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处女情结
18小说网 www.18xs.cc,赤粿粿的真理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们讨论的“处女情结”不仅仅指男人眼里的那层薄薄的“处女膜”崇拜。那只限于男人出于自私的一种生理反应,没有共性可言。现在我们所说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充斥在男女周围的一种文化心理习惯。
“处女情结”又可以称为“冠军情结”“先锋情结”“状元情结”“吉尼斯纪录情结”:凡事都讲求第一,第一次、第一个、第一名、第一人、第一例有“处女情结”的人凡事都追求第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是他们最好的座右铭和价值观的诠释。心怀“处女情结”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除了刻意务求自己做到超人一等之外,更要不计成本地与别人比过高下。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成王败寇”:胜者得天下,输者失天下。第一或者第二,在数学上本应只是毫微的距离,但在世俗的眼光放大后,前者却过多抢夺了后者的光环,乃至后后者,再后者直至最后一个,加起来都比不上第一个。于是第一位名垂青史,第二位开始无人问津,甚至连陪衬的机会都会慢慢摩擦掉。因为第一和第二,他们的命运差太远了。所以大凡某个团队取得了成绩,基本上功劳是属于“一把手”也许这一把手出力并不多,但名分太重要了,沾的光自然会多。“第一”是如此受惠,拥有这么崇高的地位,于是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一把手集中着庞大的权力,既主宰着下属事业上的前途命运,又决定了他们的事功奖赏。大到婚嫁,小到请假,一把手都能左右。规则和制度这时候只是他们手上的粉团,想要怎样搓都行。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彼得原理”:雇员总被提拔到他不称职的岗位上去,结果无所作为,使整个组织的效率都下降了。这说明了一件事“一把手崇拜”是何等的愚蠢?
“处女情结”有一个功效,就是广告效应。它与“眼球经济”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大凡涉及到第一,总会勾起不少人的关注,更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为了充分发挥这种“第一效应”国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以鸡毛蒜皮的事都申请吉尼斯纪录为最大笑柄,因为我们都是抱着相当自豪和自满的心态作自我欣赏的。譬如今天一顿万人宴,动用了多少吨水多少吨米多少吨油和多少吨肉,够得上写入吉尼斯了,却不想想剩下来浪费掉的也能够一并申请;明天地里挖了个大红薯,觉得吃了怪可惜的,也去赶赶吉尼斯这趟浑水。全民“吉尼斯热”就这样出来了。
更可笑的是教育界的冠军情结。每年中高考放榜,各学校都有最新鲜的英雄榜出炉。每间学校大门外都贴满大红纸做底的喜讯。那种玩弄名词的方式真叫语言学家和统计学家汗颜,因为每间学校都有办法找到他们的第一:城里学校有城里的第一,农村学校有农村的第一;这间学校有上线率第一,超过多少分的第一,上名校率第一;那间学校则有上线总数第一,上线增幅第一不一而足。这种把戏,很自然令人想到那个经典的笑话(大意是这样的):某地有三名裁缝师傅,技术相当,但为争第一而互不相让。第一个在店前贴出“本店手艺天下第一”;第二个在店前贴出“本店手艺全国第一”;第三个则贴出“本店手艺本街第一”到底谁第一?除了给人闹个笑话,我们谁也不说他们第一。这就是“冠军情结”给人闹的最大笑话。
最近公务员报考又开始了,全国许多学子都涌向公务员报考队列。这是正常现象吗?这不正常。现代政府本应是服务型政府,这个机构里的从业人员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人民公仆”公仆的概念大家都清楚,是谦卑、低微、全心全意、毫无怨言的象征。这种只是将资源再分配的机构,不具备财富的产出和创造的职能,第一流的人才屈居其间体现不了他们的价值。那么是什么吸引大众趋之若鹜?显然不是其服务性质。恰恰相反,在一把手崇拜这个社会性心理的谬种流传,以及政府官员的集权和舆论监督错位和权力分流严重欠缺下,导致多数人将政府机关定位为收费型的、以管理为主、高高在上的、肥水横流的衙门!从公务员考试超越高考跃身为“中国第一考”可知公务员队列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等级。这种封建等级制思想的延续,还将伴随着社会改革不断行进。这是“处女情结”的一个变种。
早几千年前老子就说过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社会之所以动乱,人心之所以险恶,固然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有关,但更多的是社会价值观紊乱所致。政府主导往往会成为国家意志,那么这种意志就会直接灌注到社会的机理上,深入人心。
从公务员行列成为中国第一首选就业行列的情形来看,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处女情结”无非关乎着一件事,就是它背后牵涉到庞大的利益。如果跻身第一流行业、吃第一个螃蟹、做第一个先知先觉者是如此名利双收,谁不希望能分一杯羹、谁没有这种情结?“处女情结”也就因此成了一种共性。
一种靠垄断而获得权力的群体,他们过分的大权在握,大到当事人都始料不及,地位更俨然一方霸主,无人能够左右。这种权力过剩现象,催生出了一系列怪胎。其中一部分当权者敏锐地发现了市场,担心过期会作废,于是拿来寻租。事实上很难怪当时人。有了榜样的力量,上行下效,全社会便都意识到了一把手的好处,必然是奔走相告,争先恐后涌来。于是形成了公务员报考热。这恐怕是让政策制定者始料不及。要化解这种意识,首要的是率先将捆绑在一把手身上的权力软化,回归现代政府服务的本来面目,才能以正视听,让好逸恶劳的民众在创新和生产领域寻回其价值。
虽然老子还说过他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但在利益驱动下,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呼声才是广大人民的呼声。穷则独善其身才是最主要的嘛!
2007。10。27
今天我们讨论的“处女情结”不仅仅指男人眼里的那层薄薄的“处女膜”崇拜。那只限于男人出于自私的一种生理反应,没有共性可言。现在我们所说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充斥在男女周围的一种文化心理习惯。
“处女情结”又可以称为“冠军情结”“先锋情结”“状元情结”“吉尼斯纪录情结”:凡事都讲求第一,第一次、第一个、第一名、第一人、第一例有“处女情结”的人凡事都追求第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是他们最好的座右铭和价值观的诠释。心怀“处女情结”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除了刻意务求自己做到超人一等之外,更要不计成本地与别人比过高下。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成王败寇”:胜者得天下,输者失天下。第一或者第二,在数学上本应只是毫微的距离,但在世俗的眼光放大后,前者却过多抢夺了后者的光环,乃至后后者,再后者直至最后一个,加起来都比不上第一个。于是第一位名垂青史,第二位开始无人问津,甚至连陪衬的机会都会慢慢摩擦掉。因为第一和第二,他们的命运差太远了。所以大凡某个团队取得了成绩,基本上功劳是属于“一把手”也许这一把手出力并不多,但名分太重要了,沾的光自然会多。“第一”是如此受惠,拥有这么崇高的地位,于是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一把手集中着庞大的权力,既主宰着下属事业上的前途命运,又决定了他们的事功奖赏。大到婚嫁,小到请假,一把手都能左右。规则和制度这时候只是他们手上的粉团,想要怎样搓都行。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彼得原理”:雇员总被提拔到他不称职的岗位上去,结果无所作为,使整个组织的效率都下降了。这说明了一件事“一把手崇拜”是何等的愚蠢?
“处女情结”有一个功效,就是广告效应。它与“眼球经济”是密切联系着的。所以大凡涉及到第一,总会勾起不少人的关注,更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为了充分发挥这种“第一效应”国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以鸡毛蒜皮的事都申请吉尼斯纪录为最大笑柄,因为我们都是抱着相当自豪和自满的心态作自我欣赏的。譬如今天一顿万人宴,动用了多少吨水多少吨米多少吨油和多少吨肉,够得上写入吉尼斯了,却不想想剩下来浪费掉的也能够一并申请;明天地里挖了个大红薯,觉得吃了怪可惜的,也去赶赶吉尼斯这趟浑水。全民“吉尼斯热”就这样出来了。
更可笑的是教育界的冠军情结。每年中高考放榜,各学校都有最新鲜的英雄榜出炉。每间学校大门外都贴满大红纸做底的喜讯。那种玩弄名词的方式真叫语言学家和统计学家汗颜,因为每间学校都有办法找到他们的第一:城里学校有城里的第一,农村学校有农村的第一;这间学校有上线率第一,超过多少分的第一,上名校率第一;那间学校则有上线总数第一,上线增幅第一不一而足。这种把戏,很自然令人想到那个经典的笑话(大意是这样的):某地有三名裁缝师傅,技术相当,但为争第一而互不相让。第一个在店前贴出“本店手艺天下第一”;第二个在店前贴出“本店手艺全国第一”;第三个则贴出“本店手艺本街第一”到底谁第一?除了给人闹个笑话,我们谁也不说他们第一。这就是“冠军情结”给人闹的最大笑话。
最近公务员报考又开始了,全国许多学子都涌向公务员报考队列。这是正常现象吗?这不正常。现代政府本应是服务型政府,这个机构里的从业人员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人民公仆”公仆的概念大家都清楚,是谦卑、低微、全心全意、毫无怨言的象征。这种只是将资源再分配的机构,不具备财富的产出和创造的职能,第一流的人才屈居其间体现不了他们的价值。那么是什么吸引大众趋之若鹜?显然不是其服务性质。恰恰相反,在一把手崇拜这个社会性心理的谬种流传,以及政府官员的集权和舆论监督错位和权力分流严重欠缺下,导致多数人将政府机关定位为收费型的、以管理为主、高高在上的、肥水横流的衙门!从公务员考试超越高考跃身为“中国第一考”可知公务员队列属于一种什么样的等级。这种封建等级制思想的延续,还将伴随着社会改革不断行进。这是“处女情结”的一个变种。
早几千年前老子就说过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社会之所以动乱,人心之所以险恶,固然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有关,但更多的是社会价值观紊乱所致。政府主导往往会成为国家意志,那么这种意志就会直接灌注到社会的机理上,深入人心。
从公务员行列成为中国第一首选就业行列的情形来看,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处女情结”无非关乎着一件事,就是它背后牵涉到庞大的利益。如果跻身第一流行业、吃第一个螃蟹、做第一个先知先觉者是如此名利双收,谁不希望能分一杯羹、谁没有这种情结?“处女情结”也就因此成了一种共性。
一种靠垄断而获得权力的群体,他们过分的大权在握,大到当事人都始料不及,地位更俨然一方霸主,无人能够左右。这种权力过剩现象,催生出了一系列怪胎。其中一部分当权者敏锐地发现了市场,担心过期会作废,于是拿来寻租。事实上很难怪当时人。有了榜样的力量,上行下效,全社会便都意识到了一把手的好处,必然是奔走相告,争先恐后涌来。于是形成了公务员报考热。这恐怕是让政策制定者始料不及。要化解这种意识,首要的是率先将捆绑在一把手身上的权力软化,回归现代政府服务的本来面目,才能以正视听,让好逸恶劳的民众在创新和生产领域寻回其价值。
虽然老子还说过他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但在利益驱动下,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呼声才是广大人民的呼声。穷则独善其身才是最主要的嘛!
200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