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铁十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以让德国方面搞,为什么大和级的构件特别是装甲带不能让德国人搞呢?德国克虏伯公司对这个很有经验,日本的建造水平和经验还是从德国学来的,不过向不向德国提供大和号图纸海军自己还有争议(霍夫曼表示:大和我不稀罕,实用点给个大风图纸吧)
最后一艘改变命运的是德国豪华客船“沙恩霍斯特号”,这是由北德意志罗伊德公司建造的快速邮轮,由于欧战爆发该船无法返回德国而一直留在神户,日本海军曾向德国接洽买下此舰并准备改装成航空母舰(约定战后付款),既然其他改建航母的计划取消了,该船自然也摆脱了改建任务,被海军当运兵船拿去使用,而且连购买的程序也不必走,日德协议中约定德国要给予日本100万吨船舶吨位,这条就折算成首批1.2万吨。
由于这次海战日本威力强大、以雷击性能突出而著名的各级驱逐舰除了搜救落水飞行员之外并无多少用武之地,反而发现舰队防空力量极其薄弱,另外前期瓜岛作战中各型号驱逐舰非但没找到夜战、雷战的感觉,反而屡屡在扮演老鼠快运角色中占得上风,因此船政本部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偏移。岛风级的生产任务被砍掉而加大了秋月级防空驱逐舰的生产任务,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由于日德双边关系的密切,秋月级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主炮设计从100mm变成了拟采用德制88炮、准备走高平两用的套路,并完全取消了鱼雷发射管——整个改进思路被称之为秋月改。另外还因为日本舰只屡屡被美国潜艇击沉,考虑今后一旦与德国贸易与物资运输的高密度频率,海军提出了反潜专用驱逐舰的建造需求,按照对舰火力薄弱、防空能力略逊一筹、反潜能力相对突出、速度一般(护航任务速度用不着很快)、建设成本要求尽可能低(因为要大规模批量建造)的要求,提出了丁型驱逐舰发展思路(就是英美的护航驱逐舰),并决定建造松级和橘级驱逐舰。
丁型驱逐舰设计过程中为适应量产对各部分设计都进行了简单化处理,如为减少施工难度,船体曲面大多改为直线方向。另外在材料等级采用上也下降了,以往日本驱逐舰为了减轻重量在舰体结构材料上采用不同策略:重点部位使用DS钢(特殊钢),板材厚度能减的一定要减少,但DS钢的生产性很差且焊接困难,为了降低成本且给其他舰船让路,丁型驱逐舰完全放弃使用DS钢,大量使用HT钢(高张力钢)来代替DS钢,而且即便是HT钢也是能省则省,其使用范围只限于上甲板和船底部外板的一部分,剩余部位一律使用MS钢(普通钢)来代替。基于这个立场又基于日后大规模运输需要的场景,船政本部对德国推广建造的意志轮也十分感兴趣,一方面直接拿了图纸准备仿照,另一方面还打算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日本的自行简化设计(日本抠门是出了名的)。从工期评估来说,如果按照德国图纸建造,日本船厂的速度可能会不如德国本土,但超过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却绰绰有余。
原本历史上日本海军“改五计划”因为船厂能力限制根本无法同时兼顾大规模新舰只生产、旧船只改建与损伤舰船修复工作,导致新造出来的远不如损耗的军舰多,但因为南太平洋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历史,使日本取消了大量的改建任务,摆脱了大量舰只的损伤修复任务,不但后续新建计划能提前完成,反过来还能让一些被迫下马的舰只按时完工(比如伊吹)。
除军舰以外,飞机情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小泽三人组向国内发回零战改进型(Bf-119)大获成功的消息后,深有感触的海军航空本部心思立即就活了,马上想到了空有一身先进指标却一直无法上舰利用的“天山”舰攻和“彗星”舰爆,当然这两者的毛病是不一样的:天山的问题在于重量太大、起飞困难,彗星的问题在于速度太快,降落成问题(彗星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经常冲到零战前面),归根到底的原因在于日本在航空开发领域技术积累的薄弱,因此立即将图纸交给德国方面,希望依靠外脑来改进。(未完待续。)
可以让德国方面搞,为什么大和级的构件特别是装甲带不能让德国人搞呢?德国克虏伯公司对这个很有经验,日本的建造水平和经验还是从德国学来的,不过向不向德国提供大和号图纸海军自己还有争议(霍夫曼表示:大和我不稀罕,实用点给个大风图纸吧)
最后一艘改变命运的是德国豪华客船“沙恩霍斯特号”,这是由北德意志罗伊德公司建造的快速邮轮,由于欧战爆发该船无法返回德国而一直留在神户,日本海军曾向德国接洽买下此舰并准备改装成航空母舰(约定战后付款),既然其他改建航母的计划取消了,该船自然也摆脱了改建任务,被海军当运兵船拿去使用,而且连购买的程序也不必走,日德协议中约定德国要给予日本100万吨船舶吨位,这条就折算成首批1.2万吨。
由于这次海战日本威力强大、以雷击性能突出而著名的各级驱逐舰除了搜救落水飞行员之外并无多少用武之地,反而发现舰队防空力量极其薄弱,另外前期瓜岛作战中各型号驱逐舰非但没找到夜战、雷战的感觉,反而屡屡在扮演老鼠快运角色中占得上风,因此船政本部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偏移。岛风级的生产任务被砍掉而加大了秋月级防空驱逐舰的生产任务,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由于日德双边关系的密切,秋月级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主炮设计从100mm变成了拟采用德制88炮、准备走高平两用的套路,并完全取消了鱼雷发射管——整个改进思路被称之为秋月改。另外还因为日本舰只屡屡被美国潜艇击沉,考虑今后一旦与德国贸易与物资运输的高密度频率,海军提出了反潜专用驱逐舰的建造需求,按照对舰火力薄弱、防空能力略逊一筹、反潜能力相对突出、速度一般(护航任务速度用不着很快)、建设成本要求尽可能低(因为要大规模批量建造)的要求,提出了丁型驱逐舰发展思路(就是英美的护航驱逐舰),并决定建造松级和橘级驱逐舰。
丁型驱逐舰设计过程中为适应量产对各部分设计都进行了简单化处理,如为减少施工难度,船体曲面大多改为直线方向。另外在材料等级采用上也下降了,以往日本驱逐舰为了减轻重量在舰体结构材料上采用不同策略:重点部位使用DS钢(特殊钢),板材厚度能减的一定要减少,但DS钢的生产性很差且焊接困难,为了降低成本且给其他舰船让路,丁型驱逐舰完全放弃使用DS钢,大量使用HT钢(高张力钢)来代替DS钢,而且即便是HT钢也是能省则省,其使用范围只限于上甲板和船底部外板的一部分,剩余部位一律使用MS钢(普通钢)来代替。基于这个立场又基于日后大规模运输需要的场景,船政本部对德国推广建造的意志轮也十分感兴趣,一方面直接拿了图纸准备仿照,另一方面还打算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日本的自行简化设计(日本抠门是出了名的)。从工期评估来说,如果按照德国图纸建造,日本船厂的速度可能会不如德国本土,但超过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却绰绰有余。
原本历史上日本海军“改五计划”因为船厂能力限制根本无法同时兼顾大规模新舰只生产、旧船只改建与损伤舰船修复工作,导致新造出来的远不如损耗的军舰多,但因为南太平洋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历史,使日本取消了大量的改建任务,摆脱了大量舰只的损伤修复任务,不但后续新建计划能提前完成,反过来还能让一些被迫下马的舰只按时完工(比如伊吹)。
除军舰以外,飞机情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当小泽三人组向国内发回零战改进型(Bf-119)大获成功的消息后,深有感触的海军航空本部心思立即就活了,马上想到了空有一身先进指标却一直无法上舰利用的“天山”舰攻和“彗星”舰爆,当然这两者的毛病是不一样的:天山的问题在于重量太大、起飞困难,彗星的问题在于速度太快,降落成问题(彗星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经常冲到零战前面),归根到底的原因在于日本在航空开发领域技术积累的薄弱,因此立即将图纸交给德国方面,希望依靠外脑来改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