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闪电小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零六章 结局
幽州城外的原野上,罗大成纵马奔驰,时而回过头,引领着后面的小孩子们纵马追上来。
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可以骑着小马奔跑,虽然动作还很稚嫩,却毕竟是在自己驾着马追逐着他。
在马背上长大的孩子,终将会有武勇之风,面对外敌时,也不会感到怯懦。
在孩子们的后面,是罗大成的皇后和嫔妃们。她们也大都骑着骏马,跟随着一同奔驰,望向孩子们的目光,都充满了慈爱关怀。
当年大宋朝的第一女将穆桂英,现在已经恢复了她英武美丽的模样,打马如飞,跟随着她小小的儿子,小心地卫护和引领着他,免得他从马背上摔下来。
卫国长公主也在不远处,身前的鞍上还坐着一个小小的女儿,微笑着催马跟上来,在她的前方,是英姿飒爽的蒙依兰,以及温柔微笑的狄皇后。
回鹘女王也微笑着打马奔跑,在她身前催动小马奔驰的皇子殿下,眼睛是蓝色的,却是一个漂亮的混血儿童。
其他各族的嫔妃也都带着自己的孩子,跟随着罗大成出外游猎。这是她们最喜欢的休闲时光,总是呆在幽州城中的皇宫里,会闷出病来的。
在远处,有数千骑兵远远围护着他们。毕竟皇帝出行,不能等闲视之。虽然天下河清海靖,可是也保不准会有前辽余孽,想要对皇帝施加报复,以报家国之仇。
罗大成微笑着,回头望着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心中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这些年来,他掌控下的华夏国经济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自从定都幽州以来,更是让天下休养生息,过上了难得的太平时光。
在这天下太平的几年里,有许多座城市在迅速地建设起来,并且变得越来越繁荣。
汴梁城以北,与它隔河相望的原阳城,因为是华夏国在黄河北岸的最前沿城市,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并有无数商贾往来,繁荣景象日甚。
经历了战火的汴梁城,也渐渐恢复了元气,城中的百姓人口大为增长,工商业也恢复了许多,甚至比往常更加繁荣。商人往来,仍然将此地作为两国交易的中转站,让它保持了经济大城的地位。
城中的官吏、世家大族,在度过了一段艰苦日子之后,终于又在经商和店铺上赚到了大量钱财,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而城中的店铺,有大半都是属于华夏国的。华夏国的官吏将它们低价租给北方来的各族商人,帮助各个民族学习经商,以帮助他们富裕,消弥他们抢掠的本性。
不用交税,可以尽情在这座繁荣的大城中赚钱,这让各族商人们兴奋至极。只可惜所有的店铺,按规定最多只能租上三年,然后就要换别人来赚钱,这让尝到了经商甜头的异族百姓心中不愿,却也只能离开汴梁城,到别处去碰碰运气。
东南沿海城市,将是他们的上好选择。以华夏和大宋渐渐发展起来的航海技术,无数造船商都大量造船,卖给海商,让他们可以经由海路,将各地的商品南北运输,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长江出口处,上海港已经建设完毕,而新建的天津港也在北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宋国的协助下,华夏军的步伐一直踏过香港、湛江,到达新命名为海南、台湾的两大海岛,试图征服当地的土著部族。在经济安抚为主、武力镇压为辅的多重手段之下,这两大海岛上的蛮邦部落渐渐臣服,心甘情愿地归于华夏国统治之下。
华夏国的商队不停地从西方、北方的各个城市出发,将贸易发展到了大宋的每一个城市。在大宋原有经济基础的支持下,让幅原辽阔的华夏国,也渐渐变得越来越繁荣。
大宋的经济实力,不能不让惊叹。在注重工商的环境下,只用几年,大宋就恢复了原来的财政收入,并从中拿出大部分,作为偿还华夏国的军费。
虽然大宋君臣对此并不甘愿,但四万铁骑驻扎在汴梁城里,随时都可以奉命冲进皇宫将他们都抓起来,君臣们也只有无奈地承认了现实,自此在北军的监视下,进行着掌控中原以南的工作。
华夏的经济繁荣,也带动了大宋的经济发展。自草原、西域直到川蜀、岭南,工商业迅速地发展起来。华夏与大宋在经济上渐渐地结为一体,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开对方独自存在。
这正是罗大成所希望的。既然不能通过军事行动消灭大宋,就只有在经济上控制大宋,让它再也无法摆脱北方华夏国的影响,直到两国紧密地凝结成为经济上的整体,就再也难以发生分裂和战争了。
这些年里,罗大成进行了大量的移民工作,无数汉人被从山西、幽云移居出去,到达西北、东北,在那里开荒种田;而各地的游牧民族,也被大量地移居到汉人故地,让他们接收原有的汉人良田,并跟留下来的汉人学习农耕,渐渐地成为了优秀的农夫。
将各地、各族百姓互换安置,看起来很象是多此一举,但这却是民族融合、确立农耕社会的必要手段。
从西北到东北,种田的热情渐渐蔓延开来。如果单靠游牧不能养活所有的人,那么是吃草根、野鼠还是种植粮食果腹,就成了摆在牧民面前的选择。而一旦越来越多的牧民、猎人选择改行做农夫,这些民族的侵略性也将一年年地逐渐降低,最终被缚在肥沃的土地上,再不愿意向四周征讨,去过那危险的日子。
东北山林中的女真人,已经大都归顺了华夏,下山来种植粮田,或是成了地主。偶尔有些猎人仍在山林中出没,却也已经不成气候,不能单靠劫掠为生了。
罗大成曾率领大批游牧骑兵东征,越过江水,击溃了当地土著军队,让高丽国俯首称臣。随着华夏国的军队和商队向那边涌去,高丽半岛上的土著民族,也都开始学习汉语,并以学汉语为荣。
而在北方,华夏国的疆域也在不断地延伸。即使是极北苦寒之地,也有着华夏派去的军队,征服着一个个的当地部族,将他们纳入华夏的军户制度下面。
那些部族,都是些小部落,完全没有实力对抗北伐的华夏骑兵。在华夏国的统治下,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再也无心反抗。
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落入了华夏国的统治之中。虽然这些地区地广人稀,罗大成还是下令严加管理,以免久后生变,成为了华夏和大宋的祸患根源。
海运商务,极大地发展起来。根据当初的停战协议,天下良港,十有八九,都被华夏国占据。无数华夏国支持的海商从这些港口出口,将大宋和华夏的商品运到远处去,赚取的丰厚利润,滚滚财源,让大宋的商人都看得眼红。
重利的大宋商人们迅速调整了策略,带着大量的商品来到各个沿海港口,也学习做海商。而大宋也跟着发展自己的港口,毕竟沿海州郡,还有一半仍然在它自己的手中。
海船的设计和制造也在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也更适合航海。罗大成下令建立海军,并向南方探索,寻找着未服教化的蛮族居住地。
根据他的记忆,画出了粗略的地图,并为海军未来的发展定下了计划:从岭南、崖州一直向西,征服各个远南蛮邦,将越南直至泰国、印度,尽都纳入华夏国的统治之下!
这是长生天的意旨,除了已经表示服从的大宋之外,大地上的任何地区,都将被华夏军所控制。反抗者将受到惩罚,以他们的血来见证华夏军的荣耀!
但那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罗大成并没有信心去管理这些事情。于是他下令海商可以投资官府开办的殖民地公司,在海军南征的过程中,任何出钱的海商,都可以要求得到某些方面的好处,和在殖民地上的特殊权益。
在华夏国的宣传下,海商们都充满了热情,已经开始征服的殖民地带给了他们巨大的利润,那里的特产被满船满船地运到北方来,卖给大宋百姓,让他们大发其财。
在这些海商里面,有许多人都是宋朝的商人。既然华夏与大宋是兄弟之邦,他们跟着分一杯羹也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华夏对他们也并不歧视,只是对华夏国的商人更优惠一些,这让许多商家,都产生了移民华夏的主意。
通过航海征服远南的工作已经开始。罗大成只是动手点了这一把火,并定下了发展基调,而以后的事情,就交给后人去做好了。
罗大成相信,他们会征服东南亚和南亚大陆,将华夏国的疆域一直扩展到西亚,让大宋成为华夏辽阔国土包围中的一个部分,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援助力量,让华夏的发展永不停息。
毕竟,大宋君臣想要的不过是平安度日,自己给了他们太平,让他们去统治中原和华南,这已经是很大... -->>
第三百零六章 结局
幽州城外的原野上,罗大成纵马奔驰,时而回过头,引领着后面的小孩子们纵马追上来。
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可以骑着小马奔跑,虽然动作还很稚嫩,却毕竟是在自己驾着马追逐着他。
在马背上长大的孩子,终将会有武勇之风,面对外敌时,也不会感到怯懦。
在孩子们的后面,是罗大成的皇后和嫔妃们。她们也大都骑着骏马,跟随着一同奔驰,望向孩子们的目光,都充满了慈爱关怀。
当年大宋朝的第一女将穆桂英,现在已经恢复了她英武美丽的模样,打马如飞,跟随着她小小的儿子,小心地卫护和引领着他,免得他从马背上摔下来。
卫国长公主也在不远处,身前的鞍上还坐着一个小小的女儿,微笑着催马跟上来,在她的前方,是英姿飒爽的蒙依兰,以及温柔微笑的狄皇后。
回鹘女王也微笑着打马奔跑,在她身前催动小马奔驰的皇子殿下,眼睛是蓝色的,却是一个漂亮的混血儿童。
其他各族的嫔妃也都带着自己的孩子,跟随着罗大成出外游猎。这是她们最喜欢的休闲时光,总是呆在幽州城中的皇宫里,会闷出病来的。
在远处,有数千骑兵远远围护着他们。毕竟皇帝出行,不能等闲视之。虽然天下河清海靖,可是也保不准会有前辽余孽,想要对皇帝施加报复,以报家国之仇。
罗大成微笑着,回头望着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心中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这些年来,他掌控下的华夏国经济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自从定都幽州以来,更是让天下休养生息,过上了难得的太平时光。
在这天下太平的几年里,有许多座城市在迅速地建设起来,并且变得越来越繁荣。
汴梁城以北,与它隔河相望的原阳城,因为是华夏国在黄河北岸的最前沿城市,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并有无数商贾往来,繁荣景象日甚。
经历了战火的汴梁城,也渐渐恢复了元气,城中的百姓人口大为增长,工商业也恢复了许多,甚至比往常更加繁荣。商人往来,仍然将此地作为两国交易的中转站,让它保持了经济大城的地位。
城中的官吏、世家大族,在度过了一段艰苦日子之后,终于又在经商和店铺上赚到了大量钱财,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而城中的店铺,有大半都是属于华夏国的。华夏国的官吏将它们低价租给北方来的各族商人,帮助各个民族学习经商,以帮助他们富裕,消弥他们抢掠的本性。
不用交税,可以尽情在这座繁荣的大城中赚钱,这让各族商人们兴奋至极。只可惜所有的店铺,按规定最多只能租上三年,然后就要换别人来赚钱,这让尝到了经商甜头的异族百姓心中不愿,却也只能离开汴梁城,到别处去碰碰运气。
东南沿海城市,将是他们的上好选择。以华夏和大宋渐渐发展起来的航海技术,无数造船商都大量造船,卖给海商,让他们可以经由海路,将各地的商品南北运输,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长江出口处,上海港已经建设完毕,而新建的天津港也在北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宋国的协助下,华夏军的步伐一直踏过香港、湛江,到达新命名为海南、台湾的两大海岛,试图征服当地的土著部族。在经济安抚为主、武力镇压为辅的多重手段之下,这两大海岛上的蛮邦部落渐渐臣服,心甘情愿地归于华夏国统治之下。
华夏国的商队不停地从西方、北方的各个城市出发,将贸易发展到了大宋的每一个城市。在大宋原有经济基础的支持下,让幅原辽阔的华夏国,也渐渐变得越来越繁荣。
大宋的经济实力,不能不让惊叹。在注重工商的环境下,只用几年,大宋就恢复了原来的财政收入,并从中拿出大部分,作为偿还华夏国的军费。
虽然大宋君臣对此并不甘愿,但四万铁骑驻扎在汴梁城里,随时都可以奉命冲进皇宫将他们都抓起来,君臣们也只有无奈地承认了现实,自此在北军的监视下,进行着掌控中原以南的工作。
华夏的经济繁荣,也带动了大宋的经济发展。自草原、西域直到川蜀、岭南,工商业迅速地发展起来。华夏与大宋在经济上渐渐地结为一体,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开对方独自存在。
这正是罗大成所希望的。既然不能通过军事行动消灭大宋,就只有在经济上控制大宋,让它再也无法摆脱北方华夏国的影响,直到两国紧密地凝结成为经济上的整体,就再也难以发生分裂和战争了。
这些年里,罗大成进行了大量的移民工作,无数汉人被从山西、幽云移居出去,到达西北、东北,在那里开荒种田;而各地的游牧民族,也被大量地移居到汉人故地,让他们接收原有的汉人良田,并跟留下来的汉人学习农耕,渐渐地成为了优秀的农夫。
将各地、各族百姓互换安置,看起来很象是多此一举,但这却是民族融合、确立农耕社会的必要手段。
从西北到东北,种田的热情渐渐蔓延开来。如果单靠游牧不能养活所有的人,那么是吃草根、野鼠还是种植粮食果腹,就成了摆在牧民面前的选择。而一旦越来越多的牧民、猎人选择改行做农夫,这些民族的侵略性也将一年年地逐渐降低,最终被缚在肥沃的土地上,再不愿意向四周征讨,去过那危险的日子。
东北山林中的女真人,已经大都归顺了华夏,下山来种植粮田,或是成了地主。偶尔有些猎人仍在山林中出没,却也已经不成气候,不能单靠劫掠为生了。
罗大成曾率领大批游牧骑兵东征,越过江水,击溃了当地土著军队,让高丽国俯首称臣。随着华夏国的军队和商队向那边涌去,高丽半岛上的土著民族,也都开始学习汉语,并以学汉语为荣。
而在北方,华夏国的疆域也在不断地延伸。即使是极北苦寒之地,也有着华夏派去的军队,征服着一个个的当地部族,将他们纳入华夏的军户制度下面。
那些部族,都是些小部落,完全没有实力对抗北伐的华夏骑兵。在华夏国的统治下,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再也无心反抗。
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落入了华夏国的统治之中。虽然这些地区地广人稀,罗大成还是下令严加管理,以免久后生变,成为了华夏和大宋的祸患根源。
海运商务,极大地发展起来。根据当初的停战协议,天下良港,十有八九,都被华夏国占据。无数华夏国支持的海商从这些港口出口,将大宋和华夏的商品运到远处去,赚取的丰厚利润,滚滚财源,让大宋的商人都看得眼红。
重利的大宋商人们迅速调整了策略,带着大量的商品来到各个沿海港口,也学习做海商。而大宋也跟着发展自己的港口,毕竟沿海州郡,还有一半仍然在它自己的手中。
海船的设计和制造也在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也更适合航海。罗大成下令建立海军,并向南方探索,寻找着未服教化的蛮族居住地。
根据他的记忆,画出了粗略的地图,并为海军未来的发展定下了计划:从岭南、崖州一直向西,征服各个远南蛮邦,将越南直至泰国、印度,尽都纳入华夏国的统治之下!
这是长生天的意旨,除了已经表示服从的大宋之外,大地上的任何地区,都将被华夏军所控制。反抗者将受到惩罚,以他们的血来见证华夏军的荣耀!
但那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罗大成并没有信心去管理这些事情。于是他下令海商可以投资官府开办的殖民地公司,在海军南征的过程中,任何出钱的海商,都可以要求得到某些方面的好处,和在殖民地上的特殊权益。
在华夏国的宣传下,海商们都充满了热情,已经开始征服的殖民地带给了他们巨大的利润,那里的特产被满船满船地运到北方来,卖给大宋百姓,让他们大发其财。
在这些海商里面,有许多人都是宋朝的商人。既然华夏与大宋是兄弟之邦,他们跟着分一杯羹也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华夏对他们也并不歧视,只是对华夏国的商人更优惠一些,这让许多商家,都产生了移民华夏的主意。
通过航海征服远南的工作已经开始。罗大成只是动手点了这一把火,并定下了发展基调,而以后的事情,就交给后人去做好了。
罗大成相信,他们会征服东南亚和南亚大陆,将华夏国的疆域一直扩展到西亚,让大宋成为华夏辽阔国土包围中的一个部分,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援助力量,让华夏的发展永不停息。
毕竟,大宋君臣想要的不过是平安度日,自己给了他们太平,让他们去统治中原和华南,这已经是很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