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重塑国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夜色深沉,北风呼啸。
就在这一片冰天雪地中,一条火龙盘着一个个丘陵,蜿蜒而行。夜里行军,不比平常,士兵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有些不适。不可避免的,行军速度会有些慢。
尤其是这大冬天,遍地都是皑皑白雪,即便是在近处看,也分不清哪儿是平地,哪儿又是深坑。往往一脚踩上去,整个人就陷了下去。
队伍分成两列,据着道路两侧,中间走着各种拖拽物资、火炮的车马。
何绍明骑着雪白的阿拉伯战马,就走在队伍中间。这会儿,咱们何大帅的脸色可不怎么好看。关东军已经面向着辽南,全面展开,物资部队全都堆砌在第一线,就等着他一声令下,就会发起对小日本第二军的最后一击。就在这个关键口上,文廷式带来了光绪的亲笔血书。要求何绍明接到诏书后,用最快的速度赶赴京城,戡乱!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何绍明万万没有想到,这帮子帝党书生,在关键口上,把他推到了风头浪尖之上。帝党这些书生,竟然密谋着要逼宫,被戳破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公车上书。还想当然地把他何绍明归在了帝党一派里头,以为何绍明会对光绪感恩戴德,戳力效死。帝后二党的权利斗争,已经发展到要动刀子的地步了,后党那些人物能有什么反应,就不难得知了。
实话实说,熟知历史的何绍明,对于帝党是一点儿也不看好,论心计手腕,论权力构成,方方面面,帝党根本就不是对手。最最恐怖的,就是帝党还茫然不知,以为圣主一出,天下必然归心。除了一个劲儿地聒噪,频频下发如同废纸的折子,别无所长。
咬人的狗不叫,叫唤的狗不咬人。何绍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这两党之间怎么狗咬狗,他都绝对不掺和。就这么在旁边儿瞧着,而后待两头都没了力气,也丢尽了民心,他再逆而夺取。这时候光绪的诏书,在他看来还是有点儿用处,保不齐日后拿出来扯虎皮做大旗,也是汇聚人望的好路数。
正想着怎么敷衍,没成想,从南边儿又来了一位。这位带来的消息,比之之前的更让何绍明惊诧,北洋张佩纶亲自跑到辽南,亲口告诉何绍明,朝廷已经决意议和,条件里头,头一条,就是要砍了他何绍明的脑袋。而且似乎朝廷已经答应了。
何绍明听完这消息,心里头拔凉拔凉的。暗自苦笑,紫禁城里那位老佛爷,为了对付自己这个比日本威胁还大的权臣,居然就想出卖了自己,不惜将最后的抵抗放弃,甚至可能联合当面之敌日本人,一起来对付自己。何绍明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自保,他穿越以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国运,不但要改写甲午,更要推翻清朝。如今两拨人都快联合在一起了,自己还打什么日本第二军啊?赶紧自保吧。总不能改了甲午,替爱新觉罗家续命吧?
而后,张佩纶又继续说,朝廷明令李鸿章为谈判全权大臣,而老李明显不想担这个骂名,加上身子骨也确实不好,索性就一病不起了。据张佩纶分析,李中堂怎么着也得病上个七八天的光景。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位东方俾斯麦,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延误谈判,从而给何绍明留出时间。张佩纶来的时候花了两天时间,如今就剩下五六天的光景,让何绍明却准备,去应对,去做。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就全靠何绍明的本事了。
何绍明思索一番,也拿定了主意。一直以来,他都是顺势而为,这才能无往不利。既然眼巴前就有现成的幌子,为何不利用呢?率军入关!凭着北洋那些个老爷兵,根本就不是关东军对手。有了光绪的诏书,这大势就在自己手里头攥着,民心、军心,再加上过人的实力。只要大军叩关,朝廷立刻就得慌了手脚。
何绍明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他此次完全是赌博之举。他一赌,带走一个师后,凭借两个师的兵力,依旧可以完胜辽南日军;二赌,朝廷很可能就此屈服,就算不能让何绍明入主京师,也得乖乖放出光绪,放出主战派,而后他再转头对付无力为继的日本;三赌,日本不敢,也没有能力在收到后党的邀请后,放弃久攻不下的威海,不顾侧翼安全,直奔京畿平原,就是为了跟何绍明拼命。
种种迹象表明,何绍明赌赢的胜面很大!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顾忌的?连穿越这么狗血的事儿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索性就赌上一切吧!
如今距离张佩纶送来消息,已经又过了三天的时间了,应该还来得及吧?也许这气运还有挽回的余地。思虑之中,骤然北风大作,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
有通讯官回报:“大帅,前军已经抵达锦州城下!”
锦州城头。
一众穿着褂子的士兵,目瞪口呆地朝下看着,任凭北风卷着雪花灌入肚子当中。城下,无数的关东军,擎着火把已经排成了一个个方阵,而后来,如同一条火龙般的队子,还在滚滚开来。往远处瞧,一眼望不到尽头。整个城外,除了隐隐传来战马嘶鸣,竟是一片鸦雀无声。
第三师论战斗经验,可谓身经百战。从一开始就战斗在朝鲜最前沿,打的仗多,而且还有不老少极其惨烈的刺刀战。时隔大半年,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上到下,噤声之时,自有一股子肃杀之气。一万五千官兵汇聚在此,顿时让整个锦州北门上空,肃杀之气环绕聚集。
“快……快去报将军,关东军何……姑爷来了!”守城的小军官已经语无伦次。赶巧,守卫在此的,却是从辽南败退下来的吉林练军,领头的不是旁人,却是何绍明的岳父长顺。
八千吉林练军,如今退到锦州的不过五千之数。朝廷心里头明白何绍明与长顺的关系,留在这儿也有些防范于未然的意思。若是长顺能阻挡何绍明,最好不过。若是不能,倘若长顺在山海关来个窝里反,谁也受不了。所以,留在这锦州是最恰当不过。
长顺宦海多年,朝廷打什么主意,他是门儿清。可他这会儿却陷入了两难。摆在面前的问题实在难以抉... -->>
夜色深沉,北风呼啸。
就在这一片冰天雪地中,一条火龙盘着一个个丘陵,蜿蜒而行。夜里行军,不比平常,士兵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有些不适。不可避免的,行军速度会有些慢。
尤其是这大冬天,遍地都是皑皑白雪,即便是在近处看,也分不清哪儿是平地,哪儿又是深坑。往往一脚踩上去,整个人就陷了下去。
队伍分成两列,据着道路两侧,中间走着各种拖拽物资、火炮的车马。
何绍明骑着雪白的阿拉伯战马,就走在队伍中间。这会儿,咱们何大帅的脸色可不怎么好看。关东军已经面向着辽南,全面展开,物资部队全都堆砌在第一线,就等着他一声令下,就会发起对小日本第二军的最后一击。就在这个关键口上,文廷式带来了光绪的亲笔血书。要求何绍明接到诏书后,用最快的速度赶赴京城,戡乱!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何绍明万万没有想到,这帮子帝党书生,在关键口上,把他推到了风头浪尖之上。帝党这些书生,竟然密谋着要逼宫,被戳破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公车上书。还想当然地把他何绍明归在了帝党一派里头,以为何绍明会对光绪感恩戴德,戳力效死。帝后二党的权利斗争,已经发展到要动刀子的地步了,后党那些人物能有什么反应,就不难得知了。
实话实说,熟知历史的何绍明,对于帝党是一点儿也不看好,论心计手腕,论权力构成,方方面面,帝党根本就不是对手。最最恐怖的,就是帝党还茫然不知,以为圣主一出,天下必然归心。除了一个劲儿地聒噪,频频下发如同废纸的折子,别无所长。
咬人的狗不叫,叫唤的狗不咬人。何绍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这两党之间怎么狗咬狗,他都绝对不掺和。就这么在旁边儿瞧着,而后待两头都没了力气,也丢尽了民心,他再逆而夺取。这时候光绪的诏书,在他看来还是有点儿用处,保不齐日后拿出来扯虎皮做大旗,也是汇聚人望的好路数。
正想着怎么敷衍,没成想,从南边儿又来了一位。这位带来的消息,比之之前的更让何绍明惊诧,北洋张佩纶亲自跑到辽南,亲口告诉何绍明,朝廷已经决意议和,条件里头,头一条,就是要砍了他何绍明的脑袋。而且似乎朝廷已经答应了。
何绍明听完这消息,心里头拔凉拔凉的。暗自苦笑,紫禁城里那位老佛爷,为了对付自己这个比日本威胁还大的权臣,居然就想出卖了自己,不惜将最后的抵抗放弃,甚至可能联合当面之敌日本人,一起来对付自己。何绍明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自保,他穿越以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国运,不但要改写甲午,更要推翻清朝。如今两拨人都快联合在一起了,自己还打什么日本第二军啊?赶紧自保吧。总不能改了甲午,替爱新觉罗家续命吧?
而后,张佩纶又继续说,朝廷明令李鸿章为谈判全权大臣,而老李明显不想担这个骂名,加上身子骨也确实不好,索性就一病不起了。据张佩纶分析,李中堂怎么着也得病上个七八天的光景。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位东方俾斯麦,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延误谈判,从而给何绍明留出时间。张佩纶来的时候花了两天时间,如今就剩下五六天的光景,让何绍明却准备,去应对,去做。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就全靠何绍明的本事了。
何绍明思索一番,也拿定了主意。一直以来,他都是顺势而为,这才能无往不利。既然眼巴前就有现成的幌子,为何不利用呢?率军入关!凭着北洋那些个老爷兵,根本就不是关东军对手。有了光绪的诏书,这大势就在自己手里头攥着,民心、军心,再加上过人的实力。只要大军叩关,朝廷立刻就得慌了手脚。
何绍明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他此次完全是赌博之举。他一赌,带走一个师后,凭借两个师的兵力,依旧可以完胜辽南日军;二赌,朝廷很可能就此屈服,就算不能让何绍明入主京师,也得乖乖放出光绪,放出主战派,而后他再转头对付无力为继的日本;三赌,日本不敢,也没有能力在收到后党的邀请后,放弃久攻不下的威海,不顾侧翼安全,直奔京畿平原,就是为了跟何绍明拼命。
种种迹象表明,何绍明赌赢的胜面很大!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顾忌的?连穿越这么狗血的事儿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索性就赌上一切吧!
如今距离张佩纶送来消息,已经又过了三天的时间了,应该还来得及吧?也许这气运还有挽回的余地。思虑之中,骤然北风大作,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
有通讯官回报:“大帅,前军已经抵达锦州城下!”
锦州城头。
一众穿着褂子的士兵,目瞪口呆地朝下看着,任凭北风卷着雪花灌入肚子当中。城下,无数的关东军,擎着火把已经排成了一个个方阵,而后来,如同一条火龙般的队子,还在滚滚开来。往远处瞧,一眼望不到尽头。整个城外,除了隐隐传来战马嘶鸣,竟是一片鸦雀无声。
第三师论战斗经验,可谓身经百战。从一开始就战斗在朝鲜最前沿,打的仗多,而且还有不老少极其惨烈的刺刀战。时隔大半年,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上到下,噤声之时,自有一股子肃杀之气。一万五千官兵汇聚在此,顿时让整个锦州北门上空,肃杀之气环绕聚集。
“快……快去报将军,关东军何……姑爷来了!”守城的小军官已经语无伦次。赶巧,守卫在此的,却是从辽南败退下来的吉林练军,领头的不是旁人,却是何绍明的岳父长顺。
八千吉林练军,如今退到锦州的不过五千之数。朝廷心里头明白何绍明与长顺的关系,留在这儿也有些防范于未然的意思。若是长顺能阻挡何绍明,最好不过。若是不能,倘若长顺在山海关来个窝里反,谁也受不了。所以,留在这锦州是最恰当不过。
长顺宦海多年,朝廷打什么主意,他是门儿清。可他这会儿却陷入了两难。摆在面前的问题实在难以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