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陈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论丑陋如我,还是潇洒如你,大凡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大多会跟臭食结下不解之缘。我们小时候,吃的是臭食,穿的是臭衣,住的是臭屋,听的是臭话,玩的是臭虫。但现在回想起来,竟一一让人齿颊生香了。其中的臭食,便可作文以示纪念。
苋菜梗充实了夏秋时节庄户人家的空坛空甏。开春时撒下的一把苋菜籽,待长成郁郁葱葱,便删繁就简,删出一园子粗长逼直的苋菜树,上面还结着密密麻麻的籽。一一砍倒,剥叶削根,斩成大拇指似的一截一截,用清水浸泡,置于坛里甏里,用荷叶密封包口,经数日发霉,粗硬的梗即变得滑溜软绵。此后可一碗碗取出,放盐放油蒸着食用。这东西下饭,自有一番风味,一般地,一截苋菜梗可对付三口饭:吃一口饭,吮吸半段菜梗的滷水,再吃一口饭,再吮吸另半段的滷水,又吃一口饭,塞进整段菜梗“较补较补”地咀嚼,直至嚼出象甘蔗一样的渣来。一甏菜梗可吃上十天半月。起初,菜梗还有些生硬,因为霉的时间还不足,没有完全“熟透”但吃着吃着,就越吃越霉了,以至到最后,菜梗竟霉烂成水。苋菜梗的最大诱惑是,你要么不去碰它,一旦吃了第一口,就欲罢不能,饭香与怪味同在,食欲为之大增。这东西的确属于臭东西,能证明这一点的是,一坛菜梗吃到最后,总会吃出粪虫来,活跃在坛边,爬在菜梗上,但眼不见为净,闭上眼睛,塞进嘴巴,糊里糊涂地吃下也决不会闹什么别扭。
庄户人家活学活用,用浸苋菜梗的办法来浸青菜梗,就把猪食转化成了美食。菜部头的外表看上去皱巴巴的,象老太婆的皮肤,炒着吃肯定咬不动,但菜部头里藏着的肉却白花花的,好比大姑娘的腿,粉嘟嘟的,定是吸足了肥沃的土壤。于是在炒青菜前,掰下菜叶,只剩菜梗和部头,积攒够了,就象做苋菜梗一样,断成一截截,闷在一个小坛里。菜部头发霉大多在冬天,所以霉出来的味道也不同于苋菜,那白白的肉已成了淡黄色,以至于整块脱落,丢在饭碗,吃着既酸又脆,但咀嚼就不象苋菜梗那样“较补较补”吃起来是另一种风味。
霉毛豆的味道也属臭食之类。我小时候在外婆家候饭吃时,吃到的总是这碗菜。毛豆这东西一旦晒干,便有几种吃法:一是炒着吃,是小孩子的闲口货食,这种吃法对于勤俭持家的老百姓来说真是天大的浪费。二是浸着吃,一手把毛豆,浸在大碗里,一不留神,竟涨成满满一碗,可恨这东西最喜与肉为伍,而那时肉却要凭票。三是用来磨豆腐,自家磨,或者拿它去换豆腐。后来又有第四种吃法,就是霉着吃。莓毛豆,已绝然不同于新鲜毛豆。那碗里的一粒粒毛豆都一分为二,也分明浮肿了许多,让人不免想起漂浮水面的动物尸体。它发霉的样子更可怕,死在水中,黄色渐成黑紫,身上还长一层白毛,那真是霉到家了,是出白花了。霉毛豆夹起来,稠稠的,粘粘的,象在夹浆糊。
臭鱼的吃法可归之于“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大创举。家背后的小仙江里每隔数月就要药鱼,药过鱼后两三天,一江春水上就漂浮起一江死鱼,都是当初未经发现而剩下的,我们看着那么多的鱼浮在上面,心里肉痛得要哭,可撂起来看看,肚皮胀得老大,一捏就喷出肠子,凑到鼻孔旁,已经开始发臭,严重些的,鱼肉离开了鱼刺。我们舍不得,还是撂起那些还有些坚硬的、肚皮尚未破绽的,回家用盐一涂一擦,放上二三天,就成了一条腌鱼,吃起来照样霉嘟嘟有些味道。吃不完的,自然可以晒鱼干,一根晾杆上,一条条鱼挂起来,迎风招展,那飘扬的腥味和臭味可馋煞懒猫。
臭带鱼却是要用钱去买的,还不一定买得着。一听到村里代销店在卖臭带鱼,我总是奉命跑步前往,唯恐走得慢而落空。两根带鱼用稻草一系,拎在手里,得意洋洋,带鱼尾巴丝丝地吻着我的腿肚子,我心头幸福无比。这是其时与肉一样难得吃到的美味,遗憾的是每次买来的都是咸带鱼而不是淡带鱼,因为咸带鱼是名副其实的臭带鱼。咸带鱼让饭桌生动,臭带鱼让生活添香。一碗带鱼上桌,令一家人胃口大增,本来吃一碗的,能吃两碗,我们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企图再夹一块,但父母眼睛总是挺尖的,吃到最后就给我们平分,聪明如我,则连碗夺来,用汤淘饭,占了大便宜似的。
此外,庄户人家的臭味还有三分钱一块买来吃的豆腐乳;晒成干后蒸着吃的臭泥鳅;我们隔壁的绍兴佬发明的臭千张;升格为绍兴特产、油炸着吃的臭豆腐;发臭之后挖出来晒制的霉干菜;浸在水里冒着臭气的腌白菜;故意烂在那里不烂誓不吃的臭冬瓜;等等,所以那时候农家,每户人家,各有各的气味,有的人家飘着霉气,有的人家飘着臭气,有的人家飘着腥气,有的人家冒出的气味简直无法形容,那都是各家各户吃臭食吃出来的“丰功伟绩”
臭食少贵族气,多在百姓家中,是老百姓的专利。千百年如此。当年孔子老先生对吃饭穿衣都有讲究,论语乡党篇对起坐饮食要求详细具体。其中明确指出,鱼、肉变质不吃,食物变色不吃,气味难闻不吃,如此才合礼数。臭食可是既变质又变色,更难闻,君子不屑,于是只好混迹于平民之中。
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湿热的江南气候,使所存食品易生霉变味,霉变之后又舍不得扔掉,便想出种种加工办法再吃。一来二去,臭食遂成了气候,孔老夫子的论调就见鬼去了。
现在推究起来,农村里臭食的问世,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最早体现和运用。庄稼人过日子真是大有学问的。
如今,逐臭之风正在呈扩散之势,菜场里每到一定时节总有霉菜梗上市,豆腐乳则一瓶瓶摆在超市里,琳琅满目,供人们各取所需。而餐饮业,则非臭不成席,把臭味升华成了美味,在这个返朴归真的社会和怀旧的时代,这的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论丑陋如我,还是潇洒如你,大凡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大多会跟臭食结下不解之缘。我们小时候,吃的是臭食,穿的是臭衣,住的是臭屋,听的是臭话,玩的是臭虫。但现在回想起来,竟一一让人齿颊生香了。其中的臭食,便可作文以示纪念。
苋菜梗充实了夏秋时节庄户人家的空坛空甏。开春时撒下的一把苋菜籽,待长成郁郁葱葱,便删繁就简,删出一园子粗长逼直的苋菜树,上面还结着密密麻麻的籽。一一砍倒,剥叶削根,斩成大拇指似的一截一截,用清水浸泡,置于坛里甏里,用荷叶密封包口,经数日发霉,粗硬的梗即变得滑溜软绵。此后可一碗碗取出,放盐放油蒸着食用。这东西下饭,自有一番风味,一般地,一截苋菜梗可对付三口饭:吃一口饭,吮吸半段菜梗的滷水,再吃一口饭,再吮吸另半段的滷水,又吃一口饭,塞进整段菜梗“较补较补”地咀嚼,直至嚼出象甘蔗一样的渣来。一甏菜梗可吃上十天半月。起初,菜梗还有些生硬,因为霉的时间还不足,没有完全“熟透”但吃着吃着,就越吃越霉了,以至到最后,菜梗竟霉烂成水。苋菜梗的最大诱惑是,你要么不去碰它,一旦吃了第一口,就欲罢不能,饭香与怪味同在,食欲为之大增。这东西的确属于臭东西,能证明这一点的是,一坛菜梗吃到最后,总会吃出粪虫来,活跃在坛边,爬在菜梗上,但眼不见为净,闭上眼睛,塞进嘴巴,糊里糊涂地吃下也决不会闹什么别扭。
庄户人家活学活用,用浸苋菜梗的办法来浸青菜梗,就把猪食转化成了美食。菜部头的外表看上去皱巴巴的,象老太婆的皮肤,炒着吃肯定咬不动,但菜部头里藏着的肉却白花花的,好比大姑娘的腿,粉嘟嘟的,定是吸足了肥沃的土壤。于是在炒青菜前,掰下菜叶,只剩菜梗和部头,积攒够了,就象做苋菜梗一样,断成一截截,闷在一个小坛里。菜部头发霉大多在冬天,所以霉出来的味道也不同于苋菜,那白白的肉已成了淡黄色,以至于整块脱落,丢在饭碗,吃着既酸又脆,但咀嚼就不象苋菜梗那样“较补较补”吃起来是另一种风味。
霉毛豆的味道也属臭食之类。我小时候在外婆家候饭吃时,吃到的总是这碗菜。毛豆这东西一旦晒干,便有几种吃法:一是炒着吃,是小孩子的闲口货食,这种吃法对于勤俭持家的老百姓来说真是天大的浪费。二是浸着吃,一手把毛豆,浸在大碗里,一不留神,竟涨成满满一碗,可恨这东西最喜与肉为伍,而那时肉却要凭票。三是用来磨豆腐,自家磨,或者拿它去换豆腐。后来又有第四种吃法,就是霉着吃。莓毛豆,已绝然不同于新鲜毛豆。那碗里的一粒粒毛豆都一分为二,也分明浮肿了许多,让人不免想起漂浮水面的动物尸体。它发霉的样子更可怕,死在水中,黄色渐成黑紫,身上还长一层白毛,那真是霉到家了,是出白花了。霉毛豆夹起来,稠稠的,粘粘的,象在夹浆糊。
臭鱼的吃法可归之于“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大创举。家背后的小仙江里每隔数月就要药鱼,药过鱼后两三天,一江春水上就漂浮起一江死鱼,都是当初未经发现而剩下的,我们看着那么多的鱼浮在上面,心里肉痛得要哭,可撂起来看看,肚皮胀得老大,一捏就喷出肠子,凑到鼻孔旁,已经开始发臭,严重些的,鱼肉离开了鱼刺。我们舍不得,还是撂起那些还有些坚硬的、肚皮尚未破绽的,回家用盐一涂一擦,放上二三天,就成了一条腌鱼,吃起来照样霉嘟嘟有些味道。吃不完的,自然可以晒鱼干,一根晾杆上,一条条鱼挂起来,迎风招展,那飘扬的腥味和臭味可馋煞懒猫。
臭带鱼却是要用钱去买的,还不一定买得着。一听到村里代销店在卖臭带鱼,我总是奉命跑步前往,唯恐走得慢而落空。两根带鱼用稻草一系,拎在手里,得意洋洋,带鱼尾巴丝丝地吻着我的腿肚子,我心头幸福无比。这是其时与肉一样难得吃到的美味,遗憾的是每次买来的都是咸带鱼而不是淡带鱼,因为咸带鱼是名副其实的臭带鱼。咸带鱼让饭桌生动,臭带鱼让生活添香。一碗带鱼上桌,令一家人胃口大增,本来吃一碗的,能吃两碗,我们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企图再夹一块,但父母眼睛总是挺尖的,吃到最后就给我们平分,聪明如我,则连碗夺来,用汤淘饭,占了大便宜似的。
此外,庄户人家的臭味还有三分钱一块买来吃的豆腐乳;晒成干后蒸着吃的臭泥鳅;我们隔壁的绍兴佬发明的臭千张;升格为绍兴特产、油炸着吃的臭豆腐;发臭之后挖出来晒制的霉干菜;浸在水里冒着臭气的腌白菜;故意烂在那里不烂誓不吃的臭冬瓜;等等,所以那时候农家,每户人家,各有各的气味,有的人家飘着霉气,有的人家飘着臭气,有的人家飘着腥气,有的人家冒出的气味简直无法形容,那都是各家各户吃臭食吃出来的“丰功伟绩”
臭食少贵族气,多在百姓家中,是老百姓的专利。千百年如此。当年孔子老先生对吃饭穿衣都有讲究,论语乡党篇对起坐饮食要求详细具体。其中明确指出,鱼、肉变质不吃,食物变色不吃,气味难闻不吃,如此才合礼数。臭食可是既变质又变色,更难闻,君子不屑,于是只好混迹于平民之中。
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湿热的江南气候,使所存食品易生霉变味,霉变之后又舍不得扔掉,便想出种种加工办法再吃。一来二去,臭食遂成了气候,孔老夫子的论调就见鬼去了。
现在推究起来,农村里臭食的问世,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最早体现和运用。庄稼人过日子真是大有学问的。
如今,逐臭之风正在呈扩散之势,菜场里每到一定时节总有霉菜梗上市,豆腐乳则一瓶瓶摆在超市里,琳琅满目,供人们各取所需。而餐饮业,则非臭不成席,把臭味升华成了美味,在这个返朴归真的社会和怀旧的时代,这的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