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悟空看私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谓辩难其实就是吵架,只是因为吵架双方学问很大、地位很高、吵架的内容很深邃,于是就成了辩难。
逍遥子作为道祖大弟子,著书立说,流芳万世,对“道”的理解也是别具一格,各方面实力都深不可测,道祖就曾断言这位大弟子假以时日,亦当能立教称祖。
而普贤菩萨作为佛祖的的右胁侍,既位列“华严三圣”,又并称“四大菩萨”,且一千年前,他踏足蛮荒祖地时,曾宣说“十大行深誓愿”,超度洪荒猛兽魔怪不知凡几,以一己之力,在洪荒秽土铸造净土佛国世界,功德无量。
如今,这样两位大佬同场竞技,那场面可想而知,不要说郭大路、师玄青和青牛,那些受邀前来听法的各路大仙也都听得如痴如醉。
郭大路曾通过孙悟空非系统性修习过菩提心经,后来跟道侣姜菩提交流修行之事,又从她那里了解不少佛门奥义,因此他虽然不擅佛理,但对普贤大菩萨高妙的法论不至于完全听不懂,有些共鸣之处,他甚至还能发散思维,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儒道墨等几家学说进行类比融会,别有一番收获。
至于师玄青,她出身的北冥宗供奉的偶像就是逍遥子,因此她对那位青衣大仙所谈及的道之真谛感触更深、领悟更多。
青牛虽然懵懂,但它却聪明地放弃了去听两位大能辩难的内容,而是专心于去感受弥漫这方天地的佛道交融的气息,一样有不小的收获,若有所悟间,感觉到自己的气机在和这个世界的法则建立联系。
两位大佬的辩难一时半会不会结束,而且随着辩难的深入,必将会愈演愈烈,因此郭大路、师玄青和青牛三个还有充足的时间取得该世界的认可,甚至还能藉此更进一步。
普贤大菩萨乃是“理德”于“行德”的象征,言法论调,既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又能举例子、结合实践,有理有据有实证,他说佛家普度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他说佛家做一切功德,为一切众生,绝不利己,专门为人。
他说,世人皆有罪过,业障难除,应当时常忏悔,而最佳忏悔,莫若念佛……绕了一圈,恰好回到本论。
逍遥子则针锋相对,问他要如何助众生超脱,若人人都不利己,那要助谁超脱?若只求来世,那此世苦厄是否为虚妄?若苦厄皆虚妄,何必求来世?
普贤菩萨又提出“十忍之说”,声称:“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逍遥子则认为这“十忍”未脱窠臼,仍是宣扬世事空幻,指出佛法若企图只以“空”与“幻”解脱世人,那是痴人说梦,因为四大若真的皆空,那么人同样会失去依托和方向,只是停止于当下罢了。
普贤菩萨开始反击,问逍遥子应当如何解决众生之苦。
逍遥子开明宗义,说了“顺其自然”四字,然后又以“人各不同”起论,说人不应当受任何非自然的压制与约束,追求逍遥自在,最后说到“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主张人的七情六欲,记住未必不好,忘记未必好,只要顺其自然,将这些与自己融为一体,视为本体的一部分,便算得“道”了。
郭大路听完二人的辩论,立即做出自己的总结:普贤菩萨所言的超脱是将红尘当做虚妄,可以抛却;逍遥子所言的解脱,是将万事万物皆看做“自然”,不必刻意去看破去破解。
引申到此时的自己身上就是,修为的消失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执念,自我束缚... -->>
所谓辩难其实就是吵架,只是因为吵架双方学问很大、地位很高、吵架的内容很深邃,于是就成了辩难。
逍遥子作为道祖大弟子,著书立说,流芳万世,对“道”的理解也是别具一格,各方面实力都深不可测,道祖就曾断言这位大弟子假以时日,亦当能立教称祖。
而普贤菩萨作为佛祖的的右胁侍,既位列“华严三圣”,又并称“四大菩萨”,且一千年前,他踏足蛮荒祖地时,曾宣说“十大行深誓愿”,超度洪荒猛兽魔怪不知凡几,以一己之力,在洪荒秽土铸造净土佛国世界,功德无量。
如今,这样两位大佬同场竞技,那场面可想而知,不要说郭大路、师玄青和青牛,那些受邀前来听法的各路大仙也都听得如痴如醉。
郭大路曾通过孙悟空非系统性修习过菩提心经,后来跟道侣姜菩提交流修行之事,又从她那里了解不少佛门奥义,因此他虽然不擅佛理,但对普贤大菩萨高妙的法论不至于完全听不懂,有些共鸣之处,他甚至还能发散思维,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儒道墨等几家学说进行类比融会,别有一番收获。
至于师玄青,她出身的北冥宗供奉的偶像就是逍遥子,因此她对那位青衣大仙所谈及的道之真谛感触更深、领悟更多。
青牛虽然懵懂,但它却聪明地放弃了去听两位大能辩难的内容,而是专心于去感受弥漫这方天地的佛道交融的气息,一样有不小的收获,若有所悟间,感觉到自己的气机在和这个世界的法则建立联系。
两位大佬的辩难一时半会不会结束,而且随着辩难的深入,必将会愈演愈烈,因此郭大路、师玄青和青牛三个还有充足的时间取得该世界的认可,甚至还能藉此更进一步。
普贤大菩萨乃是“理德”于“行德”的象征,言法论调,既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又能举例子、结合实践,有理有据有实证,他说佛家普度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他说佛家做一切功德,为一切众生,绝不利己,专门为人。
他说,世人皆有罪过,业障难除,应当时常忏悔,而最佳忏悔,莫若念佛……绕了一圈,恰好回到本论。
逍遥子则针锋相对,问他要如何助众生超脱,若人人都不利己,那要助谁超脱?若只求来世,那此世苦厄是否为虚妄?若苦厄皆虚妄,何必求来世?
普贤菩萨又提出“十忍之说”,声称:“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逍遥子则认为这“十忍”未脱窠臼,仍是宣扬世事空幻,指出佛法若企图只以“空”与“幻”解脱世人,那是痴人说梦,因为四大若真的皆空,那么人同样会失去依托和方向,只是停止于当下罢了。
普贤菩萨开始反击,问逍遥子应当如何解决众生之苦。
逍遥子开明宗义,说了“顺其自然”四字,然后又以“人各不同”起论,说人不应当受任何非自然的压制与约束,追求逍遥自在,最后说到“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主张人的七情六欲,记住未必不好,忘记未必好,只要顺其自然,将这些与自己融为一体,视为本体的一部分,便算得“道”了。
郭大路听完二人的辩论,立即做出自己的总结:普贤菩萨所言的超脱是将红尘当做虚妄,可以抛却;逍遥子所言的解脱,是将万事万物皆看做“自然”,不必刻意去看破去破解。
引申到此时的自己身上就是,修为的消失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执念,自我束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