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是个清风明月之夜,大殿前清风习习,月光溶溶,温润如水,太后特意让火鸡点燃了银烛,放好了熏香,烟气氤氲,袅袅升腾,更把这里熏染得如同仙境一般。太后一番沐浴更衣后,更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又特意穿了件飘逸的华服,她轻轻说道:“今天我们学习古筝吧。”只见几案上已然摆好一架古香古色古筝,细细看上去,是用上等的纹理清晰的沉香木精雕细琢而成,上面还有精美的犀玉金彩,星星点点作为装饰,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真是巧夺天工,皇家水准,选料精细。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方文《石臼访韩元长》: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因为古人认为琴所奏出的音乐乃天上瑶池之乐,所以把琴称作“瑶琴”。
这古筝显然有备而来,等着我的大驾光临,一睹芳容,来到古代之后真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呀,这一把年纪的我又要重新开始学琴了,在现代社会稍微好点儿的古筝都得二,三万,价格不菲,而这把做工如此精细,材质如此优良,要能够带回去,可得换多少辆宝马奔驰招摇过市呀,我心猿意马的想着。
太后微微调整衣冠之后,端坐于古筝前面,用芊芊玉指轻轻拨弄了一下,真是琴声悠扬,音色纯正,颗韵味十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不由得拍手叫好,太后看我陶醉其中的样子,很是高兴:“月儿,估计你也略知一二,来,你也来试试看——”我不知所措,不过看左边的部分很空空如也,于是乱七八糟的在左边乱弹一通,太后微微一笑,循循善诱的说:“月儿,错了,看来你真对古筝一无所知呀,这古筝只只是在右边部分弹奏,这绿色弦是徵音,下面音是羽音,上面是什么音呢?“4”,我试探着说,太后纠正我:“错了,是角音,古筝的十三根里,没有这音,宫,商,角,徵,羽,要辅佐左手才能弹出来。”
太后细细的指着古筝,说:“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古朴雅致,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民族弦乐之弹拨乐器之一,具有经久不息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战国后期的李斯的《议逐客书》,当时筝等同秦国的国乐,被称为真秦之声也,也叫秦筝,事实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这就说明筝由本身发出的“铮、铮”而得名。建安七子的阮璃在《筝赋》中即赞美筝为众乐之冠,描述其声合乎天地;其音之抑扬浮沈,有君子之道及壮士之节,并夸饰其曲调高雅,以伯牙之能琴,延年之善于新声,都不能及。从筝的形制到为众器之师、音乐效果、艺术风格、弹奏手法、音乐美学,以至社会影响做了精辟的论述,筝已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乐器,并以枉、苞、冠、禀、笼来夸陈筝在众乐器中的雄踞地位。可见古筝是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士之普遍重视,在表现能力、弹奏技巧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再给月儿你介绍下古筝的结构——它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在漫长的岁月里,古筝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五弦发展至汉晋前后的12弦,在唐时又增加一条弦,发展为现在13弦,古筝的面板呈弧形,底板呈平直形,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古筝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筝的弦装在面板上,每根弦下用一个筝柱支撑着,有几根弦就有几个柱子,因其排列酷似飞翔的雁行,所以称为雁柱,俗称码子。古代诗词里常见的雁行,促柱,正是源于筝有雁柱。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它五声音阶弦序发音,极具韵律;左手丰富多采的演奏技法,深刻而巧妙地表达人的内心,筝声美妙奇特堂皇,铿锵清脆激越,即能表现小桥流水,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的乐章,令人心驰神往,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前朝诗人薛能的《京中客舍闻筝》——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王仁裕的玉纤挑落拆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李白亦有诗花脸云环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最能表现古筝的音域。唐以前弹筝人一般用真甲来弹奏,白居易的移愁来年底,恨入弦中,珠联千指碎,刀截一声终,曹勋的《朝中措》,宝筝偏劝酒杯深。歌舞乍沈沈。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但真甲易磨损,现在我们用义甲,主要是牛角、象牙、玳瑁等来弹筝,当然古代也有使用,刘禹锡的《伤秦姝行》侍儿掩泣收银甲,杜甫的银甲弹筝用,白居易《筝》的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太后一面说,一面娴熟的给自己春葱般的指甲上带上义甲,又转身给我温柔的带上,一股暖流涌向心间。
太后滔滔不绝的又说起来:“弹古筝要注意,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要被红尘世俗外物所干扰,进入空明状态,才可以和琴融而为一。这样手法娴熟而自如,更可将思想融贯琴声之中。这弹古筝要注意仪态,抬头挺胸,姿态优美,身心放松,弹琴不仅是取悦他人,更是让心灵空灵,空若无物,更是取悦自己,王维的弹琴界境让人向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的也不错,在《听蜀僧睿弹琴》时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种弹琴何等潇洒肆意。奏时透过左手之按、压、放等指法可奏出滑音、变化音,古琴是用左手按指成音。一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等成音,丰富多彩,各有不同,来,我来随意上一段你仔细听听看——”
太后真是如白居易的诗“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张牯的“夜风生壁柱,春水咽红弦”果然琴声清越,不绝于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高音轻亮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明亮铿锵,犹敲击玉磬低音浑厚有力,如山泉轰鸣,按音中的各种滑音,柔和如歌。真是“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那么我们先来上一曲,你听听看——”太后婉婉落座,浅浅一笑,轻捋罗袖,玉指轻扬,抚上琴面,凝气深思,左顾右盼,秋水含波,顾盼生色,情真意切,百转千长,古朴典雅,清越飘逸。如同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一会儿如山涧泉鸣,流水潺潺,风吹杨柳,走马摇铃,环佩铃响,空谷幽兰,孤鸿飞过,回味绵长,一会儿似急雨敲阶,雨打芭蕉,风起云涌,波涛拍岸,电闪雷鸣,大江东流,月明星稀,清风徐徐,太后裙裾飘飘,袅袅婷婷,芊芊十指,颤,按,滑,揉,双管齐下,悠扬妙曼,古乐悠扬,让你飘飘欲仙,如痴如醉,如梦似幻。真是如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一曲完了,我还沉浸其中,太后缓缓说道:“吴融写得格外好。《李周弹筝歌》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这古筝其实是一门易学乐器,没有年龄限制,不需任何基础,只要持之以恒加勤奋练习,你就一定会学好。作为中华千年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的乐器瑰宝的古筝,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天籁之音,具有滋养灵魂的作用,使习筝者潜移默化之中陶冶高尚。?它是仁者之器,是雅乐,学习古筝好处多多,常习者气质趋于古典优雅,可以安抚情绪,放松身心,提高气质修养,修身养性。可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专注力,大胆的表现力,深刻的理解力,优秀的记忆力,良好的协调力,沉稳的自控力,锐意的创新力,而且弹古筝需要身体配合,需要全身发力和运动,对身体极好的锻炼。而弹好古筝,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与情感,滋养心灵滋养,培养仁和之气还可以让你多才多艺,一鸣惊人,在众人之中,崭露头角。最重要的让自己在繁杂的红尘俗世之中,回归空灵,天地合一,心无旁骛,清心寡欲,珍惜时光,只争朝夕,蒸蒸日上,让你的生活如诗如画,变得不再庸俗无趣。”
太后继续意犹未尽的说:“筝是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深受各阶层人的喜爱,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全唐诗》中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约有500多首,涉及到的乐器有三十多种,其中弹拨类乐器诗数量居多。筝诗的数量仅次于琴诗与琵琶诗,共有一百三十余首。在唐代诗人笔下,古筝艺术被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成为古筝史上辉煌的一页。李白、岑参、卢纶、白居易、李端、元稹等数不清的诗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古筝诗篇。李端在《听筝》中写了三国的故事,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待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白居易《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杨巨源《雪中听筝》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王湾《观筝》?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刘禹锡《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 -->>
这是个清风明月之夜,大殿前清风习习,月光溶溶,温润如水,太后特意让火鸡点燃了银烛,放好了熏香,烟气氤氲,袅袅升腾,更把这里熏染得如同仙境一般。太后一番沐浴更衣后,更是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又特意穿了件飘逸的华服,她轻轻说道:“今天我们学习古筝吧。”只见几案上已然摆好一架古香古色古筝,细细看上去,是用上等的纹理清晰的沉香木精雕细琢而成,上面还有精美的犀玉金彩,星星点点作为装饰,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真是巧夺天工,皇家水准,选料精细。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方文《石臼访韩元长》: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因为古人认为琴所奏出的音乐乃天上瑶池之乐,所以把琴称作“瑶琴”。
这古筝显然有备而来,等着我的大驾光临,一睹芳容,来到古代之后真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呀,这一把年纪的我又要重新开始学琴了,在现代社会稍微好点儿的古筝都得二,三万,价格不菲,而这把做工如此精细,材质如此优良,要能够带回去,可得换多少辆宝马奔驰招摇过市呀,我心猿意马的想着。
太后微微调整衣冠之后,端坐于古筝前面,用芊芊玉指轻轻拨弄了一下,真是琴声悠扬,音色纯正,颗韵味十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不由得拍手叫好,太后看我陶醉其中的样子,很是高兴:“月儿,估计你也略知一二,来,你也来试试看——”我不知所措,不过看左边的部分很空空如也,于是乱七八糟的在左边乱弹一通,太后微微一笑,循循善诱的说:“月儿,错了,看来你真对古筝一无所知呀,这古筝只只是在右边部分弹奏,这绿色弦是徵音,下面音是羽音,上面是什么音呢?“4”,我试探着说,太后纠正我:“错了,是角音,古筝的十三根里,没有这音,宫,商,角,徵,羽,要辅佐左手才能弹出来。”
太后细细的指着古筝,说:“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古朴雅致,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民族弦乐之弹拨乐器之一,具有经久不息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战国后期的李斯的《议逐客书》,当时筝等同秦国的国乐,被称为真秦之声也,也叫秦筝,事实在东汉刘熙《释名》一书中解释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这就说明筝由本身发出的“铮、铮”而得名。建安七子的阮璃在《筝赋》中即赞美筝为众乐之冠,描述其声合乎天地;其音之抑扬浮沈,有君子之道及壮士之节,并夸饰其曲调高雅,以伯牙之能琴,延年之善于新声,都不能及。从筝的形制到为众器之师、音乐效果、艺术风格、弹奏手法、音乐美学,以至社会影响做了精辟的论述,筝已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乐器,并以枉、苞、冠、禀、笼来夸陈筝在众乐器中的雄踞地位。可见古筝是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士之普遍重视,在表现能力、弹奏技巧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再给月儿你介绍下古筝的结构——它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在漫长的岁月里,古筝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五弦发展至汉晋前后的12弦,在唐时又增加一条弦,发展为现在13弦,古筝的面板呈弧形,底板呈平直形,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古筝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筝的弦装在面板上,每根弦下用一个筝柱支撑着,有几根弦就有几个柱子,因其排列酷似飞翔的雁行,所以称为雁柱,俗称码子。古代诗词里常见的雁行,促柱,正是源于筝有雁柱。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它五声音阶弦序发音,极具韵律;左手丰富多采的演奏技法,深刻而巧妙地表达人的内心,筝声美妙奇特堂皇,铿锵清脆激越,即能表现小桥流水,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的乐章,令人心驰神往,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前朝诗人薛能的《京中客舍闻筝》——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王仁裕的玉纤挑落拆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李白亦有诗花脸云环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最能表现古筝的音域。唐以前弹筝人一般用真甲来弹奏,白居易的移愁来年底,恨入弦中,珠联千指碎,刀截一声终,曹勋的《朝中措》,宝筝偏劝酒杯深。歌舞乍沈沈。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但真甲易磨损,现在我们用义甲,主要是牛角、象牙、玳瑁等来弹筝,当然古代也有使用,刘禹锡的《伤秦姝行》侍儿掩泣收银甲,杜甫的银甲弹筝用,白居易《筝》的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太后一面说,一面娴熟的给自己春葱般的指甲上带上义甲,又转身给我温柔的带上,一股暖流涌向心间。
太后滔滔不绝的又说起来:“弹古筝要注意,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要被红尘世俗外物所干扰,进入空明状态,才可以和琴融而为一。这样手法娴熟而自如,更可将思想融贯琴声之中。这弹古筝要注意仪态,抬头挺胸,姿态优美,身心放松,弹琴不仅是取悦他人,更是让心灵空灵,空若无物,更是取悦自己,王维的弹琴界境让人向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的也不错,在《听蜀僧睿弹琴》时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种弹琴何等潇洒肆意。奏时透过左手之按、压、放等指法可奏出滑音、变化音,古琴是用左手按指成音。一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等成音,丰富多彩,各有不同,来,我来随意上一段你仔细听听看——”
太后真是如白居易的诗“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张牯的“夜风生壁柱,春水咽红弦”果然琴声清越,不绝于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高音轻亮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明亮铿锵,犹敲击玉磬低音浑厚有力,如山泉轰鸣,按音中的各种滑音,柔和如歌。真是“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那么我们先来上一曲,你听听看——”太后婉婉落座,浅浅一笑,轻捋罗袖,玉指轻扬,抚上琴面,凝气深思,左顾右盼,秋水含波,顾盼生色,情真意切,百转千长,古朴典雅,清越飘逸。如同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一会儿如山涧泉鸣,流水潺潺,风吹杨柳,走马摇铃,环佩铃响,空谷幽兰,孤鸿飞过,回味绵长,一会儿似急雨敲阶,雨打芭蕉,风起云涌,波涛拍岸,电闪雷鸣,大江东流,月明星稀,清风徐徐,太后裙裾飘飘,袅袅婷婷,芊芊十指,颤,按,滑,揉,双管齐下,悠扬妙曼,古乐悠扬,让你飘飘欲仙,如痴如醉,如梦似幻。真是如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一曲完了,我还沉浸其中,太后缓缓说道:“吴融写得格外好。《李周弹筝歌》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这古筝其实是一门易学乐器,没有年龄限制,不需任何基础,只要持之以恒加勤奋练习,你就一定会学好。作为中华千年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的乐器瑰宝的古筝,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天籁之音,具有滋养灵魂的作用,使习筝者潜移默化之中陶冶高尚。?它是仁者之器,是雅乐,学习古筝好处多多,常习者气质趋于古典优雅,可以安抚情绪,放松身心,提高气质修养,修身养性。可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专注力,大胆的表现力,深刻的理解力,优秀的记忆力,良好的协调力,沉稳的自控力,锐意的创新力,而且弹古筝需要身体配合,需要全身发力和运动,对身体极好的锻炼。而弹好古筝,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与情感,滋养心灵滋养,培养仁和之气还可以让你多才多艺,一鸣惊人,在众人之中,崭露头角。最重要的让自己在繁杂的红尘俗世之中,回归空灵,天地合一,心无旁骛,清心寡欲,珍惜时光,只争朝夕,蒸蒸日上,让你的生活如诗如画,变得不再庸俗无趣。”
太后继续意犹未尽的说:“筝是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深受各阶层人的喜爱,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全唐诗》中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约有500多首,涉及到的乐器有三十多种,其中弹拨类乐器诗数量居多。筝诗的数量仅次于琴诗与琵琶诗,共有一百三十余首。在唐代诗人笔下,古筝艺术被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成为古筝史上辉煌的一页。李白、岑参、卢纶、白居易、李端、元稹等数不清的诗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古筝诗篇。李端在《听筝》中写了三国的故事,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待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白居易《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杨巨源《雪中听筝》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王湾《观筝》?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刘禹锡《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