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盛世皇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摇头,对伙计大张说:“听田侍卫说,这种布有个缺点,就是怕热,不能开水烫也不能炉火烤。咱们卖布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跟客人说明白,要不然他买了家去冬天围着炭火取暖,裤子从三尺变裤衩了,还不来骂我是骗子?”
“是得事先说清楚,就是多说几句话,让人家知道了就没有咱们的责任了,其实有几个没事拿开水烫、拿火烤的?但是必须事先说明,他买不买是他的事。”大张很赞同掌柜的看法。
第二天一大早,瑞谦就把打好的柜台架子吩咐伙计抬到了店铺中央的显著位置,把华丽板架在上面,伙计主动地把华丽板用抹布擦干净了,再把已经拆开麻花布放在新柜台上展开。不管是掌柜的还是伙计,都对新来的宽面布充满信心:虽然大清的某些布庄里已经出现了西方人远涉重洋带来的“洋布”,却没有玉龙布庄的麻花布幅面宽。而且那些卖洋布的布庄把洋布的价格提到相当高的价位上。能买得起这些洋布的都是有钱人,很多有钱人很能摆阔,只要穿出去好看,就是贵一点也值得。大清的布匹很多都是家织布,也叫土布。大清有专门负责织布的织造局,那里的织布机纺织出来的布匹就比家织布幅面宽一些,也细腻了很多,这样的布老百姓就叫细布。王爷等人送来的布匹显然属于细布行列,比大清的细布还细腻,比洋布也细腻。和玉龙布庄紧邻的是一家字号为“裕兴布庄”,掌柜的姓赵,和瑞谦少爷相处得很不错,经常过来跟瑞谦侃生意经。因为他的年龄比瑞谦大几岁,瑞谦就叫他“赵兄”。都说同行是冤家,赵掌柜和瑞谦就没有成为冤家,而是和睦相处。这不,瑞谦的布庄刚刚开门,赵掌柜的就捏着紫砂壶过来了:“我说陈掌柜你不够意思啊,居然进货了四尺半宽的宽面布,也不跟哥哥说一声儿。”虽然是有点埋怨的意思,也是满脸堆笑的。
陈瑞谦忙抱拳施礼,道歉了几句:“对不住啊赵兄,不是在下瞒着藏着,也不是在下悄悄进货,怕赵兄抢了饭碗,这个宽面布并不是在下从什么地方进货的,是亲戚放在在下这里代卖的。”
“你什么亲戚啊这么手眼通天的?您这柜台上的布满大清都没有!就是西方大鼻子带过来的那些细布也没这么宽的面子。”这位赵掌柜很想问这些布料是什么地方的,可是人家说亲戚代卖的,也就不好意思问下去了。
玉龙布庄的门面虽小,地点却很有优势。就在前门大街靠近正阳门不太远的地方。这条街应该算是京城第一繁华的商业街了。这条街是皇帝出城去天坛、山川坛的御路,所以从正阳门往南一直到天桥路口,街长一里半路还多,街宽六十尺。明朝中叶开始,前门大街两侧陆续出现了珠市口、煤市口等集市和街道,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儿”也在其中。明嘉靖以后,各地会馆在前门两厢纷纷建立。清朝初年,前门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很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果子市、肉市、布市、草市、珠宝市等。随之出现许多货栈、车马店、工匠作坊、戏园,使得前门大街更加繁荣。
玉龙布庄虽小,地理位置相当优势。在给王爷代卖布匹之前,因为店内的货物种类比较单一,只有棉布、土布和少量丝绸,陈瑞谦的生意只保持在维持温饱的水平。如果不在前门大街,恐怕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这条街上大铺面的布庄、绸缎庄数不胜数。要不是陈少爷奉行了卖布的时候“尺外一指”的量布方法,(即在量好的布料之外让出一指),被来买布的穷困市民所称道。认为陈掌柜的仁义、厚道。其实只是瑞谦让出来的一点缩水的办法,多了还真让不起。
陈掌柜的对王爷送来的布匹很是有信心,布匹摆上柜台就等着第一位客人的到来了。可是等了两天半也没人买,进店的人不是没有,这里的客流量相当大,顺便到店里看看、转一圈的人也大有人在。也有人看看异域的布匹,但是没人敢买,都认为是洋布,不用打听就是天价,布再好,升斗小民也买不起。
伙计大张就有点坐立不安了,很奇怪地问瑞谦:“我说掌柜的,这么好的布怎么会没人买?这个东西也不象白菜、萝卜那样吆喝着卖,愁死了。”
瑞谦眼前一亮,心说就是要吆喝着卖。卖布头的小贩不都是吆喝卖的吗?于是打了一块方方的木板,用纸写了一个告示,贴在木板上,上面是很简单的三十多个字:“鄙店新进少量异域布匹,幅面四尺五寸,有兴趣的客官敬请进店一观,包您小开眼界。”
这块木板就放在门口靠墙的凳子上。刚刚放好就有人进店一观了:“掌柜的,那个幅面四尺五的布……”
瑞谦迎上来,指着放在店中央的柜台:“这位客官请看。”
“呦,这幅面还真是够宽的啊。”
瑞谦知道,这位是同行。不看别的,就看他的手抚摸着布料的姿势就知道是个行家。
“多少钱一尺?”
“三十五文。”
“老兄何不打家劫舍?”这意思就是太贵了。
瑞谦也不生气,反而笑道:“这位兄台说笑了,想是您看过门口的告示,您自己也承认幅面够宽。咱们大清的布匹是多宽?一尺八,那么四尺五是一尺八的几倍?两倍半,咱们大清的细布多少钱一尺,十七八文,在下的这几种布料只是两倍的价。看得出这位兄台是同行,你肯定知道,幅面宽的布料在做衣服的时候,可以套裁,而且省布。”
“这个么,掌柜的能不能说说它是什么地方出产的?”
“这几匹布不是在下进的货,是亲戚放在这里代卖的,在下也没好意思问他。”言外之意您就不该问产地。
客官倒是没有任何不满的表情,反而是兴趣大增,那双手在布料上不停地抚摸着。最后说了:“掌柜的,在下出二十文一尺的价格把您所有的这种宽面布包下了,可否?”
“这位兄台玩笑了。在下已经说过,这是亲戚托付在下代卖的,价格也是亲戚定下的,在下有几个胆子二十文一尺就卖了?”
“不好意思啊,要不二十五文……”
“您可以看,也可以嫌贵,但是您给的价格在下不能接受。而且,就是您想按三十五文的价格全买了,在下也不会答应的。亲戚说了,他的布是千里万里带回来的,目的就是让京城的平民百姓都受益,一个人只卖五尺,够做件上衣就是。另外还告诉您,这种布有个弱点就是怕热,太阳晒没问题,但是不能开水烫、炉火烤,否则变形。”
瑞谦这么说就是嫌他烦了,但是也是实话。
摇头,对伙计大张说:“听田侍卫说,这种布有个缺点,就是怕热,不能开水烫也不能炉火烤。咱们卖布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跟客人说明白,要不然他买了家去冬天围着炭火取暖,裤子从三尺变裤衩了,还不来骂我是骗子?”
“是得事先说清楚,就是多说几句话,让人家知道了就没有咱们的责任了,其实有几个没事拿开水烫、拿火烤的?但是必须事先说明,他买不买是他的事。”大张很赞同掌柜的看法。
第二天一大早,瑞谦就把打好的柜台架子吩咐伙计抬到了店铺中央的显著位置,把华丽板架在上面,伙计主动地把华丽板用抹布擦干净了,再把已经拆开麻花布放在新柜台上展开。不管是掌柜的还是伙计,都对新来的宽面布充满信心:虽然大清的某些布庄里已经出现了西方人远涉重洋带来的“洋布”,却没有玉龙布庄的麻花布幅面宽。而且那些卖洋布的布庄把洋布的价格提到相当高的价位上。能买得起这些洋布的都是有钱人,很多有钱人很能摆阔,只要穿出去好看,就是贵一点也值得。大清的布匹很多都是家织布,也叫土布。大清有专门负责织布的织造局,那里的织布机纺织出来的布匹就比家织布幅面宽一些,也细腻了很多,这样的布老百姓就叫细布。王爷等人送来的布匹显然属于细布行列,比大清的细布还细腻,比洋布也细腻。和玉龙布庄紧邻的是一家字号为“裕兴布庄”,掌柜的姓赵,和瑞谦少爷相处得很不错,经常过来跟瑞谦侃生意经。因为他的年龄比瑞谦大几岁,瑞谦就叫他“赵兄”。都说同行是冤家,赵掌柜和瑞谦就没有成为冤家,而是和睦相处。这不,瑞谦的布庄刚刚开门,赵掌柜的就捏着紫砂壶过来了:“我说陈掌柜你不够意思啊,居然进货了四尺半宽的宽面布,也不跟哥哥说一声儿。”虽然是有点埋怨的意思,也是满脸堆笑的。
陈瑞谦忙抱拳施礼,道歉了几句:“对不住啊赵兄,不是在下瞒着藏着,也不是在下悄悄进货,怕赵兄抢了饭碗,这个宽面布并不是在下从什么地方进货的,是亲戚放在在下这里代卖的。”
“你什么亲戚啊这么手眼通天的?您这柜台上的布满大清都没有!就是西方大鼻子带过来的那些细布也没这么宽的面子。”这位赵掌柜很想问这些布料是什么地方的,可是人家说亲戚代卖的,也就不好意思问下去了。
玉龙布庄的门面虽小,地点却很有优势。就在前门大街靠近正阳门不太远的地方。这条街应该算是京城第一繁华的商业街了。这条街是皇帝出城去天坛、山川坛的御路,所以从正阳门往南一直到天桥路口,街长一里半路还多,街宽六十尺。明朝中叶开始,前门大街两侧陆续出现了珠市口、煤市口等集市和街道,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儿”也在其中。明嘉靖以后,各地会馆在前门两厢纷纷建立。清朝初年,前门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很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果子市、肉市、布市、草市、珠宝市等。随之出现许多货栈、车马店、工匠作坊、戏园,使得前门大街更加繁荣。
玉龙布庄虽小,地理位置相当优势。在给王爷代卖布匹之前,因为店内的货物种类比较单一,只有棉布、土布和少量丝绸,陈瑞谦的生意只保持在维持温饱的水平。如果不在前门大街,恐怕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这条街上大铺面的布庄、绸缎庄数不胜数。要不是陈少爷奉行了卖布的时候“尺外一指”的量布方法,(即在量好的布料之外让出一指),被来买布的穷困市民所称道。认为陈掌柜的仁义、厚道。其实只是瑞谦让出来的一点缩水的办法,多了还真让不起。
陈掌柜的对王爷送来的布匹很是有信心,布匹摆上柜台就等着第一位客人的到来了。可是等了两天半也没人买,进店的人不是没有,这里的客流量相当大,顺便到店里看看、转一圈的人也大有人在。也有人看看异域的布匹,但是没人敢买,都认为是洋布,不用打听就是天价,布再好,升斗小民也买不起。
伙计大张就有点坐立不安了,很奇怪地问瑞谦:“我说掌柜的,这么好的布怎么会没人买?这个东西也不象白菜、萝卜那样吆喝着卖,愁死了。”
瑞谦眼前一亮,心说就是要吆喝着卖。卖布头的小贩不都是吆喝卖的吗?于是打了一块方方的木板,用纸写了一个告示,贴在木板上,上面是很简单的三十多个字:“鄙店新进少量异域布匹,幅面四尺五寸,有兴趣的客官敬请进店一观,包您小开眼界。”
这块木板就放在门口靠墙的凳子上。刚刚放好就有人进店一观了:“掌柜的,那个幅面四尺五的布……”
瑞谦迎上来,指着放在店中央的柜台:“这位客官请看。”
“呦,这幅面还真是够宽的啊。”
瑞谦知道,这位是同行。不看别的,就看他的手抚摸着布料的姿势就知道是个行家。
“多少钱一尺?”
“三十五文。”
“老兄何不打家劫舍?”这意思就是太贵了。
瑞谦也不生气,反而笑道:“这位兄台说笑了,想是您看过门口的告示,您自己也承认幅面够宽。咱们大清的布匹是多宽?一尺八,那么四尺五是一尺八的几倍?两倍半,咱们大清的细布多少钱一尺,十七八文,在下的这几种布料只是两倍的价。看得出这位兄台是同行,你肯定知道,幅面宽的布料在做衣服的时候,可以套裁,而且省布。”
“这个么,掌柜的能不能说说它是什么地方出产的?”
“这几匹布不是在下进的货,是亲戚放在这里代卖的,在下也没好意思问他。”言外之意您就不该问产地。
客官倒是没有任何不满的表情,反而是兴趣大增,那双手在布料上不停地抚摸着。最后说了:“掌柜的,在下出二十文一尺的价格把您所有的这种宽面布包下了,可否?”
“这位兄台玩笑了。在下已经说过,这是亲戚托付在下代卖的,价格也是亲戚定下的,在下有几个胆子二十文一尺就卖了?”
“不好意思啊,要不二十五文……”
“您可以看,也可以嫌贵,但是您给的价格在下不能接受。而且,就是您想按三十五文的价格全买了,在下也不会答应的。亲戚说了,他的布是千里万里带回来的,目的就是让京城的平民百姓都受益,一个人只卖五尺,够做件上衣就是。另外还告诉您,这种布有个弱点就是怕热,太阳晒没问题,但是不能开水烫、炉火烤,否则变形。”
瑞谦这么说就是嫌他烦了,但是也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