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华娱之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麟与承天的三年合约期满之后,已经到了2010年,华夏内地娱乐版块爆发式增长已经开始,经过三年的积累,陈麟也应该能够在影视圈站稳脚跟。
到时候,陈麟肯定是不会再与承天续约的,至少也得是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准备大展拳脚了。
陈麟本身自带资源到没什么问题,但是等自己的工作室壮大,旗下艺人,尤其是雅雅和唐糖不可能始终主演陈麟的影视剧,那么优质的资源就必不可少。
而在华夏内地娱乐圈爆炸式增长,各大资本巨头纷纷入场时,一个名词被炒得火热,那就是ip。
2014年,根据同名游戏改编的古装仙侠剧《古剑奇谭》播出,成功将李一峰送上了一线小生的阵营,跻身四大流量小生之一。
2015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玄幻剧《花千骨》播出,让“赵小颖”这个名字火遍了大街小巷,成为顶级流量小花。
2016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在网络大热,不仅杨阳与郑小爽组成的“倾城夫妇”俘获了大量年轻观众,收官破88亿的播放量也给平台方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让各大资本巨头通过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了“大ip+流量明星”的成功公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剧作方式,备受资本青睐。
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一拥而上,争相采购热门ip版权,邀请鲜肉小花出演,翻拍制作电视剧。
从2014年往后到陈麟穿越之前,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已经超过70%,改编的网剧则超过60%。其中,过半数的电视剧都有请到流量明星参演。
以2017年为例,活跃在荧幕上的热门影视剧,几乎全被“大ip+流量明星”包揽。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全网播放量破300亿的成绩圆满收官。
《择天记》播出期间全程称霸次黄金档,甚至一度超越黄金档剧目。
《楚乔传》更是创造了全网播放量破400亿的惊人数据
……
然而,进入2017年,种种状况的出现,让市场上渐渐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许多人都在说:“大ip+流量明星”不灵了。
大家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看到了2017年,ip剧在口碑及收视上的表现。
一方面,ip剧依旧分走了大部分观众的视线。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top10中,有一半是“ip+流量明星”的组合。
然而,尽管收视可观,但这些剧目的口碑,却并不怎么样。
《因为遇见你》豆瓣评分4.7。
《楚乔传》豆瓣评分5.0。
剧二代《欢乐颂2》口碑远差前作,豆瓣评分仅为5.3。
《放弃我,抓紧我》豆瓣评分4.5。
《孤芳不自赏》被网友戏称为“抠图不自赏”。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评分也只是勉强过了及格线。
另一方面,更多的ip剧则沦为了炮灰,雷声大雨点小、收视口碑双双扑街。
如原本备受期待的《醉玲珑》,尽管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导演林玉芬,演员刘师师、陈伟停的加盟,却依然改变不了扑街的结局,播出期间,收视率基本都低于1%。
而像《求婚大作战》《深夜食堂》《秦时丽人明月心》等剧,情节内容也是饱受诟病,收视率惨不忍睹。
紧接着,2017年6月,被誉为“电视剧行业风向标”的沪海电视节举办了第23届“白玉兰”奖颁奖典礼,答案更是有些出人意料。
与2016年《琅琊榜》《芈月传》等ip剧瓜分各大奖项不同,2017年的大奖均被原创作品摘得,演员也多是观众认可的实力派。
其中,最佳电视剧奖由《好家伙》获得;张毅、殷涛凭借《鸡毛飞上天》分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被《中国式关系》收入囊中。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欢乐颂》等搭配鲜肉小花的ip剧,则颗粒无收。
除此之外,还屡次传出“ip剧被电视台退片”的消息。
如《海上牧云记》《将军在上》,就都曾卷入舆论的漩涡,而《赢天下》《凰权弈天下》,也传出了“被退片”的信息。
似乎一夜之间,“大ip+流量明星”真的不再受到观众的欢迎,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真正靠内容的剧目以及靠实力的老戏骨的崛起。
本来,“大ip+流量明星”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它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深得资本的青睐,再加上出色的演员阵容,往往一经宣传,就能起到快速的吸睛效果。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一拥而上,ip剧的制作也就变得越来越浮躁。
首先,制作方的心态变了。
为了回收成本、捞快钱,他们过度依赖大ip和流量明星。他们一边利用原著的热度来扩大影响力,一边利用流量明星透支粉丝热情,而真正花在剧作打磨的时间,屈指可数。
这不仅导致了天价片酬、抠图轧戏等行业乱象成风,更拉低了剧集质量,让观众看到的是未经沉淀的作品。
例如《孤芳不自赏》,就因女主角天宝抠图轧戏、没有演技而饱受诟病,《楚乔传》也因剧情冗长拖沓、原著涉嫌抄袭导致口碑的滑落。
其次,创作者的心态变了。
轻轻松松就能赢取高收视率,让大多数创作者将ip剧的改编想的过于容易了。但实际上,ip改编的难度丝毫不低于新作品的创作。
对于改编文本中角色定位、角色理解、场景设置都需创作者的精雕细琢,否则,ip资源在转换为影视作品时,就极易造成观众的“期望值落差”。
而观众的心态,也变了。
在被“大ip+流量明星”狂轰滥炸了2、3年之后,观众的新鲜感和热情逐渐消退,陷入了审美疲劳。
打开电视机,看到的都是大ip,演员都是重颜值而轻实力,观众已然在应接不暇的各类ip剧中,逐渐培养起理智和成熟的观看选择。
纵观ip剧的起起落落,不少团队都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所谓的“精品ip剧”,就是拥有广大粉丝群的小说作品,加上几个人气颇高的明星演员。
然而,当这些动辄号称“制作精良”、“投资过亿”的ip剧呈现在观众面前,换来的,却只有失望、再失望。
“大ip+流量明星”不灵了,实际上说的是作品的粗制滥造、参差不齐,是演员的表演粗糙、缺乏沉淀。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ip+流量明星”灵不灵的关键,其实都是在于观众。
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优质的内容,是走心的表演。
ip剧一定要回归到原创,不仅要流量为王,内容为王同样非常重要。
ip剧虽然自带粉丝,但依然需要让创作回归内容,让演员回归表演,让艺术回归本源,把有限的、优质的ip资源通过影视手法,让它们“活”起来,赢取观众的口碑,树立行业的典范。
只有当剧作方精雕细琢的研究每一次创作,当演员们沉下心来,打磨表演,才可能让着急的电视剧市场慢下来,让作品叫好又叫... -->>
陈麟与承天的三年合约期满之后,已经到了2010年,华夏内地娱乐版块爆发式增长已经开始,经过三年的积累,陈麟也应该能够在影视圈站稳脚跟。
到时候,陈麟肯定是不会再与承天续约的,至少也得是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准备大展拳脚了。
陈麟本身自带资源到没什么问题,但是等自己的工作室壮大,旗下艺人,尤其是雅雅和唐糖不可能始终主演陈麟的影视剧,那么优质的资源就必不可少。
而在华夏内地娱乐圈爆炸式增长,各大资本巨头纷纷入场时,一个名词被炒得火热,那就是ip。
2014年,根据同名游戏改编的古装仙侠剧《古剑奇谭》播出,成功将李一峰送上了一线小生的阵营,跻身四大流量小生之一。
2015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玄幻剧《花千骨》播出,让“赵小颖”这个名字火遍了大街小巷,成为顶级流量小花。
2016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在网络大热,不仅杨阳与郑小爽组成的“倾城夫妇”俘获了大量年轻观众,收官破88亿的播放量也给平台方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让各大资本巨头通过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了“大ip+流量明星”的成功公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剧作方式,备受资本青睐。
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一拥而上,争相采购热门ip版权,邀请鲜肉小花出演,翻拍制作电视剧。
从2014年往后到陈麟穿越之前,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已经超过70%,改编的网剧则超过60%。其中,过半数的电视剧都有请到流量明星参演。
以2017年为例,活跃在荧幕上的热门影视剧,几乎全被“大ip+流量明星”包揽。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全网播放量破300亿的成绩圆满收官。
《择天记》播出期间全程称霸次黄金档,甚至一度超越黄金档剧目。
《楚乔传》更是创造了全网播放量破400亿的惊人数据
……
然而,进入2017年,种种状况的出现,让市场上渐渐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许多人都在说:“大ip+流量明星”不灵了。
大家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看到了2017年,ip剧在口碑及收视上的表现。
一方面,ip剧依旧分走了大部分观众的视线。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top10中,有一半是“ip+流量明星”的组合。
然而,尽管收视可观,但这些剧目的口碑,却并不怎么样。
《因为遇见你》豆瓣评分4.7。
《楚乔传》豆瓣评分5.0。
剧二代《欢乐颂2》口碑远差前作,豆瓣评分仅为5.3。
《放弃我,抓紧我》豆瓣评分4.5。
《孤芳不自赏》被网友戏称为“抠图不自赏”。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评分也只是勉强过了及格线。
另一方面,更多的ip剧则沦为了炮灰,雷声大雨点小、收视口碑双双扑街。
如原本备受期待的《醉玲珑》,尽管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导演林玉芬,演员刘师师、陈伟停的加盟,却依然改变不了扑街的结局,播出期间,收视率基本都低于1%。
而像《求婚大作战》《深夜食堂》《秦时丽人明月心》等剧,情节内容也是饱受诟病,收视率惨不忍睹。
紧接着,2017年6月,被誉为“电视剧行业风向标”的沪海电视节举办了第23届“白玉兰”奖颁奖典礼,答案更是有些出人意料。
与2016年《琅琊榜》《芈月传》等ip剧瓜分各大奖项不同,2017年的大奖均被原创作品摘得,演员也多是观众认可的实力派。
其中,最佳电视剧奖由《好家伙》获得;张毅、殷涛凭借《鸡毛飞上天》分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被《中国式关系》收入囊中。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欢乐颂》等搭配鲜肉小花的ip剧,则颗粒无收。
除此之外,还屡次传出“ip剧被电视台退片”的消息。
如《海上牧云记》《将军在上》,就都曾卷入舆论的漩涡,而《赢天下》《凰权弈天下》,也传出了“被退片”的信息。
似乎一夜之间,“大ip+流量明星”真的不再受到观众的欢迎,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真正靠内容的剧目以及靠实力的老戏骨的崛起。
本来,“大ip+流量明星”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它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深得资本的青睐,再加上出色的演员阵容,往往一经宣传,就能起到快速的吸睛效果。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一拥而上,ip剧的制作也就变得越来越浮躁。
首先,制作方的心态变了。
为了回收成本、捞快钱,他们过度依赖大ip和流量明星。他们一边利用原著的热度来扩大影响力,一边利用流量明星透支粉丝热情,而真正花在剧作打磨的时间,屈指可数。
这不仅导致了天价片酬、抠图轧戏等行业乱象成风,更拉低了剧集质量,让观众看到的是未经沉淀的作品。
例如《孤芳不自赏》,就因女主角天宝抠图轧戏、没有演技而饱受诟病,《楚乔传》也因剧情冗长拖沓、原著涉嫌抄袭导致口碑的滑落。
其次,创作者的心态变了。
轻轻松松就能赢取高收视率,让大多数创作者将ip剧的改编想的过于容易了。但实际上,ip改编的难度丝毫不低于新作品的创作。
对于改编文本中角色定位、角色理解、场景设置都需创作者的精雕细琢,否则,ip资源在转换为影视作品时,就极易造成观众的“期望值落差”。
而观众的心态,也变了。
在被“大ip+流量明星”狂轰滥炸了2、3年之后,观众的新鲜感和热情逐渐消退,陷入了审美疲劳。
打开电视机,看到的都是大ip,演员都是重颜值而轻实力,观众已然在应接不暇的各类ip剧中,逐渐培养起理智和成熟的观看选择。
纵观ip剧的起起落落,不少团队都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所谓的“精品ip剧”,就是拥有广大粉丝群的小说作品,加上几个人气颇高的明星演员。
然而,当这些动辄号称“制作精良”、“投资过亿”的ip剧呈现在观众面前,换来的,却只有失望、再失望。
“大ip+流量明星”不灵了,实际上说的是作品的粗制滥造、参差不齐,是演员的表演粗糙、缺乏沉淀。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大ip+流量明星”灵不灵的关键,其实都是在于观众。
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优质的内容,是走心的表演。
ip剧一定要回归到原创,不仅要流量为王,内容为王同样非常重要。
ip剧虽然自带粉丝,但依然需要让创作回归内容,让演员回归表演,让艺术回归本源,把有限的、优质的ip资源通过影视手法,让它们“活”起来,赢取观众的口碑,树立行业的典范。
只有当剧作方精雕细琢的研究每一次创作,当演员们沉下心来,打磨表演,才可能让着急的电视剧市场慢下来,让作品叫好又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