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逆天换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阿秀笑了笑,说道:“只要他平平安安就好,我可没那么大的奢望。”
李秀成眨巴眨巴眼睛,也不再深说,把粥喝完,碗一推,说道:“我吃好了,回房读书。”
看着李秀成离去的背影,蓉儿皱了皱鼻子,说道:“读那些之乎者也的,好没意思,还真要去考个状元不成?”
阿秀笑了两声,心中却希望兄弟能好好读书,日后有出息。读书做官,即便是老百姓,也希望祖坟冒青烟,能出个状元郎呢!
……………….
金州卫城。
“郭将军识文断字,还手不释卷?”方正化表示出了些许的惊诧。
识文断字还说得过去,方正化也有所耳闻,可手不释卷,对一个武将来说,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难道大明又出了象戚大帅那样的不世名将、大国干城,能够力挽狂澜,力摧大敌?
刘兴祚微笑着点头,说道:“方公公见到郭将军,与其攀谈,便知其见识广博,实乃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
“大将之才,杂家倒是确信。”方正化坐直了身子,说道:“从援朝作战到现在,东江镇的几次大捷,郭将军都参与其中,甚至是居功至伟,这没错吧?”
“郭将军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刘兴祚说话还是很有水平,“但大捷却是东江镇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
方正化明白了,这只是说话的艺术,他猜想得没错,几次大捷郭大靖肯定是功劳最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刘将军与郭将军搭伴最久,定是非常了解。”方正化转换了话题,问道:“颇多赞誉,也必是实言。”
刘兴祚微笑着说道:“方公公可随便打听,看末将可有虚言。郭将军从小兵一路走来,全凭实打实的战功,可不是侥幸。”
“杂家听说郭将军还擅长经营之道?”方正化委婉地说道:“与巨商大贾颇有交情,为东江镇筹得不少资财。”
刘兴祚沉吟了一下,说道:“允许东江镇以商筹银,乃是先皇的旨意。否则,几十万辽民百姓,如何生存?”
“杂家不是说郭将军经商不对。”方正化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东江镇僻处海外,粮饷物资供应困难,朝廷才有此宽许之举。”
“现在看东江镇的装备和武器,都甚精良,杂家才有此赞叹。”方正化接着说道:“郭将军长袖善舞,令人钦佩。”
刘兴祚不是很清楚方正化的心思,便不再接这话茬,说道:“建虏皆为骑兵,可打可退,我军便是获胜,也难扩大战果。组建骑兵又缺马匹,到现在只有一千骑。”
方正化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样子,说道:“杂家会上奏朝廷,让万岁知道东江军的诸多困难。”
“末将多谢方公公。”刘兴祚拱了拱手,说道:“郭将军巡视前方各据点,并不知何时能返回。公公——”
方正化说道:“杂家明日启程前往卑沙城,巡察后呆上两天。若是郭将军迟归,杂家便回旅顺堡。”
刘兴祚起身告退,自去安排酒菜招待监军,又派人去通知卑沙城守军,并给郭大靖也送个信儿。
在广鹿岛,郭大靖对监军太监赵光的态度,刘兴祚是知道的。他最希望的是方正化见不到郭大靖,免得起什么冲突。
当然,他也不知道郭大靖当初为何敢对赵光不假辞色。如果不是新皇突然登基,召回了监军太监和锦衣卫,这事情可不会就这么善了。
刘兴祚走后,屋内只剩下了方正化和几名随从。方正化轻轻抿着茶水,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好半晌,方正化才挥退旁人,只留下两名曾在广鹿岛的锦衣卫。
“禀告公公,那郭大靖确实粗通文墨。”蒋宝和不等问话,便躬身说道:“可那字写得,缺笔少划,难以入目。”
沈宗贵也赶忙附和道:“卑职曾见过他写字,拿着根鹅毛。要说他手不释卷,实在是夸张。”
“鹅毛?写字?”方正化不禁翻了下眼睛,想笑又忍住,说道:“一个武将,能识文断字,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手不释卷,刘兴祚想必也是随口吹捧。”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郭大靖交结巨商大贾,可是真的?”
蒋宝和说道:“来往东江镇的商贾不少,都为了人参、毛皮等辽东特产。有一林姓商贾,倒是去过广鹿岛。”
方正化微眯了下眼睛,问道:“杂家听说朝廷断绝粮饷这几个月,全靠着郭大靖借贷筹措,才没有饿死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郭大靖岂不是东江镇的支柱?”
沈宗贵有些诧异地说道:“那可不是小数目,哪个巨商大贾肯慷慨解囊,就不怕有借无还?”
方正化也不清楚具体的事情,只不过,郭大靖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又增加了几成。
一路行来,除了琢磨郭大靖、李维鸾等将领的脾气禀性,并想好见面时的试探和说辞,方正化也是感慨良多。
金州刚刚光复两个多月,已经安置了十数万军民,大片田地被开垦耕种,随处可见忙碌的百姓,在寻找边边角角的荒地抢耕抢种。
了解到金州的新政后,方正化才明白百姓的热情来缘于何方。不是为别人,就是为自家,有激励才有动力。
蓬勃向上的气象,在新光复的金州到处显现。尽管很多百姓还是衣衫破旧,但有了土地的喜悦,却使他们焕发出别样的精气神。
而军队的布防和训练,也让方正化看到与京营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在方正化看来,这才应该是面对战争的正常状态。军民同心协力,同仇敌忾,都有着胜利的渴望和信心。
老百姓没信心,就不会那么卖力地耕种劳作;军人没信心,就不会挺胸抬头、走路带风。
毛文龙是个人才,既能使东江镇的将士们精诚同心,又给了百姓实惠,以及安家落户的稳定人心。
方正化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也对自己的任务产生了动摇。当然,在他心里,还是把忠君爱国放在首位,并不想放弃对郭大靖等人的试探和拉拢。
至于东江镇得到巨商大贾的支助,方正化也是颇感兴趣。这得有多慷慷大义,才能冒着巨大风险,拿出巨额资金来助东江镇。
也或许是人家眼光长远独到,看出东江镇的发展潜力,能在日后得到丰厚的回报。
关键似乎还在郭大靖身上,是他的结交,才拉到了这么大的金主相助。估计,这郭大靖的口舌功夫也是相当了得。
方正化缓缓抬起头,似笑非笑地对沈宗贵和蒋宝和问道:“你们随赵光在广鹿岛监军时,还曾随郭大靖深入敌后袭扰,还有些斩获?”
当时是郭大靖为了搞好关系,给赵光等人都分了一两颗首级。其实,三人就是跟着队伍,连刀都没动。
沈宗贵和蒋宝和互视一眼,都有些尴尬。
沈宗贵嘿嘿讪笑,说道:“不敢欺瞒方公公,卑职等确实随军行动,也见识了血腥厮杀,但没与建虏交过手。”
“那也很难得。”方正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杂家也有见识战阵交锋的心思,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蒋宝和赶忙说道:“郭大靖是个闲不住的家伙,又与建虏仇深似海,经常发动袭扰。他说,这叫以战代练。”
“以战代练,确实是个好办法。”方正化颌首赞赏,说道:“新兵不上战场,终是没有经验,不够胆魄。这个郭大靖,对于军事上,还是很在行的。”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方正化才命二人退下,各自前去休息。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监军太监巡视
/> 阿秀笑了笑,说道:“只要他平平安安就好,我可没那么大的奢望。”
李秀成眨巴眨巴眼睛,也不再深说,把粥喝完,碗一推,说道:“我吃好了,回房读书。”
看着李秀成离去的背影,蓉儿皱了皱鼻子,说道:“读那些之乎者也的,好没意思,还真要去考个状元不成?”
阿秀笑了两声,心中却希望兄弟能好好读书,日后有出息。读书做官,即便是老百姓,也希望祖坟冒青烟,能出个状元郎呢!
……………….
金州卫城。
“郭将军识文断字,还手不释卷?”方正化表示出了些许的惊诧。
识文断字还说得过去,方正化也有所耳闻,可手不释卷,对一个武将来说,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难道大明又出了象戚大帅那样的不世名将、大国干城,能够力挽狂澜,力摧大敌?
刘兴祚微笑着点头,说道:“方公公见到郭将军,与其攀谈,便知其见识广博,实乃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
“大将之才,杂家倒是确信。”方正化坐直了身子,说道:“从援朝作战到现在,东江镇的几次大捷,郭将军都参与其中,甚至是居功至伟,这没错吧?”
“郭将军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刘兴祚说话还是很有水平,“但大捷却是东江镇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
方正化明白了,这只是说话的艺术,他猜想得没错,几次大捷郭大靖肯定是功劳最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刘将军与郭将军搭伴最久,定是非常了解。”方正化转换了话题,问道:“颇多赞誉,也必是实言。”
刘兴祚微笑着说道:“方公公可随便打听,看末将可有虚言。郭将军从小兵一路走来,全凭实打实的战功,可不是侥幸。”
“杂家听说郭将军还擅长经营之道?”方正化委婉地说道:“与巨商大贾颇有交情,为东江镇筹得不少资财。”
刘兴祚沉吟了一下,说道:“允许东江镇以商筹银,乃是先皇的旨意。否则,几十万辽民百姓,如何生存?”
“杂家不是说郭将军经商不对。”方正化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东江镇僻处海外,粮饷物资供应困难,朝廷才有此宽许之举。”
“现在看东江镇的装备和武器,都甚精良,杂家才有此赞叹。”方正化接着说道:“郭将军长袖善舞,令人钦佩。”
刘兴祚不是很清楚方正化的心思,便不再接这话茬,说道:“建虏皆为骑兵,可打可退,我军便是获胜,也难扩大战果。组建骑兵又缺马匹,到现在只有一千骑。”
方正化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样子,说道:“杂家会上奏朝廷,让万岁知道东江军的诸多困难。”
“末将多谢方公公。”刘兴祚拱了拱手,说道:“郭将军巡视前方各据点,并不知何时能返回。公公——”
方正化说道:“杂家明日启程前往卑沙城,巡察后呆上两天。若是郭将军迟归,杂家便回旅顺堡。”
刘兴祚起身告退,自去安排酒菜招待监军,又派人去通知卑沙城守军,并给郭大靖也送个信儿。
在广鹿岛,郭大靖对监军太监赵光的态度,刘兴祚是知道的。他最希望的是方正化见不到郭大靖,免得起什么冲突。
当然,他也不知道郭大靖当初为何敢对赵光不假辞色。如果不是新皇突然登基,召回了监军太监和锦衣卫,这事情可不会就这么善了。
刘兴祚走后,屋内只剩下了方正化和几名随从。方正化轻轻抿着茶水,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好半晌,方正化才挥退旁人,只留下两名曾在广鹿岛的锦衣卫。
“禀告公公,那郭大靖确实粗通文墨。”蒋宝和不等问话,便躬身说道:“可那字写得,缺笔少划,难以入目。”
沈宗贵也赶忙附和道:“卑职曾见过他写字,拿着根鹅毛。要说他手不释卷,实在是夸张。”
“鹅毛?写字?”方正化不禁翻了下眼睛,想笑又忍住,说道:“一个武将,能识文断字,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手不释卷,刘兴祚想必也是随口吹捧。”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郭大靖交结巨商大贾,可是真的?”
蒋宝和说道:“来往东江镇的商贾不少,都为了人参、毛皮等辽东特产。有一林姓商贾,倒是去过广鹿岛。”
方正化微眯了下眼睛,问道:“杂家听说朝廷断绝粮饷这几个月,全靠着郭大靖借贷筹措,才没有饿死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郭大靖岂不是东江镇的支柱?”
沈宗贵有些诧异地说道:“那可不是小数目,哪个巨商大贾肯慷慨解囊,就不怕有借无还?”
方正化也不清楚具体的事情,只不过,郭大靖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又增加了几成。
一路行来,除了琢磨郭大靖、李维鸾等将领的脾气禀性,并想好见面时的试探和说辞,方正化也是感慨良多。
金州刚刚光复两个多月,已经安置了十数万军民,大片田地被开垦耕种,随处可见忙碌的百姓,在寻找边边角角的荒地抢耕抢种。
了解到金州的新政后,方正化才明白百姓的热情来缘于何方。不是为别人,就是为自家,有激励才有动力。
蓬勃向上的气象,在新光复的金州到处显现。尽管很多百姓还是衣衫破旧,但有了土地的喜悦,却使他们焕发出别样的精气神。
而军队的布防和训练,也让方正化看到与京营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在方正化看来,这才应该是面对战争的正常状态。军民同心协力,同仇敌忾,都有着胜利的渴望和信心。
老百姓没信心,就不会那么卖力地耕种劳作;军人没信心,就不会挺胸抬头、走路带风。
毛文龙是个人才,既能使东江镇的将士们精诚同心,又给了百姓实惠,以及安家落户的稳定人心。
方正化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也对自己的任务产生了动摇。当然,在他心里,还是把忠君爱国放在首位,并不想放弃对郭大靖等人的试探和拉拢。
至于东江镇得到巨商大贾的支助,方正化也是颇感兴趣。这得有多慷慷大义,才能冒着巨大风险,拿出巨额资金来助东江镇。
也或许是人家眼光长远独到,看出东江镇的发展潜力,能在日后得到丰厚的回报。
关键似乎还在郭大靖身上,是他的结交,才拉到了这么大的金主相助。估计,这郭大靖的口舌功夫也是相当了得。
方正化缓缓抬起头,似笑非笑地对沈宗贵和蒋宝和问道:“你们随赵光在广鹿岛监军时,还曾随郭大靖深入敌后袭扰,还有些斩获?”
当时是郭大靖为了搞好关系,给赵光等人都分了一两颗首级。其实,三人就是跟着队伍,连刀都没动。
沈宗贵和蒋宝和互视一眼,都有些尴尬。
沈宗贵嘿嘿讪笑,说道:“不敢欺瞒方公公,卑职等确实随军行动,也见识了血腥厮杀,但没与建虏交过手。”
“那也很难得。”方正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杂家也有见识战阵交锋的心思,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蒋宝和赶忙说道:“郭大靖是个闲不住的家伙,又与建虏仇深似海,经常发动袭扰。他说,这叫以战代练。”
“以战代练,确实是个好办法。”方正化颌首赞赏,说道:“新兵不上战场,终是没有经验,不够胆魄。这个郭大靖,对于军事上,还是很在行的。”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方正化才命二人退下,各自前去休息。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监军太监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