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播情浪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就永不会停息。但不管如何,有争论要比没争论好。世间的万事万物,一但有了定论,总是离死不远的,正所谓“盖棺定论”是也。有争论是红楼梦的大幸,也是生活在人世间的“红迷”们的大幸运。
再说甄宝玉是如何的模样。引原文如下;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有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学生还劳神。说起来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跟他的小厮们说,‘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人。因此,他令尊也下死笞楚了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得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的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的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甚不愧些!’他回答得最妙。他说;‘疼急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你说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
由后文得知,甄府也只一位公子,所引上文中的那一个雨村的学生就是甄宝玉无疑。甄宝玉比贾宝玉略小一岁,此时雨村所见的甄宝玉和前文冷子兴所讲的贾宝玉如出一折,而且似乎比贾宝玉更加痴顽。但到了第百十五回书“惑偏私惜春失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中,上文雨村所讲的甄宝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候的甄、贾宝玉都已经成年。贾宝玉一如既往,仍然坚守他固有的人生价值观,而甄宝玉没有了年少时的痴顽,成了封建道德的拥护者,成了贾宝玉所说的标准的“国贼”“禄蠹”这一回书虽是高鹗的续书,但想来也不至于离雪芹的原意很远。这时候的甄宝玉符合高鹗的要求,也符合当时乃至现今绝大多数人的“真宝玉”的要求。甚至紫鹃也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惜林姑娘死了,若不死时,就将那甄宝玉配了他,只怕也是愿意的”但我想,紫鹃的这话只是续书者高鹗的痴语谎话罢了。
作者造出了两个甄、贾(真假)宝玉,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也决然不同,这代表了当时两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种是作者唯美的诗意化的人生价值观,一种是世俗的人生价值观;但无论何时代,我想都是后者占据主流,因为这世界上毕竟是活在世俗中的人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诗人,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理解贾宝玉这一艺术人物所需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潜质。贾宝玉注定是永远的孤独寂寞者,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世人期盼而又不敢履行的贾宝玉式的超凡脱俗的唯美人生观、价值观才显得如此的珍稀可贵。这也是红楼梦的艺术力量所在。从这点上说,贾宝玉才是真正的“如宝似玉”的真宝玉。
甄贾(真假)宝玉之争,其实也就是唯物和唯心之争。从实用、现实的唯物角度来看,甄宝玉才是“真”的如宝似玉;而从唯美的纯艺术角度来看,贾宝玉又不假,他是追求诗意和美的超人。唯物和唯心的辩论几个世纪来也辩不清,甄贾(真假)宝玉的官司恐怕也再过几个世纪也打不完。
诗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
化做两俱幻情身
人世辛酸经历过
真做假来假亦真
2009年5月29日
也就永不会停息。但不管如何,有争论要比没争论好。世间的万事万物,一但有了定论,总是离死不远的,正所谓“盖棺定论”是也。有争论是红楼梦的大幸,也是生活在人世间的“红迷”们的大幸运。
再说甄宝玉是如何的模样。引原文如下;
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有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学生还劳神。说起来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跟他的小厮们说,‘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人。因此,他令尊也下死笞楚了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得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的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的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甚不愧些!’他回答得最妙。他说;‘疼急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你说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
由后文得知,甄府也只一位公子,所引上文中的那一个雨村的学生就是甄宝玉无疑。甄宝玉比贾宝玉略小一岁,此时雨村所见的甄宝玉和前文冷子兴所讲的贾宝玉如出一折,而且似乎比贾宝玉更加痴顽。但到了第百十五回书“惑偏私惜春失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中,上文雨村所讲的甄宝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候的甄、贾宝玉都已经成年。贾宝玉一如既往,仍然坚守他固有的人生价值观,而甄宝玉没有了年少时的痴顽,成了封建道德的拥护者,成了贾宝玉所说的标准的“国贼”“禄蠹”这一回书虽是高鹗的续书,但想来也不至于离雪芹的原意很远。这时候的甄宝玉符合高鹗的要求,也符合当时乃至现今绝大多数人的“真宝玉”的要求。甚至紫鹃也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惜林姑娘死了,若不死时,就将那甄宝玉配了他,只怕也是愿意的”但我想,紫鹃的这话只是续书者高鹗的痴语谎话罢了。
作者造出了两个甄、贾(真假)宝玉,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也决然不同,这代表了当时两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种是作者唯美的诗意化的人生价值观,一种是世俗的人生价值观;但无论何时代,我想都是后者占据主流,因为这世界上毕竟是活在世俗中的人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诗人,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理解贾宝玉这一艺术人物所需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潜质。贾宝玉注定是永远的孤独寂寞者,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世人期盼而又不敢履行的贾宝玉式的超凡脱俗的唯美人生观、价值观才显得如此的珍稀可贵。这也是红楼梦的艺术力量所在。从这点上说,贾宝玉才是真正的“如宝似玉”的真宝玉。
甄贾(真假)宝玉之争,其实也就是唯物和唯心之争。从实用、现实的唯物角度来看,甄宝玉才是“真”的如宝似玉;而从唯美的纯艺术角度来看,贾宝玉又不假,他是追求诗意和美的超人。唯物和唯心的辩论几个世纪来也辩不清,甄贾(真假)宝玉的官司恐怕也再过几个世纪也打不完。
诗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
化做两俱幻情身
人世辛酸经历过
真做假来假亦真
2009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