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冠冕唐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开元十年春,长安东路大道上微风和煦,人潮如织,那些行人们既有为了生计奔波的贩夫走卒,也有朝气蓬勃、入京应试的举子。
从清晨时分开始,官道馆驿外为迎送游人而专门搭建起的亭阁周围便聚集了许多人众。最初那些人员还只是京中各家的奴仆,可是到了午后时分,便陆续有官员们或策马、或乘车的赶来此境。
这些官员们各自都还身着官袍,很明显是朝会并公务结束后便匆匆出城,甚至都没来得及回家更换时服便装。
有耳目精明的往来时流见到这一幕,便明白应该是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将要归京,所以这些官人们才匆忙的出城迎接。于是便有人好奇之下,凑上来想要打听一番。
“是辽边营州的宋璟宋府君将要归朝……”
人事虽然打听出来,但时流却颇感陌生。宋璟其人外事多年,或许官场中人对其还不失关注,但京中普通的百姓们对于其人其事却已经是有所淡忘。
当然也有一些定居长安十几年、经历过两京斗势混乱局面的京城老人们,在听到这个名字后思索一番,便不乏惊喜道:“这位府君可是一位良吏,早年长安动荡、乱民入城,这位府君便跟随圣人自东都入关定乱,很是有一番救民救灾的德政事迹。之后久无声讯传扬,还以为已经泯然于众,却不想原来是已经投身边事的大用……”
十几年前的故事终究太过遥远,纵有知者宣扬,时流感触毕竟不深,也都好奇这位宋府君究竟在边疆又创建了怎样的功勋,何以能够让许多官人出城远迎?
“营州旧有契丹之乱,高句丽别部的粟末靺鞨叛出辽东,其首领自号海东大王,年前终于被宋府君击破枭首,如今正是凯旋归京……”
“粟末?这又是何处的杂胡?如今边中屡有开创,这功事究竟算大还是算小?”
自开元四年圣人御驾亲征、成功收复青海之后,大唐军队便布陈四方、屡有征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有边事捷报传回,以至于民众们胃口都被养刁了,等闲的边功已经提不起宣扬夸赞的兴致。
营州地在东北,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关于东北的了解除了早年祸乱河北的契丹,也就每年都要殷勤入贡且所造车驾颇为华美的奚王还算印象鲜活,甚至就连三韩故国记忆都已经有些模糊,更无从分辨这所谓的粟末靺鞨究竟是何样程度的边患问题。
“可不要小看了靺鞨,那也是东北边中一大强族,之前在朝辅政的张仁愿张相公,便因定此边患才入朝拜相。此前张相公还只是分化瓦解其部,那靺鞨首领却受到新罗人的扶助包庇,妄想立国于海东,这一次宋府君则是直接击破靺鞨老巢,将贼酋枭首,东胡再无能触我大唐雄威者,真要评论起来,也是大功一桩!”
长安民众总是视野开阔,哪怕闾里百姓议论起军国大事都不失条理,虽然许多人仍然不免懵懂疑惑,但自有知者卖弄见识渊博而悉心解释,倒也将东北的局势勾勒讲述一番。
有一些闾里侠少无赖们听到这里后,便忍不住欣喜询问道:“皇威更雄于东北,东胡胆寒宾服,那市中新罗婢市价会不会降低些许?那些奴婢乖巧喜人,最能善解人意、懂得侍奉郎主,若趁此边捷降价一些,一定要收买一员、养在家中啊!”
听到这些闲话声,周遭人群顿时便爆发出一阵笑闹打趣声。
开边扬威的军国大计,对普通人而言虽然能够让人激动不已、血脉贲张,但终究过于遥远,并没有太过确切的感知,而真正让他们感到亲切具体的,终究还是身边诸事。
几个游侠儿虽是浪荡戏言,但也不乏民众对此上了心。随着国力日壮,民众们生活更好,哪怕普通百姓家也养得起日常役使的奴婢,因此来自天下各方的奴仆也都充斥市中。
这些胡奴们,有的是在战争中直接俘获,有的是犯法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也不乏胡部人口因为羡慕大唐民众们的富足生活而主动的舍身为奴,希望可以籍此长留大唐国境之中。
各方地域的各色人种,也都有高下之判。马前昆仑奴,帷内新罗婢,身边若无此类的侍用,便谈不上有面子。
馆驿周围,民众们还聚集在这里畅谈时事,并等着观望一下功臣凯旋的威仪,以作来日的谈资。
可是突然大道东来的人群中,出现了一支素缟服孝的队伍,引起了看客们的注意。
长安城常住人口几十万户,每天都会有婚丧之事发生,民众们对此自是见怪不怪。可是这一支服丧的队伍却有一些奇怪,男男女女足有数百人众,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户人家,但仔细打量起来却又不像是一家人。
队伍中人群只是蒙素,但却并不是日常所见的缟麻,而且也没有棺椁之类的物事,行走起来几步一顿,前头打幡的人高唱着难以分辨语调的丧歌,从衣装到动作风俗全不像中国人做派。
“这是东胡人在发丧招魂,你们且看罢,稍后还会有孝子涂血放鹰……”
京城人见多识广,哪怕有再稀奇妖异的风物,也能说道一番。一些看客们心中好奇,便靠近过去在左右张望,也不乏好心人在一边喊叫提醒道:“那伤心的胡儿,不要在官道左近弄丧,稍后这里会有大官仪仗通过,若遭驱逐,那可是丧上加丧!”
但这一支胡人的队伍却对周遭的杂声恍若未闻,非但没有避开官道,反而直接停留在了馆驿附近,一群人面东而拜,场... -->>
开元十年春,长安东路大道上微风和煦,人潮如织,那些行人们既有为了生计奔波的贩夫走卒,也有朝气蓬勃、入京应试的举子。
从清晨时分开始,官道馆驿外为迎送游人而专门搭建起的亭阁周围便聚集了许多人众。最初那些人员还只是京中各家的奴仆,可是到了午后时分,便陆续有官员们或策马、或乘车的赶来此境。
这些官员们各自都还身着官袍,很明显是朝会并公务结束后便匆匆出城,甚至都没来得及回家更换时服便装。
有耳目精明的往来时流见到这一幕,便明白应该是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将要归京,所以这些官人们才匆忙的出城迎接。于是便有人好奇之下,凑上来想要打听一番。
“是辽边营州的宋璟宋府君将要归朝……”
人事虽然打听出来,但时流却颇感陌生。宋璟其人外事多年,或许官场中人对其还不失关注,但京中普通的百姓们对于其人其事却已经是有所淡忘。
当然也有一些定居长安十几年、经历过两京斗势混乱局面的京城老人们,在听到这个名字后思索一番,便不乏惊喜道:“这位府君可是一位良吏,早年长安动荡、乱民入城,这位府君便跟随圣人自东都入关定乱,很是有一番救民救灾的德政事迹。之后久无声讯传扬,还以为已经泯然于众,却不想原来是已经投身边事的大用……”
十几年前的故事终究太过遥远,纵有知者宣扬,时流感触毕竟不深,也都好奇这位宋府君究竟在边疆又创建了怎样的功勋,何以能够让许多官人出城远迎?
“营州旧有契丹之乱,高句丽别部的粟末靺鞨叛出辽东,其首领自号海东大王,年前终于被宋府君击破枭首,如今正是凯旋归京……”
“粟末?这又是何处的杂胡?如今边中屡有开创,这功事究竟算大还是算小?”
自开元四年圣人御驾亲征、成功收复青海之后,大唐军队便布陈四方、屡有征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有边事捷报传回,以至于民众们胃口都被养刁了,等闲的边功已经提不起宣扬夸赞的兴致。
营州地在东北,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关于东北的了解除了早年祸乱河北的契丹,也就每年都要殷勤入贡且所造车驾颇为华美的奚王还算印象鲜活,甚至就连三韩故国记忆都已经有些模糊,更无从分辨这所谓的粟末靺鞨究竟是何样程度的边患问题。
“可不要小看了靺鞨,那也是东北边中一大强族,之前在朝辅政的张仁愿张相公,便因定此边患才入朝拜相。此前张相公还只是分化瓦解其部,那靺鞨首领却受到新罗人的扶助包庇,妄想立国于海东,这一次宋府君则是直接击破靺鞨老巢,将贼酋枭首,东胡再无能触我大唐雄威者,真要评论起来,也是大功一桩!”
长安民众总是视野开阔,哪怕闾里百姓议论起军国大事都不失条理,虽然许多人仍然不免懵懂疑惑,但自有知者卖弄见识渊博而悉心解释,倒也将东北的局势勾勒讲述一番。
有一些闾里侠少无赖们听到这里后,便忍不住欣喜询问道:“皇威更雄于东北,东胡胆寒宾服,那市中新罗婢市价会不会降低些许?那些奴婢乖巧喜人,最能善解人意、懂得侍奉郎主,若趁此边捷降价一些,一定要收买一员、养在家中啊!”
听到这些闲话声,周遭人群顿时便爆发出一阵笑闹打趣声。
开边扬威的军国大计,对普通人而言虽然能够让人激动不已、血脉贲张,但终究过于遥远,并没有太过确切的感知,而真正让他们感到亲切具体的,终究还是身边诸事。
几个游侠儿虽是浪荡戏言,但也不乏民众对此上了心。随着国力日壮,民众们生活更好,哪怕普通百姓家也养得起日常役使的奴婢,因此来自天下各方的奴仆也都充斥市中。
这些胡奴们,有的是在战争中直接俘获,有的是犯法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也不乏胡部人口因为羡慕大唐民众们的富足生活而主动的舍身为奴,希望可以籍此长留大唐国境之中。
各方地域的各色人种,也都有高下之判。马前昆仑奴,帷内新罗婢,身边若无此类的侍用,便谈不上有面子。
馆驿周围,民众们还聚集在这里畅谈时事,并等着观望一下功臣凯旋的威仪,以作来日的谈资。
可是突然大道东来的人群中,出现了一支素缟服孝的队伍,引起了看客们的注意。
长安城常住人口几十万户,每天都会有婚丧之事发生,民众们对此自是见怪不怪。可是这一支服丧的队伍却有一些奇怪,男男女女足有数百人众,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户人家,但仔细打量起来却又不像是一家人。
队伍中人群只是蒙素,但却并不是日常所见的缟麻,而且也没有棺椁之类的物事,行走起来几步一顿,前头打幡的人高唱着难以分辨语调的丧歌,从衣装到动作风俗全不像中国人做派。
“这是东胡人在发丧招魂,你们且看罢,稍后还会有孝子涂血放鹰……”
京城人见多识广,哪怕有再稀奇妖异的风物,也能说道一番。一些看客们心中好奇,便靠近过去在左右张望,也不乏好心人在一边喊叫提醒道:“那伤心的胡儿,不要在官道左近弄丧,稍后这里会有大官仪仗通过,若遭驱逐,那可是丧上加丧!”
但这一支胡人的队伍却对周遭的杂声恍若未闻,非但没有避开官道,反而直接停留在了馆驿附近,一群人面东而拜,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