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c,溯流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宇宙大沙漏理论最基础的一个设想是:空间是由均匀分布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的一个部分被宇宙间的物质所充盈,被称作实空间,有时也被称为阳空间;而另一个部分则是完全真空的,没有任何物质的存在,被称作虚空间,又名阴空间。一满一空的两个空间联接在一起,就像是一个静止状态下的沙漏,这也就是“宇宙大沙漏理论”这个名称的由来。
在没有物质存在的环境下,这两种空间是均匀细致地融合在一起的。你可以把真空状态下的空间幻想成一个立体的国际象棋的棋盘,黑色的格子是实空间,白色的格子是虚空间。真空状态下的空间单位是非常非常微小的,比宇宙间最小的物质单位还要更加微小,所以物质的存在会改变空间的结构,让虚实两种空间单位相互分离,让相同类型的空间单位相互融合成一个容量更加巨大的空间单位,这样一来实空间才能够很好地容纳物质。
在这里打个比方:如果一立方纳米的空间由10000个实空间单位和10000个虚空间单位组成,当一颗微粒进入了这一立方纳米的空间时,那么其中的5000个实空间单位和5000个虚空间单位必须相互分离,5000个虚空间单位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虚空间单位,同时5000个实空间单位也融合成了一个可以容纳这颗微粒的大的实空间单位。这就是相对论里提到的“物质的存在会让时空发生扭曲”。
而实空间单位和虚空间单位所产生的这种间隔性,就是宇宙间所有物质都同时拥有波粒二象性的原因。
实空间单位和虚空间单位相连接的地方叫做“奇点”。在这里,“奇点”这个物理概念拥有全新的意义,它就好像是沙漏正中间的那个小孔,将两种空间单位连通。而众所周知,两个相互连通的器皿,如果其中的一个充满了空气,而另一个是真空的,就会产生气压差;如果其中的一个装满了液体,而另一个是真空的,就会产生液压差。相同的道理,实空间里充满了物质,而虚空间则处于真空的状态,它们通过“奇点”相互连通,也会存在一个“物压差”。
物压差给宇宙间所有的物质都提供了一个“物压差引力”,这个引力让所有的物质都产生了一个从实空间进入的虚空间的趋势,然而“奇点”的面积实在太过微小,没有任何的物质可以从其中穿过,因而物压差引力是永恒存在的。物压差引力和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让宇宙膨胀的惯性力(这个力实际上也是物压差引力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源动力。
物质的存在产生物压差,所以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物质的质量越大,产生的物压差也就越大。黑洞大概是宇宙间密度最大的物质了,因而所有被吸入黑洞的物质,都会被巨大的物压差引力撕扯得粉碎,以期能够穿过奇点,进入虚空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普通沙漏的模样,上下两端都是两个三角形的区域,越靠近正中间的部位空间就越狭窄。试想如果一个沙漏里盛装的不是细密的砂子,而是大小不一的石子,并且最小的石子也无法穿过正中间的小孔,将装有石子的一端置于上方,那么便只有体积最小的石子才能够到达最靠小孔的位置。
在黑洞里,这样的现象同样存在,只有宇宙间最微小的物质单位——也就是生命的灵魂——可以靠近黑洞的正中心,也就是黑洞奇点所在的位置。
“生命的灵魂?”听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打断了穿行者的讲解。
“是的,生命的灵魂。”穿行者很平静地继续着她的讲解,“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我们借用了‘灵魂’这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来形容这种很特殊的……物体。在大沙漏理论里,按照更严谨的说法,‘灵魂’是宇宙间最微小的一种物质组成单位,我们给这种物质组成单位起名叫做‘灵’。不过无论是‘灵魂’也好,是‘灵’也好,都只是一种说法,一种比喻,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为‘灵’是宇宙间最微小的物质,我们没有任何的手段或技术可以去主动研究它的本质和属性,所以它是不是一种物质,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等你学习了《比喻论》过后,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比喻论》?”
“是的。《比喻论》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夏清越的一本哲学著作,用来论述人类为什么无法拥有终极理论。夏清越认为,人类所有的理论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模拟和比喻,我们所做的理论改进只是为了让这个比喻更加形象生动,然而喻体却永远无法绝对精准地描述本体的特性。而且由于世间万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们应该允许并且有可能存在多种比喻同时存在的情况。”
我静静地沉思了片刻,我脑海里的声音和影像再一次帮助我很好地理解了穿行者的话。恍然间,我似乎明白了更多的东西:“我听到的那些神秘的声音,看到的那些奇妙的影像,就是由充斥在黑洞中心的那些‘灵魂’造成的,对吗?”
“没错。”穿行者赞许地点点头,忽然提出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钟源,你认为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这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无数哲人对此提出过自己的理解,可是尚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茫然地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地摇了摇头。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人类都有许多自己的理解。然而,在这个时代,最为世人所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生命,是一种承载着巨量信息的物体。任何的物体都承载有大量的信息,比如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古玩的材质推测出它的年代,天文学家可以根据各种宇宙射线,推测出发生在遥远太空里的各种天体变化。然而,生命体所包含的信息量,要远远超过非生命体,只是这些信息,往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被我们所发现和解答。由于‘灵’是宇宙间最微小的物质,我们无法对它进行透彻的研究,但是根据一些宏观的现象,我们依然可以推测出它的许多特性——‘灵’可以承载巨量的信息,而且被这种物质所记录的信息,将永不消亡,只是会改变存在的方式。在信息大量聚集的地方,‘灵’会相互吸引,相互影响。也正是由于‘灵’的这种性质,导致了生命的诞生——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由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某些物质的分子结构变得极为复杂,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大量的信息导致了‘灵’的大量聚集,而‘灵’的聚集又让该物体包含的信息量进一步增加,如此不断循环,当物体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到了一定程度,生命便诞生了。”
... -->>
宇宙大沙漏理论最基础的一个设想是:空间是由均匀分布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的一个部分被宇宙间的物质所充盈,被称作实空间,有时也被称为阳空间;而另一个部分则是完全真空的,没有任何物质的存在,被称作虚空间,又名阴空间。一满一空的两个空间联接在一起,就像是一个静止状态下的沙漏,这也就是“宇宙大沙漏理论”这个名称的由来。
在没有物质存在的环境下,这两种空间是均匀细致地融合在一起的。你可以把真空状态下的空间幻想成一个立体的国际象棋的棋盘,黑色的格子是实空间,白色的格子是虚空间。真空状态下的空间单位是非常非常微小的,比宇宙间最小的物质单位还要更加微小,所以物质的存在会改变空间的结构,让虚实两种空间单位相互分离,让相同类型的空间单位相互融合成一个容量更加巨大的空间单位,这样一来实空间才能够很好地容纳物质。
在这里打个比方:如果一立方纳米的空间由10000个实空间单位和10000个虚空间单位组成,当一颗微粒进入了这一立方纳米的空间时,那么其中的5000个实空间单位和5000个虚空间单位必须相互分离,5000个虚空间单位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虚空间单位,同时5000个实空间单位也融合成了一个可以容纳这颗微粒的大的实空间单位。这就是相对论里提到的“物质的存在会让时空发生扭曲”。
而实空间单位和虚空间单位所产生的这种间隔性,就是宇宙间所有物质都同时拥有波粒二象性的原因。
实空间单位和虚空间单位相连接的地方叫做“奇点”。在这里,“奇点”这个物理概念拥有全新的意义,它就好像是沙漏正中间的那个小孔,将两种空间单位连通。而众所周知,两个相互连通的器皿,如果其中的一个充满了空气,而另一个是真空的,就会产生气压差;如果其中的一个装满了液体,而另一个是真空的,就会产生液压差。相同的道理,实空间里充满了物质,而虚空间则处于真空的状态,它们通过“奇点”相互连通,也会存在一个“物压差”。
物压差给宇宙间所有的物质都提供了一个“物压差引力”,这个引力让所有的物质都产生了一个从实空间进入的虚空间的趋势,然而“奇点”的面积实在太过微小,没有任何的物质可以从其中穿过,因而物压差引力是永恒存在的。物压差引力和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让宇宙膨胀的惯性力(这个力实际上也是物压差引力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源动力。
物质的存在产生物压差,所以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物质的质量越大,产生的物压差也就越大。黑洞大概是宇宙间密度最大的物质了,因而所有被吸入黑洞的物质,都会被巨大的物压差引力撕扯得粉碎,以期能够穿过奇点,进入虚空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普通沙漏的模样,上下两端都是两个三角形的区域,越靠近正中间的部位空间就越狭窄。试想如果一个沙漏里盛装的不是细密的砂子,而是大小不一的石子,并且最小的石子也无法穿过正中间的小孔,将装有石子的一端置于上方,那么便只有体积最小的石子才能够到达最靠小孔的位置。
在黑洞里,这样的现象同样存在,只有宇宙间最微小的物质单位——也就是生命的灵魂——可以靠近黑洞的正中心,也就是黑洞奇点所在的位置。
“生命的灵魂?”听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打断了穿行者的讲解。
“是的,生命的灵魂。”穿行者很平静地继续着她的讲解,“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我们借用了‘灵魂’这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来形容这种很特殊的……物体。在大沙漏理论里,按照更严谨的说法,‘灵魂’是宇宙间最微小的一种物质组成单位,我们给这种物质组成单位起名叫做‘灵’。不过无论是‘灵魂’也好,是‘灵’也好,都只是一种说法,一种比喻,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为‘灵’是宇宙间最微小的物质,我们没有任何的手段或技术可以去主动研究它的本质和属性,所以它是不是一种物质,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等你学习了《比喻论》过后,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比喻论》?”
“是的。《比喻论》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夏清越的一本哲学著作,用来论述人类为什么无法拥有终极理论。夏清越认为,人类所有的理论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模拟和比喻,我们所做的理论改进只是为了让这个比喻更加形象生动,然而喻体却永远无法绝对精准地描述本体的特性。而且由于世间万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们应该允许并且有可能存在多种比喻同时存在的情况。”
我静静地沉思了片刻,我脑海里的声音和影像再一次帮助我很好地理解了穿行者的话。恍然间,我似乎明白了更多的东西:“我听到的那些神秘的声音,看到的那些奇妙的影像,就是由充斥在黑洞中心的那些‘灵魂’造成的,对吗?”
“没错。”穿行者赞许地点点头,忽然提出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钟源,你认为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这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无数哲人对此提出过自己的理解,可是尚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茫然地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地摇了摇头。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人类都有许多自己的理解。然而,在这个时代,最为世人所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生命,是一种承载着巨量信息的物体。任何的物体都承载有大量的信息,比如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古玩的材质推测出它的年代,天文学家可以根据各种宇宙射线,推测出发生在遥远太空里的各种天体变化。然而,生命体所包含的信息量,要远远超过非生命体,只是这些信息,往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被我们所发现和解答。由于‘灵’是宇宙间最微小的物质,我们无法对它进行透彻的研究,但是根据一些宏观的现象,我们依然可以推测出它的许多特性——‘灵’可以承载巨量的信息,而且被这种物质所记录的信息,将永不消亡,只是会改变存在的方式。在信息大量聚集的地方,‘灵’会相互吸引,相互影响。也正是由于‘灵’的这种性质,导致了生命的诞生——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由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某些物质的分子结构变得极为复杂,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大量的信息导致了‘灵’的大量聚集,而‘灵’的聚集又让该物体包含的信息量进一步增加,如此不断循环,当物体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到了一定程度,生命便诞生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