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五男二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四章 建业学农
学校组织的学农,这个月终于轮到了建业他们班。按照**的最高指示,学生要学工、学农、还要学军。在“三学”中,同学们最盼的是学农。学工和学军的时间都很短,要求严,很辛苦,不受同学欢迎。学农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城里生城里长,对农村的生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和神秘感。况且一学就是一个月,大家吃住都在一起。
学校由上级安排,在郊区开辟了一处农场,就是在村边划了一块空地,搭了一排简易房,围了一个大院。各班轮流去,到农村体验农民生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习做农活。
对学农的理解同学们都象对学习**语录和**选集做笔记一样,完全是一种机械和公式化的。老师要求每人每天学一篇**著作,写出心得体会,老师要检查,并作为学生要求进步,加入共青团的重要考核指标。大家为表示自己有上进心,政治性强,做**的好学生,专门买了**选集,买了塑料皮的笔记本。云里雾里学毛选,无病呻吟做笔记。建业不知道别人怎么学怎么写,只按自己的套路来,每看完一篇,就将里面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话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象模像样地写几句伟大领袖如何英明如何高瞻远瞩之类的话,一篇笔记就算完成了。开始他觉得自己对伟大领袖的著作这样理解有些不对头,可又实在不知该怎么做。后来看了孙立和别的同学的笔记本,原来大家都是一种模式,好像约好了似的,没什么大的区别。于是他也就心地坦然,一如既往毫无顾忌地这么学下去写下去。
许多同学对学习实在没有多大兴趣,听说要去学农,大家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要知道学农的机会很难得,整个中学阶段只有一次。这一个月,一次课也不用上,没有作业,也没有考试,好比放了一个月的假。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枝条挂绿,一片春意盎然。同学们打点好行装,坐着学校联系的大轿车,一路歌声飞扬地来到郊区乡下。
过惯了城里的生活,乍一到农村,大家都感到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北方的郊野此时依然是一片苍凉。去年冬前收割过的庄稼地里光秃秃一片,翻过和没翻过的玉米高粱茬子静静的躺在那里,象睡了一冬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垄沟里已经解冻的冰水在悄无声息地向地下渗透着,为滋润土地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有三三两两的农家已经开始将地里的茬子聚拢,而后点燃。带着一冬潮气的茬子们不情愿就这么结束自己的生命,拼命控制着火势,酝酿出雾腾腾的烟,缭绕在田野的上空。零零散散的几棵不甚挺拔的槐树上,各自坐落着一个形状相似的鸟窝。树枝上已不易察觉地抽出点点新绿。这就是城里的孩子们憧憬已久的乡村风光,充满着令人感慨的凄凉和垣古不变的厚重。
进了村,大家被分散地安排到农民家中。以前不是这样,学校农场有集体宿舍。学校领导去年秋天看望过最后一批学农同学后,认为这样做和农民群众的距离拉得太远,不利于学生改造。从今年开始,学生都要安排到农民家里去住。可建业他们住进去没几天,同学们就不干了。农民家里几乎家家都给老人预备了一口大棺材。紫红色的油漆盖在上面,一头大一头小,摆在堂屋的过道里,阴森森透着一股寒气,好像随时都会有什么东西从里面冒出头来,令人身上的汗毛不由得来了个集体起立。除几个胆大的男生外,其他同学谁也不敢随便靠近这个庞然大物。临时出现的紧急情况马上传回到学校,考虑到学农是来锻炼学生的思想和身体,而不是来锻炼学生的胆量,于是学校领导不得不朝令夕改,承认自己考虑问题不周,看问题片面,将同学们重新安排到集体宿舍,睡大炕。
农田里的活很累,这是大家来之前没有想到的。刚刚开春不久,所作的农活只有刨茬子等农田里的准备工作。茬子们无论以什么姿势存在于地上,都不能改变它们是令人讨厌的家伙。到地里刨茬子站在地头上还好,若身在其中就不知如何下脚,不是被刺破了鞋,就是被挂伤了脚,要不就是撕了裤腿,有的稍不注意一蹲下还扎了屁股。
天渐渐的暖了,逃离了令人生厌的茬子,大家转到稻田里学插秧。水里的蚂蟥又来困扰同学们脆弱的心,站在水中时不时地就要把脚伸出水面,看有没有遭到蚂蟥的侵略。平时同学们在家里干的体力活不太多,到这里完全充当一个劳动力,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开始几天都... -->>
第三十四章 建业学农
学校组织的学农,这个月终于轮到了建业他们班。按照**的最高指示,学生要学工、学农、还要学军。在“三学”中,同学们最盼的是学农。学工和学军的时间都很短,要求严,很辛苦,不受同学欢迎。学农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城里生城里长,对农村的生活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和神秘感。况且一学就是一个月,大家吃住都在一起。
学校由上级安排,在郊区开辟了一处农场,就是在村边划了一块空地,搭了一排简易房,围了一个大院。各班轮流去,到农村体验农民生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习做农活。
对学农的理解同学们都象对学习**语录和**选集做笔记一样,完全是一种机械和公式化的。老师要求每人每天学一篇**著作,写出心得体会,老师要检查,并作为学生要求进步,加入共青团的重要考核指标。大家为表示自己有上进心,政治性强,做**的好学生,专门买了**选集,买了塑料皮的笔记本。云里雾里学毛选,无病呻吟做笔记。建业不知道别人怎么学怎么写,只按自己的套路来,每看完一篇,就将里面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话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象模像样地写几句伟大领袖如何英明如何高瞻远瞩之类的话,一篇笔记就算完成了。开始他觉得自己对伟大领袖的著作这样理解有些不对头,可又实在不知该怎么做。后来看了孙立和别的同学的笔记本,原来大家都是一种模式,好像约好了似的,没什么大的区别。于是他也就心地坦然,一如既往毫无顾忌地这么学下去写下去。
许多同学对学习实在没有多大兴趣,听说要去学农,大家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要知道学农的机会很难得,整个中学阶段只有一次。这一个月,一次课也不用上,没有作业,也没有考试,好比放了一个月的假。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枝条挂绿,一片春意盎然。同学们打点好行装,坐着学校联系的大轿车,一路歌声飞扬地来到郊区乡下。
过惯了城里的生活,乍一到农村,大家都感到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北方的郊野此时依然是一片苍凉。去年冬前收割过的庄稼地里光秃秃一片,翻过和没翻过的玉米高粱茬子静静的躺在那里,象睡了一冬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垄沟里已经解冻的冰水在悄无声息地向地下渗透着,为滋润土地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有三三两两的农家已经开始将地里的茬子聚拢,而后点燃。带着一冬潮气的茬子们不情愿就这么结束自己的生命,拼命控制着火势,酝酿出雾腾腾的烟,缭绕在田野的上空。零零散散的几棵不甚挺拔的槐树上,各自坐落着一个形状相似的鸟窝。树枝上已不易察觉地抽出点点新绿。这就是城里的孩子们憧憬已久的乡村风光,充满着令人感慨的凄凉和垣古不变的厚重。
进了村,大家被分散地安排到农民家中。以前不是这样,学校农场有集体宿舍。学校领导去年秋天看望过最后一批学农同学后,认为这样做和农民群众的距离拉得太远,不利于学生改造。从今年开始,学生都要安排到农民家里去住。可建业他们住进去没几天,同学们就不干了。农民家里几乎家家都给老人预备了一口大棺材。紫红色的油漆盖在上面,一头大一头小,摆在堂屋的过道里,阴森森透着一股寒气,好像随时都会有什么东西从里面冒出头来,令人身上的汗毛不由得来了个集体起立。除几个胆大的男生外,其他同学谁也不敢随便靠近这个庞然大物。临时出现的紧急情况马上传回到学校,考虑到学农是来锻炼学生的思想和身体,而不是来锻炼学生的胆量,于是学校领导不得不朝令夕改,承认自己考虑问题不周,看问题片面,将同学们重新安排到集体宿舍,睡大炕。
农田里的活很累,这是大家来之前没有想到的。刚刚开春不久,所作的农活只有刨茬子等农田里的准备工作。茬子们无论以什么姿势存在于地上,都不能改变它们是令人讨厌的家伙。到地里刨茬子站在地头上还好,若身在其中就不知如何下脚,不是被刺破了鞋,就是被挂伤了脚,要不就是撕了裤腿,有的稍不注意一蹲下还扎了屁股。
天渐渐的暖了,逃离了令人生厌的茬子,大家转到稻田里学插秧。水里的蚂蟥又来困扰同学们脆弱的心,站在水中时不时地就要把脚伸出水面,看有没有遭到蚂蟥的侵略。平时同学们在家里干的体力活不太多,到这里完全充当一个劳动力,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开始几天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