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许,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康熙特意安排了一场加试,由他临场出题并且当场进行阅卷。
经过加试,高分考生全数通过,说明此前他们的分数真实,不存在替考现象。
虽然学生总数超出预计,但加三十多张座椅毫无困难。
至于教材方面,由「五三山人」编写。
康熙检校后,发现这套书没法在半个月内批量刊印。
因为活字印刷需要先有对应「字」的模板,而老四上呈的教材内容与以往的文言文全然不同,只能命人先进行手工抄书。
老四在教材中,摒弃了千年以来传统数理书的大段文字描述,引入了简洁易懂的符号与数字。
比如《数书九章》中的解答方式,“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1
这一类的文字叙述解题,都可以用符号、字母、公式简化代替。
符号与公式参考西洋书籍,但也有自我的创新。
因为一些符号在西洋书籍中被广泛使用,但也有一些未曾在西洋达成共识。例如乘号的表达,德意志的莱布尼茨认为用「·」,而英吉利的奥屈特认为用「x」。
这些不确定的部分交由康熙做最终定夺。
皇上想要把所有符号都换成他喜欢的也行。
雍郡王仅仅提出一个核心思想,编写教材是为让更多人读懂数理,所以便于理解最为重要。
康熙想搞创造,彰显大清在数理符号上的发明,那也得遵守基本法,所创符号要形象易懂且便于区分,比如不能乘号与加号傻傻分不清楚。
一目了然不只是符号,还有对计数的表达。
以文字计数笔画多,不如运用阿拉伯数字。
早在几百年前,宋朝就有阿拉伯数字的书籍传入,但始终不曾普及。哪怕是明末翻译西洋书籍,也将阿拉伯数字以汉字文字去表达。
111与一百一拾一,一目了然哪个更清晰易读,却是涉及到了书写规则。
西洋书籍的文字与数字都横着排版,大清袭历代的书籍方式竖着写。竖写时的阿拉伯数字,不似横着写分得清楚。
以111举例,三个「1」容易连成一条线,而造成运算错误。
要不要部分改变书写方式?
决定权最终还是交由皇上定夺。
康熙一开始就问过老四计划如何编写教材。
五月末,被告之了这些符号、公式、数字的变革理念,主体思想就是以简单表达取代复杂文字叙述。
哪怕是亲口给予批准,也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教材成品后依旧吃了一惊。
读书读明白了,先把书越读越厚,又再越读越薄。
从薄到厚,是有毅力能不断积累。再从厚到薄,是真正理解后的归纳总结。
康熙翻阅着教材,不由赞叹老四不只是学明白了,而且还能搞出一套办法把别人也给教明白。学生们能学多深,那要看个人的努力与否,以及天赋值不同了。
至于教材涉及到的数理表达改革,是给予了老四肯定与支持。
更是看到了老四面对繁琐棘手问题时,敢于挑战决心与付诸实践的行动。
最终,康熙决定数理格物书就用横向排版。
与过往书籍排版不同又如何,又不是第一次搞突破传统。
区别于汉字的从右向左书写,满文是从左往右成文。已经改了一次方向,再来一趟又何妨。
话是如此,由于教材内容的创新,对于授课老师提出了挑战。
让原计划的月初开学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月,直到九月下旬正式开始教与学。
九月末,另一件事也尘埃落定。
本届选秀结束了。兵部尚书的女儿,十五岁的兆佳氏被指给胤祥成为十三福晋。
两人的婚期定在今年十一月初,只剩就一个多月做准备,却一点都不忙乱。
因为十三阿哥若非守孝三年,早就该成亲了。
他婚礼要准备的东西,可以说是早就备齐全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府邸,九月也能拎包入住。
最后的监工由雍郡王负责。
康熙抽空去瞧了一眼,十三府邸造得不错,老四的监工很到位。
但他不厚道地想老四最近可能有烦恼了,正是因为给胤祥的房子造得不错所导致的。
十月初二,理学院的第一个休假日。
胤祯不用上课,虽然他要协理牛痘推广接种,但一年多以来接种体系已经完善,平时也没要紧事务需处理。
听闻胤祥指婚的确切消息,也是该去道喜,顺带提前逛一逛十三府邸。
这一逛,胤祯委屈得不要不要的。
十三阿哥府,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全套玻璃窗装修,听说这是雍郡王自掏腰包给胤祥的分府与成婚贺礼。
大块玻璃窗首次在京城出现,是两年前的事了。
雍郡王驻扎玻璃厂,搞出了改良配方,实现大清能够自制的精美玻璃窗。
因为玻璃窗受到追捧,皇上特意开设了专产大玻璃的分厂。
即便玻璃厂分厂开设一年半载,但玻璃窗还是供不应求,而且价格高居不下。
作为改良创造者,雍郡王肯定享受一定特权。
他给谁送全套玻璃窗,能排在订单第二位,而第一位自是要制作皇上的单子。
不过,全京城或是大清地方上,多多少少有听闻雍郡王性情冷淡。
能让他主动送礼,还是送高调的玻璃窗,扳手指也算出来了人数。近两年,总用就送了一个人——德妃。
康熙与太后的玻璃窗不用雍郡王送,也不用其他皇子送。
这是康熙的旨意,乾清宫的玻璃走皇帝私库,不需要儿子献礼,而太后也走皇帝的私库。他想尽孝心,不让儿子们抢了头筹。
不用送礼,要尽孝心。
康熙给出这样的理由,其实另有深意。
玻璃窗的成本低廉,他是为数不多的知情者。可在外这玩意价格奇高,他要是儿子们买了,这份礼要不要还?
皇帝也是要还礼的。
不一定是出于礼尚往来,而是有时候该还礼不还,会被认为是对某个人有意见了。
明知会搞得复杂,不如一开始就自掏腰包。
康熙早就听老四提前报备过,他也同意了给十三家装全套玻璃窗。
目的不只是为了庆贺胤祥分府成亲,也有借机宣传推广玻璃窗的想法。让更多人购买,这笔经费是用来推广牛痘接种与其他传染病防治。
胤祯当然不知内情,他酸得牙疼。
四哥,明明是他的亲哥,为什么对十三比对他好?
四哥也监工了他的府邸修建。
难道因为十四府比十三府完工得早,时间没赶上,所以只能眼睁睁错过了全套玻璃窗的厚礼?
胤祯仿佛喝了整整一个荷花池的陈年老醋,直接策马朝着北郊庄子去了。
进了庄子,一个劲地催着侍从快去通传。
终是等来了回音,说是雍郡王在河边赏景,请十四爷去那里讲话。
胤祯脚步又快又急,三两下就超过前头引路的侍从。
靠近河岸,远远望到河边大树下的四哥。他也还不顾还隔着好一段距离,这就嚷嚷了起来。
“四哥!”
胤祯大喊:“你可伤到弟弟的心了。只见新人笑,不问旧人哭。你说,你究竟有几个好弟弟啊?!”
大树下,武拂衣没想到十四竟然嚎这一嗓子。
她立刻看向大树另一侧的胤禛,表情不能更明显。「你弟弟怎么这样了?这般拈酸吃醋的十四,一定是你惯出来的。」
胤禛:!
他要说几遍,很多事他都没有做过。
作者有话要说:1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第五卷第二题为:“问沙田一段,有三斜,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欲知为田几何。”
他所给出的方法:“术曰: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
许,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康熙特意安排了一场加试,由他临场出题并且当场进行阅卷。
经过加试,高分考生全数通过,说明此前他们的分数真实,不存在替考现象。
虽然学生总数超出预计,但加三十多张座椅毫无困难。
至于教材方面,由「五三山人」编写。
康熙检校后,发现这套书没法在半个月内批量刊印。
因为活字印刷需要先有对应「字」的模板,而老四上呈的教材内容与以往的文言文全然不同,只能命人先进行手工抄书。
老四在教材中,摒弃了千年以来传统数理书的大段文字描述,引入了简洁易懂的符号与数字。
比如《数书九章》中的解答方式,“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1
这一类的文字叙述解题,都可以用符号、字母、公式简化代替。
符号与公式参考西洋书籍,但也有自我的创新。
因为一些符号在西洋书籍中被广泛使用,但也有一些未曾在西洋达成共识。例如乘号的表达,德意志的莱布尼茨认为用「·」,而英吉利的奥屈特认为用「x」。
这些不确定的部分交由康熙做最终定夺。
皇上想要把所有符号都换成他喜欢的也行。
雍郡王仅仅提出一个核心思想,编写教材是为让更多人读懂数理,所以便于理解最为重要。
康熙想搞创造,彰显大清在数理符号上的发明,那也得遵守基本法,所创符号要形象易懂且便于区分,比如不能乘号与加号傻傻分不清楚。
一目了然不只是符号,还有对计数的表达。
以文字计数笔画多,不如运用阿拉伯数字。
早在几百年前,宋朝就有阿拉伯数字的书籍传入,但始终不曾普及。哪怕是明末翻译西洋书籍,也将阿拉伯数字以汉字文字去表达。
111与一百一拾一,一目了然哪个更清晰易读,却是涉及到了书写规则。
西洋书籍的文字与数字都横着排版,大清袭历代的书籍方式竖着写。竖写时的阿拉伯数字,不似横着写分得清楚。
以111举例,三个「1」容易连成一条线,而造成运算错误。
要不要部分改变书写方式?
决定权最终还是交由皇上定夺。
康熙一开始就问过老四计划如何编写教材。
五月末,被告之了这些符号、公式、数字的变革理念,主体思想就是以简单表达取代复杂文字叙述。
哪怕是亲口给予批准,也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教材成品后依旧吃了一惊。
读书读明白了,先把书越读越厚,又再越读越薄。
从薄到厚,是有毅力能不断积累。再从厚到薄,是真正理解后的归纳总结。
康熙翻阅着教材,不由赞叹老四不只是学明白了,而且还能搞出一套办法把别人也给教明白。学生们能学多深,那要看个人的努力与否,以及天赋值不同了。
至于教材涉及到的数理表达改革,是给予了老四肯定与支持。
更是看到了老四面对繁琐棘手问题时,敢于挑战决心与付诸实践的行动。
最终,康熙决定数理格物书就用横向排版。
与过往书籍排版不同又如何,又不是第一次搞突破传统。
区别于汉字的从右向左书写,满文是从左往右成文。已经改了一次方向,再来一趟又何妨。
话是如此,由于教材内容的创新,对于授课老师提出了挑战。
让原计划的月初开学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月,直到九月下旬正式开始教与学。
九月末,另一件事也尘埃落定。
本届选秀结束了。兵部尚书的女儿,十五岁的兆佳氏被指给胤祥成为十三福晋。
两人的婚期定在今年十一月初,只剩就一个多月做准备,却一点都不忙乱。
因为十三阿哥若非守孝三年,早就该成亲了。
他婚礼要准备的东西,可以说是早就备齐全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府邸,九月也能拎包入住。
最后的监工由雍郡王负责。
康熙抽空去瞧了一眼,十三府邸造得不错,老四的监工很到位。
但他不厚道地想老四最近可能有烦恼了,正是因为给胤祥的房子造得不错所导致的。
十月初二,理学院的第一个休假日。
胤祯不用上课,虽然他要协理牛痘推广接种,但一年多以来接种体系已经完善,平时也没要紧事务需处理。
听闻胤祥指婚的确切消息,也是该去道喜,顺带提前逛一逛十三府邸。
这一逛,胤祯委屈得不要不要的。
十三阿哥府,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全套玻璃窗装修,听说这是雍郡王自掏腰包给胤祥的分府与成婚贺礼。
大块玻璃窗首次在京城出现,是两年前的事了。
雍郡王驻扎玻璃厂,搞出了改良配方,实现大清能够自制的精美玻璃窗。
因为玻璃窗受到追捧,皇上特意开设了专产大玻璃的分厂。
即便玻璃厂分厂开设一年半载,但玻璃窗还是供不应求,而且价格高居不下。
作为改良创造者,雍郡王肯定享受一定特权。
他给谁送全套玻璃窗,能排在订单第二位,而第一位自是要制作皇上的单子。
不过,全京城或是大清地方上,多多少少有听闻雍郡王性情冷淡。
能让他主动送礼,还是送高调的玻璃窗,扳手指也算出来了人数。近两年,总用就送了一个人——德妃。
康熙与太后的玻璃窗不用雍郡王送,也不用其他皇子送。
这是康熙的旨意,乾清宫的玻璃走皇帝私库,不需要儿子献礼,而太后也走皇帝的私库。他想尽孝心,不让儿子们抢了头筹。
不用送礼,要尽孝心。
康熙给出这样的理由,其实另有深意。
玻璃窗的成本低廉,他是为数不多的知情者。可在外这玩意价格奇高,他要是儿子们买了,这份礼要不要还?
皇帝也是要还礼的。
不一定是出于礼尚往来,而是有时候该还礼不还,会被认为是对某个人有意见了。
明知会搞得复杂,不如一开始就自掏腰包。
康熙早就听老四提前报备过,他也同意了给十三家装全套玻璃窗。
目的不只是为了庆贺胤祥分府成亲,也有借机宣传推广玻璃窗的想法。让更多人购买,这笔经费是用来推广牛痘接种与其他传染病防治。
胤祯当然不知内情,他酸得牙疼。
四哥,明明是他的亲哥,为什么对十三比对他好?
四哥也监工了他的府邸修建。
难道因为十四府比十三府完工得早,时间没赶上,所以只能眼睁睁错过了全套玻璃窗的厚礼?
胤祯仿佛喝了整整一个荷花池的陈年老醋,直接策马朝着北郊庄子去了。
进了庄子,一个劲地催着侍从快去通传。
终是等来了回音,说是雍郡王在河边赏景,请十四爷去那里讲话。
胤祯脚步又快又急,三两下就超过前头引路的侍从。
靠近河岸,远远望到河边大树下的四哥。他也还不顾还隔着好一段距离,这就嚷嚷了起来。
“四哥!”
胤祯大喊:“你可伤到弟弟的心了。只见新人笑,不问旧人哭。你说,你究竟有几个好弟弟啊?!”
大树下,武拂衣没想到十四竟然嚎这一嗓子。
她立刻看向大树另一侧的胤禛,表情不能更明显。「你弟弟怎么这样了?这般拈酸吃醋的十四,一定是你惯出来的。」
胤禛:!
他要说几遍,很多事他都没有做过。
作者有话要说:1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第五卷第二题为:“问沙田一段,有三斜,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欲知为田几何。”
他所给出的方法:“术曰: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