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元万顷出名了,不但挽救了大唐的水师,使得唐军没有贻误军情。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李世积的赏识!如果事情这就完了,我肯定没兴趣说出来,关键亮点在后面。
亮点出现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离合诗高手元万顷。元万顷其人生年不详,其生平只存在于《新唐书文艺传》中,但是有限的史料告诉我们此人“善属文,敏文辞”,而且还留下了一部通俗理论专着《乐书要论》。
这本说讲的什么我实在没有太大兴趣看,不过,在古代,能够留下一部专着,说明此人不是才华横溢就是才高八斗!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离合诗。离合诗是指用拆字法写成的诗,是杂体诗的一种,本来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
在这里,竟然被我们的郭待封用在了军事密码方面,算是首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离合诗有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晚秋吟》: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日与免为晚,禾与火为秋,口与今为吟,合起来就是“晚秋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李世积发现元万顷是个人才,于是就交个他一件极为重要事情,写《檄高(句)丽文》。
檄文很重要,写好了,不但能够提升己方士气,获得民心,还能打压敌方气势!能够得到大总管的赏识,是个机会,得好好表现。
于是元万顷龙飞凤舞、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写就了檄文,为了增加檄文对高句丽的威慑效果,他在檄文了加了一句话“不知守鸭绿之险”。
这檄文,起到效果了。不过是反面效果。渊男建比较有意思,看到檄文后,回了一句话给李世积“谨闻命矣!”并火速派兵占据了鸭绿江沿岸险要之地。导致“唐兵不得渡!”。
傻眼儿了,不但元万顷傻眼儿了。李世积也傻眼儿了,唐军也傻眼儿了!得知此事之后,皇帝一怒之下,把元万顷流放到岭南了。不过,我相信,元万顷的本意是嘲笑渊男建不懂军事,绝对没有通敌的意思。怪只能怪他太自负了。
(没想到,一个离合诗的故事。写了这么多。希望没有太罗嗦啊。)
第三路:南方面军集合这第三路军不是一支,而是多支部队的总称,总计有:毕列道行军总管刘仁愿部;海谷道行军总管金待问部;浿江道行军总管刘仁轨部;新罗王金法敏部;以上几路大军分别从百济、新罗方向进入高句丽南部,目标也是:平壤!因高句丽防守主力都集中在北部地区,所以,南方面军没有经过什么战斗,就进至到平壤近郊。
南方面军收获不错,一路上有共计二郡十二城归降!其他的暂时没什么可写的。
既然南方面军没什么可写的,那我们就回头看看北路唐军近况如何!李世积——横扫千军如卷席!
高句丽,其亡可翘足待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二月。高句丽亡前七个月。李世积本来是担负的最重的阻击任务,可是这一路上完全没有遇到像样儿的抵抗,自新城之战后。一路连克一十六座城池,顺利抵达鸭绿江附近的薛贺水(亦称萨贺水,约在今辽宁丹东附近)。
在这里,渊男建帮助李世积实现了其阻击的价值。当时薛仁贵率兵在攻打扶余城,渊男建坐不住了,派出了多达5万的重兵,前去救援。
15万大军被歼灭的情况下,渊男建为什么还要出兵救援扶余城?我分析原因有二:第一,牵制。救援扶余城。在唐军后方始终保持一定规模的兵力,牵制唐军南下平壤;第二。外援。
扶余城沦陷事小,即使整个扶余川地区投降大唐也不是大事儿。关键是,自此将割断高句丽与其盟友靺鞨的联系,将得不到外部的救援。
所以,扶余城必救!契苾何力、薛仁贵等为了李世积的后脑勺儿安全击败了高句丽15万大军;李世积为了契苾何力、薛仁贵等的安全也必须击败高句丽这5万援军;2万唐军与5万高句丽军在萨贺水相遇了。史载:“合战,大破之,斩获三万余人!”
其中,斩首5000人,俘虏30000人。高句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无能,太难为它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世人:高句丽无能!这已经是高句丽亡前的定律了。何为定律?就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改变不了。
萨贺水之战后,李世积顺便攻克了大行城(今辽宁丹东)。大行城,鸭绿江北岸的最后一座城池!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四月,高句丽亡前五个月。长安,彗星见于五车,右相许敬宗曰:“彗见东北,高句丽将灭之兆也”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这纯属瞎扯,科技如此先进的今天,我们肯定不信。在崇尚迷信、星宿的古代,我们的皇帝李治同志竟也不相信,实在难能可贵:“朕之不德,谪见于天,岂可归咎小夷!
……”好了,这只是个小插曲。说正事吧。高句丽北方唐军各路总管已经齐聚大行城了。攻克大行城后,李世积令大军稍作休整,在此期间,契苾何力、薛仁贵等各路总管都率部先后抵达于此,合兵一处。
前方就是鸭绿江天险!接下来呢,太简单了,我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更好的表述方式了。
总之,“唐军势如破竹,高句丽不堪一击、望风请降”之敌我态势很明了。
在下无需造次,直接搬用史料吧:“(唐军)进至鸭绿栅栏,高句丽发兵拒战,积等奋击,大破之,追奔二百余里,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郡),诸城遁逃及降者相继。”
(具体行军路线可参照我1月19日手绘的唐灭高句丽草图)攻克辱夷城。前方一路无阻,便是平壤!李世积分遣契苾何力率军先行出发,契苾何力带了多少兵力?
新旧唐书皆记载为50万!我对这个数字一直持怀疑态度。首先。中外史料中仅仅有新旧唐书记载其率兵50万,证据不充分!其次。牛刀杀鸡何其迟也!
这个就不深究了吧,耗时耗力不说,也难以求证!即便求证,亦未可尽信!总章元年(公元668... -->>
元万顷出名了,不但挽救了大唐的水师,使得唐军没有贻误军情。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李世积的赏识!如果事情这就完了,我肯定没兴趣说出来,关键亮点在后面。
亮点出现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离合诗高手元万顷。元万顷其人生年不详,其生平只存在于《新唐书文艺传》中,但是有限的史料告诉我们此人“善属文,敏文辞”,而且还留下了一部通俗理论专着《乐书要论》。
这本说讲的什么我实在没有太大兴趣看,不过,在古代,能够留下一部专着,说明此人不是才华横溢就是才高八斗!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离合诗。离合诗是指用拆字法写成的诗,是杂体诗的一种,本来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
在这里,竟然被我们的郭待封用在了军事密码方面,算是首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离合诗有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晚秋吟》: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日与免为晚,禾与火为秋,口与今为吟,合起来就是“晚秋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李世积发现元万顷是个人才,于是就交个他一件极为重要事情,写《檄高(句)丽文》。
檄文很重要,写好了,不但能够提升己方士气,获得民心,还能打压敌方气势!能够得到大总管的赏识,是个机会,得好好表现。
于是元万顷龙飞凤舞、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写就了檄文,为了增加檄文对高句丽的威慑效果,他在檄文了加了一句话“不知守鸭绿之险”。
这檄文,起到效果了。不过是反面效果。渊男建比较有意思,看到檄文后,回了一句话给李世积“谨闻命矣!”并火速派兵占据了鸭绿江沿岸险要之地。导致“唐兵不得渡!”。
傻眼儿了,不但元万顷傻眼儿了。李世积也傻眼儿了,唐军也傻眼儿了!得知此事之后,皇帝一怒之下,把元万顷流放到岭南了。不过,我相信,元万顷的本意是嘲笑渊男建不懂军事,绝对没有通敌的意思。怪只能怪他太自负了。
(没想到,一个离合诗的故事。写了这么多。希望没有太罗嗦啊。)
第三路:南方面军集合这第三路军不是一支,而是多支部队的总称,总计有:毕列道行军总管刘仁愿部;海谷道行军总管金待问部;浿江道行军总管刘仁轨部;新罗王金法敏部;以上几路大军分别从百济、新罗方向进入高句丽南部,目标也是:平壤!因高句丽防守主力都集中在北部地区,所以,南方面军没有经过什么战斗,就进至到平壤近郊。
南方面军收获不错,一路上有共计二郡十二城归降!其他的暂时没什么可写的。
既然南方面军没什么可写的,那我们就回头看看北路唐军近况如何!李世积——横扫千军如卷席!
高句丽,其亡可翘足待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二月。高句丽亡前七个月。李世积本来是担负的最重的阻击任务,可是这一路上完全没有遇到像样儿的抵抗,自新城之战后。一路连克一十六座城池,顺利抵达鸭绿江附近的薛贺水(亦称萨贺水,约在今辽宁丹东附近)。
在这里,渊男建帮助李世积实现了其阻击的价值。当时薛仁贵率兵在攻打扶余城,渊男建坐不住了,派出了多达5万的重兵,前去救援。
15万大军被歼灭的情况下,渊男建为什么还要出兵救援扶余城?我分析原因有二:第一,牵制。救援扶余城。在唐军后方始终保持一定规模的兵力,牵制唐军南下平壤;第二。外援。
扶余城沦陷事小,即使整个扶余川地区投降大唐也不是大事儿。关键是,自此将割断高句丽与其盟友靺鞨的联系,将得不到外部的救援。
所以,扶余城必救!契苾何力、薛仁贵等为了李世积的后脑勺儿安全击败了高句丽15万大军;李世积为了契苾何力、薛仁贵等的安全也必须击败高句丽这5万援军;2万唐军与5万高句丽军在萨贺水相遇了。史载:“合战,大破之,斩获三万余人!”
其中,斩首5000人,俘虏30000人。高句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无能,太难为它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世人:高句丽无能!这已经是高句丽亡前的定律了。何为定律?就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改变不了。
萨贺水之战后,李世积顺便攻克了大行城(今辽宁丹东)。大行城,鸭绿江北岸的最后一座城池!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四月,高句丽亡前五个月。长安,彗星见于五车,右相许敬宗曰:“彗见东北,高句丽将灭之兆也”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这纯属瞎扯,科技如此先进的今天,我们肯定不信。在崇尚迷信、星宿的古代,我们的皇帝李治同志竟也不相信,实在难能可贵:“朕之不德,谪见于天,岂可归咎小夷!
……”好了,这只是个小插曲。说正事吧。高句丽北方唐军各路总管已经齐聚大行城了。攻克大行城后,李世积令大军稍作休整,在此期间,契苾何力、薛仁贵等各路总管都率部先后抵达于此,合兵一处。
前方就是鸭绿江天险!接下来呢,太简单了,我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更好的表述方式了。
总之,“唐军势如破竹,高句丽不堪一击、望风请降”之敌我态势很明了。
在下无需造次,直接搬用史料吧:“(唐军)进至鸭绿栅栏,高句丽发兵拒战,积等奋击,大破之,追奔二百余里,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郡),诸城遁逃及降者相继。”
(具体行军路线可参照我1月19日手绘的唐灭高句丽草图)攻克辱夷城。前方一路无阻,便是平壤!李世积分遣契苾何力率军先行出发,契苾何力带了多少兵力?
新旧唐书皆记载为50万!我对这个数字一直持怀疑态度。首先。中外史料中仅仅有新旧唐书记载其率兵50万,证据不充分!其次。牛刀杀鸡何其迟也!
这个就不深究了吧,耗时耗力不说,也难以求证!即便求证,亦未可尽信!总章元年(公元668...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