发动了冲锋,战斗顺利得似乎超出了想象,他们刚刚冲到明军面前,还没来得及动手,对方的队形竟然自行崩溃,三三两两地聚在了一起。倭寇们十分高兴,在他们看来,即将开始的又是一次猫追老鼠的游戏。
但如果他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些看似慌乱的零散明军却都有着相同的人数——十一个。
而在他们普及算术教育之前,就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号令:
“列阵!”
于是,一种前所未见的阵形就此出现在倭寇们的眼前,这也是它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
在唐顺之交给戚继光的那本《武》里,有一卷名为《秘战》,其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秘战者,即新名鸳鸯阵之谓也。
这种全新的阵形即因此得名——鸳鸯阵。
如果要详细研究这个阵法,估计可以专写一书,所以这里只是大略介绍一下,大家看懂就行,权当是使用说明书。
简单说... -->>
而当一筹莫展的戚将军对他说出自己的苦恼时,唐顺之交给了他一本书,并告诉他,制胜之道就在其中
整垮张经之后,赵文华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胡宗宪的工作十分出色,徐海被杀,倭寇势头大减,而作为胡宗宪的后台老板和直属领导,他当仁不让地以功臣自居,不但从皇帝那里拿了很多赏钱,还由副部长升任了部长(工部尚书)。
于是又一个得意忘形的故事就此开始。
赵文华发了,有钱了,翅膀硬了,他打算独立经营,把中间商兼干爹严嵩一脚踢开,直接跟批发商嘉靖同志联系。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为嘉靖送上了一样东西——百花仙酒。说实话,这酒到底什么成分、多少度,我也不知道,但据赵文华同志介绍,他的干爹严嵩之所以能七八十岁还不缺钙,一口气上六楼,腰不酸腿不痛,多亏了这种酒。
嘉靖喝过之后,感觉还不错。回头又觉得不对劲儿,严嵩有这么好的东西,竟然不主动上交领导,自己独吞,实在是大大的可恶。
于是他下了一道手谕给严首辅,让他解释酒的问题。
严嵩万没想到,自己的后院竟然起了火,他勃然大怒:
“文华怎么能干这种事情!”
怒完之后,皇上的话还是要回。这事要放在一般人身上很难解释,却绝难不倒严首辅,他发挥自己打太极拳的特长,作出了这样的答复:
“皇上太客气了,我平时不嗑药,也没吃什么特效补品,能活这么多年,我本人也很纳闷。”
嘉靖本来也没当回事,就让他糊弄过去了。严嵩却吓掉了半条老命,连夜找来了赵文华,把他痛骂一顿,要他收拾包袱滚蛋。
赵文华这才意识到,如果离开了严嵩,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他跪地求饶,痛哭流涕,希望严老爹饶他一回,以后绝不再犯。
其实,严嵩对这个儿子还是有感情的,但当时正在气头上,也就没理会这茬儿。然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另一个人突然进来插了一腿。
这个人就是徐阶。赵文华一送酒,他就知道要出事,蹲在一边准备看好戏。事情闹起来后,他看准机会,跑到了严嵩的府上,自告奋勇地表示:您不是看赵文华不顺眼吗,我就帮您收拾他吧。
徐阶走出了精妙的一着,如此动作,不但可以趁机除掉严嵩的爪牙,也不会得罪人,顺便表达自己对领导的尊敬,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过,严嵩到底是严嵩,他虽然讨厌赵文华,但也绝不会信任徐阶,感谢两句后,就打发他走人了。
参考消息
不能太嚣张
赵文华受到嘉靖宠信后气焰越来越嚣张,不但不再像过去那样敬重严嵩父子,就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赵文华曾经向嘉靖进贡过几服丹药,嘉靖吃了以后感觉不错,就让身边的小太监再去找他要点,谁知道这位赵大人想留着自己吃,舍不得拿出去给嘉靖,就推说已经没有了。还有一回,嘉靖特派亲使去他家里赏赐,谁知正赶上他在家里喝得烂醉如泥,领赏的时候连跪拜之礼也没行,一点不给皇帝留面子,嘉靖虽然没有追究,心里却气得不得了。
徐阶失望地走了,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未遂举动却引发了一连串出乎意料的结果。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赵文华的耳朵里,他彻底慌乱了,以为老爹真要解决自己,无奈之下,只好使出了绝招。
要说服严嵩已经不可能了,事到如今,只能走家属路线,给他们送礼,帮自己说话。但严世蕃是不能考虑的,这家伙心太贪,倾家荡产估计也填不了这个坑。情急之中,赵文华灵机一动,想到了另一个人。
严嵩这一辈子作恶多端,坑过的人不计其数,真可谓是“万人坑”。但俗话说秦桧也有仨朋友,在这世上,严嵩也有着一个全心全意、相知相守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欧阳氏。当年严嵩被人踩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的老婆却不离不弃,始终在他身边支持着他。所以,严嵩这一辈子只有她一个老婆,从未纳妾,直到后来她去世了,严嵩也没有续弦,实在是标准的模范夫妻。
赵文华找到的人,就是欧阳氏。他不惜血本,准备了极为厚重的礼物,亲自上门跪地哭诉,希望求得原谅。
要说还是女人实在,老太太收了礼,加上看他可怜,就把他藏在里屋,等严嵩回来后,先灌他几杯酒,说了几句好话,趁他高兴把赵儿子喊了出来,然后下跪、流泪一套演完,严嵩也感觉自己还少不了这条狗,也就原谅他了。
按说事情到了这里,应该算是皆大欢喜,大团圆结局。然而,文华兄不愧是惹祸的高手,不久之后,他将得罪另一个人,而这个人,他是无论如何也搞不定的。
参考消息
模范夫妻
民间相传,本来与严嵩定娃娃亲的是他的妻子欧阳氏的姐姐,但欧阳家见严嵩家境太差,便执意悔婚,这时,欧阳氏站出来反对父亲,并提出自己代替姐姐嫁给严嵩。欧阳父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家门,交给一个族伯抚养,成年后嫁给了严嵩。虽然民间传说不一定可信,但事实上,严嵩是个公认的好丈夫,一生对老婆欧阳氏忠贞不二,不要说三妻四妾,他连侍妾都没有。夫妻二人携手白头,直至嘉靖四十年欧阳氏去世。
由于送礼花了太多血本,文华兄十分心痛,决心把本钱捞回来。当然,这对他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因为他是工部尚书,是全国最大的包工头,普天下那么多工程,随便捞一把,也就差不多了。
赵文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开始发挥特长,大捞特捞,管你是豆腐渣还是烂尾楼,能捞钱就行,谁爱住谁去住,反正我不住。
可是问题在于,赵尚书翻本的意愿实在太强烈,他加足马力,肆无忌惮地捞,加班加点地捞,终于捞出了麻烦。
因为皇帝大人也是要盖房子的。
烂尾楼问题
虽说嘉靖同志天天修道,但是毕竟尚未成仙,饭还得吃,觉还得睡,可是西苑的住房条件有限,所以他决定另盖新房。
这个房地产工程自然交给了工部办理。按说皇帝的工程应该加紧办,可是赵部长的脑袋不知是不是撞了柱子,竟然对此不理不问,放任自流,结果一栋房子修了好几个月还没成型,整成了烂尾楼。
嘉靖同志还是值得表扬的,他并没有催促赵文华,还是住自己的老房子。然而,不久之后的一个偶然事件,却将这位包工头彻底送上了绝路。
一天,嘉靖闲来无事,登高望远,忽然看见西长安街有一座豪宅,便问旁边的人:
“那栋房子是谁的?”
考验人品的时候到了。一百年前,明英宗朱祁镇曾站在高台上,看着类似的建筑,问出了同样的问题,而那次问答的结果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石亨全家覆灭。
在皇宫附近盖豪宅向来是个很危险的事,但人们却屡教不改,赵文华显然也没有足够的觉悟。于是接下来的回答将决定他的命运。
如果赵部长的人品好、关系足,应该可以避过这场祸,可惜这位兄弟平日实在缺乏素质。
嘉靖身边的陪同人员立刻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赵部长的名字,还有一位不厚道的仁兄说了这样一句话:
“工部的建筑材料,大半都拿去修赵尚书的房子了,陛下的新房哪用得上!”
这服烂药下得实在太猛。看着眼前的豪宅,回想起自己的烂尾楼,嘉靖怒发冲冠:赵文华,你怕是活腻歪了吧!
赵部长的人生就到此为止了,皇帝大人降了他的官还不罢休,又把他彻底削职为民,并安排他的儿子去边境充军。虽然严嵩多方打点,但无济于事。
想翻本的文华兄赔大了,他连老百姓都没当成,在回家的路上就暴毙而亡。说是暴毙,是因为他的死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这位兄台一天晚上心情郁闷,就开始揉肚子,揉着揉着,就把自己给揉死了(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
对此我一直很纳闷,赵文华同志应该没有练过铁砂掌,揉个肚子都能揉得如此惨烈,如此有性格,也算是牛人了。
严嵩最重要的爪牙之一完蛋了,虽然他本人依然无恙,但严党的根基已然开始动摇。这是徐阶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虽然作用不大,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按说赵文华死了,事情也就完了,但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徐阶已经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痛打落水狗是不够的,最好连狗肉也一起吃掉。
不久后,给事中罗嘉宾上书皇帝,弹劾赵文华侵吞军饷,数额高达十万多白银。嘉靖更为恼火,下令抄家追赃。估计皇帝大人也没想到,这道命令竟然创造了一个追赃纪录。
由于抄家后赵文华的财产不够,这笔钱按规定由他的子孙代赔。没钱赔?不要紧,充军也是有工资的嘛。
于是这笔钱一直赔到了嘉靖的儿子的儿子,直到万历十一年,还只赔了一半。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算了吧,然而,明神宗谨记爷爷的教诲,一定要他的子孙接着赔,要么赔光,要么死光。
赵文华同志的悲惨经历告诉我们,就算穷疯了,皇帝的东西也是无论如何不能动的。
赵尚书的死对严嵩来说是个损失,在徐阶看来则是个胜利,但对于胡宗宪而言,却是一个可怕的灾难。
胡宗宪自然不喜欢这位既贪又蠢的包工头,但这位包工头偏偏是他的靠山和支柱。现在他死了,自己不但失去了和严党的联系,也失去了有力的支持。胡宗宪这个名字早已在严党的名单上挂了号,时刻可能被人盯上,严嵩固然树大根深,自己却不是嫡系,一旦出了什么事,这只老狐狸未必肯出头。
事实上,他已得到消息,某些言官正在积蓄口水,准备要拿自己开刀。而上面没人保,万一被整下来,不但自己完蛋,连徐渭、俞大猷、戚继光这帮班底也要跟着一起走人,数年心血自然付诸东流。
十几年来,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干了无数违心的事,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无非是为了当年那报国救民的志向。
胡宗宪不愿自己的抗倭大计毁于一旦,但严嵩已不能指望,徐阶和自己又无交往,思前想后,无路可走。
但就在他绝望之时,舟山的地方官给他送来了一件奇特的礼物,看着眼前的这件礼物,胡宗宪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一举成功,还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
于是他找来了徐渭。
对于目前的形势,徐渭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他开门见山地问胡宗宪:赵文华已经倒台,你打算怎么办?
胡宗宪回答他,倒就倒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皇上支持,就没人能动得了我。
徐渭没有说话,但他不以为然的表情却在质疑胡总督:你以为你是谁?皇帝凭什么支持你?
胡宗宪却面露得意之色,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不用着急,我已经得到了一件宝贝,只要献给皇帝,不愁大事不成。
胡宗宪所说的宝贝,就是舟山地方官送来的那件礼物——白鹿。
说起这玩意儿,我也没见过,估计不是啥新品种,撑死也就是个白化病或者是基因突变的产物。
但要是把它送给嘉靖,那可真是拍对了马屁,因为他就好这个。
嘉靖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地修道,只是为了成仙。但成仙这件事没个准儿,大臣们天天眼巴巴望着,您哪天要长翅膀扑腾扑腾飞上去了,我们放鞭炮恭送大驾,也好再选新人。可偏偏就这么拖着,金丹吃了无数颗,既成不了仙,也吃不死人,慢慢地嘉靖自己也没信心了。
于是他迫切需要上天的启示,也就是平常见不到的新奇玩意儿——历史术语叫“祥瑞”,来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说明老天爷还是罩着他的,时不时还发点新品种下凡,鼓励他继续为修道坚持奋斗。白鹿自然是最好的证据。
但这个马屁要拍得好,拍得响亮,还需要一篇像样的文章。不能说句“臣胡宗宪所送”就完事了,你得阐明这头白化鹿出现的伟大意义以及对未来形势的指导作用,要坚定皇帝的信心,要让他相信,修道的前途是光明的,是远大的,是大有可为的。
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它关系着胡宗宪的前途,关系着抗倭大计,关系着东南沿海百姓的安宁。
“所以天下虽大,此文唯你可写。”胡宗宪一脸肃穆地注视着徐渭,他卷起了袖子,准备亲自为他磨墨。
徐渭已经彻底明白了,他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他提起了笔。
在那个夜晚,徐渭将自己天赋才智与毕生所学,慷慨地注入到这篇荒唐的文章里,为了一个高尚的理由。
这是一篇历史上著名的马屁文章,言辞优美,却荒诞不经。在许多人看来,这篇文章是大才子徐渭人生中的败笔,因为里面充满了卑微和下作,没有丝毫的气节。
但事实上,在这篇卑微下作的文章背后,隐藏着一种耀眼的光芒——即使卑躬屈膝,即使刻意逢迎,也绝不接受失败,绝不轻言放弃。
所以我认为,虽然胡宗宪贪诈,徐渭狂傲,但在那个晚上,他们做了一件伟大的事。
秘战法
徐渭的才学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嘉靖同志看了文章之后,兴高采烈,不但赏赐了很多财物,竟然还跑去宗庙祷告,真可谓是喜出望外。
胡宗宪的地位彻底保住了。事实上,他不再需要依附于任何人,因为他已获得了皇帝的支持,为祸国家数十年的倭寇之乱将在他的手中被彻底扑灭。
而对于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戚继光却毫无所知。当然,他就算知道了也没辙,对他而言,眼前有一个更为麻烦,也更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
经过严格训练,义乌军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战斗力。然而在几次与倭寇的遭遇战后,戚继光无奈地发现,虽说每次都能击败敌人,却总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伤亡比例差不多。
这实在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人太凶狠。实事求是地讲,日本倭寇的战斗力确实极其强悍,因为这帮人孤悬海外搞抢劫,随时可能被人打死,想要活命只能拼命。而其中更为可怕的,是使用武士刀的武士和浪人。
要知道,一个日本人要想熟练地使用武士刀,至少要经过五年以上的训练。而且让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在近身搏斗时,他们的刀很少与明军的武器相碰,出刀极其冷静,总是窥空出击,专斩没有盔甲包裹的柔弱部位,不击则已,一击必是重伤。说他们是武林高手,实在一点也不夸张。
相对而言,义乌兵的战斗精神也很顽强,但毕竟训练时间短,武艺这东西又不是烧饼,说成就成。而与对方死拼,实在也不划算,自己手下只有四千人,全日本的人都有成为抢劫犯的潜质,就算拼死对方四五千人,也是无济于事的。
戚继光很清楚,如果单靠近身肉搏,成本太高,且很难消灭倭寇。但在那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除了抄家伙和敌人对砍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在戚继光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他的身边,帮助他找到了那条制胜之道。
不久之前,唐顺之从京城来到了浙江,他的使命是巡视军务。与他当年的同事、现在的从一品内阁大学士徐阶相比,他的进步实在有限,混到现在还只是个五品官。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是一个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人。他的官衔说起来只有五品,却是个极为重要的职位——兵部职方司郎中。作为明军总参谋长,他在军中有着广泛的关系网,除此之外,他还和许多神秘人物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连徐阶也摸不透他的底。
所以,就在他离京之际,徐阶特意找到了他,向他请教对付严嵩的办法。
然而,唐顺之只是笑了笑,他告诉徐阶,等到时机一到,自然有人来找你的。
告别了一头雾水的徐阶,唐顺之来到浙江,见到了胡宗宪。
对这位非同寻常的人物,胡宗宪极为敬重,待之以礼,并遵照其本人意愿,让他上前线指挥作战。正是在那里,他认识了俞大猷、卢镗,还有戚继光。
而当一筹莫展的戚将军对他说出自己的苦恼时,唐顺之交给了他一本书,并告诉他,制胜之道就在其中。
唐顺之之所以如此高深莫测,除他本人行踪诡异、四处晃悠外,还因为他写过一套书,此套书共六册,分别取名为《左》《右》《文》《武》《儒》《稗》,合称六编。据说此书上解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包,却没什么人看,只因有一个缺点——很难看懂。
他交给戚继光的那一册,就是其中的《武》。
正如唐顺之所言,彻夜苦读的戚继光,在翻阅其中一章之时,突然喜形于色,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参考消息
戚继光作品明细
戚继光一生所著的兵书、文集不算少,所著兵书有《纪效新书》《武备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诗集有《止止堂集》;文集有《杂集》六卷、《将臣宝鉴》一卷、《禅家六籍》十六卷。其中《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记录了他的练兵心得和治军经验,这两部兵书流传了几百年,对后世影响甚大。可惜戚继光先生没生在现代,否则他单靠收这些书的版税就可以大发横财了。
戚将军再次自发地拿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批判地吸收了唐顺之的理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武器。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独门绝技将大派用场。
他没有等太久,最为猛烈的倭寇进犯终究还是来了。
嘉靖四十年四月,两万余名倭寇集结完毕,向浙江进发,他们的目标是台州。著名的台州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此时的戚继光已不再犹疑,恰恰相反,他很兴奋。作为一名军事将领,上阵杀敌才是他的本分,而且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所以他放弃通常的防守策略,命指挥刘意驻守台州,而他自己则带领主力主动出击。他将用这一举动告诉倭寇们:
中国并不是他们烧杀淫掠的乐土,所有踏上这片土地的侵略者,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种种迹象表明,敌军第一个进犯的目标将是宁海,戚继光立刻日夜兼程,率军前去迎敌,他会在那里指挥自己的第一场战斗。
而当他赶到宁海的时候,已有上千名倭寇登上了海岸。看见明军赶到,他们并不惊慌,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明军最为畏惧的就是近身搏斗,只要靠近他们,击破前军,他们就会争相逃窜。
于是他们发动了冲锋,战斗顺利得似乎超出了想象,他们刚刚冲到明军面前,还没来得及动手,对方的队形竟然自行崩溃,三三两两地聚在了一起。倭寇们十分高兴,在他们看来,即将开始的又是一次猫追老鼠的游戏。
但如果他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些看似慌乱的零散明军却都有着相同的人数——十一个。
而在他们普及算术教育之前,就听到了一声响亮的号令:
“列阵!”
于是,一种前所未见的阵形就此出现在倭寇们的眼前,这也是它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
在唐顺之交给戚继光的那本《武》里,有一卷名为《秘战》,其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秘战者,即新名鸳鸯阵之谓也。
这种全新的阵形即因此得名——鸳鸯阵。
如果要详细研究这个阵法,估计可以专写一书,所以这里只是大略介绍一下,大家看懂就行,权当是使用说明书。
简单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