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种植困难,从西汉开始,就只有在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带有小规模种植。
而南北朝传入的是非洲绵,这种棉花产量高,适应力强,也是明代朱元璋进行全国推广的棉花品种。
<div class="contentadv"> 但作为棉花,同样需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四个主要条件。
所以即便传入中国,也依旧没有立即适应。
唐朝就曾经尝试过推广,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种植,可惜失败了,种不活,即便种活了,产量也不高,经济作用不大。
因而大家不明白这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推广才行。
赵骏听到众人的话,笑着摇摇头道:“唐宋时期棉花并未大规模推广开,主要原因是小冰河时期,唐朝中期开始,气候变冷,降雨线南移,北方日益干旱、严寒,使得棉花难以种植。”
“我记得汉龙以前倒是说过,汉末和明末都是因为小冰河时期而灭亡,这小冰河时期是何物?”
吕夷简也来了兴趣,想起了当初赵骏说三易回河的时候提起这事。
赵骏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小冰河时期,随后说道:“唐朝的这次小冰河时期是第三次,第四次要到明朝,也就是说,我们刚好赶上了一个不错的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需要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第四次小冰河时期,这会是我们高速发展的一个机会。”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至少五百年内,大宋各地都会风调雨顺?”
王曾睁大了眼睛。
“想多了。”
赵骏白了他一眼道:“该有的天灾还是会有,只是北方气候没那么冷,北方的农作物产量不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已。”
蔡齐抚须说道:“那这样的话,是否就说明河北、陕西等地方,又能够继续耕作了?”
“是的。”
赵骏点点头:“只要解决了西夏和辽国的威胁,陕西与河北将慢慢恢复。”
现在大宋的情况是,由于关中地区在唐朝开垦过度,导致关中地区接近荒芜,人口非常少。
河北由于跟辽国离得太近,人口大量南下迁移,地方上以军屯为主。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整个陕西加半个甘肃的秦凤路、永兴军路两个路加起来,人口才八百多万,且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关中盆地人数不多。
河北两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加起来,也不过六百多万。
而在唐朝时期,河北有一千多万人。
反观江浙地区,人口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河南、京畿、湖广以及四川人口都在千万以上,黄河以南显然已经成为人口的主要聚集区。
这里面有两个主观原因,一是西夏与辽国边境,民众南迁。二是第三次小冰河时期,北方农作物产量下降。
但宋初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所以要是能解决西夏和辽国的威胁,河北与关中就能够重新修建水利,也不是不能重新开垦出来。
听到赵骏的话,王曾沉吟道:“若是能重新开垦关中与河北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同样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就意味着棉花可以种植了吗?”
王随也问道。
“是的。”
赵骏点点头:“不过还是应该先适应为主。”
吕夷简纳闷道:“为何?”
“之前不是还没有适应黄河流域的种植吗?说明种植也需要一步步来,虽然从南北朝我们就尝试种植,但直到元明时期才推广,也有一定原因的。”
“伱的意思是,你之前说过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是的。”
“那应该要怎么做?”
“棉花种子到了以后,送到广州、海南等地进行试种,再进行全路推广,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年时间。”
赵骏想了想道:“广州海南等地本来就是亚热带地区,水量丰富,土地资源肥沃,但只要能在那里试验成功,就说明棉花可以在南方生根发芽,等北方气候回暖到一定程度,慢慢地把棉花由南向北传播。”
“这样会不会挤占农田的种植?”
吕夷简皱起眉头道。
要是棉花在南方广泛种植的话,那对南方的农作物显然会是一种冲击。
因为刚才也说了,如今南方是人口主要聚集区。
而宋朝之所以能够维持统治,就是南方产生了占城稻农业革命,让南方的粮食产量巨额暴增,从而南粮北输,通过运河送到汴梁,再运到河北与陕西去。
要是棉花在南方广泛推广的话,吕夷简担心会造成棉花挤占农田种植,从而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赵骏毫不犹豫地道:“会,从南宋开始,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南方江浙地区是主要产粮区,那里素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由于明朝朝廷被忽悠得禁海,南方士绅却暗地里出海做生意,他们就需要经济作物,比如桑、麻、绵来制作丝绸、麻布以及棉衣对外销售。就大量用农田改桑麻绵田,以产生经济效应,造成全国性粮食短缺,也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伏笔。”
“那你还在南方推广?”
吕夷简不解道。
赵骏看着他说道:“你难道会因为吃饭吃得太饱撑死而放弃吃饭吗?粮食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大地主阶级囤积粮食,以达到低买高卖的目的。并不是说宋朝缺粮,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生产力继续提升,让粮食产量高额增长,一部分农田变为棉花田也是合理的事情。”
“但现在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大地主囤积粮食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该怎么办?”
吕夷简皱起眉头。
“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种植,实验成功之后,在不允许农田改棉花田的情况下大幅度推广就行。”
赵骏说道:“棉花不是很挑地,又不像水稻那样需要用水田持续保持水量。山坡野地,只要常浇水,保持日照就能产棉花。以后生产力上来,粮食种类丰富,不缺粮食,也不是不能多种经济作物。”
“原来如此。”
吕夷简想了想,就扭过头对王曾说道:“广东路转运使曾麟好像是你的门生吧。”
王曾微点下颌道:“天禧元年,我被王钦若陷害,罢为礼部侍郎,当年主持了会试,他确实是被我钦点的三甲进士,一晃竟都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老王,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赵骏说道。
王曾白了眼吕夷简,得,又加了份差事。
、种植困难,从西汉开始,就只有在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带有小规模种植。
而南北朝传入的是非洲绵,这种棉花产量高,适应力强,也是明代朱元璋进行全国推广的棉花品种。
<div class="contentadv"> 但作为棉花,同样需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四个主要条件。
所以即便传入中国,也依旧没有立即适应。
唐朝就曾经尝试过推广,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种植,可惜失败了,种不活,即便种活了,产量也不高,经济作用不大。
因而大家不明白这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推广才行。
赵骏听到众人的话,笑着摇摇头道:“唐宋时期棉花并未大规模推广开,主要原因是小冰河时期,唐朝中期开始,气候变冷,降雨线南移,北方日益干旱、严寒,使得棉花难以种植。”
“我记得汉龙以前倒是说过,汉末和明末都是因为小冰河时期而灭亡,这小冰河时期是何物?”
吕夷简也来了兴趣,想起了当初赵骏说三易回河的时候提起这事。
赵骏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小冰河时期,随后说道:“唐朝的这次小冰河时期是第三次,第四次要到明朝,也就是说,我们刚好赶上了一个不错的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需要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第四次小冰河时期,这会是我们高速发展的一个机会。”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至少五百年内,大宋各地都会风调雨顺?”
王曾睁大了眼睛。
“想多了。”
赵骏白了他一眼道:“该有的天灾还是会有,只是北方气候没那么冷,北方的农作物产量不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已。”
蔡齐抚须说道:“那这样的话,是否就说明河北、陕西等地方,又能够继续耕作了?”
“是的。”
赵骏点点头:“只要解决了西夏和辽国的威胁,陕西与河北将慢慢恢复。”
现在大宋的情况是,由于关中地区在唐朝开垦过度,导致关中地区接近荒芜,人口非常少。
河北由于跟辽国离得太近,人口大量南下迁移,地方上以军屯为主。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整个陕西加半个甘肃的秦凤路、永兴军路两个路加起来,人口才八百多万,且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关中盆地人数不多。
河北两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加起来,也不过六百多万。
而在唐朝时期,河北有一千多万人。
反观江浙地区,人口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河南、京畿、湖广以及四川人口都在千万以上,黄河以南显然已经成为人口的主要聚集区。
这里面有两个主观原因,一是西夏与辽国边境,民众南迁。二是第三次小冰河时期,北方农作物产量下降。
但宋初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所以要是能解决西夏和辽国的威胁,河北与关中就能够重新修建水利,也不是不能重新开垦出来。
听到赵骏的话,王曾沉吟道:“若是能重新开垦关中与河北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同样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就意味着棉花可以种植了吗?”
王随也问道。
“是的。”
赵骏点点头:“不过还是应该先适应为主。”
吕夷简纳闷道:“为何?”
“之前不是还没有适应黄河流域的种植吗?说明种植也需要一步步来,虽然从南北朝我们就尝试种植,但直到元明时期才推广,也有一定原因的。”
“伱的意思是,你之前说过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是的。”
“那应该要怎么做?”
“棉花种子到了以后,送到广州、海南等地进行试种,再进行全路推广,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年时间。”
赵骏想了想道:“广州海南等地本来就是亚热带地区,水量丰富,土地资源肥沃,但只要能在那里试验成功,就说明棉花可以在南方生根发芽,等北方气候回暖到一定程度,慢慢地把棉花由南向北传播。”
“这样会不会挤占农田的种植?”
吕夷简皱起眉头道。
要是棉花在南方广泛种植的话,那对南方的农作物显然会是一种冲击。
因为刚才也说了,如今南方是人口主要聚集区。
而宋朝之所以能够维持统治,就是南方产生了占城稻农业革命,让南方的粮食产量巨额暴增,从而南粮北输,通过运河送到汴梁,再运到河北与陕西去。
要是棉花在南方广泛推广的话,吕夷简担心会造成棉花挤占农田种植,从而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赵骏毫不犹豫地道:“会,从南宋开始,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南方江浙地区是主要产粮区,那里素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由于明朝朝廷被忽悠得禁海,南方士绅却暗地里出海做生意,他们就需要经济作物,比如桑、麻、绵来制作丝绸、麻布以及棉衣对外销售。就大量用农田改桑麻绵田,以产生经济效应,造成全国性粮食短缺,也成为明朝灭亡的一个伏笔。”
“那你还在南方推广?”
吕夷简不解道。
赵骏看着他说道:“你难道会因为吃饭吃得太饱撑死而放弃吃饭吗?粮食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大地主阶级囤积粮食,以达到低买高卖的目的。并不是说宋朝缺粮,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生产力继续提升,让粮食产量高额增长,一部分农田变为棉花田也是合理的事情。”
“但现在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大地主囤积粮食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该怎么办?”
吕夷简皱起眉头。
“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种植,实验成功之后,在不允许农田改棉花田的情况下大幅度推广就行。”
赵骏说道:“棉花不是很挑地,又不像水稻那样需要用水田持续保持水量。山坡野地,只要常浇水,保持日照就能产棉花。以后生产力上来,粮食种类丰富,不缺粮食,也不是不能多种经济作物。”
“原来如此。”
吕夷简想了想,就扭过头对王曾说道:“广东路转运使曾麟好像是你的门生吧。”
王曾微点下颌道:“天禧元年,我被王钦若陷害,罢为礼部侍郎,当年主持了会试,他确实是被我钦点的三甲进士,一晃竟都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老王,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赵骏说道。
王曾白了眼吕夷简,得,又加了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