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北国之晨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所以小“标”很多,但都有排名次的。封神榜里的人物众多“姜太公”没光环,也许因为得了民心,所以功力也极强。皇帝“纣王”地位是很低的,原因是听大人说他很坏
这多少表明了农民朴素的历史观。
打白纸的“标”无非就是赌练习本的纸了。
在小时候,那是多么珍贵啊,所以也“刺激”了多折成三角形,越厚重越好,越不易被翻掉,尽管需要五张或更多的纸叠着折,但胜算高。
结果,有的人一开学本子就撕个精光,有的书包里纸满为患
我书读得好,但刮“纸标”简直可以称上“臭技”!
也许要帮玩“标”高手抄老师罚他的作业,才会讨回几张罢
五
遇上大春旱时(比如今年这样),原本很深的溪,有些干涸了。
这时,小孩子又有的玩了跳到溪里呢。里面是稀泥,但要小心的,因为里面“土蛤”
“土蛤”个头较大,有的宽到30厘米,很大的。黑壳。肉质较硬,但熬的汤是透蓝的,很滋阴的。
怎么抓呢,踩呀。因为“土蛤”在溪底稀泥里多啊。
左脚踩到了一只,刚要俯身去抓,动一下脚,右脚又踩着一个
踩时是要小心的,要不然,会把蛤踩破,甚至会被割了脚底的。
天不亮,溪里就有了许多人了,忙着呢。小弟弟小妹妹就在岸上,提着麻袋等。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多是准备好几个麻袋来的
之后,拉到市场上,有人收购的,一麻袋会换上三四块钱。兴奋啊
那该会买多少糖糖吃呢
六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这首旋律优美的台湾校园民谣,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
初春乍暖,冰皮始解。是准备播种水稻的时候。水牛下地,套上耕田行头,要犁田了。孩子们就紧紧跟在后面,捉泥鳅。
那犁每翻起一大片田土,底下就有泥鳅乱窜。好多啊。农人是不会去理会的,他只会往前犁呀犁呀。孩子们可欢了,与泥鳅一样紧张。窜来窜去,捉泥鳅比赛。泥鳅乖,不会咬手,但很滑手的很。也窜的快,怎耐小手众多,逃不掉的。装泥鳅有的用小背篓,有是用空的水果罐头,就是矮胖的玻璃瓶,但要及时盖上塑料盖,以防泥鳅溜走。
泥鳅可作观赏的,换了清水,养在 罐头玻璃瓶内,暗黄的身子,悠闲地游荡,用小铅笔在外面敲啊敲,它会警觉的抖起小胡须,身子敏捷的往后缩,张着不大的嘴巴,喷出几个小泡泡
泥鳅还很美味的。可煎、可炸,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用把孩子们捉好的泥鳅,用来炖粉干,香气从不严实的木锅盖总冒出,还未熟吧,孩子们就早早围在灶台旁,直咽口水
据说闽南有道名菜:泥鳅钻豆腐。泥鳅加清水,置锅中。加热,扔进大块豆腐,泥鳅赶紧往豆腐里钻:里面凉快。文火煮上片刻,出锅入盆,加盐少许。酥软异常,清淡爽口。还富含高蛋白。
七
溪边泊着几只小船,有的是木船,有的是水泥船。外沿都插着竹篙,以防漂走。
几个孩子欢笑地跑了过来,打破了这里是宁静。
他们跳上一只小船。有的拔起竹篙,点岸开船,有的把网的一头系好,理开网,然后放下溪里。
船撑开了,网一点点地撒下大约有了五六百米长了吧,就把另一端,也牢牢的系在岸边的固定棒上。
开始赶鱼了。于是,又撑船缓缓回头。两个小孩分别站在船的两边,手执竹篙,使劲的斜插溪底,船行进了,双手赶紧收篙,准备再插。
另有一个孩子在赶鱼,就是横横地拿着长篙,突然“啪”的一声,拍打下去,水花四溅这样做,是让鱼受了惊,往旁边网中钻。
我什么也不会,就坐在小船中,兴奋的看他们忙碌。顺便,手持着鲎壳作的瓢,舀出船底的一些水。
也许,要来回赶鱼二三次罢,开始收鱼了。
解开网的一端,有的孩子继续撑船,有的孩子收网上船。有的孩子就负责把鱼从网中解下来。扔到舱中。
我不知为什么,怕碰活鱼。但小鱼儿敢抓,看它小嘴一张一翕,就把它从网中解救下来,把它眼上、身上的网丝清理干净,放会水里。
每次有见到大鱼拉上来,就是一片欢呼。他们争着过来解网,小船就晃动得厉害。我也有些紧张起来
捕鱼后来发展到“电鱼”
就是拉单条电线,连得很长很长,终端通过一小电闸,绑在竹竿上,底下插个铁丝环,环下套着网兜。
一上闸,网兜上的铁丝环就通了电了。人在岸上,那着带网兜的竹竿在水里游动。鱼不小心,就遭电击,被捞入网。
那是很不文明的,电击捕了大鱼,没事,晕了过去,就被捞上。小鱼抵抗力低,一击即死,露着雪白的肚子浮在水面,就被遗弃了,很可怜的。
有次,逢上只大鱼儿,电击多次,未果。
一个大孩子说“没电了”鱼还会“扑腾”说着就跳下抓鱼,立即浑身抽搐,四肢发抖,眼儿翻白。
岸上孩子赶紧拉闸,他“呀”的一声,吓倒在绿水之中
/> 所以小“标”很多,但都有排名次的。封神榜里的人物众多“姜太公”没光环,也许因为得了民心,所以功力也极强。皇帝“纣王”地位是很低的,原因是听大人说他很坏
这多少表明了农民朴素的历史观。
打白纸的“标”无非就是赌练习本的纸了。
在小时候,那是多么珍贵啊,所以也“刺激”了多折成三角形,越厚重越好,越不易被翻掉,尽管需要五张或更多的纸叠着折,但胜算高。
结果,有的人一开学本子就撕个精光,有的书包里纸满为患
我书读得好,但刮“纸标”简直可以称上“臭技”!
也许要帮玩“标”高手抄老师罚他的作业,才会讨回几张罢
五
遇上大春旱时(比如今年这样),原本很深的溪,有些干涸了。
这时,小孩子又有的玩了跳到溪里呢。里面是稀泥,但要小心的,因为里面“土蛤”
“土蛤”个头较大,有的宽到30厘米,很大的。黑壳。肉质较硬,但熬的汤是透蓝的,很滋阴的。
怎么抓呢,踩呀。因为“土蛤”在溪底稀泥里多啊。
左脚踩到了一只,刚要俯身去抓,动一下脚,右脚又踩着一个
踩时是要小心的,要不然,会把蛤踩破,甚至会被割了脚底的。
天不亮,溪里就有了许多人了,忙着呢。小弟弟小妹妹就在岸上,提着麻袋等。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多是准备好几个麻袋来的
之后,拉到市场上,有人收购的,一麻袋会换上三四块钱。兴奋啊
那该会买多少糖糖吃呢
六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这首旋律优美的台湾校园民谣,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
初春乍暖,冰皮始解。是准备播种水稻的时候。水牛下地,套上耕田行头,要犁田了。孩子们就紧紧跟在后面,捉泥鳅。
那犁每翻起一大片田土,底下就有泥鳅乱窜。好多啊。农人是不会去理会的,他只会往前犁呀犁呀。孩子们可欢了,与泥鳅一样紧张。窜来窜去,捉泥鳅比赛。泥鳅乖,不会咬手,但很滑手的很。也窜的快,怎耐小手众多,逃不掉的。装泥鳅有的用小背篓,有是用空的水果罐头,就是矮胖的玻璃瓶,但要及时盖上塑料盖,以防泥鳅溜走。
泥鳅可作观赏的,换了清水,养在 罐头玻璃瓶内,暗黄的身子,悠闲地游荡,用小铅笔在外面敲啊敲,它会警觉的抖起小胡须,身子敏捷的往后缩,张着不大的嘴巴,喷出几个小泡泡
泥鳅还很美味的。可煎、可炸,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用把孩子们捉好的泥鳅,用来炖粉干,香气从不严实的木锅盖总冒出,还未熟吧,孩子们就早早围在灶台旁,直咽口水
据说闽南有道名菜:泥鳅钻豆腐。泥鳅加清水,置锅中。加热,扔进大块豆腐,泥鳅赶紧往豆腐里钻:里面凉快。文火煮上片刻,出锅入盆,加盐少许。酥软异常,清淡爽口。还富含高蛋白。
七
溪边泊着几只小船,有的是木船,有的是水泥船。外沿都插着竹篙,以防漂走。
几个孩子欢笑地跑了过来,打破了这里是宁静。
他们跳上一只小船。有的拔起竹篙,点岸开船,有的把网的一头系好,理开网,然后放下溪里。
船撑开了,网一点点地撒下大约有了五六百米长了吧,就把另一端,也牢牢的系在岸边的固定棒上。
开始赶鱼了。于是,又撑船缓缓回头。两个小孩分别站在船的两边,手执竹篙,使劲的斜插溪底,船行进了,双手赶紧收篙,准备再插。
另有一个孩子在赶鱼,就是横横地拿着长篙,突然“啪”的一声,拍打下去,水花四溅这样做,是让鱼受了惊,往旁边网中钻。
我什么也不会,就坐在小船中,兴奋的看他们忙碌。顺便,手持着鲎壳作的瓢,舀出船底的一些水。
也许,要来回赶鱼二三次罢,开始收鱼了。
解开网的一端,有的孩子继续撑船,有的孩子收网上船。有的孩子就负责把鱼从网中解下来。扔到舱中。
我不知为什么,怕碰活鱼。但小鱼儿敢抓,看它小嘴一张一翕,就把它从网中解救下来,把它眼上、身上的网丝清理干净,放会水里。
每次有见到大鱼拉上来,就是一片欢呼。他们争着过来解网,小船就晃动得厉害。我也有些紧张起来
捕鱼后来发展到“电鱼”
就是拉单条电线,连得很长很长,终端通过一小电闸,绑在竹竿上,底下插个铁丝环,环下套着网兜。
一上闸,网兜上的铁丝环就通了电了。人在岸上,那着带网兜的竹竿在水里游动。鱼不小心,就遭电击,被捞入网。
那是很不文明的,电击捕了大鱼,没事,晕了过去,就被捞上。小鱼抵抗力低,一击即死,露着雪白的肚子浮在水面,就被遗弃了,很可怜的。
有次,逢上只大鱼儿,电击多次,未果。
一个大孩子说“没电了”鱼还会“扑腾”说着就跳下抓鱼,立即浑身抽搐,四肢发抖,眼儿翻白。
岸上孩子赶紧拉闸,他“呀”的一声,吓倒在绿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