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c,甸甸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风木庵!等到现在才来提风木庵似乎晚了一些,但我觉得在讲了丁氏兄弟前面的这些事迹之后,再来讲一些风木庵,讲一些丁氏兄弟在庵里的故事,更有味道。

    西溪的历史上有许多庵,素有“三十六庵”、“七十二茅棚”之称。西溪的大多数庵均建在水边或水中央,而风木庵却建在花坞的山里。风木庵其实就是丁氏家祠。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0年),丁氏两兄弟庐墓于此。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逮!”

    当时的杭州人程世勋前往西溪游览,游了交庐庵与樊榭墓之后,友人对他说,不远处有风木庵,孝子居之。他问孝子是谁?友人说是钱塘丁氏两兄弟。丁氏本武林甲第,浙水名家,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于是他便决定探望丁氏两兄弟。风木庵附近,桑麻鸡犬,村居错落,饶有田野风味。道旁小屋数椽,荆扉静掩。他叩门,有童子出来应门,通告主人,有客来访。主人布衣草屡,伛偻迎客。到了内室,朴陋无华。庭中有古木数本,苍翠欲滴,风来作波涛声。大家坐定,程世勋询问两兄弟居此始末。兄弟俩说:“吾祖墓在此左右。吾父母殡宫又在此庐中。吾是以傍徨不忍去。且吾兄弟自幼不才,吾父终岁作客往来燕齐晋豫,无闲一日安处。吾母料量家政,督理程课亦无片刻暇。吾兄弟抱恨终天,视他人有加而敢安城市乎?自今以往,四方无事,吾将终于此矣。”这一番话说得程世勋愀然动容,为两兄弟的孝心所感动。

    时人黄音员珊为风木庵画过“风木庵图”张子祥复订此稿作第二图。可惜黄图旋即付于劫灰。所幸张图尚在。风木庵图一出,和者如云。邹宝*(*:左“亻”右“惠”)撰风木庵图题咏序、程世勋撰风木庵记、范樾作风木庵图记、李学祖作风木庵图记、柳商贤作风木庵图记、何春旭作风木庵图序、金凤藻作书风木庵图后、吴庆坻作风木庵图赞、吴庚生作风木庵图颂等。另有多人以诗作相和。其中俞樾作诗和道:

    孰不思其亲,难在终其身。

    是以五十慕,惟有古圣人。

    双丁武林彦,孝友何彬彬。

    自抱风木痛,悬历数十春。

    即此一幅图,亦有旧有新。

    劫火已煨烬,丹青仍*(*:左王右麟字的右偏旁)斌。

    可见终身慕,无间昏与晨。

    所嗟伯氏亡,殊伤仲氏神。

    风木既茹痛,风雨重*(*:上雨下沾)巾。

    每逢风雨夜,独坐长悲辛。

    邹在寅和诗曰:

    法华坞转西溪风,梵隐精蓝三十六。

    中有孝子屋三楹,如以稻梁比珠玉。

    出世离俗披袈裟,面壁木石坐结跏。

    何若家中供养佛,刻木定省参香花。

    有发头陀心出家。

    当时建德的胡念修先生刚失去双亲,耳闻丁氏兄弟守墓庐于西溪风木庵,又得知风木庵图成,便和诗道:

    双丁日下擅清名,纯孝终身感至诚。

    历劫重瞻新庙貌,披图犹慕旧形声。

    飘风欲报蓼莪德,刻木常存杯木卷情。

    我亦鲜民长抱恨,诗成涕泪已纵横。

    人间至孝,胜过梵修。载有庆作诗相和道:

    溪上三间不系舟,惊心木落四山秋。

    闭门读礼好兄弟,此是家修非梵修。

    黄学渊是杭州人,对丁氏兄弟欣慕有加,对他们俩比较了解,作诗概括道:

    人生有贤愚,惟孝根天性。

    畴无风木思,皋鱼表遗行。

    双丁好兄弟,居家亦为政。

    楹书八千卷,校读丹黄竟。

    口泽懔怀木卷,头衔谢车乘。

    怡怡守一庐,刻木补温情。

    孺慕终其身,乃以古为镜。

    木落无还枝,来岁荫仍盛。

    雨露三春濡,终有逆风劲。

    作图寄孝思,空谷声相应。

    风木庵历时经月,至民国已呈衰败景像。而今,风木依旧,庵却仅剩得一方旧迹了。面对这一方旧迹,耳边有风如涛声般刮过,有鸟从身旁掠过,而大孝子丁氏兄弟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低首不胜稀嘘,如若孝心能够种植,那该多好!如今的西溪定会有一片茂盛的孝心之林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