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混在东汉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谈完了正事,卢氏起身告辞,临走前,她又停住了脚步,犹豫了片刻,转过身对刘修说道:“大人,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和王师兄说点事。”
“没问题,没问题,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刘修连忙叫过郝昭,让他带着卢氏去找王稚。王稚不太习惯官署,只要不是行军,刘修的安全没什么问题的时候,他就一个人住在离刘修不远的地方,静坐练气,潜心修行。
刘修回到内室,正在收拾案上笔墨的风雪瞅了他一眼,撇了撇c混:“大人心动了。”
“什么?”刘修一时没明白过来。
“我说大人心动了。”风雪提高了声音,竖起一根手指头,指了指刘修的腰,刘修低头一看,顿时满脸通红,一边遮掩一边吱吱唔唔的说道:“别瞎说,我这是尿憋的。”
“谁信你谁是傻子。”风雪扭过头,气呼呼的出去了。
“哼,这丫头,怎么一点俘虏的自觉性也没有。”刘修自我解嘲的嘀咕道:“都是槐纵那死鬼给惯的,别惹急了老子,否则老子拿你泄火可别怪我。”
“你敢!”风雪从门外探进头来,瞪了他一眼,又飞快的把头缩了回去。
“风雪姑娘,你怎么了?”郝昭从外面走了进来,见风雪满面红晕,有些诧异的说道:“是不是里面的火升得太大了,热?”
“是你家大人的心里火大,不是屋里的火大。”风雪抢白道,将抹布扔到郝昭的手上,提着裙角跑了。郝昭一头雾水,拿着抹布走了进来,看看屋里的火塘,又看看刘修。“大人,风雪姑娘这是怎么了?”
“别管她!女人的心思猜不透的,猜也白猜。”刘修头也不抬,一边在案上翻着,一边问道:“大城塞的城防图呢,找到没有?”
“找到了。”郝昭转身从角落里的一个柜子里拿出一张帛图,递到刘修面前,低声说道:“我没敢放在案上。”
刘修眼睛一转,会意的点了点头:“嗯,你做得很对。”
郝昭羞涩的笑了。他和张飞原来是刘修身边的近shi兼书佐,负责相关的文档的保管和处理。这段时间张飞开始率领刘修从各营挑出来的一些亲卫,大部分时间不在刘修身边,风雪来了之后,很自然的代替了张飞的角色。张飞不觉得有什么,在他看来,风雪上一次做俘虏的时候就是刘修的贴身shi女,现在不过是历史的重演,没什么奇怪的。郝昭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风雪就是俘虏,哪怕她和大人再亲近,那也是俘虏,总有一天还会回到草原上去,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她看到的,所以他总是很有意无意的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又不让风雪发觉他的举动。
他担心的只是刘修的态度,现在刘修肯定了他的做法,他非常高兴。
“大人,刚才卢夫人说随她一起来的那个荀攸是颍川荀家的人。”郝昭提醒道“夫人说他颇有些见地,不是那些假名士能比的。”
“谁?”刘修诧异的抬起头:“荀家的荀攸?”
郝昭点点头。
刘修放下手中的笔,想起了那个跟在田晏身后的年轻人。他本来以为是田晏身边的书佐什么的,想不到居然是荀攸这个大名人。他怎么跑到并州来了?见面的时候,他没有主动上前来打招呼,看样子不是来投奔自己的,难道又是和陈谌一样来投奔袁绍的?不错,荀家和陈家的关系非常近,据刘修得到的消息,四长之一的荀淑虽然比陈寔年长,但是他的成名却比陈寔晚,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是受到了陈寔的提携才出名的,荀攸这么做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陈谌那样的名士他可以置若罔闻,荀攸这样的人物如果失之交臂的话,那就有些可惜了。荀家名声不小,可是真正有才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荀攸,另一个就是被何yong称之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当然了,那娃现在还小,没几个人知道。
其实刘修不知道,不仅荀彧现在没什么名声,荀攸现在也没什么名声。荀攸的父亲死得早,连入仕都没来得及,当然更谈不上成名。荀攸由祖父荀昙抚养,十三岁的时候,荀昙也死了,他又跟着叔父荀衢生活。他不喜欢经学,在人才辈出、名士如云的颍川并没有什么名声,荀衢虽然也为他造了不少势,但是他不喜欢与人辩论,沉默寡言,一直没有成为名士。
陈谌知道荀家有这么个年轻人,但是从来没有和荀攸说过话,当袁绍问起的时候,他想了半天才说,不错,是有这么一个人,八俊之一的荀昙的孙子,不过没什么名气,学问也很一般。
袁绍听了这话,热情去了一半,他让人把荀攸请了进来,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就让人带着荀攸去休息。荀攸问起前两天的青盐泽之战,袁绍也没什么兴趣,敷衍了两句就结束了。
荀攸没有再问,客客气气的退了出来,站在袁绍的大帐外,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非常失望。他千里迢迢的赶到草原上来,就是想看看名满天下的袁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袁绍的眼里显然没有他。他捏了捏怀里的信,那是何yong为他写的推荐信,可是他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拿出来了。
旁边几个士卒加起了支架,将一只刚宰好的羊架了上去,一个年轻的士卒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敲打着燧石,火镰和燧石相撞,碰出一个个火星,火星落在木材上,被风一吹就灭了,好半天也没打燃,旁边的士卒骂骂咧咧的叫了起来,年轻的士卒急得一头的汗。
“用这个吧。”荀攸把怀里的帛书递过去。
那士卒憨厚的一笑,连忙说道:“多谢先生,这么贵重的东西用来引火,实在太可惜了。”
“不可惜。”荀攸蹲下身子,先把信揉成一团,然后从士卒手中接过火镰和燧石,用力敲了两下,火星落到丝帛上,很快冒出了火苗。
“着了,着了。”那士卒欣喜的叫道:“多谢先生。”
“不客气。”荀攸直起身来,拍了拍衣摆,转身出了大营。沿着营垒间的通道,他背着手,慢慢的向前走着,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塞楼上。
风吹得更紧,荀攸眯起了眼睛,看着远处被风吹得雾蒙蒙的草原,心里冷得和冰一样。
“荀公达?”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荀攸回过头,见一个身披腥红大氅的年轻人站在城墙边,笑盈盈的看着他。荀攸很快认了出来,这就是长水校尉刘修。
“正是在下。”荀攸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正准备说话,刘修看了看天色,解开自己的大氅,不由分说的披到荀攸的身上,又为他寄好缨带,然后轻轻的拍了一下,笑道:“一看你这样子就知道刚从洛阳来,还不知道北疆的风又干又冷,像刀子一样能割人。这么吹下去,你会受凉的。”
大氅很厚实,而且很温暖,荀攸冰凉的身子一下子感受到了明显的暖意。他看看刘修:“大人把大氅给了我,你怎么办?”
“我没事。”刘修双手扶着城墙,看着远处模糊不清的地平线:“我在军中呆得久了,抗冻一些。”他顿了顿,转过头问道:“到并州来了几日,有什么感受?”
刘修说话的时候,荀攸一直在观察刘修,刘修说得不错,他的确比较抗冻,大氅给了他,他只穿着赭红色的战袍,迎着强劲的寒风,却没有一丝寒意,鬓边两缕头发被风吹得狂舞,他的脸色却依然红润,似乎一团火,散发着看不见的热量。
“并州山多,林多,草原多,水少,耕地少。”荀攸微微一笑:“不适合农耕,财力不足,要想凭自身的力量守住,实在不易。”
刘修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一挑,用鼓励的口wěn说道:“嗯,还有呢?”
荀攸有些不高兴,刘修和他其实差不多大,但是他的口气却是居高临下的,虽然不像袁绍那么明显,但是荀攸还是能感觉得到。他有些怏怏,伸手去解大氅的系带,准备把大氅还给刘修,径自离开。
“没关系,你穿着吧。”刘修按住了他的手,略显粗糙的手心传递出的热量让荀攸一愣。“以前读过有关并州的文章吗?”
荀攸笑笑,谦虚中带着些许傲气:“读过一些,不多。”
“沿途所见,与书中所得,相较如何?”
荀攸脸上的笑容随即变得有些不自然,他是聪明人,当然知道刘修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意有所指。
“孟子说,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刘修指了指东面莽莽群山“这句话耳熟能详,可谓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但是有几个人真的登上了泰山看天下?”刘修笑眯眯的问荀攸:“你登过泰山吗?”
荀攸摇摇头。
“有机会登登恒山吧。”刘修哈哈一笑:“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武士死读书,会成像赵括那样纸上读兵的将军,文士死读书,会成为清谈误国的书呆子,都不可取。”
“大人,武人也... -->>
谈完了正事,卢氏起身告辞,临走前,她又停住了脚步,犹豫了片刻,转过身对刘修说道:“大人,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和王师兄说点事。”
“没问题,没问题,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刘修连忙叫过郝昭,让他带着卢氏去找王稚。王稚不太习惯官署,只要不是行军,刘修的安全没什么问题的时候,他就一个人住在离刘修不远的地方,静坐练气,潜心修行。
刘修回到内室,正在收拾案上笔墨的风雪瞅了他一眼,撇了撇c混:“大人心动了。”
“什么?”刘修一时没明白过来。
“我说大人心动了。”风雪提高了声音,竖起一根手指头,指了指刘修的腰,刘修低头一看,顿时满脸通红,一边遮掩一边吱吱唔唔的说道:“别瞎说,我这是尿憋的。”
“谁信你谁是傻子。”风雪扭过头,气呼呼的出去了。
“哼,这丫头,怎么一点俘虏的自觉性也没有。”刘修自我解嘲的嘀咕道:“都是槐纵那死鬼给惯的,别惹急了老子,否则老子拿你泄火可别怪我。”
“你敢!”风雪从门外探进头来,瞪了他一眼,又飞快的把头缩了回去。
“风雪姑娘,你怎么了?”郝昭从外面走了进来,见风雪满面红晕,有些诧异的说道:“是不是里面的火升得太大了,热?”
“是你家大人的心里火大,不是屋里的火大。”风雪抢白道,将抹布扔到郝昭的手上,提着裙角跑了。郝昭一头雾水,拿着抹布走了进来,看看屋里的火塘,又看看刘修。“大人,风雪姑娘这是怎么了?”
“别管她!女人的心思猜不透的,猜也白猜。”刘修头也不抬,一边在案上翻着,一边问道:“大城塞的城防图呢,找到没有?”
“找到了。”郝昭转身从角落里的一个柜子里拿出一张帛图,递到刘修面前,低声说道:“我没敢放在案上。”
刘修眼睛一转,会意的点了点头:“嗯,你做得很对。”
郝昭羞涩的笑了。他和张飞原来是刘修身边的近shi兼书佐,负责相关的文档的保管和处理。这段时间张飞开始率领刘修从各营挑出来的一些亲卫,大部分时间不在刘修身边,风雪来了之后,很自然的代替了张飞的角色。张飞不觉得有什么,在他看来,风雪上一次做俘虏的时候就是刘修的贴身shi女,现在不过是历史的重演,没什么奇怪的。郝昭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风雪就是俘虏,哪怕她和大人再亲近,那也是俘虏,总有一天还会回到草原上去,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她看到的,所以他总是很有意无意的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又不让风雪发觉他的举动。
他担心的只是刘修的态度,现在刘修肯定了他的做法,他非常高兴。
“大人,刚才卢夫人说随她一起来的那个荀攸是颍川荀家的人。”郝昭提醒道“夫人说他颇有些见地,不是那些假名士能比的。”
“谁?”刘修诧异的抬起头:“荀家的荀攸?”
郝昭点点头。
刘修放下手中的笔,想起了那个跟在田晏身后的年轻人。他本来以为是田晏身边的书佐什么的,想不到居然是荀攸这个大名人。他怎么跑到并州来了?见面的时候,他没有主动上前来打招呼,看样子不是来投奔自己的,难道又是和陈谌一样来投奔袁绍的?不错,荀家和陈家的关系非常近,据刘修得到的消息,四长之一的荀淑虽然比陈寔年长,但是他的成名却比陈寔晚,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是受到了陈寔的提携才出名的,荀攸这么做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陈谌那样的名士他可以置若罔闻,荀攸这样的人物如果失之交臂的话,那就有些可惜了。荀家名声不小,可是真正有才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荀攸,另一个就是被何yong称之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当然了,那娃现在还小,没几个人知道。
其实刘修不知道,不仅荀彧现在没什么名声,荀攸现在也没什么名声。荀攸的父亲死得早,连入仕都没来得及,当然更谈不上成名。荀攸由祖父荀昙抚养,十三岁的时候,荀昙也死了,他又跟着叔父荀衢生活。他不喜欢经学,在人才辈出、名士如云的颍川并没有什么名声,荀衢虽然也为他造了不少势,但是他不喜欢与人辩论,沉默寡言,一直没有成为名士。
陈谌知道荀家有这么个年轻人,但是从来没有和荀攸说过话,当袁绍问起的时候,他想了半天才说,不错,是有这么一个人,八俊之一的荀昙的孙子,不过没什么名气,学问也很一般。
袁绍听了这话,热情去了一半,他让人把荀攸请了进来,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就让人带着荀攸去休息。荀攸问起前两天的青盐泽之战,袁绍也没什么兴趣,敷衍了两句就结束了。
荀攸没有再问,客客气气的退了出来,站在袁绍的大帐外,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非常失望。他千里迢迢的赶到草原上来,就是想看看名满天下的袁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是袁绍的眼里显然没有他。他捏了捏怀里的信,那是何yong为他写的推荐信,可是他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拿出来了。
旁边几个士卒加起了支架,将一只刚宰好的羊架了上去,一个年轻的士卒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敲打着燧石,火镰和燧石相撞,碰出一个个火星,火星落在木材上,被风一吹就灭了,好半天也没打燃,旁边的士卒骂骂咧咧的叫了起来,年轻的士卒急得一头的汗。
“用这个吧。”荀攸把怀里的帛书递过去。
那士卒憨厚的一笑,连忙说道:“多谢先生,这么贵重的东西用来引火,实在太可惜了。”
“不可惜。”荀攸蹲下身子,先把信揉成一团,然后从士卒手中接过火镰和燧石,用力敲了两下,火星落到丝帛上,很快冒出了火苗。
“着了,着了。”那士卒欣喜的叫道:“多谢先生。”
“不客气。”荀攸直起身来,拍了拍衣摆,转身出了大营。沿着营垒间的通道,他背着手,慢慢的向前走着,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塞楼上。
风吹得更紧,荀攸眯起了眼睛,看着远处被风吹得雾蒙蒙的草原,心里冷得和冰一样。
“荀公达?”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荀攸回过头,见一个身披腥红大氅的年轻人站在城墙边,笑盈盈的看着他。荀攸很快认了出来,这就是长水校尉刘修。
“正是在下。”荀攸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正准备说话,刘修看了看天色,解开自己的大氅,不由分说的披到荀攸的身上,又为他寄好缨带,然后轻轻的拍了一下,笑道:“一看你这样子就知道刚从洛阳来,还不知道北疆的风又干又冷,像刀子一样能割人。这么吹下去,你会受凉的。”
大氅很厚实,而且很温暖,荀攸冰凉的身子一下子感受到了明显的暖意。他看看刘修:“大人把大氅给了我,你怎么办?”
“我没事。”刘修双手扶着城墙,看着远处模糊不清的地平线:“我在军中呆得久了,抗冻一些。”他顿了顿,转过头问道:“到并州来了几日,有什么感受?”
刘修说话的时候,荀攸一直在观察刘修,刘修说得不错,他的确比较抗冻,大氅给了他,他只穿着赭红色的战袍,迎着强劲的寒风,却没有一丝寒意,鬓边两缕头发被风吹得狂舞,他的脸色却依然红润,似乎一团火,散发着看不见的热量。
“并州山多,林多,草原多,水少,耕地少。”荀攸微微一笑:“不适合农耕,财力不足,要想凭自身的力量守住,实在不易。”
刘修转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一挑,用鼓励的口wěn说道:“嗯,还有呢?”
荀攸有些不高兴,刘修和他其实差不多大,但是他的口气却是居高临下的,虽然不像袁绍那么明显,但是荀攸还是能感觉得到。他有些怏怏,伸手去解大氅的系带,准备把大氅还给刘修,径自离开。
“没关系,你穿着吧。”刘修按住了他的手,略显粗糙的手心传递出的热量让荀攸一愣。“以前读过有关并州的文章吗?”
荀攸笑笑,谦虚中带着些许傲气:“读过一些,不多。”
“沿途所见,与书中所得,相较如何?”
荀攸脸上的笑容随即变得有些不自然,他是聪明人,当然知道刘修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意有所指。
“孟子说,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刘修指了指东面莽莽群山“这句话耳熟能详,可谓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但是有几个人真的登上了泰山看天下?”刘修笑眯眯的问荀攸:“你登过泰山吗?”
荀攸摇摇头。
“有机会登登恒山吧。”刘修哈哈一笑:“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武士死读书,会成像赵括那样纸上读兵的将军,文士死读书,会成为清谈误国的书呆子,都不可取。”
“大人,武人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