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刀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信仰的意义首先在于它给了个体人一个生活目标,若没有这个目标或者这个目标不够坚定和清晰,个体人会经常感到彷徨,他们会经常地怀疑自己的人生、怀疑自己所处的环境、怀疑其他人的行为目的,总体来说就是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甚至到最后,也是带着这样的一种疑惑而离去。
其次,信仰是个体人对某种道德力量的坚实认可。在没有这种道德和信仰的约束下,个体人会被许多欲望所支配,而欲望是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因此,个体人很可能会迷失在物质欲望的狂流之中而不能自拔。直到某一天幡然醒悟,才发现原来人生本来可以过得更简单而更快乐。所以,信仰其实也是一种良性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信仰能够带给人更多的精神享受。这种享受是一种释怀或者是一种平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具有共同信仰的人们在一起,就可以找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个体人坚持自己的信仰,他会看淡许多得失、会对许多原本应该痛苦或者悲哀的事物觉得坦然。那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划定了一条界线,这条界线使他的欲念不再起伏波动、不再永无止境。
所以,信仰其实就是一种坚定的、良性的人生观。
毋庸置疑,信仰是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信仰是在生存、安全、社交、爱和尊重都已经得以基本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的状况下形成的。不过也有较早成型的信仰,比如宗教式的、家族教育式的信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便得到了很好的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道德得以植入个体人显意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信仰教育有几个主要特点:
1、信仰应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免陷于空泛而不可执行;
2、在青少年时期应基本成型;
3、具有相对的普遍性或一致性,使社会具有凝聚力。
因此,如果说显意识是人的“灵魂”那么信仰就是人类灵魂的核心价值。否则,人的灵魂将会受到物欲的控制,将会摇摆不定,无所适从。
用一句话来说,人生要过得快乐而且满足,就需要一种悟性,这种悟性会让你获得对人生的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你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是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
对于信仰,任何一门宗教哲学都有它独到的看法。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人生有轮回而且今生前世因果相接,佛家人生的信仰首先在于行善积德,然后是普渡众生。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具有原罪,人生就是赎罪的过程,个体人要信仰上帝和基督教义,追求博爱、平等、自由和正义,赎罪经过审判后就可以上天堂,否则将坠入地狱受苦难。儒家本来是以仁爱和礼教为信仰,但是后来沦为了统治者的工具之后,就成了奴役人民愚忠于地主阶级的一种文化工具,总体来说它的主张非常现实,那就是王道至上,有才之人唯求出将入相、平定四方以求大同;对平民百姓则推崇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等传统理念,给予了民众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信仰。道家则是一门浪漫的宗教哲学,它崇尚看破人生一切欲望、脱离尘世、悟“道”(源自自然界的真理)修仙,主张清静无为的修身养性方法,它的人生目标就延年益寿甚至肉身成仙、获得一生平淡从容的快乐。
包括类似的宗教哲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强调“奉献”奉献其实是一种特别的信仰或者人生追求,它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人生目标。追求奉献的人,因为满足了人类社会的要求、摒弃了人类动物性的一面,所以能够获得更多的尊敬和自我满足——奉献损失的是物质资源或者行动,但得到的是人生快乐,因此可以使人真正在精神层面实现完全的快乐和幸福。尽管如此,也尽管社会文化(包括许多宗教哲学)都把奉献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来引导个体人,但是能够理解并付诸行动的人并不多,因为物欲是人类的天性,很不容易摆脱。
四
人活在世界上,要面对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而活着,二是怎么样去活着。那么,若是领略了本书的意图,不管你做不做得到,起码你可以看出,人生幸福并不见得一定要通过物欲的不断满足来实现。
我们出生伊始,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被决定。所以并不存在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概念,因为,我们一出世便已经“存在”于现实的环境之中了。所以,首先是我们的存在,然后才到我们所需要的理由和方法。换句话来说,我,因我们而存在——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工作直到我们的社会、直到整个世界所以,我们首先要维持我们的存在,也就是维持我们的家庭、亲情、朋友、工作环境以至于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其次,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我也必须为我自己而活,那就是我的自由、我的个性。所以,一个人归根结底,还是得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这就是我们该“怎么样活着”
因此,我们为自己和我们的生存环境而活着,我们应该在独立自由和社会、自然条件之间找到平衡。这就初步地回答了人生的两大基本问题。
具体来说,在明白了生命、人生、人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找到我们的人生方向,那就是我们的信仰。有了信仰之后,我们还应该努力地去实践它,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命运,对我们来说,其实不过是人生追求主旋律中的一些小插曲罢了。
无论是从马斯诺的需求理论,还是从“快乐”、“幸福”的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生最终极的幸福,来自于精神上的满足,来自于人生目标的实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还在于你精神上的修为,在于你的悟性,在于你的“心”——心灵通透了,你的人生就会充满快乐和幸福。
bsp; 信仰的意义首先在于它给了个体人一个生活目标,若没有这个目标或者这个目标不够坚定和清晰,个体人会经常感到彷徨,他们会经常地怀疑自己的人生、怀疑自己所处的环境、怀疑其他人的行为目的,总体来说就是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甚至到最后,也是带着这样的一种疑惑而离去。
其次,信仰是个体人对某种道德力量的坚实认可。在没有这种道德和信仰的约束下,个体人会被许多欲望所支配,而欲望是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因此,个体人很可能会迷失在物质欲望的狂流之中而不能自拔。直到某一天幡然醒悟,才发现原来人生本来可以过得更简单而更快乐。所以,信仰其实也是一种良性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信仰能够带给人更多的精神享受。这种享受是一种释怀或者是一种平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具有共同信仰的人们在一起,就可以找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个体人坚持自己的信仰,他会看淡许多得失、会对许多原本应该痛苦或者悲哀的事物觉得坦然。那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划定了一条界线,这条界线使他的欲念不再起伏波动、不再永无止境。
所以,信仰其实就是一种坚定的、良性的人生观。
毋庸置疑,信仰是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信仰是在生存、安全、社交、爱和尊重都已经得以基本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的状况下形成的。不过也有较早成型的信仰,比如宗教式的、家族教育式的信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便得到了很好的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道德得以植入个体人显意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信仰教育有几个主要特点:
1、信仰应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免陷于空泛而不可执行;
2、在青少年时期应基本成型;
3、具有相对的普遍性或一致性,使社会具有凝聚力。
因此,如果说显意识是人的“灵魂”那么信仰就是人类灵魂的核心价值。否则,人的灵魂将会受到物欲的控制,将会摇摆不定,无所适从。
用一句话来说,人生要过得快乐而且满足,就需要一种悟性,这种悟性会让你获得对人生的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你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是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
对于信仰,任何一门宗教哲学都有它独到的看法。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人生有轮回而且今生前世因果相接,佛家人生的信仰首先在于行善积德,然后是普渡众生。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具有原罪,人生就是赎罪的过程,个体人要信仰上帝和基督教义,追求博爱、平等、自由和正义,赎罪经过审判后就可以上天堂,否则将坠入地狱受苦难。儒家本来是以仁爱和礼教为信仰,但是后来沦为了统治者的工具之后,就成了奴役人民愚忠于地主阶级的一种文化工具,总体来说它的主张非常现实,那就是王道至上,有才之人唯求出将入相、平定四方以求大同;对平民百姓则推崇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等传统理念,给予了民众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信仰。道家则是一门浪漫的宗教哲学,它崇尚看破人生一切欲望、脱离尘世、悟“道”(源自自然界的真理)修仙,主张清静无为的修身养性方法,它的人生目标就延年益寿甚至肉身成仙、获得一生平淡从容的快乐。
包括类似的宗教哲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强调“奉献”奉献其实是一种特别的信仰或者人生追求,它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人生目标。追求奉献的人,因为满足了人类社会的要求、摒弃了人类动物性的一面,所以能够获得更多的尊敬和自我满足——奉献损失的是物质资源或者行动,但得到的是人生快乐,因此可以使人真正在精神层面实现完全的快乐和幸福。尽管如此,也尽管社会文化(包括许多宗教哲学)都把奉献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来引导个体人,但是能够理解并付诸行动的人并不多,因为物欲是人类的天性,很不容易摆脱。
四
人活在世界上,要面对两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而活着,二是怎么样去活着。那么,若是领略了本书的意图,不管你做不做得到,起码你可以看出,人生幸福并不见得一定要通过物欲的不断满足来实现。
我们出生伊始,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被决定。所以并不存在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概念,因为,我们一出世便已经“存在”于现实的环境之中了。所以,首先是我们的存在,然后才到我们所需要的理由和方法。换句话来说,我,因我们而存在——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工作直到我们的社会、直到整个世界所以,我们首先要维持我们的存在,也就是维持我们的家庭、亲情、朋友、工作环境以至于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其次,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我也必须为我自己而活,那就是我的自由、我的个性。所以,一个人归根结底,还是得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这就是我们该“怎么样活着”
因此,我们为自己和我们的生存环境而活着,我们应该在独立自由和社会、自然条件之间找到平衡。这就初步地回答了人生的两大基本问题。
具体来说,在明白了生命、人生、人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找到我们的人生方向,那就是我们的信仰。有了信仰之后,我们还应该努力地去实践它,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命运,对我们来说,其实不过是人生追求主旋律中的一些小插曲罢了。
无论是从马斯诺的需求理论,还是从“快乐”、“幸福”的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生最终极的幸福,来自于精神上的满足,来自于人生目标的实现。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还在于你精神上的修为,在于你的悟性,在于你的“心”——心灵通透了,你的人生就会充满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