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出走 (1/2)
18小说网 www.18xs.cc,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姬丹坐在上首,笑道:“张卿且说如何将计就计?”
张耳沉吟一下,笑道:“既然太子有令,臣就抛砖引玉好了。”
“以臣看来,秦燕若失和,则赵国君臣定然大喜,毕竟秦燕分处赵之前后。两国为盟,赵有前后夹击之危。”
“以局外人看来,太子潜离秦境,秦王政定然愤怒,如此秦主动和赵亦是顺理成章。这数十年秦赵屡有大战,虽互有胜负,毕竟赵国败多胜少,赵虽不惧秦,但赵国是以小抗大,早已很是吃力,如能和秦和睦相处,哪怕三年两载,也是难得的喘息之机,赵国定无不允之理。”
“赵国君臣和秦抗衡多年,也早知秦为大患,既有喘息之机,定会意图扩张,以增强国力,以便日后能与秦相抗。赵国西北有代地、云中、雁门三郡,其北至阴山,邻匈奴诸胡,胡人畜牧为生,游牧不定,人口稀少,赵纵然再向外攻击,也不过得些无人之地罢了,徒耗财力军资不说,还未必守的住。”
“赵之西、南两面,皆是秦境,赵国要向外攻,无非是东攻齐、北攻燕。然齐为大国,虽三十年未经大战,但富足多财,又有长城之守,赵国攻齐,有小胜易,求大胜难。”
“如今太原属秦,赵之代地与邯郸,全靠中山相连。秦军所以攻赵出井陉者,正欲断赵之腰也。中山如失,赵国被一分两断,即便不亡,也是国力大衰,势必不能自存。”
“燕在赵之东北,督亢之地,素称膏腴丰美,又比邻中山,赵欲自强其腰,自然以北上攻燕为最佳,赵如得燕南之地,不但可使燕国顿失粮仓要地,更可使赵国力大增。况且赵、齐、燕三国,齐燕为仇数十年,从来不睦。赵攻燕国,我燕国只怕连求救之处都没有。”
“况且赵燕之间数战,燕国屡屡大败而割地求和。燕国在赵国眼里,无疑是一块随时可咬一口的肥肉,如今燕秦失和,燕国势孤。正是攻燕自强之机,赵国岂肯错过。”
“秦国之意,本不是与赵相和,赵主力攻燕,秦则趁虚攻赵,自然可大获其利。”
“秦之所以要太子做出擅自离秦之像,一来无非是告诉赵人,秦燕失和原因在燕,秦不会救燕而攻赵。以此坚赵攻燕之心。”
“二来太子如果在赵遇险,则赵不攻燕,燕也必然攻赵,如此可使燕赵之战成必打之势,确保秦国驱虎吞狼之策必成!”
张耳将刚才众人分析的,加上自己的判断全部理了一遍,众人都觉得有理,姬丹听张耳已经将局势判断的和原本历史上所发生的毫无二致,更是大喜。
张耳继续道:“既知秦之深谋,将计就计也就不难!”
“秦要太子潜离秦国,而太子也正想离秦,如此机会巧合,不离秦还待何时?”
“只是虽然离秦,也不能靠昌平君所提供的符节文书,否则太子行踪,全在秦之监视之下,万一秦有歹意,则我等防不胜防,置太子于危地,乃我等之罪也。”
“所以太子这次行动,一则假留在府,以配合秦人迷惑赵人耳目,二则令人假扮太子东去,迷惑昌平君和秦王政。至于太子,则另走它途。”
“至于秦之大计,则太子回燕,非和赵联合,不能破秦之计。然赵燕世仇,单凭宾客大臣往来,恐难以和赵。还需太子在其中着力,争取暗中和赵,使赵燕相盟。待时机合适,赵军大张声势,佯攻燕南,主力则潜伏于秦赵之边境,待秦出兵攻赵时,出其不意,打秦军一个埋伏,让秦军吃一个大亏。给嬴政当头一棒!”
张耳如此一说,尉僚拍掌大笑,道:“不料张君仁厚君子,竟也狡诈如此,果然是将计就计,妙极,妙极!”
范增微笑道:“有张君这一谋划,太子安然回国乃是一定的,只是赵燕之间,仇怨深结,赵燕之盟恐怕甚难!”
张耳点头称是,尉僚在旁哈哈一笑,道:“无妨,无妨,有张君之谋划,有我等之襄助,赵人当中,李牧乃良将,庞暖也不是易于之辈,大利无害之事,总是有法可想!”
说着,尉僚取过昌平君给的符节文书,打开看时,乃是以昌平君名义,奉大王旨意派出府中官吏到齐国公干的,最大的官衔,乃是相府的一个府丞,不过是个八百石的小官,通知各地守、尉官府,各地验后放行,不得留难。标明了人数为三十二人。
尉僚看了撇撇嘴道:“昌平君真是小气,不过... -->>
姬丹坐在上首,笑道:“张卿且说如何将计就计?”
张耳沉吟一下,笑道:“既然太子有令,臣就抛砖引玉好了。”
“以臣看来,秦燕若失和,则赵国君臣定然大喜,毕竟秦燕分处赵之前后。两国为盟,赵有前后夹击之危。”
“以局外人看来,太子潜离秦境,秦王政定然愤怒,如此秦主动和赵亦是顺理成章。这数十年秦赵屡有大战,虽互有胜负,毕竟赵国败多胜少,赵虽不惧秦,但赵国是以小抗大,早已很是吃力,如能和秦和睦相处,哪怕三年两载,也是难得的喘息之机,赵国定无不允之理。”
“赵国君臣和秦抗衡多年,也早知秦为大患,既有喘息之机,定会意图扩张,以增强国力,以便日后能与秦相抗。赵国西北有代地、云中、雁门三郡,其北至阴山,邻匈奴诸胡,胡人畜牧为生,游牧不定,人口稀少,赵纵然再向外攻击,也不过得些无人之地罢了,徒耗财力军资不说,还未必守的住。”
“赵之西、南两面,皆是秦境,赵国要向外攻,无非是东攻齐、北攻燕。然齐为大国,虽三十年未经大战,但富足多财,又有长城之守,赵国攻齐,有小胜易,求大胜难。”
“如今太原属秦,赵之代地与邯郸,全靠中山相连。秦军所以攻赵出井陉者,正欲断赵之腰也。中山如失,赵国被一分两断,即便不亡,也是国力大衰,势必不能自存。”
“燕在赵之东北,督亢之地,素称膏腴丰美,又比邻中山,赵欲自强其腰,自然以北上攻燕为最佳,赵如得燕南之地,不但可使燕国顿失粮仓要地,更可使赵国力大增。况且赵、齐、燕三国,齐燕为仇数十年,从来不睦。赵攻燕国,我燕国只怕连求救之处都没有。”
“况且赵燕之间数战,燕国屡屡大败而割地求和。燕国在赵国眼里,无疑是一块随时可咬一口的肥肉,如今燕秦失和,燕国势孤。正是攻燕自强之机,赵国岂肯错过。”
“秦国之意,本不是与赵相和,赵主力攻燕,秦则趁虚攻赵,自然可大获其利。”
“秦之所以要太子做出擅自离秦之像,一来无非是告诉赵人,秦燕失和原因在燕,秦不会救燕而攻赵。以此坚赵攻燕之心。”
“二来太子如果在赵遇险,则赵不攻燕,燕也必然攻赵,如此可使燕赵之战成必打之势,确保秦国驱虎吞狼之策必成!”
张耳将刚才众人分析的,加上自己的判断全部理了一遍,众人都觉得有理,姬丹听张耳已经将局势判断的和原本历史上所发生的毫无二致,更是大喜。
张耳继续道:“既知秦之深谋,将计就计也就不难!”
“秦要太子潜离秦国,而太子也正想离秦,如此机会巧合,不离秦还待何时?”
“只是虽然离秦,也不能靠昌平君所提供的符节文书,否则太子行踪,全在秦之监视之下,万一秦有歹意,则我等防不胜防,置太子于危地,乃我等之罪也。”
“所以太子这次行动,一则假留在府,以配合秦人迷惑赵人耳目,二则令人假扮太子东去,迷惑昌平君和秦王政。至于太子,则另走它途。”
“至于秦之大计,则太子回燕,非和赵联合,不能破秦之计。然赵燕世仇,单凭宾客大臣往来,恐难以和赵。还需太子在其中着力,争取暗中和赵,使赵燕相盟。待时机合适,赵军大张声势,佯攻燕南,主力则潜伏于秦赵之边境,待秦出兵攻赵时,出其不意,打秦军一个埋伏,让秦军吃一个大亏。给嬴政当头一棒!”
张耳如此一说,尉僚拍掌大笑,道:“不料张君仁厚君子,竟也狡诈如此,果然是将计就计,妙极,妙极!”
范增微笑道:“有张君这一谋划,太子安然回国乃是一定的,只是赵燕之间,仇怨深结,赵燕之盟恐怕甚难!”
张耳点头称是,尉僚在旁哈哈一笑,道:“无妨,无妨,有张君之谋划,有我等之襄助,赵人当中,李牧乃良将,庞暖也不是易于之辈,大利无害之事,总是有法可想!”
说着,尉僚取过昌平君给的符节文书,打开看时,乃是以昌平君名义,奉大王旨意派出府中官吏到齐国公干的,最大的官衔,乃是相府的一个府丞,不过是个八百石的小官,通知各地守、尉官府,各地验后放行,不得留难。标明了人数为三十二人。
尉僚看了撇撇嘴道:“昌平君真是小气,不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