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金融大风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前一江之隔,只有西边是繁华文明的代表,在浦东长大的樊浩梅,太知道贫乏穷困的模样儿了。
谁会想到今日的浦东外貌,可以媲美任何一个海外的大埠,包括香港在内。
十年人事几番新。
上海的这番新是太出人意表,意味着外头世界能做到的事,上海也一样能赶得上,甚或赶过头去。
樊浩梅心底的感慨与兴奋都已冲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畴,正为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前景而发出衷诚的欢呼和喝采声了。
这天,樊浩梅接到了李善舫的通知,与他一起晚饭。
约好了在酒店的大堂等候,上了车,李善舫就兴致勃勃地说:
“阿梅,你拿个主意,我们到哪儿去吃顿地道的上海晚饭?”
“我?”樊浩梅有点不知所措。
“对,你还记得有哪些老的馆子,值得我们去光顾?”
“就是记得也不管用,这几天我到熟悉的各区逛了一圈,全都变得陌生了。”樊浩梅回转头来,指着刚经过的一个路口,慌忙道:“从前在这街口转进去,有几条小巷,就有两三家老店,烧的小菜好吃极了,可是呀,现今连小巷都没有了,几条小巷连接成一条街,盖了与天争高的商厦来呢!”
李善舫凝视着指手划脚、神情兴奋的樊浩梅,发现在她已有皱纹的脸庞上竟浮现着一份童真。
樊浩梅令他又想起了柳信之。
李善舫心想,眼前的这个女人原来有一份难以拒抗的魅力,就是往往能轻而易举、顺理成章地把人带进时光隧道,重拾年轻的情怀,重临旧时的情景。
结果,司机把他们带到一家上海菜的小陛子门口,让他们去享受一顿不必说应酬话,不必边吃饭边动脑筋的舒服晚饭。
不约而同地,李善舫和樊浩梅都呼噜呼噜地灌上了三大碗酸辣汤。
李善舫说:
“这汤呀,真是地道的,那味儿比香港的就不一样。”
“嗯。”樊浩梅回应:“我在香港挺少上馆子,要吃上海菜,都是自己动手烧,告诉你,家宝就能烧比这更棒的酸辣汤。”
“是不是名师门下出高徒?”
樊浩梅笑道:
“多谢夸赞,将来有机会,我们母子俩上场为你烧一顿好吃的。”
“一言为定,回去就作这样的安排。”
“你好急躁!”
“该做的好事还拖拉着不做,说不过去吧!”
“成,为你烧一顿好饭,作为回报你带我回上海来。”
“找到你的亲人,高兴吗?”
樊浩梅点头,道:
“我跟我姨母夫家的侄儿提起房子迁拆的事,他们都说,既是姨母留给我的,就由我全权作主,他们毫无意见。看来,我这几位亲人都活得比我更丰衣足食呢,全在静安区购下房子自住了,不会再在我香港那破房子身上打什么主意了。”
“你呢?愿意出让它吗?还是仍有不舍?”
“是仍有不舍。”樊浩梅道。
“为你个人,就一辈子住在威灵顿街这旧唐楼也是可以的,但你得为下一代着想。”
李善舫这么一说,樊浩梅的神色就不怎么样了。
“是我的建议不对劲?”李善舫问。
“不,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方明已自立门户,无须我对她照顾了,家宝则早晚会搬出去的,他也有点本事成家烈,只余方力和我母子二人,住哪儿不都一样,那又何必要弃旧从新呢?”
“就是为了方力,你才要另搬过一处新的居所。”
“为什么?方力的智能连人性的基本虚荣感也不会感受得到呢,何必多此一举?”
“话不是这么说。”李善舫耐心地向浩梅解释:“房子老了,跟人一样,毛病就多起来,需要人不住照顾。方力有你一日,还可以应付疑难,否则,将他身边的困扰和问题减到最低限度,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忙。现代楼宇的管理大多妥善,不劳业主伤神,你想想,是不是?”
樊浩梅点点头,道:
“多谢你的提点。”
“你慢慢考虑,不必立即决定下来。”
“好的,有了答案,我会尽快告诉你。”
“你打算在上海逗留多少天?”
“你呢?”樊浩梅反问。
“偷得浮生半日闲对我是最大的奖励,能多留在上海一个晚上,已经很开心了,我打算明天就回香港去。”
“我也跟你一样,明天就回去吧!”
“你难得回来一转,就多留几天,到处走走,我是身不由己,香港的业务还是放心不下。”
“你放心不下的是业务,我放心不下的是儿子。”
樊浩梅原本想把方力带着来上海的,只是殷家宝和尤枫都反对,既怕途长路远,方力会出事,也不愿意樊浩梅沿途要照顾方力,反而不能轻松地度假。
尤枫且自告奋勇,在樊浩梅到上海的这几天,悉心地看管方力。
无疑,尤枫是个善良的女孩子,对方力甚有爱心,而且也因为她和殷家宝的感情发展得极度顺利,老早视樊浩梅一家为自己人看待了。
李善舫听樊浩梅这么说,带点幽默地回应:
“原来我和你都是带着心事旅行的人,真是同病相怜。”
樊浩梅笑道:
“能有机会旅行,已是很幸运了。”
对的,李善舫和樊浩梅肩膊上的重担虽不同类型,其实都是一般沉重。
“热爱责任的人生,可能是无法轻松得了。”李善舫说。
“是的。可是,如果放弃责任,人生就肯定痛苦了。”
李善舫骇异地望着樊浩梅,又一次,这个眼前女子让他有种回到从前日子去的感觉。
这种感觉教李善舫情不自禁地说:
“你的这句话,似曾相识。”
“是吗?谁对你说过同样的话了?”
“三十年前,一个叫柳信之的女孩子。”
樊浩梅没有作声,她静待李善舫把话说下去,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果然,李善舫说:
“柳信之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的邻居,我们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其后我决定要到香港谋生,邀她同行,她拒绝了。”
“为什么?”樊浩梅忍不住懊奇地发问。
“因为她热爱责任。那个时候,她父母年纪很大,老父还有严重的糖尿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上海。
“就在我去香港前一晚,她对我说:
“‘放弃责任,会令我痛苦一辈子。’”
樊浩梅立即脱口道:
“离开你,难道就不痛苦吗?”
李善舫的眼眶刹那温热,他凝望了樊浩梅一会,才回答:
“你问得实在太好了。当年我孤身到香港时,就伤心了好一段日子。”
“对不起。”樊浩梅知道自己失言了,尴尬得微微低下头去。
“不要紧,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再碰到柳信之的话,怕都认不出她来了。”
樊浩梅问:
“你以后再没有找过她了?”
“没有。”李善舫带点高傲地回应:“见着了,有用吗?”
“你习惯只向前望,不再回顾。”
“可以这么说,这样的人生才有活力。”
樊浩梅点头,表示同意。
李善舫想了想,倒抽一口气,问:
“你在上海有故事吗?”
樊浩梅看了李善舫一眼,道:
“没有。是有点可惜吧?上海这地方适宜有些特别的故事,让人更能牢牢地记挂着她才是。”
“你是到了香港去才认识方亨的?”
樊浩梅点头:
“对,他是广东人。”
“我记得,那个时候,大伙儿在永吉街一带干活,方亨老叫我‘上海佬’,在他们一班广东水客之中,没有多少个是瞧得起我的呢!”
“事实证明他们看走了眼,方亨的际遇跟你是有若云泥了。”
“是的,他娶了一个相当贤慧和能干的妻子。”
李善舫说这句话时,并没有逃避樊浩梅的眼光。
有些时候,在特定环境内对着特定的人物,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一些平日不轻易说出口来的话。
樊浩梅初听,不以为意。
再翻心一想,她的脸泛红了。
那种烫热的感觉,让她体会到难为情的滋味,原来是既狼狈又享受的。
对李善舫的这个评论,樊浩梅只可能报以一个微笑。
一顿晚饭无疑是在畅快而又别饶意思的情绪之下吃罢的。
走出街头时,才不过是七点多。
“我们在香港,从不会这么早就吃完晚饭的。”李善舫说。
“以前在上海我们吃完饭,总爱跑到江畔去散步。”樊浩梅说。
“对呀,是有这种习惯,也许三十多年前,我们都在某一个晚上,在黄浦江畔散步时碰过面。”
樊浩梅笑了:
“也许是吧!难怪老觉得你面熟。”
这么一说,惹得李善舫哈哈大笑起来,道:
“我们这就到江畔去走一圈,好不好?”
入夜的黄浦江畔,仍然是闹哄哄的。
抱着李善舫和樊浩梅同样心情到这儿来散步的男男女女着实不少。
樊浩梅在江畔的行人路上忽然轻松地转了一个身,兴奋地说:
“从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怎么不是这个样子的?”
“从前能骑脚踏车呢,我就曾在这儿骑脚踏车,一个不小心把一位姑娘碰跌在地上,她的男友心疼极了,狠狠的把我臭骂一顿。”
李善舫说:
“说不定当年在此臭骂你的人就是我。”
“你有那么凶吗?”
“有。在女人面前要充当护花使者的男人,总要威风八面的,是不是?”
樊浩梅和李善舫相处以来,从没有试过如此轻松。“
在按摩房内,他们的身分是主仆,立在江畔的桥头上,却是一对同游旧地的同乡朋友。
身份的转易和环境的影响,会一下子改变了两个人的心情。
当樊浩梅和李善舫都意识到这种自然却又是突然的转变时,他们不期然地变得缄默了。
樊浩梅一向心平如镜,刹那的心头牵动所引致的涟漪,发放着一股热能,让她感觉到浑身的血在微微温烫。
这段大概只有两三分钟的缄默过程,竟能容纳着李善舫和樊浩梅奔腾澎湃的思潮,他们想得很多、很远、很乱、很杂,却又很美好、很舒服。
大家都明白再沉溺在这股复杂而带点浪漫的思潮之中,是危险的。
于是不约而同地赶紧打破这迷情的局面。
樊浩梅抱紧了双臂,准备张口说话,李善舫已经先发制人,问:“冷吗?”
这么简单的问题说出口来,也是好的,最低限度打断了二人的思潮,把自己硬拉回现实环境里来。
“不,一点点风,令人凉快。”
“嗯。”“你呢?”
“还好。”
两人对望了一眼,微微笑,可再想不到其他的话题了。
樊浩梅仍旧低着头踱步。
李善舫却微昂着头,瞥见了黑漆的长空之上,有那么一两颗闪耀的星星。
是不是这就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呢?
樊浩梅和李善舫搜索枯肠,终于想到了要给对方说的话,几乎是同时开的腔。
李善舫失笑道:
“你要说什么?先说吧!”
“没有什么。”樊浩梅尴尬地回应:“我都已经把要说的话忘掉了,还是你先说吧!”
“我想问你,从前到过和平饭店没有?”
“和平饭店?从前那儿是富贵人家的消闲去处,我怎么会有机会去。”
“我们这就上和平饭店去喝杯酒,听他们的老人爵士乐队演奏,好下好?”李善舫问。
“好哇!”这是樊浩梅非常直接的反应。
巴平饭店名满江湖,是旧上海一个代表高层社会生活的销金窝,有它传奇性和历史性的魅力。
谁到了上海,不去外滩走走?
谁到了上海,不想上和平饭店坐一坐?
可是,外滩是人人可走的地方,和平饭店却不是人人可坐的场所。
樊浩梅一时间没有想到这么细远,就兴奋地表示了她的意愿,叫自己不禁在回心一想时,带上几分难为情,便道:
“还是不要去了。”
“为什么?”
樊浩梅本来想答:
“那不是我和你该一起出现的场跋。”
可是,这样回答会无私显见私,为什么会认为和平饭店不该是他俩一起出现的场跋呢?是因为那种情景只为有影皆双的有情人而设吗?
于是樊浩梅回答:
“太晚了吧!要回去了。”
“明天不必上班,不用早起呢!”李善舫无疑是兴致勃勃的。
樊浩梅正不知如何回应时,耳畔忽然哗啦的一声,竟下起大雨来。
雨一下,身边的人起哄,就显得乱嘈嘈的,争相走避。
“怎么下雨了?”樊浩梅说:“不是已经过了梅雨季节了吗?”
“不成了,雨越下越大了。”
李善舫抓起樊浩梅的手,就跟着人群从江的一边走过马路,找有瓦遮头的地方。
“跟着我来。”
李善舫拖着樊浩梅一直挤到一幢古老的建筑物门口,李善舫说:
 ... -->>
从前一江之隔,只有西边是繁华文明的代表,在浦东长大的樊浩梅,太知道贫乏穷困的模样儿了。
谁会想到今日的浦东外貌,可以媲美任何一个海外的大埠,包括香港在内。
十年人事几番新。
上海的这番新是太出人意表,意味着外头世界能做到的事,上海也一样能赶得上,甚或赶过头去。
樊浩梅心底的感慨与兴奋都已冲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畴,正为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前景而发出衷诚的欢呼和喝采声了。
这天,樊浩梅接到了李善舫的通知,与他一起晚饭。
约好了在酒店的大堂等候,上了车,李善舫就兴致勃勃地说:
“阿梅,你拿个主意,我们到哪儿去吃顿地道的上海晚饭?”
“我?”樊浩梅有点不知所措。
“对,你还记得有哪些老的馆子,值得我们去光顾?”
“就是记得也不管用,这几天我到熟悉的各区逛了一圈,全都变得陌生了。”樊浩梅回转头来,指着刚经过的一个路口,慌忙道:“从前在这街口转进去,有几条小巷,就有两三家老店,烧的小菜好吃极了,可是呀,现今连小巷都没有了,几条小巷连接成一条街,盖了与天争高的商厦来呢!”
李善舫凝视着指手划脚、神情兴奋的樊浩梅,发现在她已有皱纹的脸庞上竟浮现着一份童真。
樊浩梅令他又想起了柳信之。
李善舫心想,眼前的这个女人原来有一份难以拒抗的魅力,就是往往能轻而易举、顺理成章地把人带进时光隧道,重拾年轻的情怀,重临旧时的情景。
结果,司机把他们带到一家上海菜的小陛子门口,让他们去享受一顿不必说应酬话,不必边吃饭边动脑筋的舒服晚饭。
不约而同地,李善舫和樊浩梅都呼噜呼噜地灌上了三大碗酸辣汤。
李善舫说:
“这汤呀,真是地道的,那味儿比香港的就不一样。”
“嗯。”樊浩梅回应:“我在香港挺少上馆子,要吃上海菜,都是自己动手烧,告诉你,家宝就能烧比这更棒的酸辣汤。”
“是不是名师门下出高徒?”
樊浩梅笑道:
“多谢夸赞,将来有机会,我们母子俩上场为你烧一顿好吃的。”
“一言为定,回去就作这样的安排。”
“你好急躁!”
“该做的好事还拖拉着不做,说不过去吧!”
“成,为你烧一顿好饭,作为回报你带我回上海来。”
“找到你的亲人,高兴吗?”
樊浩梅点头,道:
“我跟我姨母夫家的侄儿提起房子迁拆的事,他们都说,既是姨母留给我的,就由我全权作主,他们毫无意见。看来,我这几位亲人都活得比我更丰衣足食呢,全在静安区购下房子自住了,不会再在我香港那破房子身上打什么主意了。”
“你呢?愿意出让它吗?还是仍有不舍?”
“是仍有不舍。”樊浩梅道。
“为你个人,就一辈子住在威灵顿街这旧唐楼也是可以的,但你得为下一代着想。”
李善舫这么一说,樊浩梅的神色就不怎么样了。
“是我的建议不对劲?”李善舫问。
“不,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方明已自立门户,无须我对她照顾了,家宝则早晚会搬出去的,他也有点本事成家烈,只余方力和我母子二人,住哪儿不都一样,那又何必要弃旧从新呢?”
“就是为了方力,你才要另搬过一处新的居所。”
“为什么?方力的智能连人性的基本虚荣感也不会感受得到呢,何必多此一举?”
“话不是这么说。”李善舫耐心地向浩梅解释:“房子老了,跟人一样,毛病就多起来,需要人不住照顾。方力有你一日,还可以应付疑难,否则,将他身边的困扰和问题减到最低限度,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忙。现代楼宇的管理大多妥善,不劳业主伤神,你想想,是不是?”
樊浩梅点点头,道:
“多谢你的提点。”
“你慢慢考虑,不必立即决定下来。”
“好的,有了答案,我会尽快告诉你。”
“你打算在上海逗留多少天?”
“你呢?”樊浩梅反问。
“偷得浮生半日闲对我是最大的奖励,能多留在上海一个晚上,已经很开心了,我打算明天就回香港去。”
“我也跟你一样,明天就回去吧!”
“你难得回来一转,就多留几天,到处走走,我是身不由己,香港的业务还是放心不下。”
“你放心不下的是业务,我放心不下的是儿子。”
樊浩梅原本想把方力带着来上海的,只是殷家宝和尤枫都反对,既怕途长路远,方力会出事,也不愿意樊浩梅沿途要照顾方力,反而不能轻松地度假。
尤枫且自告奋勇,在樊浩梅到上海的这几天,悉心地看管方力。
无疑,尤枫是个善良的女孩子,对方力甚有爱心,而且也因为她和殷家宝的感情发展得极度顺利,老早视樊浩梅一家为自己人看待了。
李善舫听樊浩梅这么说,带点幽默地回应:
“原来我和你都是带着心事旅行的人,真是同病相怜。”
樊浩梅笑道:
“能有机会旅行,已是很幸运了。”
对的,李善舫和樊浩梅肩膊上的重担虽不同类型,其实都是一般沉重。
“热爱责任的人生,可能是无法轻松得了。”李善舫说。
“是的。可是,如果放弃责任,人生就肯定痛苦了。”
李善舫骇异地望着樊浩梅,又一次,这个眼前女子让他有种回到从前日子去的感觉。
这种感觉教李善舫情不自禁地说:
“你的这句话,似曾相识。”
“是吗?谁对你说过同样的话了?”
“三十年前,一个叫柳信之的女孩子。”
樊浩梅没有作声,她静待李善舫把话说下去,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果然,李善舫说:
“柳信之是我的中学同学,也是我的邻居,我们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其后我决定要到香港谋生,邀她同行,她拒绝了。”
“为什么?”樊浩梅忍不住懊奇地发问。
“因为她热爱责任。那个时候,她父母年纪很大,老父还有严重的糖尿病,所以她不愿意离开上海。
“就在我去香港前一晚,她对我说:
“‘放弃责任,会令我痛苦一辈子。’”
樊浩梅立即脱口道:
“离开你,难道就不痛苦吗?”
李善舫的眼眶刹那温热,他凝望了樊浩梅一会,才回答:
“你问得实在太好了。当年我孤身到香港时,就伤心了好一段日子。”
“对不起。”樊浩梅知道自己失言了,尴尬得微微低下头去。
“不要紧,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再碰到柳信之的话,怕都认不出她来了。”
樊浩梅问:
“你以后再没有找过她了?”
“没有。”李善舫带点高傲地回应:“见着了,有用吗?”
“你习惯只向前望,不再回顾。”
“可以这么说,这样的人生才有活力。”
樊浩梅点头,表示同意。
李善舫想了想,倒抽一口气,问:
“你在上海有故事吗?”
樊浩梅看了李善舫一眼,道:
“没有。是有点可惜吧?上海这地方适宜有些特别的故事,让人更能牢牢地记挂着她才是。”
“你是到了香港去才认识方亨的?”
樊浩梅点头:
“对,他是广东人。”
“我记得,那个时候,大伙儿在永吉街一带干活,方亨老叫我‘上海佬’,在他们一班广东水客之中,没有多少个是瞧得起我的呢!”
“事实证明他们看走了眼,方亨的际遇跟你是有若云泥了。”
“是的,他娶了一个相当贤慧和能干的妻子。”
李善舫说这句话时,并没有逃避樊浩梅的眼光。
有些时候,在特定环境内对着特定的人物,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一些平日不轻易说出口来的话。
樊浩梅初听,不以为意。
再翻心一想,她的脸泛红了。
那种烫热的感觉,让她体会到难为情的滋味,原来是既狼狈又享受的。
对李善舫的这个评论,樊浩梅只可能报以一个微笑。
一顿晚饭无疑是在畅快而又别饶意思的情绪之下吃罢的。
走出街头时,才不过是七点多。
“我们在香港,从不会这么早就吃完晚饭的。”李善舫说。
“以前在上海我们吃完饭,总爱跑到江畔去散步。”樊浩梅说。
“对呀,是有这种习惯,也许三十多年前,我们都在某一个晚上,在黄浦江畔散步时碰过面。”
樊浩梅笑了:
“也许是吧!难怪老觉得你面熟。”
这么一说,惹得李善舫哈哈大笑起来,道:
“我们这就到江畔去走一圈,好不好?”
入夜的黄浦江畔,仍然是闹哄哄的。
抱着李善舫和樊浩梅同样心情到这儿来散步的男男女女着实不少。
樊浩梅在江畔的行人路上忽然轻松地转了一个身,兴奋地说:
“从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怎么不是这个样子的?”
“从前能骑脚踏车呢,我就曾在这儿骑脚踏车,一个不小心把一位姑娘碰跌在地上,她的男友心疼极了,狠狠的把我臭骂一顿。”
李善舫说:
“说不定当年在此臭骂你的人就是我。”
“你有那么凶吗?”
“有。在女人面前要充当护花使者的男人,总要威风八面的,是不是?”
樊浩梅和李善舫相处以来,从没有试过如此轻松。“
在按摩房内,他们的身分是主仆,立在江畔的桥头上,却是一对同游旧地的同乡朋友。
身份的转易和环境的影响,会一下子改变了两个人的心情。
当樊浩梅和李善舫都意识到这种自然却又是突然的转变时,他们不期然地变得缄默了。
樊浩梅一向心平如镜,刹那的心头牵动所引致的涟漪,发放着一股热能,让她感觉到浑身的血在微微温烫。
这段大概只有两三分钟的缄默过程,竟能容纳着李善舫和樊浩梅奔腾澎湃的思潮,他们想得很多、很远、很乱、很杂,却又很美好、很舒服。
大家都明白再沉溺在这股复杂而带点浪漫的思潮之中,是危险的。
于是不约而同地赶紧打破这迷情的局面。
樊浩梅抱紧了双臂,准备张口说话,李善舫已经先发制人,问:“冷吗?”
这么简单的问题说出口来,也是好的,最低限度打断了二人的思潮,把自己硬拉回现实环境里来。
“不,一点点风,令人凉快。”
“嗯。”“你呢?”
“还好。”
两人对望了一眼,微微笑,可再想不到其他的话题了。
樊浩梅仍旧低着头踱步。
李善舫却微昂着头,瞥见了黑漆的长空之上,有那么一两颗闪耀的星星。
是不是这就叫此时无声胜有声呢?
樊浩梅和李善舫搜索枯肠,终于想到了要给对方说的话,几乎是同时开的腔。
李善舫失笑道:
“你要说什么?先说吧!”
“没有什么。”樊浩梅尴尬地回应:“我都已经把要说的话忘掉了,还是你先说吧!”
“我想问你,从前到过和平饭店没有?”
“和平饭店?从前那儿是富贵人家的消闲去处,我怎么会有机会去。”
“我们这就上和平饭店去喝杯酒,听他们的老人爵士乐队演奏,好下好?”李善舫问。
“好哇!”这是樊浩梅非常直接的反应。
巴平饭店名满江湖,是旧上海一个代表高层社会生活的销金窝,有它传奇性和历史性的魅力。
谁到了上海,不去外滩走走?
谁到了上海,不想上和平饭店坐一坐?
可是,外滩是人人可走的地方,和平饭店却不是人人可坐的场所。
樊浩梅一时间没有想到这么细远,就兴奋地表示了她的意愿,叫自己不禁在回心一想时,带上几分难为情,便道:
“还是不要去了。”
“为什么?”
樊浩梅本来想答:
“那不是我和你该一起出现的场跋。”
可是,这样回答会无私显见私,为什么会认为和平饭店不该是他俩一起出现的场跋呢?是因为那种情景只为有影皆双的有情人而设吗?
于是樊浩梅回答:
“太晚了吧!要回去了。”
“明天不必上班,不用早起呢!”李善舫无疑是兴致勃勃的。
樊浩梅正不知如何回应时,耳畔忽然哗啦的一声,竟下起大雨来。
雨一下,身边的人起哄,就显得乱嘈嘈的,争相走避。
“怎么下雨了?”樊浩梅说:“不是已经过了梅雨季节了吗?”
“不成了,雨越下越大了。”
李善舫抓起樊浩梅的手,就跟着人群从江的一边走过马路,找有瓦遮头的地方。
“跟着我来。”
李善舫拖着樊浩梅一直挤到一幢古老的建筑物门口,李善舫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