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南明鼎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世早养成早九晚五的工作习惯,虽然办公地点在前面大堂、二堂,但杨麟还保持这种良好习惯。
不像前世官员事事躬亲,再加上现在已经建立起多个职能部门,在确定大方向之后,日常事务基本上交由各司负责,杨麟只是简单负责协调重大事务而已。
经过近四个月忙碌,前后花掉近三十万两银子,五十万担粮食,流民问题基本解决,抛荒日渐减少,地方日趋安定,整个四川呈现大治之象。
期间虽然花钱如流水,但局面总算扭转,按照大家估计,如果接下来两年风调雨顺的,四川将结束自崇祯年间动乱景象。
大家本以为可以长舒一口气,但在政务上诸多事端,一定也不能让人省心。
最先遇到的就是乡试,崇祯末年至今,天下纷纷扰扰,虽然张献忠也曾经举行过乡试,但大明王朝还未正儿八经举行乡试。
现在川省光复,很多学子殷殷期盼朝廷举行科举考试,以实现鱼跃龙门的愿望。
杨麟则显得胸有成竹,认为现在刚刚遭了兵祸,地方残破不堪,很多家庭没有什么余粮,若是在省城举行乡试,周近地区还好,若是路途遥远的,需要向富家借贷钱粮,耗时耗力,反而不变。
科举考试,主要目的为朝廷,为官府选派德才兼备之士。
如今地方上建立乡公所,在新光复各个州县也逐步建立公立学堂,那些学有所长,一心造福地方的读书人,也可以出来做事。
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身负大才,在地方难以施展,也可以到省城考取武备学堂、政务学堂,在未来造福地方啊。
过去曾经在军中开设忠勇堂,培养基层军职人员,现在义勇军规模大幅度扩充,需要继续深造学习,以淬炼领兵才能。
所谓政务学堂,则完全借鉴过去忠勇堂经验,对全省所有乡长、或者六房主事以上官员进行分批培训,以总结培养实际政务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洋洋洒洒解释一通,反正目前科举考试条件还不成熟。
本以为大家会心悦臣服的,良久钱邦芑摇头道:“大人,你,你这有点改变祖制啊,你这是以吏治国。
元朝就施行以吏治国,最后国家被这些小吏搞得乌烟瘴气的。”
杨麟内心一怔,整个人显得颇为委屈,摇头道:“按察使,你误会了,怎么可能以吏治国呢?
我这是暂停一届科举考试,期望那些有识之士充实到官吏之中,大家都知道我大明地方上名义施行官绅共治,按察使与各位大人多做过地方官,千里为官来到地方,两头一抹黑,要想了解地方民情舆情,难上加难,如此恰恰给很多乡间小吏以机会。
如此地方名义上官绅共治,实际上成为官员、胥吏、乡绅共治,有的更激进的,被说成完全由胥吏统治。”
在座的除了殷承柞门房出身之外,其他的多为饱读之士,有的更曾经做过地方官,受过胥吏欺骗。
谈起胥吏危害一箩筐一箩筐的,滔滔不绝说不完。
大家虽然仍抱持学而优则仕的古老观念,但不可否认对小吏培训的重要性,如此才稍稍过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科举考试被拖过去,但接下来教育司徐孔徒叫苦连天,推行公立学堂经费不足。
古代施行私塾教育,豪门大户,地方望族,中产之家常常省吃俭用延聘私塾老师教育族中子弟,希望能够识文断字明白事理,期望族中佼佼者能够科举高中广大门楣。
在明朝各地私塾学堂甚多,有的乡(场)常常有十余个私塾老师开馆授课,明显造成资源浪费。
再看看每个学堂,一个私塾老师带着十几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同学,大家年龄相差悬殊,学识见解完全不同,怎么能够因材施教?
杨麟常常感叹,若像前世那样,在集市建立一个中心小学,在周边各个村里建立小学,如此就可结束私塾教育的历史。
在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义勇军兵入顺庆府,因在地方上强征商赋关赋矿赋所得赋等赋税而被骂成扒皮,为了消除潜在影响,杨麟决定施行分成法。
税赋两成归州县,一成归州府,除了必要的人事开支之外,剩余钱粮用来兴修水利,修路筑桥,用来开办公立学堂。
本来以为这是好事,但潘多拉盒子打开,到现在才发觉这是一个无底洞。>
前世早养成早九晚五的工作习惯,虽然办公地点在前面大堂、二堂,但杨麟还保持这种良好习惯。
不像前世官员事事躬亲,再加上现在已经建立起多个职能部门,在确定大方向之后,日常事务基本上交由各司负责,杨麟只是简单负责协调重大事务而已。
经过近四个月忙碌,前后花掉近三十万两银子,五十万担粮食,流民问题基本解决,抛荒日渐减少,地方日趋安定,整个四川呈现大治之象。
期间虽然花钱如流水,但局面总算扭转,按照大家估计,如果接下来两年风调雨顺的,四川将结束自崇祯年间动乱景象。
大家本以为可以长舒一口气,但在政务上诸多事端,一定也不能让人省心。
最先遇到的就是乡试,崇祯末年至今,天下纷纷扰扰,虽然张献忠也曾经举行过乡试,但大明王朝还未正儿八经举行乡试。
现在川省光复,很多学子殷殷期盼朝廷举行科举考试,以实现鱼跃龙门的愿望。
杨麟则显得胸有成竹,认为现在刚刚遭了兵祸,地方残破不堪,很多家庭没有什么余粮,若是在省城举行乡试,周近地区还好,若是路途遥远的,需要向富家借贷钱粮,耗时耗力,反而不变。
科举考试,主要目的为朝廷,为官府选派德才兼备之士。
如今地方上建立乡公所,在新光复各个州县也逐步建立公立学堂,那些学有所长,一心造福地方的读书人,也可以出来做事。
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身负大才,在地方难以施展,也可以到省城考取武备学堂、政务学堂,在未来造福地方啊。
过去曾经在军中开设忠勇堂,培养基层军职人员,现在义勇军规模大幅度扩充,需要继续深造学习,以淬炼领兵才能。
所谓政务学堂,则完全借鉴过去忠勇堂经验,对全省所有乡长、或者六房主事以上官员进行分批培训,以总结培养实际政务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洋洋洒洒解释一通,反正目前科举考试条件还不成熟。
本以为大家会心悦臣服的,良久钱邦芑摇头道:“大人,你,你这有点改变祖制啊,你这是以吏治国。
元朝就施行以吏治国,最后国家被这些小吏搞得乌烟瘴气的。”
杨麟内心一怔,整个人显得颇为委屈,摇头道:“按察使,你误会了,怎么可能以吏治国呢?
我这是暂停一届科举考试,期望那些有识之士充实到官吏之中,大家都知道我大明地方上名义施行官绅共治,按察使与各位大人多做过地方官,千里为官来到地方,两头一抹黑,要想了解地方民情舆情,难上加难,如此恰恰给很多乡间小吏以机会。
如此地方名义上官绅共治,实际上成为官员、胥吏、乡绅共治,有的更激进的,被说成完全由胥吏统治。”
在座的除了殷承柞门房出身之外,其他的多为饱读之士,有的更曾经做过地方官,受过胥吏欺骗。
谈起胥吏危害一箩筐一箩筐的,滔滔不绝说不完。
大家虽然仍抱持学而优则仕的古老观念,但不可否认对小吏培训的重要性,如此才稍稍过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科举考试被拖过去,但接下来教育司徐孔徒叫苦连天,推行公立学堂经费不足。
古代施行私塾教育,豪门大户,地方望族,中产之家常常省吃俭用延聘私塾老师教育族中子弟,希望能够识文断字明白事理,期望族中佼佼者能够科举高中广大门楣。
在明朝各地私塾学堂甚多,有的乡(场)常常有十余个私塾老师开馆授课,明显造成资源浪费。
再看看每个学堂,一个私塾老师带着十几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同学,大家年龄相差悬殊,学识见解完全不同,怎么能够因材施教?
杨麟常常感叹,若像前世那样,在集市建立一个中心小学,在周边各个村里建立小学,如此就可结束私塾教育的历史。
在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义勇军兵入顺庆府,因在地方上强征商赋关赋矿赋所得赋等赋税而被骂成扒皮,为了消除潜在影响,杨麟决定施行分成法。
税赋两成归州县,一成归州府,除了必要的人事开支之外,剩余钱粮用来兴修水利,修路筑桥,用来开办公立学堂。
本来以为这是好事,但潘多拉盒子打开,到现在才发觉这是一个无底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