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张居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送走最后一拨求见的官员,天色又已黑尽,张居正揉揉发涩的眼睛,正欲唤轿前往积香庐,忽见一个人悄没声儿地走进了值房。他定睛一看来者是冯保,忙起身迎坐。冯保一边跺着脚上的雪花,一边脱下貂皮斗篷,说道:
“张先生,咱就知道你还没走。”
“你怎的知道?”张居正笑着问。
“出了这大的事儿,你走得脱吗?”
冯保说着便坐到张居正对面的黄梨木太师椅上。张居正听出冯保的话外之音,便随话搭话问道:
“冯公公带了什么好消息来?”
冯保明白张居正问话的意思。却说戚继光御前告状的消息,不消半日就传遍了京城。一个身经百战威震敌胆名倾朝野的大将军,告的是当今圣上的外祖父、被人誉之为“天下第一皇亲”的武清伯李伟,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件事更刺激?一时间,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各大小衙门,都沸沸扬扬地议论这桩新闻。有为戚大帅叫好的,有为戚大帅担心的,也有人认为戚大帅这是小题大做故意与武清伯过不去的,更有人猜测这件事后头的“玄机”。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多少年来,戚继光一直是张居正的座上宾,若没有张居正在背后撑腰,戚继光哪敢捋虎须犯上?兵士在长城上冻死,这件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戚继光完全犯不着为这点破事得罪武清伯。他之所以敢冒这个险,肯定背后别有所因。让人最容易联想的,便是张居正要借助这件事情拿皇室开刀了。自今年春上皇上颁旨添征子粒田税课,所有的皇亲国戚便与张居正交恶。这些王爷侯爷驸马爷,哪一棵树底下,不聚着一群猢狲?哪一个猢狲又不是看主人眼色行事?因此,张居正每一新的举措推出,都会招来一片反对之声。此情之下,张居正常常有石头缝里射箭——拉不开弓的感觉。他想利用“棉衣”事件治一治武清伯李伟,以求收到杀鸡吓猴的功效,原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戚继光当着众多部院大臣的面,把小皇上撑得下不了台。这件事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大家都拭目以待。
大凡宫里头出了大事,第一个忙得脚不沾地的便是冯保。今儿个早朝之后,冯保先是在乾清宫帮着皇上向李太后禀报金台发生之事,而后又猴儿巴急赶往万安胡同的武清伯府邸,捣腾了一天,身子累散了架。他眼下摸黑跑来内阁,原是有重要的情况前来通报。他从张居正的眼神里看出一丝急切,便有心撩拨他,他搓了搓被冷风吹僵的脸,绕弯子说道:
“张先生,不是咱数落你,你的心也着实狠了些。”
张居正一愣怔,问:“冯公公,此话从何讲起?”
冯保道:“听徐爵讲,你昨夜里对游七动了家法,把游七打得遍体鳞伤,徐爵去看他,他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是有这事儿。”张居正一提这件事就窝火,沉着脸说,“这个家伙背着我和官场里的人勾勾搭搭,简直无法无天了,不给点厉害,就刹不住歪风。”
“教训教训也是可以的,但又何必这么认真,”冯保趁机劝道,“如今这世道儿上人心险恶,想找个贴心的管家不容易,依老夫看,这游七对你还算忠心,你叫他向左,他就不敢向右,大节不亏,这就是好人。”
张居正对冯保这席话不以为然,加之他平日对徐爵的张扬早有看法,于是委婉回道:
“对身边的人管教不严,终究会酿成大祸,不谷不是说游七就已做下了坏事,但须得防患于未然。”
“老夫今天看吏部给皇上的奏章,那个孟无忧已被贬官两级发配云南,张先生真是铁面无私啊!”
“常言道,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不谷真的想当一个铁面首辅,惟其如此,不谷才能做到不负天下。”
冯保不喜听空落落的大话,于是摇摇头,讥道:“不负天下,但你负了友情、亲情。张先生,人毕竟有七情六欲。你对属下要求严一些原也无可厚非,但不要太苛刻,否则,谁还肯替你鞍前马后地效命呢?”
张居正听出冯保话中有借题发挥的意思,但他不肯于此深究,而是吁了一口气笑道:
“冯公公,多谢你赐教。未必你冒雪冲寒摸黑赶来,就为了与不谷商讨家政?”
“哪里哪里,老夫的正事儿还没说呢。”冯保正后悔方才的话说得重了些,也就随地转弯,言道,“张先生,你知道老夫从哪里来?”
“不知道。”
“咱从武清伯府上来的。”
“啊,你见到武清伯了?”
冯保点点头,满脸不可捉摸的神气。张居正见他卖关子,也不追问,只是懒洋洋打了个哈欠,说:
“不谷正想去看看武清伯呢!”
“你不能去!”
“为何?”
“这会儿,那老国丈恨不能生吞了你。”
“是吗?”
“那还有假?”
冯保说着,就把他去武清伯府上的情形讲了一通。
冯保是在宫里头吃过午饭才启轿前往武清伯府上的。刚进胡同口,便见府邸门前闹哄哄落了不少轿子。看到冯保的扈从仪仗招摇而来,堵在门口的人都慌忙避过一边。对武清伯府邸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人,冯保并不感到奇怪。人情自古就是向灯的向灯,向火的向火。何况武清伯的特殊身份,家中即便出了芝麻大的一点事儿,也会有人趁机来大献殷勤。但门口这些人脸上的神色都很慌张,倒叫冯保起了疑心。他甫一下轿,刚绕过照壁踏上甬道,便见一个人摇着臃肿的身躯从里头跑过来迎接。
“冯公公,你来得正是时候!”
那人使着鸭公嗓子嚷了一句。院子里雪光太强,冯保眯眼儿一瞄,见是驸马都尉许从成。他心里头不喜欢这个人,老觉得他阴阳怪气的。但井水不犯河水,也犯不着得罪他,于是拱手一揖,笑道:
“原来是老驸马爷,啥时候来的?”
“只比你早来片刻,”许从成眨着眼睛,不安地说,“咱是被武清伯家里人请来的。”
“这就叫请对了人,”冯保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只有你对武清伯的心性,能安慰他。”
“安慰他什么?”许从成追在冯保屁股后头叫嚷,“跟你冯公公比,我这个驸马都尉,是鹅卵石塞床脚。”
“此话怎讲?”
“百计都垫不稳的。”
冯保觉着许从成的这个俏皮话不中听,正纳闷为何是他出来迎接,一个念头还没转过来,突然听得近前什么地方唢呐声大作,接着又见一群人从客堂里奔出来,一个个头扎白绫,身上穿着白布衬里的棉袍。这群人一边跑,一边撒着芝麻米粒儿,打头的人披头散发,手上舞着一根大书一个“魂”字的幡竿儿。他们与冯保擦身而过,径直奔向花园。冯保看清打头的是李高,便惊异地问许从成:
“李高这又是搞什么恶作剧?”
“他是在为他的父亲招魂。”
“武清伯怎么了?”
“他上吊了。”
“你说什么?”
冯保只觉得脑袋一炸,顿时站在原地挪不开步。却见李高领着那五六个白衣术士,正在花园砖径上,一边扭动着身子,一边和着尖利的唢呐声,扯着嗓子唱起了《招魂调》:
魂归来兮,东方不要去,
东方有毒龙;
魂归来兮,西方不要去,
西方有赤獠;
魂归来兮,南方不要去,
南方有蛮瘴;
魂归来兮,北方不要去,
北方有鸱枭;
…………
冯保见一群人从客堂里奔出来,打头的人披头散发,手上舞着一根大书一个“魂”字的幡竿儿。他们与冯保擦身而过,径直奔向花园。
这歌声凄切阴森,听了让人毛骨悚然。冯保此时才明白为什么门口那些人的脸色都那么慌张。他见许从成站在客堂门口,像个看热闹的局外人,便推了他一把,焦急地问:
“武清伯真的寻了短见?”
“这还有假?”
“唉,”冯保长叹一声,又问,“丧帖发出去了吗?派谁去宫里头送信了?”
“丧帖倒也不用发。”
“为啥?”
“武清伯没死。”许从成忽然一笑说道,“他刚套了绳子蹬了凳儿,就被人发现,及时救下了。”
冯保如释重负,指着李高说:“既然没死,他招什么魂呀,真是胡闹。”
此时《招魂调》早就唱完,李高耳朵尖,听到冯保数落他,便跑过来抢白道:
“咱爹命虽救下了,但魂却吓丢了,不赶紧招回,岂不成了痴人!”
听冯保讲完这段故事,张居正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武清伯若真的有个三长两短,自己顷刻间就会变得非常被动。他这两年推行改革之所以顺风顺水,主要依赖于李太后的支持。若自己在武清伯的问题上处理不好,李太后对他生了嫌隙,则一切所谓的“政绩”都变成了虚热闹。首辅这一职位,说起来权倾天下,究其实来只不过是皇上的奴仆而已。张居正想着想着,不觉生了揪心之痛。他尽力压下凄凉情绪,问冯保道:
“冯公公见到武清伯了?”
“当然见着了,”冯保已注意到张居正眼神的变化,审慎地说,“没见到武清伯,咱哪敢回来。”
“他怎么样?”
“这老头儿吓得不轻。李高把咱领到他的床前,咱看到他躺在床上哼哼唧唧,满嘴都是醋味儿。”
“这是咋回事?”
“他人昏迷了,为了让他醒过来,家里人张罗着给他灌了一大碗醋。”
“他和你说了些啥?”
“说啥,他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
“没想到武清伯如此胆小。”
张居正半是感叹半是鄙夷,冯保盯着他,缓缓说道:“早晨戚继光告御状,文武百官个个都支着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这大的阵势,有谁不怕?”
“是啊,风波既已形成,回避是回避不了的。”张居正刚松弛的神经又紧张起来,他喟然长叹一声,问道:“不知李太后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冯保揣摩张居正的心思,索性挑明了说:“张先生,老夫知道你眼下最怕的事情是李太后顾及私情而不能秉公谋断。”
“不谷是有一些担心。”张居正老实承认,旋即又改口说,“转而一想,这担心又是多余的,太后深明大义,处事施政,莫不以社稷纲常为重,她绝不可能因小私而弃大公。”
冯保不想挑破张居正的掩饰,而是把小皇上退朝后在乾清宫门口跪举破棉衣的事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了一通,最后说:
“李太后问老夫,戚继光所言兵士冻死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咱当即回答,戚将军久经战阵,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英雄,绝不可能在皇上面前说半句假话。”
张居正听罢,忧心忡忡说道:“太后如此问话,恐怕别有心思啊。”
“这是肯定的,”冯保正想利用这件事做文章,让张居正不敢小瞧他,于是表示关切地说,“其实李太后也知道,支持戚继光告御状的是你张先生。”
“这一点不谷也不想隐瞒。”
冯保本以为张居正会遮掩,没想到他答得如此坦然,他当下一愣,问道: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这关乎朝廷法度。”
“但你也该想想后果,”冯保劝道,“我赫赫皇朝,兵士有八十万之众,纵冻死几个,终无碍于大局。但武清伯李伟只有一个,你得罪了他就等于得罪了李太后。这后果是什么呢?高拱去职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结怨于太后吗?”
平心而论,冯保说的是实情,正因为是实情,才更让张居正感到了官场的残酷与政局的不可捉摸。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与择机行事的能力。他向冯保投以感激的一瞥,动情地说:
“多谢冯公公的提醒,不谷执掌政府以来,每事都得到冯公公的无私奥援,这一点不谷深藏在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冯公公正是不谷最为信赖的良师益友。但是,这一次戚将军御前告状一事,不谷窃以为不会得罪太后。”
因有几句奉承话垫底儿,冯保眉开眼笑。他问道:“说说你的理儿,为何不会得罪太后?”
张居正答:“因为不谷从未想到要把武清伯怎么样。”
“但戚继光告的就是他。”
“告归告,处理归处理,这是两码事。”
“既不惩处,又何必告他,这不是白得罪人吗?”
张居正悠悠一笑,回道:“太后最英明之处,在于她明白一个许多雄才大略的帝王都不曾明白的一个道理:把天下治好,累的苦的是我们,而得实惠的是皇帝自身。冯公公你把内宫二十四监局治理得井井有条,你安排了那么多勤勉肯干的监官,请问哪一个是为你服务的?不谷执掌政府推行改革,行富国强兵之路,如今不过两年,太仓里从一无所有到今日积贮了四百多万两银子,其中又有哪一两银子可以装入我张居正的腰包?你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辅佐小皇上,开创朱明王朝的太平盛世吗?”
张居正娓娓道来,冯保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张居正的话句句在理,但他素来不肯在朝廷的大政方针上发表高见。此时,他依然只问很现实的问题:
“你为何要把武清伯作为靶子?”
冯保的问话点在“睛”上,记得两年前出任首辅前夕,在天寿山上,他曾对故友何心隐讲到官场的顽症之一乃是朋党政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厘清,以高拱为首的朋党已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但通过子粒田征税一事,他发现皇亲国戚这一朋党已成为他推行改革的最大阻力。尽管武清伯李伟并不是这个朋党的首领,但他在这个圈子内的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若是能把他惩治惩治,对其余的皇亲国戚就能起到震慑作用。古人云:“破民间盗贼易,破朝中朋党难。”惟其难,他才想着要花大力气对付。但这些话对任何人都不能明讲,只能私藏于心。张居正与冯保谈话向来极有分寸,这会儿更不肯把心思完全敞开,他想了想,答道:
“实是因为武清伯制作的棉衣太不像话。”
“王崇古把这笔生意送给武清伯做人情,这事儿当时就有人议论,记得有一次老夫还问过你此事,你的态度也是默许的,为何如今一变初衷,又要追查此事?”
“不错,当初不谷是默许的。”张居正点头承认,接着又说,“不谷当时虑着因子粒田征税,武清伯有些损失,他想做这笔生意补回几个银子,此事虽不合法,却也无悖情理。但不谷默许的是让他做这笔生意,而不是让他以劣充优,弄些发霉变质的布匹棉花来制衣服。”
“是啊,武清伯这件事情是做得不大体面,”冯保附和着说道,“咱替他算了笔账,这一套破棉衣,最多值二钱银子,可是王崇古给他的工价银,是一两一套,你说,这笔生意他赚了... -->>
送走最后一拨求见的官员,天色又已黑尽,张居正揉揉发涩的眼睛,正欲唤轿前往积香庐,忽见一个人悄没声儿地走进了值房。他定睛一看来者是冯保,忙起身迎坐。冯保一边跺着脚上的雪花,一边脱下貂皮斗篷,说道:
“张先生,咱就知道你还没走。”
“你怎的知道?”张居正笑着问。
“出了这大的事儿,你走得脱吗?”
冯保说着便坐到张居正对面的黄梨木太师椅上。张居正听出冯保的话外之音,便随话搭话问道:
“冯公公带了什么好消息来?”
冯保明白张居正问话的意思。却说戚继光御前告状的消息,不消半日就传遍了京城。一个身经百战威震敌胆名倾朝野的大将军,告的是当今圣上的外祖父、被人誉之为“天下第一皇亲”的武清伯李伟,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件事更刺激?一时间,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各大小衙门,都沸沸扬扬地议论这桩新闻。有为戚大帅叫好的,有为戚大帅担心的,也有人认为戚大帅这是小题大做故意与武清伯过不去的,更有人猜测这件事后头的“玄机”。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多少年来,戚继光一直是张居正的座上宾,若没有张居正在背后撑腰,戚继光哪敢捋虎须犯上?兵士在长城上冻死,这件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戚继光完全犯不着为这点破事得罪武清伯。他之所以敢冒这个险,肯定背后别有所因。让人最容易联想的,便是张居正要借助这件事情拿皇室开刀了。自今年春上皇上颁旨添征子粒田税课,所有的皇亲国戚便与张居正交恶。这些王爷侯爷驸马爷,哪一棵树底下,不聚着一群猢狲?哪一个猢狲又不是看主人眼色行事?因此,张居正每一新的举措推出,都会招来一片反对之声。此情之下,张居正常常有石头缝里射箭——拉不开弓的感觉。他想利用“棉衣”事件治一治武清伯李伟,以求收到杀鸡吓猴的功效,原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戚继光当着众多部院大臣的面,把小皇上撑得下不了台。这件事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大家都拭目以待。
大凡宫里头出了大事,第一个忙得脚不沾地的便是冯保。今儿个早朝之后,冯保先是在乾清宫帮着皇上向李太后禀报金台发生之事,而后又猴儿巴急赶往万安胡同的武清伯府邸,捣腾了一天,身子累散了架。他眼下摸黑跑来内阁,原是有重要的情况前来通报。他从张居正的眼神里看出一丝急切,便有心撩拨他,他搓了搓被冷风吹僵的脸,绕弯子说道:
“张先生,不是咱数落你,你的心也着实狠了些。”
张居正一愣怔,问:“冯公公,此话从何讲起?”
冯保道:“听徐爵讲,你昨夜里对游七动了家法,把游七打得遍体鳞伤,徐爵去看他,他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是有这事儿。”张居正一提这件事就窝火,沉着脸说,“这个家伙背着我和官场里的人勾勾搭搭,简直无法无天了,不给点厉害,就刹不住歪风。”
“教训教训也是可以的,但又何必这么认真,”冯保趁机劝道,“如今这世道儿上人心险恶,想找个贴心的管家不容易,依老夫看,这游七对你还算忠心,你叫他向左,他就不敢向右,大节不亏,这就是好人。”
张居正对冯保这席话不以为然,加之他平日对徐爵的张扬早有看法,于是委婉回道:
“对身边的人管教不严,终究会酿成大祸,不谷不是说游七就已做下了坏事,但须得防患于未然。”
“老夫今天看吏部给皇上的奏章,那个孟无忧已被贬官两级发配云南,张先生真是铁面无私啊!”
“常言道,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不谷真的想当一个铁面首辅,惟其如此,不谷才能做到不负天下。”
冯保不喜听空落落的大话,于是摇摇头,讥道:“不负天下,但你负了友情、亲情。张先生,人毕竟有七情六欲。你对属下要求严一些原也无可厚非,但不要太苛刻,否则,谁还肯替你鞍前马后地效命呢?”
张居正听出冯保话中有借题发挥的意思,但他不肯于此深究,而是吁了一口气笑道:
“冯公公,多谢你赐教。未必你冒雪冲寒摸黑赶来,就为了与不谷商讨家政?”
“哪里哪里,老夫的正事儿还没说呢。”冯保正后悔方才的话说得重了些,也就随地转弯,言道,“张先生,你知道老夫从哪里来?”
“不知道。”
“咱从武清伯府上来的。”
“啊,你见到武清伯了?”
冯保点点头,满脸不可捉摸的神气。张居正见他卖关子,也不追问,只是懒洋洋打了个哈欠,说:
“不谷正想去看看武清伯呢!”
“你不能去!”
“为何?”
“这会儿,那老国丈恨不能生吞了你。”
“是吗?”
“那还有假?”
冯保说着,就把他去武清伯府上的情形讲了一通。
冯保是在宫里头吃过午饭才启轿前往武清伯府上的。刚进胡同口,便见府邸门前闹哄哄落了不少轿子。看到冯保的扈从仪仗招摇而来,堵在门口的人都慌忙避过一边。对武清伯府邸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人,冯保并不感到奇怪。人情自古就是向灯的向灯,向火的向火。何况武清伯的特殊身份,家中即便出了芝麻大的一点事儿,也会有人趁机来大献殷勤。但门口这些人脸上的神色都很慌张,倒叫冯保起了疑心。他甫一下轿,刚绕过照壁踏上甬道,便见一个人摇着臃肿的身躯从里头跑过来迎接。
“冯公公,你来得正是时候!”
那人使着鸭公嗓子嚷了一句。院子里雪光太强,冯保眯眼儿一瞄,见是驸马都尉许从成。他心里头不喜欢这个人,老觉得他阴阳怪气的。但井水不犯河水,也犯不着得罪他,于是拱手一揖,笑道:
“原来是老驸马爷,啥时候来的?”
“只比你早来片刻,”许从成眨着眼睛,不安地说,“咱是被武清伯家里人请来的。”
“这就叫请对了人,”冯保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只有你对武清伯的心性,能安慰他。”
“安慰他什么?”许从成追在冯保屁股后头叫嚷,“跟你冯公公比,我这个驸马都尉,是鹅卵石塞床脚。”
“此话怎讲?”
“百计都垫不稳的。”
冯保觉着许从成的这个俏皮话不中听,正纳闷为何是他出来迎接,一个念头还没转过来,突然听得近前什么地方唢呐声大作,接着又见一群人从客堂里奔出来,一个个头扎白绫,身上穿着白布衬里的棉袍。这群人一边跑,一边撒着芝麻米粒儿,打头的人披头散发,手上舞着一根大书一个“魂”字的幡竿儿。他们与冯保擦身而过,径直奔向花园。冯保看清打头的是李高,便惊异地问许从成:
“李高这又是搞什么恶作剧?”
“他是在为他的父亲招魂。”
“武清伯怎么了?”
“他上吊了。”
“你说什么?”
冯保只觉得脑袋一炸,顿时站在原地挪不开步。却见李高领着那五六个白衣术士,正在花园砖径上,一边扭动着身子,一边和着尖利的唢呐声,扯着嗓子唱起了《招魂调》:
魂归来兮,东方不要去,
东方有毒龙;
魂归来兮,西方不要去,
西方有赤獠;
魂归来兮,南方不要去,
南方有蛮瘴;
魂归来兮,北方不要去,
北方有鸱枭;
…………
冯保见一群人从客堂里奔出来,打头的人披头散发,手上舞着一根大书一个“魂”字的幡竿儿。他们与冯保擦身而过,径直奔向花园。
这歌声凄切阴森,听了让人毛骨悚然。冯保此时才明白为什么门口那些人的脸色都那么慌张。他见许从成站在客堂门口,像个看热闹的局外人,便推了他一把,焦急地问:
“武清伯真的寻了短见?”
“这还有假?”
“唉,”冯保长叹一声,又问,“丧帖发出去了吗?派谁去宫里头送信了?”
“丧帖倒也不用发。”
“为啥?”
“武清伯没死。”许从成忽然一笑说道,“他刚套了绳子蹬了凳儿,就被人发现,及时救下了。”
冯保如释重负,指着李高说:“既然没死,他招什么魂呀,真是胡闹。”
此时《招魂调》早就唱完,李高耳朵尖,听到冯保数落他,便跑过来抢白道:
“咱爹命虽救下了,但魂却吓丢了,不赶紧招回,岂不成了痴人!”
听冯保讲完这段故事,张居正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武清伯若真的有个三长两短,自己顷刻间就会变得非常被动。他这两年推行改革之所以顺风顺水,主要依赖于李太后的支持。若自己在武清伯的问题上处理不好,李太后对他生了嫌隙,则一切所谓的“政绩”都变成了虚热闹。首辅这一职位,说起来权倾天下,究其实来只不过是皇上的奴仆而已。张居正想着想着,不觉生了揪心之痛。他尽力压下凄凉情绪,问冯保道:
“冯公公见到武清伯了?”
“当然见着了,”冯保已注意到张居正眼神的变化,审慎地说,“没见到武清伯,咱哪敢回来。”
“他怎么样?”
“这老头儿吓得不轻。李高把咱领到他的床前,咱看到他躺在床上哼哼唧唧,满嘴都是醋味儿。”
“这是咋回事?”
“他人昏迷了,为了让他醒过来,家里人张罗着给他灌了一大碗醋。”
“他和你说了些啥?”
“说啥,他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
“没想到武清伯如此胆小。”
张居正半是感叹半是鄙夷,冯保盯着他,缓缓说道:“早晨戚继光告御状,文武百官个个都支着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这大的阵势,有谁不怕?”
“是啊,风波既已形成,回避是回避不了的。”张居正刚松弛的神经又紧张起来,他喟然长叹一声,问道:“不知李太后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冯保揣摩张居正的心思,索性挑明了说:“张先生,老夫知道你眼下最怕的事情是李太后顾及私情而不能秉公谋断。”
“不谷是有一些担心。”张居正老实承认,旋即又改口说,“转而一想,这担心又是多余的,太后深明大义,处事施政,莫不以社稷纲常为重,她绝不可能因小私而弃大公。”
冯保不想挑破张居正的掩饰,而是把小皇上退朝后在乾清宫门口跪举破棉衣的事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了一通,最后说:
“李太后问老夫,戚继光所言兵士冻死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咱当即回答,戚将军久经战阵,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英雄,绝不可能在皇上面前说半句假话。”
张居正听罢,忧心忡忡说道:“太后如此问话,恐怕别有心思啊。”
“这是肯定的,”冯保正想利用这件事做文章,让张居正不敢小瞧他,于是表示关切地说,“其实李太后也知道,支持戚继光告御状的是你张先生。”
“这一点不谷也不想隐瞒。”
冯保本以为张居正会遮掩,没想到他答得如此坦然,他当下一愣,问道: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这关乎朝廷法度。”
“但你也该想想后果,”冯保劝道,“我赫赫皇朝,兵士有八十万之众,纵冻死几个,终无碍于大局。但武清伯李伟只有一个,你得罪了他就等于得罪了李太后。这后果是什么呢?高拱去职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结怨于太后吗?”
平心而论,冯保说的是实情,正因为是实情,才更让张居正感到了官场的残酷与政局的不可捉摸。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与择机行事的能力。他向冯保投以感激的一瞥,动情地说:
“多谢冯公公的提醒,不谷执掌政府以来,每事都得到冯公公的无私奥援,这一点不谷深藏在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冯公公正是不谷最为信赖的良师益友。但是,这一次戚将军御前告状一事,不谷窃以为不会得罪太后。”
因有几句奉承话垫底儿,冯保眉开眼笑。他问道:“说说你的理儿,为何不会得罪太后?”
张居正答:“因为不谷从未想到要把武清伯怎么样。”
“但戚继光告的就是他。”
“告归告,处理归处理,这是两码事。”
“既不惩处,又何必告他,这不是白得罪人吗?”
张居正悠悠一笑,回道:“太后最英明之处,在于她明白一个许多雄才大略的帝王都不曾明白的一个道理:把天下治好,累的苦的是我们,而得实惠的是皇帝自身。冯公公你把内宫二十四监局治理得井井有条,你安排了那么多勤勉肯干的监官,请问哪一个是为你服务的?不谷执掌政府推行改革,行富国强兵之路,如今不过两年,太仓里从一无所有到今日积贮了四百多万两银子,其中又有哪一两银子可以装入我张居正的腰包?你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辅佐小皇上,开创朱明王朝的太平盛世吗?”
张居正娓娓道来,冯保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张居正的话句句在理,但他素来不肯在朝廷的大政方针上发表高见。此时,他依然只问很现实的问题:
“你为何要把武清伯作为靶子?”
冯保的问话点在“睛”上,记得两年前出任首辅前夕,在天寿山上,他曾对故友何心隐讲到官场的顽症之一乃是朋党政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厘清,以高拱为首的朋党已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但通过子粒田征税一事,他发现皇亲国戚这一朋党已成为他推行改革的最大阻力。尽管武清伯李伟并不是这个朋党的首领,但他在这个圈子内的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若是能把他惩治惩治,对其余的皇亲国戚就能起到震慑作用。古人云:“破民间盗贼易,破朝中朋党难。”惟其难,他才想着要花大力气对付。但这些话对任何人都不能明讲,只能私藏于心。张居正与冯保谈话向来极有分寸,这会儿更不肯把心思完全敞开,他想了想,答道:
“实是因为武清伯制作的棉衣太不像话。”
“王崇古把这笔生意送给武清伯做人情,这事儿当时就有人议论,记得有一次老夫还问过你此事,你的态度也是默许的,为何如今一变初衷,又要追查此事?”
“不错,当初不谷是默许的。”张居正点头承认,接着又说,“不谷当时虑着因子粒田征税,武清伯有些损失,他想做这笔生意补回几个银子,此事虽不合法,却也无悖情理。但不谷默许的是让他做这笔生意,而不是让他以劣充优,弄些发霉变质的布匹棉花来制衣服。”
“是啊,武清伯这件事情是做得不大体面,”冯保附和着说道,“咱替他算了笔账,这一套破棉衣,最多值二钱银子,可是王崇古给他的工价银,是一两一套,你说,这笔生意他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