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蒲公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伙儿陆续散去以后,昭阗跟随鲍福到家里坐了一会儿。两人你吹我捧,又把刚才表演的“双簧”戏回味了一遍,都觉得珠联璧合。
这时,一个小伙子进来传话:“昭珙大爷请鲍福大叔到那边谈话。”
顿时,两人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萎靡不振了。通过共同分析,认为鲍福此去肯定跟西成老汉的事儿有关。想是昭珙听到风声后开始阻挡了。
“真是岂有此理!”昭阗首先发怒道“总不能好事儿全归你一家子吧,孩子当兵、上学都让你占了,你二叔就沾这么丁点儿大的便宜,你就受不了啦?再说了,家里要是没有这么多的人给你支撑着,就凭你鲍昭珙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办不了那么多的事儿啊!就算上面有孙友军保护着你,可那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谁不知道冯家那边儿也出了一个副省级,副省级又怎么了?他的兄弟们不是照样在家里挨饿受冻吗?”
“二哥,你先别急。”很显然,鲍福现在义无返顾地跟昭阗站在一个行列里了“今天不是他找我吗?好,我给他来个打开窗户说亮的。什么大哥啊,你们根儿上近那是你们家的事儿,与我无关。对我来说,你们都一样。这件儿事儿我不参与便罢,既然参与了就得说出个青红皂白。霍组长不替咱说话,自然有他的顾虑,咱没法强求人家;你鲍昭珙要是胳膊肘儿朝外拐,咱得好好地说道说道。”
昭阗知道鲍福一贯重情好义,也劝说道:“你也先别急,看情况再说。”
前面说过,这芦花村共有三个大姓氏:鲍、冯、文。鲍氏人口最多,约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队和五、六队的一小部分;冯氏全部分布在五、六队;文氏全部分布在七、八队。另外还有几个杂姓,人数不多,各队皆有。
谁都知道,农村的事情比之城市,自有许多复杂之处。譬如城市里的干部职工一旦违反了有关的规章制度,轻则给予纪律处分,重则开除工职。一位把铁饭碗看得比生命都宝贵的国家工作人员是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的。然而对于农村社员来说,就大不相同了,一旦某件事触动了他的个人利益,除了追究刑事责任令他震惊外,似乎再没有多少更令他可怕的情形了。尽管当时公社和大队两级政府又为一些不法分子开设了一个“学习班”从某种程度上完善了当时的约束机制,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农村社员的守法意识。当然,这种状况的存在自有它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本书不想从理论的角度去探讨这一社会现象,只想通过描述这一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从而为社会学家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这芦花村就是当时农村问题的一个特殊案例。从表面上看,全村的政治命脉分别由三个姓氏的三个代表人物共同掌管,村庄形成了三权鼎立的政治格局。实际上真正决定村庄政治命运的还是鲍氏家族,而在鲍氏家族中享有绝对权力的只有鲍昭珙一人。
鲍昭珙,五十五岁,中等个头,肥胖,少言寡语,粗识文墨,衣着简朴。此人早期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两次负伤,中途因与组织失去联系,被迫落伍。与他同时参加革命,曾经结为生死弟兄的战友孙友军同志现为本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战争年代,鲍昭珙曾冒死救过孙部长的性命。解放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
大约从芦花村成立党支部那天起,鲍昭珙就开始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文圭汝长期做他的搭档,任副书记。冯保才任会计。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群众见面最多的就是文圭汝。几乎过不了几天,人们就会在一个庞大的会场上看到台上那张让人望而生畏的面孔,尽管这个老头儿一生都念念不忘“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水平高,他通常讲起话来,一口水不喝,能够从午饭后坚持到晚上点灯。
与其相反,鲍昭珙很少在台上露面。在人们的记忆中,几十年来他总共在台上讲了不超过十句话,并且很少有人看见他笑过。
这一对性格迥异的老搭档有一点给人的感觉是相同的,那就是畏惧感。与文圭汝相比,鲍昭珙似乎又多了一层神秘感。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譬如,文圭汝别看他一贯气势汹汹,群众对他敢怒而不敢言,背地里人们却总是对他说三道四,骂不绝口;然而鲍昭珙就不同了,人们不仅对他怕在当面,而且私下里也很少敢言语冒犯,似乎他的眼睛生得遍地都是。家庭纠纷本来是清官都头疼的事情,鲍昭珙更不可能投入太大的精力去处理一些婆婆妈妈的事儿,可是不管双方怎样剑拔弩张,杀气逼人,他只有往那里一坐,半句话不说,双方就得立刻偃旗息鼓。
不仅村里人是这样高看他,就是公社干部都得让他三分。别的不说,单说开会吧,书记每次在正式讲话之前通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一句:“鲍昭珙同志到了吗?”如果大家还没有目睹他的尊容,书记会下令“再等一下”据说鲍昭珙每次到县里开会,散会后,县委书记和县革委主任还会单独请他小斟一番。这种不正常状况的存在,使人不言而喻地将他跟省里的那位高级领导联系在了一起。然而没有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听到他提到孙部长一个字,就连最了解他底细的人也透露,他没有私下里托孙部长办过一件事儿。
鲍福刚出家门的时候,着实激动了一阵子。当时他真准备踏入这个面北朝南的黑漆大门后,给这个芦花村的头面人物来个一分高低,好让大家看看我鲍福究竟是何许人也!然而一路走来,思前想后,又觉得鲍昭珙并不是什么大恶之人,他平常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十恶不赦之处。他不过脸面古板了一些,让人难以接近罢了。他今天喊我来也未必有教训我的意思。究竟喊我来干什么?难道真是为了西成二大爷的事儿?如果那样,让昭阗一块过来听听有什么不可?反正都是自家人。把我一个人叫来反倒让昭阗胡乱猜疑。鲍福越想越感到事情非同寻常,刚才的那股无名之火不觉一扫而尽。
正想着,已经走到大门前了。他正想敲门,却发现大门是半开着的,于是推门进去。当走到影壁前正准备向里面打一声招呼时,忽然听到正厅里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他很快就判断出是瘸二大娘母子的声音。为了躲避是非,他只好在影壁前暂停一时。
这瘸二大娘母子俩也够苦的,二大娘腿脚不好使唤,而且又上了年纪,整天守着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儿子叫二娃,虽然二十多岁了,却一点儿不知道过日子,眼看着同龄人都抱上了孩子,他仍是光棍一条。更可气的是,二娃不仅不好好干活,还经常跟母亲怄气,更何况那做母亲的也并不十分通情达理。于是母子俩偶因一言不慎,便挥拳舞棍,杀声震天,以至于搅得四邻苦不堪言。一旦闹得胜负难分,曲直不定时,母亲就会拽着儿子找大队评理。毋庸置疑,此时母子俩又是因纠纷而来。
母亲哭诉道:“俺没法过了,有谁听说过儿子打娘的?俺这个有人生无人管、丧尽天良的儿子今儿个就踹了我两脚。”
话音刚落,二娃立刻分辨道:“大哥,您不要听他胡说,她这是血口喷人,我哪踹过她两脚?我只踹了她一脚。”
“啊?”鲍昭珙瓮声瓮气地发出这个带有质问口气的字,就再也没有出声。与此同时,八仙桌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子。
片刻,只听二娃胆怯地说:“大哥,我这就跟娘一块走,以后再不生气了。”
鲍福听了,捂着嘴笑了一阵儿,很快便听见母子二人出门的脚步声。鲍福急忙闪到影壁的另一侧,让他们走出院子,自己才向正厅走去。
鲍福进了正厅。昭珙仍然像往常一样端坐在八仙桌子东侧的老式圈椅上抽烟,见鲍福进来了,既不打招呼,也不让座,唯一有所反应的是,他一向紧绷着的脸上居然挂了两分笑意。这难得的两分笑意,使鲍福立即联想到两种笑源:第一,方才二大娘母子的言谈使得他发笑;第二,学湘被推荐上大学的事情已定而使他含笑。但细加推测,似乎都不是,因为鲍昭珙此人很少喜形于色。不知为什么,鲍福忽然把他与马短腿联系在了一起。鲍福觉得,马短腿尽管涉身江湖多年,但比起昭珙来,却好斗得多,原因是马短腿虽然善于使坏,但那些坏点子多少也会写在脸上。与马相斗,只要多加留意,就能参透玄机;然而鲍昭珙就不同了,他言行的一般规律是:说话时不带表情,带表情时不说话。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向你传递信息,你都无法准确地判断出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屋里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鲍昭珙发出的“吧嗒吧嗒”的抽烟声。
“大哥,您找我有事儿?”鲍福终于打破闷葫芦,意在提醒昭珙:“我已来到多时了”
昭珙并没有马上回答,仍然“吧嗒吧嗒”地抽烟。又过了良久,他将笨重的身体稍微旋转了一点儿,把烟灰轻轻地弹到烟灰缸里,这才从丹田里挤出几个字来:“学湘的事定了。”
鲍福点点头。他在想,这个老头子今天喊我过来,不会只为了告诉我这一句话吧?昭珙的心思虽然难猜,但是有一点鲍福是知道的:甭管有天大的事儿,你跟他相商,他总有泰山压顶不眨眼的功夫。这阵儿他既然有话要对你说,你就不能着急,着急也没用,因为你着急他却不着急。既然这样,那只有耐心地等待呗。
想到这里,鲍福只好无聊地环顾一下四周,看看屋里这几天有没有发生变化,结果发现一切如旧:当门的桌椅仍然是规规矩矩地摆放着,中堂的**像仍然是端端正正地悬挂着。
“我今天让你过来,”昭珙仿佛觉得屋里的气氛已经冷淡到了极点,该有所回升了,这才把吸剩的一点烟蒂使劲地摁在烟灰缸里“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跟我商量?只有你老子挨斗的时候你跟我商量,五六年了,你啥事儿跟我商量过?鲍福不知道是受宠若惊,还是心存好奇,他两眼直直地望着昭珙,希望他立即说出要商量什么?
“老头子。”昭珙的老婆杨氏在影壁那边大声叫了一句,便一步步朝正厅走来“刚才我在街上遇到了文圭汝,他叫我给你捎个话,吃过晚饭,你们开会。”一眼看到了鲍福,又热情地招呼道:“鲍福兄弟啥时候过来的,晚上一块吃饭吧。”
鲍福微微欠身,含笑道:“不啦,嫂子。”
“没看到正在商量事儿吗?还不快出去?”昭珙的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杨氏没敢再多看老头子一眼,吓得抬起那双小脚,极不灵便地走了。
“事情是这样的,学湘被保送的是华北政法学院。据有关人士推测,毕业后极有可能被分配到城市工作,当然以后就不再是农村户口了。”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又露出一丝笑意。
“这是好事儿嘛!是不是需要我帮忙?缺少路费?买衣服需要钱?你放心,大哥,只要能用得着我,我帮忙就是了。”鲍福一口气说了这番话,完全不是为了昭珙。任凭你高高在上,他鲍福是从不会另眼相看的,鲍福从苦里熬到这一步,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势利小人,他听了这个消息后,感到激动的理由只有一个:他跟学湘很合得来。
昭珙摇摇头。
&nbs... -->>
大伙儿陆续散去以后,昭阗跟随鲍福到家里坐了一会儿。两人你吹我捧,又把刚才表演的“双簧”戏回味了一遍,都觉得珠联璧合。
这时,一个小伙子进来传话:“昭珙大爷请鲍福大叔到那边谈话。”
顿时,两人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萎靡不振了。通过共同分析,认为鲍福此去肯定跟西成老汉的事儿有关。想是昭珙听到风声后开始阻挡了。
“真是岂有此理!”昭阗首先发怒道“总不能好事儿全归你一家子吧,孩子当兵、上学都让你占了,你二叔就沾这么丁点儿大的便宜,你就受不了啦?再说了,家里要是没有这么多的人给你支撑着,就凭你鲍昭珙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办不了那么多的事儿啊!就算上面有孙友军保护着你,可那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谁不知道冯家那边儿也出了一个副省级,副省级又怎么了?他的兄弟们不是照样在家里挨饿受冻吗?”
“二哥,你先别急。”很显然,鲍福现在义无返顾地跟昭阗站在一个行列里了“今天不是他找我吗?好,我给他来个打开窗户说亮的。什么大哥啊,你们根儿上近那是你们家的事儿,与我无关。对我来说,你们都一样。这件儿事儿我不参与便罢,既然参与了就得说出个青红皂白。霍组长不替咱说话,自然有他的顾虑,咱没法强求人家;你鲍昭珙要是胳膊肘儿朝外拐,咱得好好地说道说道。”
昭阗知道鲍福一贯重情好义,也劝说道:“你也先别急,看情况再说。”
前面说过,这芦花村共有三个大姓氏:鲍、冯、文。鲍氏人口最多,约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队和五、六队的一小部分;冯氏全部分布在五、六队;文氏全部分布在七、八队。另外还有几个杂姓,人数不多,各队皆有。
谁都知道,农村的事情比之城市,自有许多复杂之处。譬如城市里的干部职工一旦违反了有关的规章制度,轻则给予纪律处分,重则开除工职。一位把铁饭碗看得比生命都宝贵的国家工作人员是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的。然而对于农村社员来说,就大不相同了,一旦某件事触动了他的个人利益,除了追究刑事责任令他震惊外,似乎再没有多少更令他可怕的情形了。尽管当时公社和大队两级政府又为一些不法分子开设了一个“学习班”从某种程度上完善了当时的约束机制,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农村社员的守法意识。当然,这种状况的存在自有它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本书不想从理论的角度去探讨这一社会现象,只想通过描述这一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从而为社会学家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这芦花村就是当时农村问题的一个特殊案例。从表面上看,全村的政治命脉分别由三个姓氏的三个代表人物共同掌管,村庄形成了三权鼎立的政治格局。实际上真正决定村庄政治命运的还是鲍氏家族,而在鲍氏家族中享有绝对权力的只有鲍昭珙一人。
鲍昭珙,五十五岁,中等个头,肥胖,少言寡语,粗识文墨,衣着简朴。此人早期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两次负伤,中途因与组织失去联系,被迫落伍。与他同时参加革命,曾经结为生死弟兄的战友孙友军同志现为本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战争年代,鲍昭珙曾冒死救过孙部长的性命。解放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
大约从芦花村成立党支部那天起,鲍昭珙就开始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文圭汝长期做他的搭档,任副书记。冯保才任会计。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群众见面最多的就是文圭汝。几乎过不了几天,人们就会在一个庞大的会场上看到台上那张让人望而生畏的面孔,尽管这个老头儿一生都念念不忘“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水平高,他通常讲起话来,一口水不喝,能够从午饭后坚持到晚上点灯。
与其相反,鲍昭珙很少在台上露面。在人们的记忆中,几十年来他总共在台上讲了不超过十句话,并且很少有人看见他笑过。
这一对性格迥异的老搭档有一点给人的感觉是相同的,那就是畏惧感。与文圭汝相比,鲍昭珙似乎又多了一层神秘感。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譬如,文圭汝别看他一贯气势汹汹,群众对他敢怒而不敢言,背地里人们却总是对他说三道四,骂不绝口;然而鲍昭珙就不同了,人们不仅对他怕在当面,而且私下里也很少敢言语冒犯,似乎他的眼睛生得遍地都是。家庭纠纷本来是清官都头疼的事情,鲍昭珙更不可能投入太大的精力去处理一些婆婆妈妈的事儿,可是不管双方怎样剑拔弩张,杀气逼人,他只有往那里一坐,半句话不说,双方就得立刻偃旗息鼓。
不仅村里人是这样高看他,就是公社干部都得让他三分。别的不说,单说开会吧,书记每次在正式讲话之前通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一句:“鲍昭珙同志到了吗?”如果大家还没有目睹他的尊容,书记会下令“再等一下”据说鲍昭珙每次到县里开会,散会后,县委书记和县革委主任还会单独请他小斟一番。这种不正常状况的存在,使人不言而喻地将他跟省里的那位高级领导联系在了一起。然而没有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听到他提到孙部长一个字,就连最了解他底细的人也透露,他没有私下里托孙部长办过一件事儿。
鲍福刚出家门的时候,着实激动了一阵子。当时他真准备踏入这个面北朝南的黑漆大门后,给这个芦花村的头面人物来个一分高低,好让大家看看我鲍福究竟是何许人也!然而一路走来,思前想后,又觉得鲍昭珙并不是什么大恶之人,他平常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十恶不赦之处。他不过脸面古板了一些,让人难以接近罢了。他今天喊我来也未必有教训我的意思。究竟喊我来干什么?难道真是为了西成二大爷的事儿?如果那样,让昭阗一块过来听听有什么不可?反正都是自家人。把我一个人叫来反倒让昭阗胡乱猜疑。鲍福越想越感到事情非同寻常,刚才的那股无名之火不觉一扫而尽。
正想着,已经走到大门前了。他正想敲门,却发现大门是半开着的,于是推门进去。当走到影壁前正准备向里面打一声招呼时,忽然听到正厅里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他很快就判断出是瘸二大娘母子的声音。为了躲避是非,他只好在影壁前暂停一时。
这瘸二大娘母子俩也够苦的,二大娘腿脚不好使唤,而且又上了年纪,整天守着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儿子叫二娃,虽然二十多岁了,却一点儿不知道过日子,眼看着同龄人都抱上了孩子,他仍是光棍一条。更可气的是,二娃不仅不好好干活,还经常跟母亲怄气,更何况那做母亲的也并不十分通情达理。于是母子俩偶因一言不慎,便挥拳舞棍,杀声震天,以至于搅得四邻苦不堪言。一旦闹得胜负难分,曲直不定时,母亲就会拽着儿子找大队评理。毋庸置疑,此时母子俩又是因纠纷而来。
母亲哭诉道:“俺没法过了,有谁听说过儿子打娘的?俺这个有人生无人管、丧尽天良的儿子今儿个就踹了我两脚。”
话音刚落,二娃立刻分辨道:“大哥,您不要听他胡说,她这是血口喷人,我哪踹过她两脚?我只踹了她一脚。”
“啊?”鲍昭珙瓮声瓮气地发出这个带有质问口气的字,就再也没有出声。与此同时,八仙桌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子。
片刻,只听二娃胆怯地说:“大哥,我这就跟娘一块走,以后再不生气了。”
鲍福听了,捂着嘴笑了一阵儿,很快便听见母子二人出门的脚步声。鲍福急忙闪到影壁的另一侧,让他们走出院子,自己才向正厅走去。
鲍福进了正厅。昭珙仍然像往常一样端坐在八仙桌子东侧的老式圈椅上抽烟,见鲍福进来了,既不打招呼,也不让座,唯一有所反应的是,他一向紧绷着的脸上居然挂了两分笑意。这难得的两分笑意,使鲍福立即联想到两种笑源:第一,方才二大娘母子的言谈使得他发笑;第二,学湘被推荐上大学的事情已定而使他含笑。但细加推测,似乎都不是,因为鲍昭珙此人很少喜形于色。不知为什么,鲍福忽然把他与马短腿联系在了一起。鲍福觉得,马短腿尽管涉身江湖多年,但比起昭珙来,却好斗得多,原因是马短腿虽然善于使坏,但那些坏点子多少也会写在脸上。与马相斗,只要多加留意,就能参透玄机;然而鲍昭珙就不同了,他言行的一般规律是:说话时不带表情,带表情时不说话。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向你传递信息,你都无法准确地判断出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屋里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鲍昭珙发出的“吧嗒吧嗒”的抽烟声。
“大哥,您找我有事儿?”鲍福终于打破闷葫芦,意在提醒昭珙:“我已来到多时了”
昭珙并没有马上回答,仍然“吧嗒吧嗒”地抽烟。又过了良久,他将笨重的身体稍微旋转了一点儿,把烟灰轻轻地弹到烟灰缸里,这才从丹田里挤出几个字来:“学湘的事定了。”
鲍福点点头。他在想,这个老头子今天喊我过来,不会只为了告诉我这一句话吧?昭珙的心思虽然难猜,但是有一点鲍福是知道的:甭管有天大的事儿,你跟他相商,他总有泰山压顶不眨眼的功夫。这阵儿他既然有话要对你说,你就不能着急,着急也没用,因为你着急他却不着急。既然这样,那只有耐心地等待呗。
想到这里,鲍福只好无聊地环顾一下四周,看看屋里这几天有没有发生变化,结果发现一切如旧:当门的桌椅仍然是规规矩矩地摆放着,中堂的**像仍然是端端正正地悬挂着。
“我今天让你过来,”昭珙仿佛觉得屋里的气氛已经冷淡到了极点,该有所回升了,这才把吸剩的一点烟蒂使劲地摁在烟灰缸里“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跟我商量?只有你老子挨斗的时候你跟我商量,五六年了,你啥事儿跟我商量过?鲍福不知道是受宠若惊,还是心存好奇,他两眼直直地望着昭珙,希望他立即说出要商量什么?
“老头子。”昭珙的老婆杨氏在影壁那边大声叫了一句,便一步步朝正厅走来“刚才我在街上遇到了文圭汝,他叫我给你捎个话,吃过晚饭,你们开会。”一眼看到了鲍福,又热情地招呼道:“鲍福兄弟啥时候过来的,晚上一块吃饭吧。”
鲍福微微欠身,含笑道:“不啦,嫂子。”
“没看到正在商量事儿吗?还不快出去?”昭珙的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杨氏没敢再多看老头子一眼,吓得抬起那双小脚,极不灵便地走了。
“事情是这样的,学湘被保送的是华北政法学院。据有关人士推测,毕业后极有可能被分配到城市工作,当然以后就不再是农村户口了。”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又露出一丝笑意。
“这是好事儿嘛!是不是需要我帮忙?缺少路费?买衣服需要钱?你放心,大哥,只要能用得着我,我帮忙就是了。”鲍福一口气说了这番话,完全不是为了昭珙。任凭你高高在上,他鲍福是从不会另眼相看的,鲍福从苦里熬到这一步,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势利小人,他听了这个消息后,感到激动的理由只有一个:他跟学湘很合得来。
昭珙摇摇头。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