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丁巴达吉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识,能算是有价值吗?现在我正在又重新建立一种观点,仍不牢固,但已开始生长,我仿佛觉得,价值与意义似乎一种内在的尺度,一种个人的东西,更大程度上,是具体的不能再具体的东西,并非这世上真有一种价值尺度可以权衡一切;一切事物与一切人。我真的开始这么想,于是我心中也正在一天天的踏实,我现能够坐在这写这些东西,便是明证。
研究生第一年过去的时候,有一天,我忽然下了决心,我不要出国了,于是把所有的gre单词书都收拾到了一旁。人说:直觉先于语言。我相信,我换一种方式说:感性先于理智。人做了某一重大决定的时候,往往是说出一大堆理由,以证明自己的选择如何明智,可事实上往往是决定在前,说服自己在后。我把这一重大决定告诉我的好朋友刘之后:他说,恭喜恭喜,一个人的心定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到了研究生二年级,每天的闲逛,我老是对朋友说:xx大学真是误人子弟。现在我觉的,世上除了你自己,再无第二人中误了你自己,每天到实验室,我觉得没做些什么。心里闲慌的很,随便多看几页书,算是做以心理安慰,补偿。也看到更多的人在闲逛,在无所事事而无所表示,安然自得,心想他们怎么就能够过着这样的日了呢,另一部分人为了考g出国奋力拼搏,为了发文章而埋头苦干,倒也容易理解,可我这不愿选择其一的人有点不安然,这时候,我明白了,这是;这应该叫做自我的迷失。所以仍旧没有忘我忘记世界的读过几本书,所以仍旧怀念那些以前认真读书的日子。
今天,第二年已经结束的时候,我、也是在今天下午似乎刚刚有所领悟,原来,人可以是很多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世上人有亿万,何尝有两个过着同一种生活。前面已说了价值与意义是具体的,而给予你自己生活与价值,与意义的首先应该是你自己,然后社会、他人予以否肯定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天读到苏童的一篇文章,我怎样活着过日子有这样一个句子:他说:假如有更好的生活在召唤,我就等着,假如没有更好的,这样也不错,我就这样生活下去吧。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不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我们应该是力图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可观在,我几乎认同这种叙述。末了他又说:“白天读书、会友、搓麻将,夜里写到深夜,不常出门”我心中又是一触动,人真的可能有不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无聊无意义的日子他都居然能够忍受,看来你又得不承认:生活方式的价值或意义全在干你自己首先肯定,首先给予,那怕只是虚空的价值,虚空的意义。事实上文学表述出的全是虚空,何况这虚空试图揭示的呢?不过我想不到苏童那么一个我不曾知的作家,读者那么一本我久不曾读的杂志居然同时合力给我有一点感触,让我想起些什么,似有醒悟,使心境好一点,世界万物之互相影响纤细如此,叫人又是感能万千!
(之四)米卢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一句名言: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开始广为传播。这不由让我想起这样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态度有没有理由,或者说一种性情的生成有没有理由,或者有简单明晰先来的理由。
有人立马要被处以死刑,距行刑之时不过几个小时,他安然无事的操琴而歌。人问他:你都是马上要去死的人了,还在那唱什么歌,弹什么琴?他答:既然要死了,此时不弹不唱,更待何时?两个人对待同样一种处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且好像都有自己的理由。这愈加让我开始相信乐观或者悲观都是一种没有什么理由的偏致倾向,一种没有外在推动支持,完全取决于内的个人决定,一种态度。这也愈加开始让我相信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真理性所在。听闻国外研究证明快乐是一种可以如同庄稼一样被培植的东西(cultivated)。时常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应该快乐,也会慢慢地快乐起来。我个人倒是希望看到别样的文章,如从遗传基因上证明一个人性情的生成,快乐还是忧郁,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生物学上的原因,是物质的原因。这样会免去我花许多时间去胡乱地猜想别的什么原因,那会浪费我的许多时间与精力。。可惜的是,我现在还未看到类似的文章,科学的发展还远未到达这一地方。于是我不得不作如上的揣测。那些持快乐可以培养的态度的一类人常用的一些例子:如悲观者所见的是面包圈中间的空洞,而乐观者所见的则是实实在在的面包圈。这是一个极为恰如其分又寓意深远的例子。面包圈这个实物象征着这个世界,我们所处于其中的生活,面包圈中间的空洞则代表着这个世界中的不完满之处 — 缺撼一类的东西。实在的面包圈则是我们可以享用的东西。我对于这个理论(说法)最感到震惊而又不震惊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你是悲观者或是乐观者,无论你采取一种什么态度,你都不能改变面包圈一丝一毫。面包圈没有因为你的悲观而对你另生怜悯之情,中间的空洞也变成面包了,或者它为你的乐观所鼓舞,中间的空洞消失了。no,这种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所以悖论就是:既然态度是这样一种虚无之物,不能改变客观事物之一丝一毫,何以我能体会到态度决定了一切的真理性呢。沿由上面的推论,我们应该得出的结论是:态度决定不了任何东西(attitude is nothing)。这不由让我改变一个观念,或者说一种心理倾向,即总是太苛求外在的东西,去不合理的让外在的东西去适应内心的要求,而不是让自己﹑让内心去适应外在的世界。也可以说,不是从内心之中寻求幸福,而是向外部世界去寻找快乐的太多条件。
人愈长大,经验阅历愈丰富,就愈是发现改变世界只是一句空话,改变生活也是空空的口号。你有时候可怜的发现你居然无力得连一只随处拉屎的小狗的坏毛病也改变不了。我的母亲已经63岁了,和我还有我的一个外甥生活在一起,居住在一套两室的房子里,外甥马上要高考了,还仍忘不了看电视,每天看太多的电视,脾气也高傲,我每次担心妈妈因为太多的担心以及对外甥行为的不满会让她生气。她却总对我讲一句话: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我知道我除了改变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他要怎样,只能由他,我只能改变我去适应他,也不致于我生气。规劝的话说到他耳朵里,听不听由他了。我深是为母亲的话感到震惊。细想起来,改变一个人何尝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和母亲最近三年居住在一起,早晚相处,母亲身上在我看来的缺点,也并没有因为与我的争吵而彻底消失。母亲厌恶的我身上的恶习,也何尝消失殆尽。两个人就是在这种互相磨合之中慢慢地改变自己,适应对方,达到一种和谐。哪里会如一人愿,让另一个人完全行你所想呢?知道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以及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态度。或说许多态度中的一种。这种态度决定不了任何生活中的存在,但它却可完全改变你的许多感受 — 对同样存在的感受。到底觉得是“attitude is everything”还是“attitude is nothing”也是一种态度,这态度也会影响你的生活的一部分,哪怕一小部分。
米卢在带领中国队冲入世界杯之后,开始成为中国的superstar,他曾上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著名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可惜的是,所谈的都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有机会碰见他,我真想听一听他如何阐述“态度决定一切” ,以图一乐。
知识,能算是有价值吗?现在我正在又重新建立一种观点,仍不牢固,但已开始生长,我仿佛觉得,价值与意义似乎一种内在的尺度,一种个人的东西,更大程度上,是具体的不能再具体的东西,并非这世上真有一种价值尺度可以权衡一切;一切事物与一切人。我真的开始这么想,于是我心中也正在一天天的踏实,我现能够坐在这写这些东西,便是明证。
研究生第一年过去的时候,有一天,我忽然下了决心,我不要出国了,于是把所有的gre单词书都收拾到了一旁。人说:直觉先于语言。我相信,我换一种方式说:感性先于理智。人做了某一重大决定的时候,往往是说出一大堆理由,以证明自己的选择如何明智,可事实上往往是决定在前,说服自己在后。我把这一重大决定告诉我的好朋友刘之后:他说,恭喜恭喜,一个人的心定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到了研究生二年级,每天的闲逛,我老是对朋友说:xx大学真是误人子弟。现在我觉的,世上除了你自己,再无第二人中误了你自己,每天到实验室,我觉得没做些什么。心里闲慌的很,随便多看几页书,算是做以心理安慰,补偿。也看到更多的人在闲逛,在无所事事而无所表示,安然自得,心想他们怎么就能够过着这样的日了呢,另一部分人为了考g出国奋力拼搏,为了发文章而埋头苦干,倒也容易理解,可我这不愿选择其一的人有点不安然,这时候,我明白了,这是;这应该叫做自我的迷失。所以仍旧没有忘我忘记世界的读过几本书,所以仍旧怀念那些以前认真读书的日子。
今天,第二年已经结束的时候,我、也是在今天下午似乎刚刚有所领悟,原来,人可以是很多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世上人有亿万,何尝有两个过着同一种生活。前面已说了价值与意义是具体的,而给予你自己生活与价值,与意义的首先应该是你自己,然后社会、他人予以否肯定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天读到苏童的一篇文章,我怎样活着过日子有这样一个句子:他说:假如有更好的生活在召唤,我就等着,假如没有更好的,这样也不错,我就这样生活下去吧。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不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我们应该是力图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可观在,我几乎认同这种叙述。末了他又说:“白天读书、会友、搓麻将,夜里写到深夜,不常出门”我心中又是一触动,人真的可能有不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无聊无意义的日子他都居然能够忍受,看来你又得不承认:生活方式的价值或意义全在干你自己首先肯定,首先给予,那怕只是虚空的价值,虚空的意义。事实上文学表述出的全是虚空,何况这虚空试图揭示的呢?不过我想不到苏童那么一个我不曾知的作家,读者那么一本我久不曾读的杂志居然同时合力给我有一点感触,让我想起些什么,似有醒悟,使心境好一点,世界万物之互相影响纤细如此,叫人又是感能万千!
(之四)米卢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一句名言: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开始广为传播。这不由让我想起这样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态度有没有理由,或者说一种性情的生成有没有理由,或者有简单明晰先来的理由。
有人立马要被处以死刑,距行刑之时不过几个小时,他安然无事的操琴而歌。人问他:你都是马上要去死的人了,还在那唱什么歌,弹什么琴?他答:既然要死了,此时不弹不唱,更待何时?两个人对待同样一种处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且好像都有自己的理由。这愈加让我开始相信乐观或者悲观都是一种没有什么理由的偏致倾向,一种没有外在推动支持,完全取决于内的个人决定,一种态度。这也愈加开始让我相信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真理性所在。听闻国外研究证明快乐是一种可以如同庄稼一样被培植的东西(cultivated)。时常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应该快乐,也会慢慢地快乐起来。我个人倒是希望看到别样的文章,如从遗传基因上证明一个人性情的生成,快乐还是忧郁,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生物学上的原因,是物质的原因。这样会免去我花许多时间去胡乱地猜想别的什么原因,那会浪费我的许多时间与精力。。可惜的是,我现在还未看到类似的文章,科学的发展还远未到达这一地方。于是我不得不作如上的揣测。那些持快乐可以培养的态度的一类人常用的一些例子:如悲观者所见的是面包圈中间的空洞,而乐观者所见的则是实实在在的面包圈。这是一个极为恰如其分又寓意深远的例子。面包圈这个实物象征着这个世界,我们所处于其中的生活,面包圈中间的空洞则代表着这个世界中的不完满之处 — 缺撼一类的东西。实在的面包圈则是我们可以享用的东西。我对于这个理论(说法)最感到震惊而又不震惊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你是悲观者或是乐观者,无论你采取一种什么态度,你都不能改变面包圈一丝一毫。面包圈没有因为你的悲观而对你另生怜悯之情,中间的空洞也变成面包了,或者它为你的乐观所鼓舞,中间的空洞消失了。no,这种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所以悖论就是:既然态度是这样一种虚无之物,不能改变客观事物之一丝一毫,何以我能体会到态度决定了一切的真理性呢。沿由上面的推论,我们应该得出的结论是:态度决定不了任何东西(attitude is nothing)。这不由让我改变一个观念,或者说一种心理倾向,即总是太苛求外在的东西,去不合理的让外在的东西去适应内心的要求,而不是让自己﹑让内心去适应外在的世界。也可以说,不是从内心之中寻求幸福,而是向外部世界去寻找快乐的太多条件。
人愈长大,经验阅历愈丰富,就愈是发现改变世界只是一句空话,改变生活也是空空的口号。你有时候可怜的发现你居然无力得连一只随处拉屎的小狗的坏毛病也改变不了。我的母亲已经63岁了,和我还有我的一个外甥生活在一起,居住在一套两室的房子里,外甥马上要高考了,还仍忘不了看电视,每天看太多的电视,脾气也高傲,我每次担心妈妈因为太多的担心以及对外甥行为的不满会让她生气。她却总对我讲一句话: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我知道我除了改变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他要怎样,只能由他,我只能改变我去适应他,也不致于我生气。规劝的话说到他耳朵里,听不听由他了。我深是为母亲的话感到震惊。细想起来,改变一个人何尝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和母亲最近三年居住在一起,早晚相处,母亲身上在我看来的缺点,也并没有因为与我的争吵而彻底消失。母亲厌恶的我身上的恶习,也何尝消失殆尽。两个人就是在这种互相磨合之中慢慢地改变自己,适应对方,达到一种和谐。哪里会如一人愿,让另一个人完全行你所想呢?知道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以及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态度。或说许多态度中的一种。这种态度决定不了任何生活中的存在,但它却可完全改变你的许多感受 — 对同样存在的感受。到底觉得是“attitude is everything”还是“attitude is nothing”也是一种态度,这态度也会影响你的生活的一部分,哪怕一小部分。
米卢在带领中国队冲入世界杯之后,开始成为中国的superstar,他曾上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著名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可惜的是,所谈的都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有机会碰见他,我真想听一听他如何阐述“态度决定一切” ,以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