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淡菊如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当然,我们也不只会玩耍、淘气,时常摸些螺蛳、河蚌、蚬子什么的满足一下全家人的口福。有时也帮母亲到田里给棉花掐雄枝、扒“耳”、拔草,这些活儿都得在烈日下做,这样枝耳就不会再长,草也会被晒死。顶着烈日在棉田里劳动,不是件舒服的事,汗水不停地淌,只能用手臂蹭一蹭,蹭得脸蛋和手臂黑一道,青一道的,而眼睛则常被汗水腌得生疼生疼的。劳动也让小小年纪的我体验到母亲的辛苦和母亲对我们的爱。干活儿是又热又累的,但是活儿干完了,总跑不掉母亲的犒赏,母亲会从井里拎出个大西瓜,让我们吃个痛快,有时煮两个鸡蛋,有时摊一锅韭菜面饼,总有个惊喜在我们大汗淋漓之后。
也有最“痛苦”却极有趣的事情偶尔降临的。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发动学生搞勤工俭学,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个学生捉癞蛤蟆送到学校,那时专门有人到学校收购蟾酥,每个学生至少要交五只癞蛤蟆,交得多的同学名字就上光荣榜。一时间全校学生都下田捉蛤蟆了,可我最怕癞蛤蟆了,怎么也不敢去触碰它满身的疙瘩。还是哥哥有办法,整了一个网兜套上一个铁环,在稻田里折腾了半天,总算把我的任务也完成了。提着泥汪汪的布袋在学校操场排队,等着老师验收、清点只数,看收购蟾酥的人抓住癞蛤蟆的头,用一个圆圆的铁夹子(有点像现在音乐课上打节奏的圆舞板呢)在癞蛤蟆的头部两侧用力一夹、一拧,白色的浆液顺着夹子流进一个大瓶子里,而癞蛤蟆大叫一声被扔到操场边,缓缓向稻田爬去。它们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疼痛便是被捕后又重获自由的惊慌吧。也有的癞蛤蟆运气不济,刚刚爬回稻田,又被几个耍小聪明的学生捉去充数。当被发现已刮过浆,随即又被扔得远远的,它们也只得哀鸣几声了。那些投机取巧的家伙免不了挨老师几句批评,受大伙儿一顿讥笑。回忆起那些捉癞蛤蟆的日子,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呢!
夜晚,最是闲适自在的。太阳还高高挂在西天,孩子们就把饭桌扛到场院里,有竹床的也搬到外面。早早地烧好一大锅洗澡水,那时候没有浴缸,没有淋浴房,一个椭圆形的大木盆一头垫上砖头,倒上半盆温水,就可以在里面扑腾了。哥哥和其他一些男孩子们,有的索性光着屁股站在河埠头,用大水瓢往身上浇水,每一瓢水从头顶滑落,便听得嗷嗷地大叫,真不知道他们是痛苦还是痛快了。
晚饭后,屋前的路上便有村民三三两两地摇着蒲扇开始窜门儿了。大家聚在一处窜风口,几张板凳,一张桌子,就聊开了。我家的屋前,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沟渠,沟渠边种了两排楝树,北边的树高大些,依次向南树逐渐矮去,夜色朦胧中,那两排树错落的身姿仿佛一条昂首的青龙,面朝我家的草屋。村里的老人说,这暗示着我家的老屋风水大吉,要出人才。我们一家人听着高兴,也没往心里去。但村里的人喜欢聚在我家门前的歪脖子楝树下,听西邻长生叔叔讲讲当兵的故事,说说外面的世界。夜,那样清朗。高大的楝树,歪着脖子仿佛也在听人们聊不完的生活絮语。远处的稻田里蛙声阵阵,流萤飞舞,偶尔几只萤火虫也提着灯笼从小河边飞来凑个热闹,孩子们便跳下桌子,举着蒲扇扑将过去。萤火虫被蒲扇轻轻一击就跌落到草丛里,被眼疾手快的孩子轻轻一捏就放进了小玻璃瓶里。逢着兴致高的时候,我们会扑好多萤火虫,瓶口扎一片大叶子,再戳上几个小洞。而这一夜,萤火虫必定会在我的枕边发一夜的光,有萤火虫相伴的夜总是特别的甜美。大都是时候,大人们不许我们在田边奔跑,怕我们出汗,更担心我们被蚊虫蛇蝎咬着了。大人们常常用井水浸泡的西瓜、香瓜来拴住我们痒痒的心,或者从田边拔几根甜高粱秆(我们方言里叫“芦箕”),于是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呆在竹床上,吧唧吧唧吃上好一阵子。每每这时,母亲就坐在我们的身边用蒲扇为我和哥哥驱蚊子,扇凉风。我们欢呼着每一阵从田野里吹来的清风,风过处,上风口总会飘来一阵阵麦穰草的熏烟(小时候,村民就是这样熏蚊子的),呛入鼻子的熏烟有种独特的炒麦香,而这呛鼻的麦香味从童年的夜晚飘来,一直氤氲着我的永远的故乡的梦。
那样的夏夜里,我们不觉得太热,不觉得枯燥烦闷,虽然每天的纳凉重复这同样的程序,而我们却乐此不疲。乐此不疲地参与大自然的聚会,跟星星对话,为青蛙伴唱,跟萤火虫捉迷藏,听蟋蟀在墙角断断续续的独奏,和风儿拥抱,看棉花叶、水稻叶被风胳肢得笑作一团,听那笑声变成水波样传得很远、很远。聊累了,我爱躺在竹床上看天上的星星,星星也看着我。星星们也像孩子一样淘气,拽着云的衣脚捉迷藏。而月亮总是那么神秘、悠远,在我心里那是个遥远的宫殿。我时常眯起眼睛细细寻找大人们故事里的桂树、玉兔,还有那个不停地砍伐桂树的人。月亮在飘渺的云层里忽隐忽现,似嫦娥飘飘的衣袂牵引着我,不知不觉,我在这样的恍惚中入梦而去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却躺在屋里的老床上,一个翻身,梦已模糊远去。
童年的夏日也并不都是风和日丽、月朗风清的。最令我心悸的是台风,每次台风来袭前,广播里一次次播报着今年第几号台风何时登陆,风力几级,要村民们做好防台抗台准备。每次听到台风要来,心里就无比的害怕,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势在台风来前先在我的心里登陆了。我和哥哥会帮着母亲把粗粗的绳网罩住草屋的顶,罩紧草垛,再用麻绳系住石磨、砖头、树根什么的,早来的风掀动我们的衣衫,吹乱我们的头发,我们就这样齐心合力地对付台风的来攻。风真的来了,夹着倾盆大雨,咆哮、狂奔,震得窗子、房梁格格地响,震得屋顶不时飘下几根草屑、蛛网,雨水从门缝里、窗缝里涌进屋子,坑洼的地面一时间湿滑不堪,母亲不停地用铜勺把积水刮进木桶里,而我和哥哥只能惊慌失措地躲在桌子底下,预备这着狂风随时将屋顶掀去。每次大的台风来袭,村子里总有几户人家的草屋顶被掀去一角或者一半的。一次次台风带给幼小心灵的不止是恐惧,也有内心的强大。
除了台风,也有酷热。风屑不动的日子,大人们会把一盆盆刚打上来的井水摆在床上,搁一段时间移动一下位置,这时候,我们也更乐意钻进帐窝,享受草席上一滩一滩的沁凉。大人们则更喜欢在屋外睡个露天觉。
在那些遥远的童年的夏日,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没有凉席,也没有驱蚊用品,甚至五分钱一根的冰棍也难得一尝,但我们没有遭遇狂躁的轰鸣,我们不用忍受污浊的空气,我们也不会在冷热交替里生感冒、得肠炎。
在那些童年的并不遥远的记忆里,我们在大自然的真实伟大里,真真切切拥有夏季,享受季节的馈赠。人类用童心,用母爱,用智慧,用勤劳,将夏天送往迎来。
而今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忍受着喧嚣、嘈杂、污浊,从一个空调间钻进另一个空调间,没有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纳凉神聊,没有了“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欢乐情趣,没有了“卧看牵牛织女星”更没有了在田间奔跑劳作、大汗淋漓的体验,没有了下河捉鱼摸蟹的惊心动魄,书本、电视、作业、零食占据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生活离他们有多远?泥土离他们有多远?阳光、空气、绿野、河水,这些成长的必须离孩子们有多远?大自然被描摹在书本文字里,季节被挡在密封的水泥钢筋的筑巢里,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要靠万能的书本、课堂、教师通过教育来培养的。
我不能再多说什么了,我只想说,那些遥远的夏日,夏日里的宁静、快乐、自然、惬意,犹如原野里的一阵风,时常送来些许田园的温馨回忆和生命的温暖。当人类沿着经济发展的道路飞快奔跑时,请回头看看那来时的路,看看,自己到底弄丢了些什么?
sp; 当然,我们也不只会玩耍、淘气,时常摸些螺蛳、河蚌、蚬子什么的满足一下全家人的口福。有时也帮母亲到田里给棉花掐雄枝、扒“耳”、拔草,这些活儿都得在烈日下做,这样枝耳就不会再长,草也会被晒死。顶着烈日在棉田里劳动,不是件舒服的事,汗水不停地淌,只能用手臂蹭一蹭,蹭得脸蛋和手臂黑一道,青一道的,而眼睛则常被汗水腌得生疼生疼的。劳动也让小小年纪的我体验到母亲的辛苦和母亲对我们的爱。干活儿是又热又累的,但是活儿干完了,总跑不掉母亲的犒赏,母亲会从井里拎出个大西瓜,让我们吃个痛快,有时煮两个鸡蛋,有时摊一锅韭菜面饼,总有个惊喜在我们大汗淋漓之后。
也有最“痛苦”却极有趣的事情偶尔降临的。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发动学生搞勤工俭学,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个学生捉癞蛤蟆送到学校,那时专门有人到学校收购蟾酥,每个学生至少要交五只癞蛤蟆,交得多的同学名字就上光荣榜。一时间全校学生都下田捉蛤蟆了,可我最怕癞蛤蟆了,怎么也不敢去触碰它满身的疙瘩。还是哥哥有办法,整了一个网兜套上一个铁环,在稻田里折腾了半天,总算把我的任务也完成了。提着泥汪汪的布袋在学校操场排队,等着老师验收、清点只数,看收购蟾酥的人抓住癞蛤蟆的头,用一个圆圆的铁夹子(有点像现在音乐课上打节奏的圆舞板呢)在癞蛤蟆的头部两侧用力一夹、一拧,白色的浆液顺着夹子流进一个大瓶子里,而癞蛤蟆大叫一声被扔到操场边,缓缓向稻田爬去。它们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疼痛便是被捕后又重获自由的惊慌吧。也有的癞蛤蟆运气不济,刚刚爬回稻田,又被几个耍小聪明的学生捉去充数。当被发现已刮过浆,随即又被扔得远远的,它们也只得哀鸣几声了。那些投机取巧的家伙免不了挨老师几句批评,受大伙儿一顿讥笑。回忆起那些捉癞蛤蟆的日子,真是有些哭笑不得呢!
夜晚,最是闲适自在的。太阳还高高挂在西天,孩子们就把饭桌扛到场院里,有竹床的也搬到外面。早早地烧好一大锅洗澡水,那时候没有浴缸,没有淋浴房,一个椭圆形的大木盆一头垫上砖头,倒上半盆温水,就可以在里面扑腾了。哥哥和其他一些男孩子们,有的索性光着屁股站在河埠头,用大水瓢往身上浇水,每一瓢水从头顶滑落,便听得嗷嗷地大叫,真不知道他们是痛苦还是痛快了。
晚饭后,屋前的路上便有村民三三两两地摇着蒲扇开始窜门儿了。大家聚在一处窜风口,几张板凳,一张桌子,就聊开了。我家的屋前,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沟渠,沟渠边种了两排楝树,北边的树高大些,依次向南树逐渐矮去,夜色朦胧中,那两排树错落的身姿仿佛一条昂首的青龙,面朝我家的草屋。村里的老人说,这暗示着我家的老屋风水大吉,要出人才。我们一家人听着高兴,也没往心里去。但村里的人喜欢聚在我家门前的歪脖子楝树下,听西邻长生叔叔讲讲当兵的故事,说说外面的世界。夜,那样清朗。高大的楝树,歪着脖子仿佛也在听人们聊不完的生活絮语。远处的稻田里蛙声阵阵,流萤飞舞,偶尔几只萤火虫也提着灯笼从小河边飞来凑个热闹,孩子们便跳下桌子,举着蒲扇扑将过去。萤火虫被蒲扇轻轻一击就跌落到草丛里,被眼疾手快的孩子轻轻一捏就放进了小玻璃瓶里。逢着兴致高的时候,我们会扑好多萤火虫,瓶口扎一片大叶子,再戳上几个小洞。而这一夜,萤火虫必定会在我的枕边发一夜的光,有萤火虫相伴的夜总是特别的甜美。大都是时候,大人们不许我们在田边奔跑,怕我们出汗,更担心我们被蚊虫蛇蝎咬着了。大人们常常用井水浸泡的西瓜、香瓜来拴住我们痒痒的心,或者从田边拔几根甜高粱秆(我们方言里叫“芦箕”),于是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呆在竹床上,吧唧吧唧吃上好一阵子。每每这时,母亲就坐在我们的身边用蒲扇为我和哥哥驱蚊子,扇凉风。我们欢呼着每一阵从田野里吹来的清风,风过处,上风口总会飘来一阵阵麦穰草的熏烟(小时候,村民就是这样熏蚊子的),呛入鼻子的熏烟有种独特的炒麦香,而这呛鼻的麦香味从童年的夜晚飘来,一直氤氲着我的永远的故乡的梦。
那样的夏夜里,我们不觉得太热,不觉得枯燥烦闷,虽然每天的纳凉重复这同样的程序,而我们却乐此不疲。乐此不疲地参与大自然的聚会,跟星星对话,为青蛙伴唱,跟萤火虫捉迷藏,听蟋蟀在墙角断断续续的独奏,和风儿拥抱,看棉花叶、水稻叶被风胳肢得笑作一团,听那笑声变成水波样传得很远、很远。聊累了,我爱躺在竹床上看天上的星星,星星也看着我。星星们也像孩子一样淘气,拽着云的衣脚捉迷藏。而月亮总是那么神秘、悠远,在我心里那是个遥远的宫殿。我时常眯起眼睛细细寻找大人们故事里的桂树、玉兔,还有那个不停地砍伐桂树的人。月亮在飘渺的云层里忽隐忽现,似嫦娥飘飘的衣袂牵引着我,不知不觉,我在这样的恍惚中入梦而去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却躺在屋里的老床上,一个翻身,梦已模糊远去。
童年的夏日也并不都是风和日丽、月朗风清的。最令我心悸的是台风,每次台风来袭前,广播里一次次播报着今年第几号台风何时登陆,风力几级,要村民们做好防台抗台准备。每次听到台风要来,心里就无比的害怕,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势在台风来前先在我的心里登陆了。我和哥哥会帮着母亲把粗粗的绳网罩住草屋的顶,罩紧草垛,再用麻绳系住石磨、砖头、树根什么的,早来的风掀动我们的衣衫,吹乱我们的头发,我们就这样齐心合力地对付台风的来攻。风真的来了,夹着倾盆大雨,咆哮、狂奔,震得窗子、房梁格格地响,震得屋顶不时飘下几根草屑、蛛网,雨水从门缝里、窗缝里涌进屋子,坑洼的地面一时间湿滑不堪,母亲不停地用铜勺把积水刮进木桶里,而我和哥哥只能惊慌失措地躲在桌子底下,预备这着狂风随时将屋顶掀去。每次大的台风来袭,村子里总有几户人家的草屋顶被掀去一角或者一半的。一次次台风带给幼小心灵的不止是恐惧,也有内心的强大。
除了台风,也有酷热。风屑不动的日子,大人们会把一盆盆刚打上来的井水摆在床上,搁一段时间移动一下位置,这时候,我们也更乐意钻进帐窝,享受草席上一滩一滩的沁凉。大人们则更喜欢在屋外睡个露天觉。
在那些遥远的童年的夏日,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没有凉席,也没有驱蚊用品,甚至五分钱一根的冰棍也难得一尝,但我们没有遭遇狂躁的轰鸣,我们不用忍受污浊的空气,我们也不会在冷热交替里生感冒、得肠炎。
在那些童年的并不遥远的记忆里,我们在大自然的真实伟大里,真真切切拥有夏季,享受季节的馈赠。人类用童心,用母爱,用智慧,用勤劳,将夏天送往迎来。
而今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忍受着喧嚣、嘈杂、污浊,从一个空调间钻进另一个空调间,没有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纳凉神聊,没有了“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欢乐情趣,没有了“卧看牵牛织女星”更没有了在田间奔跑劳作、大汗淋漓的体验,没有了下河捉鱼摸蟹的惊心动魄,书本、电视、作业、零食占据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生活离他们有多远?泥土离他们有多远?阳光、空气、绿野、河水,这些成长的必须离孩子们有多远?大自然被描摹在书本文字里,季节被挡在密封的水泥钢筋的筑巢里,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要靠万能的书本、课堂、教师通过教育来培养的。
我不能再多说什么了,我只想说,那些遥远的夏日,夏日里的宁静、快乐、自然、惬意,犹如原野里的一阵风,时常送来些许田园的温馨回忆和生命的温暖。当人类沿着经济发展的道路飞快奔跑时,请回头看看那来时的路,看看,自己到底弄丢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