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刀口漫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身为书虫,张贤亮对我来说,就像一沓发黄的书页。
想起张贤亮,是在央视的聊天节目艺术人生上,和他打了一个照面。未看其书,先见其人,我只能把他当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无法把他和一个曾经辉煌的作家形象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一副温文尔雅胸中有丘壑的样子,儒商而已。
在此之前,知道一些关于他的文学故事。好像是第一批下海经商的文人作家吧,当时引发了知识界异乎寻常的大讨论“知识分子该不该下海”成为极具争议的话题“精神滑坡”之类的论调,淹没了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第一次吃螃蟹的人,险些让他们迫于形势的严峻,放下筷子,断了食欲。现在看来,面对商业大潮的冲击,张贤亮无疑是个目光如炬的舵手。当我刚刚读了他的两部小说代表作之后,认为张贤亮的下海,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他的小说中,饥饿的折磨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生活,吃饱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他的“理想”这太自然了,没有什么不好。
第一次听到张贤亮这个名字,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一位热爱文学的数学老师向我推荐了绿化树,当时感觉名字挺美,却一直没有去读。因为对“知青题材”不大感冒,以为特殊时期内的特殊文学,不具备永恒的价值,当然不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于是淡忘了。最初听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说法,居然是在赵本山的小品段子中。后来才知道,它正是张贤亮的小说代表作。
用一个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读书人的眼光,拜读张贤亮的两部“知青小说”无疑是滑稽的。我甚至感觉小说的内容是滑稽的,这无疑又构成了一重滑稽。因为我轻描淡写地忽略掉了它沉重的主题,代之以对小说情节的窥探和猎奇。这或许正是让无忧无虑的年轻人去感受想象中的苦难岁月的尴尬吧。忆苦思甜,对于糖水里泡大的孩子来说,是不大现实的。事倍功半的事情,却不能不做,认识历史原本应该有些诚意,尽管能不能发现真相,把握事实,又是另一回事。毕竟历史是一段越拉越长的距离。
我无论如何抓起头发跳离当代的地面,设身处地地为文革中的那一代人着想,也无法在精神空间里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于是,在我看来,绿化树只是一个在汹涌澎湃的饥饿感中苦苦挣扎的年轻人,和一个利用自身姿色和粮食供应者巧妙周旋攫取食物的未婚妈妈悄然相爱的故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些假文酸醋,一个性压抑者结婚之后,发觉自己是性无能,忍受了妻子和自己的领导的私通,最后终于升华了自己的情感,为了保全妻子不受迫害,毅然离婚。这是多么浅薄的理解。这种误读,无疑也构成了对作家的伤害。可是我一直在怀疑,在阅读历史作品的时候,我们真的能看清那些历史片段的时代背景的底色吗?我们真的能感受得到历史上前赴后继的人们微妙的情感吗?人性固然是相通的,可运动、潮流的“时尚”却常常左右了人们太多的感觉、思维,甚至情感、意志。
历史之于现代总是落伍的。一些关于文革的掌故被我忽略掉了,那些带有时代鲜明烙印的字眼,甚至也不甚了了:“右倾”、“资产阶级专政”、“批林批孔”、“再教育”有些细节还颇感滑稽:申请结婚,要抄上一段毛主席语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申请离婚,同样要引用毛主席语录:“认真搞好斗、批、改”可是,在那一代人的血泪史上,这些细节才真正构成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生活啊
身为书虫,张贤亮对我来说,就像一沓发黄的书页。
想起张贤亮,是在央视的聊天节目艺术人生上,和他打了一个照面。未看其书,先见其人,我只能把他当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无法把他和一个曾经辉煌的作家形象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一副温文尔雅胸中有丘壑的样子,儒商而已。
在此之前,知道一些关于他的文学故事。好像是第一批下海经商的文人作家吧,当时引发了知识界异乎寻常的大讨论“知识分子该不该下海”成为极具争议的话题“精神滑坡”之类的论调,淹没了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第一次吃螃蟹的人,险些让他们迫于形势的严峻,放下筷子,断了食欲。现在看来,面对商业大潮的冲击,张贤亮无疑是个目光如炬的舵手。当我刚刚读了他的两部小说代表作之后,认为张贤亮的下海,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他的小说中,饥饿的折磨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生活,吃饱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直是他的“理想”这太自然了,没有什么不好。
第一次听到张贤亮这个名字,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一位热爱文学的数学老师向我推荐了绿化树,当时感觉名字挺美,却一直没有去读。因为对“知青题材”不大感冒,以为特殊时期内的特殊文学,不具备永恒的价值,当然不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于是淡忘了。最初听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说法,居然是在赵本山的小品段子中。后来才知道,它正是张贤亮的小说代表作。
用一个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读书人的眼光,拜读张贤亮的两部“知青小说”无疑是滑稽的。我甚至感觉小说的内容是滑稽的,这无疑又构成了一重滑稽。因为我轻描淡写地忽略掉了它沉重的主题,代之以对小说情节的窥探和猎奇。这或许正是让无忧无虑的年轻人去感受想象中的苦难岁月的尴尬吧。忆苦思甜,对于糖水里泡大的孩子来说,是不大现实的。事倍功半的事情,却不能不做,认识历史原本应该有些诚意,尽管能不能发现真相,把握事实,又是另一回事。毕竟历史是一段越拉越长的距离。
我无论如何抓起头发跳离当代的地面,设身处地地为文革中的那一代人着想,也无法在精神空间里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于是,在我看来,绿化树只是一个在汹涌澎湃的饥饿感中苦苦挣扎的年轻人,和一个利用自身姿色和粮食供应者巧妙周旋攫取食物的未婚妈妈悄然相爱的故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些假文酸醋,一个性压抑者结婚之后,发觉自己是性无能,忍受了妻子和自己的领导的私通,最后终于升华了自己的情感,为了保全妻子不受迫害,毅然离婚。这是多么浅薄的理解。这种误读,无疑也构成了对作家的伤害。可是我一直在怀疑,在阅读历史作品的时候,我们真的能看清那些历史片段的时代背景的底色吗?我们真的能感受得到历史上前赴后继的人们微妙的情感吗?人性固然是相通的,可运动、潮流的“时尚”却常常左右了人们太多的感觉、思维,甚至情感、意志。
历史之于现代总是落伍的。一些关于文革的掌故被我忽略掉了,那些带有时代鲜明烙印的字眼,甚至也不甚了了:“右倾”、“资产阶级专政”、“批林批孔”、“再教育”有些细节还颇感滑稽:申请结婚,要抄上一段毛主席语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申请离婚,同样要引用毛主席语录:“认真搞好斗、批、改”可是,在那一代人的血泪史上,这些细节才真正构成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