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第315号城堡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每一次怀念起童年,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小时候居住过的老房子。黑瓦红墙,老砖头堆砌而成,远远看起来像分为两层,实际上却是由于地基的关系,上面的房子是用几幢大大的柱子举起的,下面留着的空隙里,只是堆了一个简易的土砖屋作为茅厕,茅厕的旁边是一条长长的石板台阶,再左边是一幢侧砌着的土砖屋,那是四爷家的地产,很多年前也是住人的,那已经是我还没有出生前的事情了。后来四爷搬开了,房子却一直空着,也不拆,直到后来在一次雨中倒塌。石板台阶三面环屋,常年不见什么阳光,有些阴冷,夏天时正是乘凉的好去处。石板上生长着一些碧绿的苔藓,靠边的地方甚至长出了一些灌木。台阶蜿蜒的通向二楼的房子,一边是住房的后门,一边是土砖屋的厨房。
住房只有两间,较大的一间被窗帘或是别的什么拦截为两间。对全家人来说,实在是拥挤而又不方便。祖父祖母,父母亲,叔父婶子,还有三个不省事的孩子,都生活在这勉强算做三间的屋子里。像大部分早期的农村红砖房一样,屋子的前方也修建了一条走廊似的阳台。边缘是木制的栏杆,与那边邻居家的栏杆相连,邻居家的孩子和我一般大,只是比我后出生二十来天。闲暇休憩或是玩耍时,玩伴几个还有前院一些稍大的孩子都喜欢聚集在这里。串串门,嘻嘻闹闹,算是村子里比较热闹的几个据点之一了。
住房的后面是厨房,厨房的位置夹在前院与自家住房的中间,也不是很招阳光。还好屋顶上留了几个窟窿,用玻璃挡着,引着阳光。太阳天时,几道规矩的光线照射在厨房里,随着时间慢慢移动。哥哥和我都喜欢用镜子,把光线送到更远的地方,有时候让它们打架,有时候用它去晃别人的眼睛。我们会跺着脚,企图踩碎地上的光斑,也会抬着头,透过屋顶的透光处看天。厨房四面的墙壁都是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经年累月的烟熏所致,岁岁年年的痕迹,在农村人家的厨房里是最明显的了。
厨房再往后,便是前院了,几户人家围住在这里,呈现出有一个缺口的矩形。缺口的另一端是祠堂,已故的先人的地方。从缺口远远的望向祠堂,整个村落的布局很像是韶山毛泽东的故居。特别是祠堂,一条往里的双开大木门,门槛极高,两边向中间凹陷着,表面被踏的甚是光滑。大门的左边不远,开着一条上下窗棂的木窗。祠堂的内部显得宽敞而又肃穆,靠墙边有时会摆放着一两口棺木。内墙的壁沿上摆放着先人们的灵位,旁边散落着一些燃尽的线香头,还有一个小磬钟。由于年代久远,祠堂地面的角落里生长一些青苔。整个祠堂的气氛显得庄重而又神圣,那时候的小小的我却总是误读为阴森和诡秘。从不敢一个人置身于祠堂中,更不敢直视先人们的灵位。
祖母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对先人们的尊敬近乎迷信。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太祖父太祖母的诞辰,印象中,祖母总是会弄一桌好菜好饭以来祭祀先灵。在钱纸的火焰映照下,祖母脸上的表情肃穆而又凝重,仿佛有许多的旧事压在心头,口中念念有词。许多年来,内容一直在变。
“保佑孩子们像牛崽一样长大”
“保佑孩子们考上好的学校”
“保佑孩子们找到好的工作”
祖母的低诉像空气一样流淌在老房子氤氲的氛围里,似乎融为了一体,异常的深沉、悠远、温暖。
每一次怀念起童年,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小时候居住过的老房子。黑瓦红墙,老砖头堆砌而成,远远看起来像分为两层,实际上却是由于地基的关系,上面的房子是用几幢大大的柱子举起的,下面留着的空隙里,只是堆了一个简易的土砖屋作为茅厕,茅厕的旁边是一条长长的石板台阶,再左边是一幢侧砌着的土砖屋,那是四爷家的地产,很多年前也是住人的,那已经是我还没有出生前的事情了。后来四爷搬开了,房子却一直空着,也不拆,直到后来在一次雨中倒塌。石板台阶三面环屋,常年不见什么阳光,有些阴冷,夏天时正是乘凉的好去处。石板上生长着一些碧绿的苔藓,靠边的地方甚至长出了一些灌木。台阶蜿蜒的通向二楼的房子,一边是住房的后门,一边是土砖屋的厨房。
住房只有两间,较大的一间被窗帘或是别的什么拦截为两间。对全家人来说,实在是拥挤而又不方便。祖父祖母,父母亲,叔父婶子,还有三个不省事的孩子,都生活在这勉强算做三间的屋子里。像大部分早期的农村红砖房一样,屋子的前方也修建了一条走廊似的阳台。边缘是木制的栏杆,与那边邻居家的栏杆相连,邻居家的孩子和我一般大,只是比我后出生二十来天。闲暇休憩或是玩耍时,玩伴几个还有前院一些稍大的孩子都喜欢聚集在这里。串串门,嘻嘻闹闹,算是村子里比较热闹的几个据点之一了。
住房的后面是厨房,厨房的位置夹在前院与自家住房的中间,也不是很招阳光。还好屋顶上留了几个窟窿,用玻璃挡着,引着阳光。太阳天时,几道规矩的光线照射在厨房里,随着时间慢慢移动。哥哥和我都喜欢用镜子,把光线送到更远的地方,有时候让它们打架,有时候用它去晃别人的眼睛。我们会跺着脚,企图踩碎地上的光斑,也会抬着头,透过屋顶的透光处看天。厨房四面的墙壁都是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经年累月的烟熏所致,岁岁年年的痕迹,在农村人家的厨房里是最明显的了。
厨房再往后,便是前院了,几户人家围住在这里,呈现出有一个缺口的矩形。缺口的另一端是祠堂,已故的先人的地方。从缺口远远的望向祠堂,整个村落的布局很像是韶山毛泽东的故居。特别是祠堂,一条往里的双开大木门,门槛极高,两边向中间凹陷着,表面被踏的甚是光滑。大门的左边不远,开着一条上下窗棂的木窗。祠堂的内部显得宽敞而又肃穆,靠墙边有时会摆放着一两口棺木。内墙的壁沿上摆放着先人们的灵位,旁边散落着一些燃尽的线香头,还有一个小磬钟。由于年代久远,祠堂地面的角落里生长一些青苔。整个祠堂的气氛显得庄重而又神圣,那时候的小小的我却总是误读为阴森和诡秘。从不敢一个人置身于祠堂中,更不敢直视先人们的灵位。
祖母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对先人们的尊敬近乎迷信。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太祖父太祖母的诞辰,印象中,祖母总是会弄一桌好菜好饭以来祭祀先灵。在钱纸的火焰映照下,祖母脸上的表情肃穆而又凝重,仿佛有许多的旧事压在心头,口中念念有词。许多年来,内容一直在变。
“保佑孩子们像牛崽一样长大”
“保佑孩子们考上好的学校”
“保佑孩子们找到好的工作”
祖母的低诉像空气一样流淌在老房子氤氲的氛围里,似乎融为了一体,异常的深沉、悠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